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50例体表心电图ST - T 改变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65.33%,心电图显示ST 段抬高(或同时伴有ST段压低)伴或不伴T 波改变者冠脉造影阳性率为97.26%,心电图显示ST 段压低伴或不伴T 波改变者冠脉造影阳性率为35.06%.结论:虽然临床体表心电图ST - T 改变对冠心病诊断有较好提示作用,但并非为冠心病所特有,尤其对于不伴有ST段抬高的ST-T改变患者临床诊断冠心病更应慎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和高血压史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0~75岁。结果4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21例(52.5%),阴性19例(47.5%);冠心病组21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14例(66.7%),非冠心病组19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10例(52.6%)。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体表心电图ST-T改变与动脉弹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78例ACS患者根据心电图分为ST段压低≥1.0mV和ST段抬高≥1.0mV两组,并与230例正常人的心电图及大、小动脉弹性指数相比较,分析ST-T段改变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较健康人C1、C2值明显降低(P<0.01)。ST段抬高的ACS患者其C1、C2值较ST段下移组明显降低,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CS患者C1、C2值下降程度与ST-T改变程度成正比,结合C1、C2的测定有助于提高ST-T诊断心肌缺血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一过性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伴有心电图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近年来提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nte conroary syndrome ACS)包括了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le angina 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26倒,占52%。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24例,占48%。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痛的可靠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三支病变心电图特点与冠脉造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125例,结合临床以不同靶病变分组,探讨与体表心电图病变部位的相关性。结果靶病变为左前降支则心电图的ST段改变更多见于V4-V6导联(P〈0.05),靶病变为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则心电图的ST段改变更多见于Ⅱ、Ⅲ、aVF导联(P〈0.05)。结论即使在冠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广泛应用的今天,体表心电图对于靶病变的判断仍然有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新价值的探讨。方法观察30例有典型或者不典型心绞痛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并随机抽取同期有同样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者36例进行对比,两组均除外心肌梗塞及电解质紊乱,对其心电图ST-T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电图ST-T改变并ST段水平延长为33.3%;对照组ST-T改变并ST段水平延长83.3%。两组对比经济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心电图ST-T改变并ST段水平延长分析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正>冠心病心肌缺血可引起心电图ST段的偏移,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少严重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段并无压低而呈“正常化”。冠心病ST-T改变易变性,受许多因素影响,使其诊断阳性率降低。因此,寻找新的冠心病心电图诊断指标极为必要。笔者通过对69例患者心电图的分析,旨在探讨ST段水平延长≥0.12s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并分析16例ST-T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误诊为"冠心病、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的ST-T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进行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结果:13例均具有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典型心电图表现.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心尖肥厚性心肌病.1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无1例冠脉狭窄,确诊5例心肌桥患者同时伴高血压2例,伴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患者2例.结论:患者有持续ST-T改变,分析心电图特征,对于心电图无法鉴别的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心肌桥.应作心脏彩超,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冠心病(不伴糖尿病者,以下同)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与区别.方法:以9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对象,以113例冠心病为对照,进行心电图检查,将其缺血性ST-T及相关伴发情况、心肌梗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血性ST-T累及的导联数、ST段偏移伴T波异常、心绞痛伴ST段偏移、心肌梗死人数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冠心痛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心绞痛伴ST段偏移、心肌梗死人数等,较冠心病者显著、广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和高血压史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0~75岁。结果:4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21例(52.5%),阴性19例(47.5%);冠心病组21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14例(66.7%),非冠心病组19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10例(52.6%)。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伴有胸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电图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将患者ST-T表现动态变化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对比,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现ST-T动态变化的患者组,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率更高,与ST-T无动态变化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心电图ST-T改变对高血压患者冠心病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与PCI对变异性心绞痛(VAP)诱发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VAP在DCG检测中发生ST段抬高者,并经PCI证实并进行缺血性J波的分析。结果:18例经PCI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者16例为88.89%;ST段抬高者中同时合并缺血性J波者8例,占44.44%。伴有缺血性J波者100%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不伴有缺血性J波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71%。结论:ST段抬高合并缺血性J波是心肌严重缺血性时伴发的一种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争,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ST段改变情况,对107例有胸闷、胸痛症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B超等检查有ST—T改变、仅有T波改变或未见明显异常的冠心病或隐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检查,并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2.3%和73.8%,诊断多支病变的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36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方法:136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急检肌钙蛋白T,常规做18导联心电图,入院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观察心律失常及心衰的发生率。结果: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心衰发生率(36/92)39.1%,心律失常发生率(64/92)69.6%,多支血管病变占(86/92)93.4%;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正常患者心衰发生率(6/44)13.6%,心律失常发生率(16/44)36.3%,多支血管病变占(10/44)2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异常提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参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评价18导联心电图对ST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IRA)判断的价值。方法:人选ST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STEIMI)经CAG证实为冠脉闭塞的345例,人选全部左旋支闭塞组(45例)为观察组和随机右冠脉闭塞组(42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入院时记录的18导联心电图(12导联加右胸导联和后壁导联)的细微改变推测IRA。心电图观测指标:(1)左旋支闭塞指标:STtⅡ〉Ⅲ,avL导联ST段t或无压低,sTTV7-9;(2)右冠脉闭塞指标:STtⅢ〉II、STiavL〉I、STtv导联,。结果诊断左旋支闭塞三个指标的敏感度分别是100%、87%、90%。诊断右冠脉闭塞指标的敏感度分别是64%、60%、86%。结论:18导联心电图对ST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STEIMI)相关闭塞冠脉能提供更确切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临床特点及鉴别方法,对40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心电图均可见J点及J点后盯段凹面向下抬高,同时伴有高大直立的T波,且ST-T改变较恒定,运动后可使ST段暂时回落基线。ERS属正常心电图的变异,由于ERS在临床上常以胸痛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观察30例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临床无明显的心绞痛症状的中年女性(36-55岁)通过冠脉造影分析,发现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临床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同时选取75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0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段、T波改变91.2%,无ST段、T波改变8.6%;75例正常成人心电图ST段、T波改变9.8%,无ST段、T波改变89.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在冠心病的早期诊断阶段,能够迅速、有效的检测出发病征兆,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医学常规检查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姚文范  高丽华 《中成药》2004,26(12):16-1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冠心病患心电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有心电图ST-T改变的冠心病患随机分成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麝香保心丸组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日3次;复方丹参滴丸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1月后再行心电图复查。结果:麝香保心丸组ST段改善总有效率96.7%,T波改善总有效率93.3%,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有显差异(P值<0.05);复方丹参滴丸组ST段改善总有效率93.3%,T波改善93.4%。结论: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同样有较好的改善冠心病患心电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