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锦均  陈建江 《河北医学》2012,18(4):510-512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KD)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KD的患儿46例,按有无冠状动脉损伤分为损伤组20例和无损伤组26例;另外随机选择30例年龄相仿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的KD患儿及对照组患儿血清TNF-α表达变化.结果:治疗前,KD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无损伤组比较,损伤组血清TNF-α表达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KD患儿血清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5).结论:血清TNF-α表达水平在儿童KD急性期、尤其伴有冠状动脉损伤时显著升高,NF-α水平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价川崎病患儿病情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一氧化氮(NO)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川崎病患儿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酶还原法分别检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MMP-9和NO水平,同期检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川崎病组和健康组MMP-9含量分别为(765.33±178.31)ng/L和(380.43±138.24)ng/L,NO含量分别为(39.13±6.24)μmol/L和(32.1±3.08)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4,P<0.01)。结论 MMP-9和NO在川崎病急性期明显升高,两者在川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是川崎病早期重要的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住院的KD患儿58例,根据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26例和无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32例,另选取同期年龄相仿的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分别测定各组儿童MMP-9、TNF-α和NT-proBNP水平.结果 KD患儿治疗前血浆MMP-9、TNF-α、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3、9.34、16.61,P<0.05),且CAL组显著高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3.45、5.57,P<0.01).KD患儿治疗后MMP-9、TNF-α、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9、16.06、40.33,P<0.05).KD组治疗前TNF-α与MMP-9、NT-proBNP水平均成正相关关系(P<0.01),而MMP-9与NT-proBNP水平也成正相关性关系(P<0.01).结论 血浆MMP-9、TNF-α和NT-proBNP与KD患儿心血管损害关系密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KD和预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周新艳  杨尧华  黄鲁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346-347,353,F0004
目的 讨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和发病的关系.方法 以EMs患者20例作研究组,分别取其术前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和在位与异位内膜,以子宫肌瘤患者20例的血清和内膜为对照组.内膜中的MMP-3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血清中TNF-αd和MMP-3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MMP-3、TNF-α在血清中的含量在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MP-3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组织的问质细胞.在异位内膜中,其阳性染色强度均较强,以(+)~(++)为主,呈棕黄色或棕褐色,明显强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增殖期的表达强于分泌期(P<0.05).结论 MMP-3在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高表达,促进了内膜的侵袭、浸润.TNF-α和MMP-3在EMs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升高,在黏附的同时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加速了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不同TNF-α作用时间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中组织蛋白酶K(Cat K)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UVEC进行实验。将HUVEC分为正常对照组、0.1 ng/ml TNF-α组、1 ng/ml TNF-α组、10 ng/ml TNF-α组、100 ng/ml TNF-α组,分别采用DMEM培养基、0.1 ng/ml TNF-α、1 ng/ml TNF-α、10 ng/ml TNF-α、100 ng/ml TNF-α作用24 h。另取HUVEC分为对照组、TNF-α6 h组、TNF-α12 h组、TNF-α24 h组、TNF-α48 h组,对照组DMEM培养基作用24 h,其他组采用10 ng/ml TNF-α作用相应时间。检测各组HUVEC 中的Cat 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TNF-α浓度组的Cat K mRNA和Cat 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0.1 ng/ml TNF-α组、1 ng/ml TNF-α组、10 ng/ml TNF-α组 Cat K mRNA 和 Cat K 蛋白的表达水平依次增高(P<0.05),100 ng/ml TNF-α组Cat K mRNA和Cat K蛋白表达水平较10 ng/ml TNF-α组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TNF-α各作用时间组Cat K mRNA和Cat K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TNF-α6 h组、TNF-α12 h组、TNF-α24 h组Cat K mRNA和Cat K蛋白的表达水平依次增高(P<0.05);TNF-α48 h组Cat K mRNA和Cat K蛋白的表达水平较TNF-α24 h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一定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内,TNF-α可以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刺激HUVEC中Cat K表达。 TNF-α可能通过促进Cat K的表达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分析双嘧达莫、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KD)患儿血清TNFα/PCT和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72例患者中观察组(n=36)接受双嘧达莫、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n=36)接受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及甲强龙抑制川崎病(K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2例KD患者、11例发热者、15例正常人抗凝血的PBMC,用乙酰肉豆蔻佛波酯(PMA)刺激,加入丙种球蛋白和或甲强龙,分空白组、PMA组、PMA+丙种球蛋白组、PMA+甲强龙组、PMA+丙种球蛋白及甲强龙组五组进行PBMC培养48h,收集上清液,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TNF-α含量。