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高复发率,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其发生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及早正确诊断易损斑块以及评估其致脑卒中风险,对于防治急性脑卒中发生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有超声、CT、MRI、脑血管造影等技术综合可以对易损斑块作出较准确诊断,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分子影像学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临床。如创性血管内超声(ⅣUs)、光谱分析法、血管内镜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等新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研究在不断深入。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能减少主观差错,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对于颈动脉易损性斑块与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评估价值,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52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缺血性卒中,将其分成症状性卒中组(207例)与无症状卒中组(313例),并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并测量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积、性状以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 520例患者中共检出756支颈动脉狭窄以及841个粥样硬化斑块。症状性卒中组中有98例出现易损性斑块患者,易损性斑块的发生率为47.34%,无症状性卒中组有42例出现易损性斑块患者,易损性斑块的发生率为13.42%,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类的斑块之间其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也存在差异,钙化斑块CT值纤维斑块脂质斑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性缺血性患者出现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概率相对较高,通过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实现对于斑块的成分以及其易损性的辨别。在临床诊疗中也可以根据这一检查方式对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的改变特点.方法 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磁共振检查在弥散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分析该组患者在双源CT血管造影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特点、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等,并与45例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51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96个,其中最好发的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干,分别占52.0%及20.4%;斑块性质以混合斑块和软斑块为主,分别占52.0%(102/196)和27.0%(53/196);中到重度血管狭窄约占54例患者中的86.3%.与对照组比较,斑块检出率、斑块分布、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以混合斑块和软斑块为主,其动脉狭窄常为中到重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缺血性脑卒中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双侧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增厚及其硬化斑块影像学资料。结果:选取60例缺血性脑卒中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双侧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增厚及其硬化斑块影像学资料。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具有密切关系,且以较大斑块明显。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也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颈动脉易损斑块破裂是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及阻塞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lipid rich necrotic core,LRNC)、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IPH)、炎性反应和纤维帽破裂等.近年来,多种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得以广泛应用,包括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多排螺旋CT、双源CT、PET/CT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等,可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成分进行准确判断,为临床对疾病的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本综述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生理过程、颈动脉斑块的多种影像学评估方法及其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引发的颅内血管栓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运用影像学方法早期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织学成分,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对临床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除常规检查方法外,越来越多的影像新技术运用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中,研究重心也逐步从评估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转变为检测斑块的组织学成分,从而为临床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减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性TIA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头颈部16层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对比剂总量80~100ml,注射流率3~4mL/s;重建方法包括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13例行颈动脉超声(US)检查.结果 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血管轻度狭窄21支、中度狭窄7支、重度狭窄4支、血管闭塞2支.共发现斑块39块,其中钙化斑块19块,脂质斑块6块,混合斑块14块.结论 16层CT血管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疾病提供非常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P)脱落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斑块是否稳定并及时对其进行临床干预,在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PC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斑块的易损成分及类型。超声诊断、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核医学等影像学手段均能够诊断CP,而CTA及MRI对CP诊断研究最具有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现就CTA及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I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herosclerosis,CAS)斑块的超声和CT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ICS患者CAS斑块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CT血管造影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并对两种检查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48例患者斑块阳性,42例患者斑块阴性,超声检查与CT血管造影检查相比斑块显示阳性预测值95.7%,阴性预测值93.0%。CT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比较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95.2%,kappa值为0.872,调整一致性为0.942,约登指数为0.871。kappa值0.75,两种方式一致性较高。