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在为1名食管癌患者手术期间,应用KR—Ⅱ型开放喷射通气机,由于呼吸管理不善,发生严重CO_2蓄积致心跳骤停,经抢救后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3岁。因确诊为食管中段癌,于1984年元月手术。喷射呼吸机的驱动压为1.0kg/cm~2,频率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频喷射通气做为开胸手术通气方式的报道较多,但由于高频喷射通气对通气机性能要求较且管理不当可引起乏氧,CO_2蓄积,因而应有受限,我科从1983年起在120例开胸手术中应用常频喷射通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效应,选择32例侧卧位开胸手术病人,应用常频喷射通气进行临床观察。临床资料及观察方法将32例 ASA Ⅰ~Ⅱ级病例分成单侧肺喷射通气组及总气道喷射通气组(见表1)。单侧肺通气组均采用腔管一侧支气管插管,其中左侧12例,右侧8例,总气道通气组均为单腔管总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3.
江西医学院与江西第五机床厂协作研制的 KR—Ⅱ型开放式喷射呼吸机,1982年初已通过国内有关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该机简便实用、独具一格,属国内首创产品。近半年时间,据不完全统计,该机已销售全国24个省市的300多个医疗单位和科研部门。他们使用该机进行了常频和高频通气,配合手术及抢救危重患者3,000余例,仅浙江医大一附院配合开胸手术即达250例,其中25%为心脏直视手术。1982年江西医学院一附院烧伤病房,收治两例同时迂难的呼吸道烧伤患者,其中一例按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高频喷射呼吸机HFJV已被用于多种病人的辅助呼吸。它虽然可以提供满意的氧合,但在清除CO_2方面不够理想。对此作者设计了高频双路喷射呼吸机HFTWJV,通过动物实验就通气效果和特性与HFJV进行比较。实验用新型HFTWJV,由电脑控制两个特定的螺旋管阀(A和B),通过阀门间断性地开关,使来自高压气源的气流产生喷射气流脉冲。吸气时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频喷射呼吸机致胃穿孔一例边立言**蔡丽燕***广西省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543000)**厦门市第一医院,麻醉科(361003)患儿,女,5岁,体重19.5kg,因声音嘶哑呼吸不畅,诊断喉乳头状瘤复发而第3次入院手术。麻醉诱导以安定4mg、氯胺...  相似文献   

6.
应用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Pipkin's Ⅱ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方法治疗Pipkin’sⅡ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筛选Pipkin’s骨折12例,入院后立即予髋关节后脱位的手法复位。然后择期行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12例,随访时间5~48个月。按Stenwart和Epstein的评分方法,优:2例;良:7例;可:3例。目前尚未发现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结论 可吸收螺钉应用于Pipkin’s骨折的治疗,完全能达到骨折固定所需的生物力学要求.且免除了病人第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体外实验,对影响喷射呼吸机的卷吸量的几个因素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呼吸机的喷气量、卷吸量均与驱动压呈正比。在其它因素恒定时,喷咀口径愈小,卷吸量愈大;喷咀开口离气管导管外口愈远,卷吸量愈小,甚至为零;喷咀与气管导管内径比例愈小,卷吸量愈大,反之,比例愈大,卷吸量愈小。在小儿中应用时尤应注意合适的比例。一般以1:10为宜,不宜大于1:6,以免增加呼气阻力。卷吸量大小与吸入氧浓度有密切关系。在临床应用中,尚应考虑胸廓及肺顺应性对通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开胸手术创伤大,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干扰较大,手术过程也较长,术中要求镇痛完全,有足够的麻醉深度,而术后要求尽早清醒,早期行呼吸锻炼,咳嗽、排痰,以利减少术后呼吸并发症.本研究以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静吸复合全麻 硬膜外阻滞与单纯静吸麻醉作比较,旨在探讨一种既能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又能提高拔管期苏醒质量和术后镇痛完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0年曾对腹腔内出血、胃肠道癌、肺癌病人于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中应用 HFV-Ⅰ型呼吸机行机械通气73例。其中男43例,女30例,年龄8~62岁。使用方法:呼吸频率24~100/min,吸呼比1:2。驱动压78.5~156.9kPa(0.8~1.6kg/cm~2),视病人胸廓扩张程度而定。术中测血气33例,结果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15例,在全组病例中占20%,占血气检验数的45%。15例中呈严重酸中毒者5例(pH<7.0或 PaCO_2>70mmHg)。发现有呼酸后,我们均改用103型麻醉机用手控呼吸,30min 后血气复查示 PaCO_2均有下降或恢复正常,无1  相似文献   