结果 KD组TNF-α含量均高于发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D组中,PMA+丙种球蛋白组、PMA+甲强龙组、PMA+丙种球蛋白球及甲强龙组与PMA组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D组中,冠脉扩张组TNF-α含量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种球蛋白及甲强龙有效抑制KD患者PBMC释放TNF-α,抑制TNF-α释放可能是丙种球蛋白、甲强龙治疗川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扁平苔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方法检测扁平苔藓皮损处及正常组织中TNF-α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两者在患者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TNF-α和MMP-9可能参与了扁平苔藓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及甲强龙抑制川崎病(K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2例KD患者、11例发热患者、15例正常人抗凝血的PBMC,用乙酰肉豆蔻佛波酯(PMA)刺激,加入丙种球蛋白和或甲强龙,分空白组、PMA组、PMA+丙种球蛋白组、PMA+甲强龙组、PMA+丙种球蛋白+甲强龙组5组进行PBMC培养48 h,收集上清液,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TNF-α含量.结果 KD组TNF-α含量均高于发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D组中,PMA+丙种球蛋白组、PMA+甲强龙组、PMA+丙种球蛋白球+甲强龙组与PMA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D组中,冠脉扩张组TNF-α含量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种球蛋白及甲强龙有效抑制KD患者PBMC释放TNF-α,抑制TNF-α释放可能是丙种球蛋白、甲强龙治疗川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麦惠玲 《海南医学》2010,21(22):75-76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在K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KD患儿76例,按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76例KD患儿分为CAL组(30例)和无CAL组(46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取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76例KD患儿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儿童门诊体检时的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CAL组和无CAL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L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L组和无CAL组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CAL组和对照组TNF-α水平基本一致。结论 TNF-α作为一种主要促炎细胞因子,参与了KD炎症/免疫反应发生发展过程,并与CAL呈正相关,在KD致CAL的预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MMP-3及MMP-1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MP-3、MMP-1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癌旁组织,并以1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3、MMP-13蛋白表达.结果 MMP-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0.0%,癌旁组织表达率为16.7%(x2=23.8308,P<0.05);MMP-1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8.3%,癌旁组织表达率为21.7%(x2=26.3973,P<0.05).胃癌组织MMP-3、MMP-1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在中、晚期胃癌中的表迭均高于早期胃癌.MMP-3、MMP-13之间呈正相关(r=0.8337,P<0.05).结论 胃癌组织MMP-3、MMP-13蛋白表达率增高,与胃癌的漫润和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测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MMP-3与TNF-α间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分别分离出5例As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6例As患者的膝关节液中的单个核细胞(SFMC),利用不同浓度人重组MMP-3分别在体外诱导PBMC和SFMC,然后应用ELISA技术检测诱导前后TNF-α度变化;同时在分离了7例脊柱关节病(SpA)患者的PBMC后,又进一步分离出它们的贴壁细胞(adherent cells),研究MMP-3是否选择性地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还是淋巴细胞系统。结果不同浓度的MMP-3均能诱导AS患者PBMC释放TNF-α并且TNF-α的浓度具有剂量依赖性;MMP-3能够明显诱导贴壁细胞分泌TNF-α;MMP-3对SFMC具有一定程度的诱导作用,但同时还观察到与PBMC不同的是,即使没有MMP-3的诱导作用,SFMC自身也能分泌一定程度的TNF—α。结论AS患者中,MMP-3与TNF-α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参与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MMP-3可能是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AS患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而非通过淋巴细胞系统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84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囊20 mg/(kg·d),连续服用14 d;潘生丁片5 mg/(kg·d),阿司匹林50 mg/(kg·d),待炎症反应控制,体温正常72 h后,阿司匹林剂量减至3~5 mg/(kg·d),连续应用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持续静脉滴注1 g/kg,持续静脉滴注8~12 h,同时在8~12 h内给予一次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前后CRP、TNF-α、IL-6、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血小板计数(PLT)水平;随访3~6个月,观察冠状动脉损害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5±1.2)d比(4.5±2.3)d、(3.9±1.5)d比(5.8±3.0)d、(2.6±1.4)d比(4.4±2.3)d、(1.2±0.8)d比(3.7±1.4)d、(3.8±1.1)d比(6.5±4.2)d、(8.2±3.6)d比(12.6±3.8)d,P<0.01]。治疗后CRP、TNF-α、IL-6、WBC、NE、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2.4±5.2)mg/L比(34.4±5.9)mg/L,(10.9±3.1)ng/L比(15.8±6.3)ng/L,(7.2±2.1)ng/L比(20.3±4.2)g/L,(9.4±5.1)×109/L比(12.2±5.1)×109/L,(45.8±11.3)%比(55.9±14.1)%,(270.4±94.5)×109/L比(210.6±92.3)×109/L](P<0.01);随访3~6个月,两组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时间,有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吴军  李闪  朱建华  傅婷 《浙江医学》2006,28(8):636-638,684
目的 讨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生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材料,检测与不同浓度TNF—α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NO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eNOS活性的改变。结果 (1)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eNOS的活性减弱,而细胞和上清液中NO的含量增加;(2)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eNOS的活性减弱;而细胞和上清液中NO的含量在作用24h后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3)L一单甲基精氨酸(L—NMMA)和地塞米松(DXM)均能阻断TNF-α引起的细胞和细胞上清中NO的表达增加。结论 TNF-α降低eNOS活性,却在高浓度和长时间作用后增加NO的合成,可能与激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有关,因为NO的变化可以被L—NMMA和DXM阻断。  相似文献   

15.
刘颖 《吉林医学》2011,(1):48-49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不同时期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川崎病患者50例、其他热性对照45例、正常对照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三组血清MIF和TNF-α水平,其中川崎病患者在急性期(发病第0~2周)与亚急性期(发病第2~4周)各检测1次。结果:川崎病患者血清MIF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热性对照组,尤以急性期为著(P<0.01)。结论: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MIF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可望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罗格列酮对TNF-α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F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ROS)对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核因子-κB(NF-κB)激活与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第3~5代HUVEC用于实验.采用RIA检测培养基中CF6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细胞NF-κB亚单位p65的表达程度.结果 TNF-α能有效激活NF-κB并诱导HUVEC表达CF6增加;ROS干预能抑制NF-κB激活并减轻TNF-α诱导的HUVEC之CF6表达.结论 TNF-α通过激活NF-KB使CF6表达增加;ROS可抑制TNF-α对NF-κB激活,进而抑制NF-κB对CF6的表达上调,这可能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抗高血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兔软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GEs与兔软骨细胞共孵育48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TNF-α和MMP-13的mRNA表达量,试剂盒方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AGEs与兔软骨细胞共孵育的同时,分别加入AGEs受体的抗体(Anti-RAGE)及核因子-κB(NF-κB)的特异性阻断剂PDTC处理,同法检测TNF-α和MMP-13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AGEs共孵育48h后兔软骨细胞TNF-α及MMP-13表达明显增多,CAT、SOD活性降低,MDA、ROS含量增多,均呈浓度依赖性;分别加入Anti-RAGE及PDTC处理后软骨细胞TNF-α及MMP-13表达明显低于AGEs单独处理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Es能诱导软骨细胞TNF-α和MMP-13表达增多,其机制与激活RAGE,诱导ROS生成增多,激活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低氧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HIF-1α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凋亡及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人脐静脉内皮ECV304细胞分为低氧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aspase-3和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氧处理能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随着低氧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低氧处理细胞后凋亡率明显增加,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氧处理组细胞Caspase-3、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Bcl-2则明显下降(P<0.05),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低氧呈时间依赖性上调HIF-1α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结论低氧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HIF-1α表达上调及Bcl-2的表达降低、Caspase-3和Bax的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周太光 《医学综述》1999,5(2):65-67
<正>川崎病(KD)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好发于小儿,尤其是2月~4岁,而罕见于成人的一种发热性出疹型疾病,它的病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是由病毒或细菌等感染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由化学物质如洗涤剂等引起,但更多的学者如川崎本人认为KD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由宿主对多种抗原(如病毒、细菌、寄生虫、药物等)发生的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它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性血管炎,尤其是冠状动脉损害最重要,可发生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血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川崎病( KD)患儿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细胞活力及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KD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观察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PDTC)干预下HUVEC细胞活力及NF-κB表达的变化,探讨PDTC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将培养的细胞分成4组:N组:RPMI1640培养基+正常儿童血清,K组:RPMI1640培养基+KD患儿血清,G组:RPMI1640培养基+KD患儿血清+IVIG;P组:RPMI1640培养基+KD患儿血清+PDTC。细胞培养24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RT-PCR法检测细胞内NF-κB p65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的合成。结果 K组HUVEC增殖受限,细胞活力较N组显著下降(P<0.05),NF-κB p65mRNA、NF-κB p65蛋白表达较N组显著升高(P<0.05);G组与P组细胞活力较K组显著增强(P<0.05),NF-κB p65mRNA、NF-κB p65蛋白表达均较K组显著降低。结论 KD患儿血清能促使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导致细胞自身损伤,推测与K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PDTC能有效抑制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对细胞起保护作用,在KD的治疗上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