10.
11.
双侧开胸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侧肺部疾病手术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下施行双侧分别开胸,一次完成手术7例均治愈。麻醉快速诱导插入Carlen’s导管。侧卧位手术,术后仰卧位15分钟,无异常情况再置对侧卧位行另一侧开胸手术,术中保证气道通畅,防止包虫破裂,维持适宜麻醉深度,缩短单肺通气时限,维持循环稳定等,并预防术后心肺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后再次开胸的并发症及预防策略,评估二尖瓣成形术后再次开胸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二尖瓣成形术后再次开胸的非风湿性二尖瓣病变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3例、女35例,年龄(36.1±17.5)岁,作为再次开胸组。随机选取同期进行的初次二尖瓣成形术88例患者作为初次开胸组,男57例、女31例,年龄(39.9±12.6)岁。分析二尖瓣成形术后再次开胸的并发症和开胸策略,与同期进行的初次二尖瓣成形术比较。结果再次开胸组未发生主要组织损伤。再次开胸组8例(9.1%)采用预防性股动脉插管,股动脉插管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长于主动脉插管组[(155.5±59.0)min vs.(119.5±39.9)min,P=0.023],而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6)。再次开胸组8例(9.1%)选择开放胸膜经心包外入路,经心包外组和常规游离组体外循环时间(P=0.255)、主动脉阻断时间(P=0.3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再次开胸组不同开胸策略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开胸组体外循环时间[(123.0±3.0)min vs.(95.4±37.1)min,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79.0±36.3)min vs.(67.5±29.1)min,P=0.026]均长于初次开胸组,但两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围手术期并发症、围手术期输血、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后再次开胸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合适的开胸策略得到保证。远期需要再次开胸不应成为选择二尖瓣成形术的顾虑。  相似文献   

13.
我们1987年初自制了一套简易湿化装置,配用于KR-Ⅱ高频喷射呼吸机临床应用一年余,兹介绍如下。一、材料 1.12G硬摸穿刺针一枚;2. 0.7mm外径硬摸外导管  相似文献   

14.
胸腔镜与开胸脊柱前路手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评价胸腔镜脊柱前路手术的侵袭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0月施行的胸椎前路手术516例,按同一标准从中抽取采用胸腔镜脊柱前路手术的118例与开胸脊柱前路手术的113例,两组平均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的条件均衡。对两组的围手术期参数、并发症和术后上肢功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围手术期参数:胸腔镜组平均术中出血量(450±53.2)ml,少于开胸组[(760±65.4)ml],差异有显著性(P<0.05);胸腔镜组平均引流量(150±20.2)ml,少于开胸组[(260±50.8)ml],差异有显著性(P<0.05);胸腔镜组平均胸痛持续时间(10±4.2)d,少于开胸组[(42±5.3)d],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拔管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并发症: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开胸组为9.6%,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上肢功能评分:胸腔镜组术后及术后3个月的上肢功能评分低于开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而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胸腔镜技术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各种胸椎疾病的前路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胸脊柱前路手术比较,具有组织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早期上肢功能障碍轻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全联合麻醉在开胸手术的应用.方法: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静吸复合麻醉,B组为硬全联合麻醉,术后可以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结果:B组患者麻醉维持用量减少(P<0.05),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编短(P<0.05),患者躁动减少.结论:硬全联合麻醉在开胸手术中全麻维持用量减少,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使全麻药物代谢不全引起的躁动减少,而且在心血管规定方面更容易控制,适合于开胸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6.
经鼻罩BiPAP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因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50例次患者经鼻罩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的结果。结果50例次中好转出院41例(82%),加重7例,其中3例改为有创通气,好转出院,4例拒绝气管插管而死亡。结论:对晚期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病人实施反复的机械通气可提高疗效。无创通气易实施和御除,依从性强,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Ferguson Ⅱ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Ferguson Ⅱ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自1989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Ferguson Ⅱ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6例,其中30例行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余6例采用保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10个月~2年(平均18个月),36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术组30例术后所有患者根性症状明显缓解,根据姜宏等提出的根性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方法进行疗效分析发现,手术前后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自身t检验,P<0.05);保守组6例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自身t检验,P>0.05)。手术组和保守组疗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校正X^2检验,P<0.05)。结论 对于诊断明确的3个节段以内的Ferguson Ⅱ型脊髓型颈椎病可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该手术能够彻底解除脊髓压迫、缓解症状、稳定颈椎并有效避免该病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Ⅱ型齿状突骨折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2例Ⅱ型齿状突骨折分别采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获3~24个月的随访,内固定均无松动,骨折均愈合和植骨融合.结论 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适合治疗齿状突骨折ⅡB型,寰枢椎椎弓根钉适合ⅡC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araquchi Ⅱ型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46例Haraquchi Ⅱ型后踝骨折患者。患者俯卧位,采用踝关节后外、后内侧联合切口,首先复位并固定内踝后丘。观察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Baird-Jackson评定标准评价术后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1个月。40例切口一期愈合,6例切口周围出现水疱、结痂。无感染、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等现象。骨折愈合时间为13~18周。末次随访按照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优26例,良1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2.6%。结论患者俯卧位,采用后外、后内侧联合切口,首先复位并固定内踝后丘,并以此为复位纽带,是治疗Haraquchi Ⅱ型后踝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龄患者开胸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处理。方法 对52例70—82岁开胸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心肺功能不全9例,心律失常22例,心肌梗塞1例,脑梗塞2例。肾功能不全2例,肝功能不全1例,ARDS3例,早期死亡2例。结论 高龄人开胸术后并发症高,术前应充分准备,尽量纠正合并症;术中麻醉应平稳,尽量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并控制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重点防治心肺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