糖尿病、高血脂、年龄三项危险因素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脂为ICS患者出现CAS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ICS患者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斑块效果与CT血管造影结果基本一致,筛查效果准确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联合Essen 卒中风险评分(ESRS) 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7 年8 月—2018 年12 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第1 次缺血 性脑卒中发作患者134 例。对患者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分析及Essen 评分。随访1 年, 以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反映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显影分级、增强强度值及联 合Essen 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 复发组≥ 70 岁患者占比、ESRS 评分较未复发组高 (P <0.05)。两组斑块超声造影显影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发组斑块超声造影的峰值 强度及强度增强值较未复发组高(P <0.05)。显影分级[Ol ^ R=2.490(95% CI :0.897,6.913)]、强度增强值 [Ol ^ R=22.740(95% CI :6.673,77.487)] 和ESRS 评分[Ol ^ R=5.173(95% CI :1.677,15.953)] 是影响缺血性 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因素。Essen 评分、显影分级及强度增强值联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AUC 为0.910,敏 感性为82.2%(95% CI :0.695,0.899),特异性为93.9%(95% CI :0.841,0.976)。结论 超声造影时间- 强度 曲线联合ESRS 评分能够提高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高复发率,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易损斑块,对于急性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从超声、CT、MRI、脑血管造影等方面对易损斑块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用于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的可重复性,并探讨斑块强化特点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52例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行3.0 T常规头颅MRI、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及HR-MRI扫描,将每例患者的斑块分为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责任斑块为梗死灶供血动脉上唯一的斑块或最狭窄处的斑块,非责任斑块为非供血动脉上的斑块及梗死灶供血动脉上非最狭窄处的斑块。由两名观察者独立判断斑块的强化等级,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统计分析两组斑块强化等级和斑块处血管狭窄率的差异,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斑块强化等级与责任斑块的关系。结果   5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共118个,其中责任斑块52个,非责任斑块66个。责任斑块组中,40个斑块明显强化,9个轻度强化,3个无强化;非责任斑块组中,4个斑块明显强化,24个轻度强化,38个无强化。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对斑块强化等级评价一致性高(Kappa>0.75)。责任斑块组斑块强化等级(Z=-7.787,P<0.01)和斑块处血管狭窄率(Z=-5.327,P<0.01)均大于非责任斑块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斑块明显强化为责任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OR:74.3,95%CI:15.0~367.1,P<0.01)。结论   三维HR-MRI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的可重复性好;斑块强化多见于责任斑块,可能是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部分研究旨在利用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分析易复发和稳定颅内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特征差异,为临床缺血性卒中复发预判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前瞻性纳入了42例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年龄60.38±10.97岁,男性患者31例)。所有患者在发病4周内行首次3D hr-VW-MRI检查,3个月后行随访3D hr-VW-MRI检查。基于T1WI和T1WI增强图像分析定量特征,形态学特征包括最小管腔面积、斑块体积、最大管壁厚度、最小管壁厚度、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率、偏心指数及强化率。对比分析复发组与稳定组各个定量特征之间的差异。 结果:复发组患者11例,稳定组患者31例。形态学特征显示,复发组的斑块体积、偏心指数、责任斑块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责任斑块整体强化率及斑块内出血发生率均高于稳定组(P均<0.05)。复发组和稳定组之间最小管腔面积、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率在复发组和稳定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能够有效评估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复发性卒中患者的斑块形态学特征,可为临床预防卒中复发提高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脑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中重度钙化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8例颈动脉中重度钙化狭窄患者接受了脑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均接受了术前颈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及术前术后头颅MRI检查,评价术后新发弥散加权(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病灶、术后支架即刻残余狭窄率与钙化斑块的关系。结果  28例次CAS的即刻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无死亡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天内复查头颅MRI:新发DWI病灶15例(53.6%),均无神经系统症状。根据术后有无新发DWI病灶,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钙化斑块的位置、体积大小、钙化弧度(calcium radian,CR)及Agatston钙化评分、钙化CT值、钙化斑块体积百分比和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内,1例患者发生手术侧脑卒中,其余27例恢复良好,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发生。术后1年复查颈动脉超声,并随访颈部X线,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0,支架断裂发生率为0。结论  在实施远端脑保护装置的情况下,CAS对颈动脉中重度钙化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钙化斑块的位置、体积大小、CR、Agatston钙化评分、钙化斑块CT值、钙化斑块体积百分比和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对术后新发DWI病灶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分析基底节区孤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方法 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并完成大脑中动脉管壁磁共振成像的基底节区孤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对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血管评估结果提示,15例基底节区孤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大脑中动脉无狭窄6例,轻度狭窄4例,中度狭窄2例,重度狭窄3例。HR-MRI检查提示10例患者病变侧大脑中动脉有斑块形成,其中7例为弧形斑块、3例为环形斑块。T1加权像增强检查结果提示8例患者斑块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结论 基底节区孤立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复杂,HR-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大脑中动脉的管壁及斑块情况,为病因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的不断提高,众多研究证实不稳定斑块是轻-中度脑血管狭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快速、准确的对粥样硬化性斑块稳定性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不稳定斑块的主要特征包括表面欠规则或溃疡形成、斑块内出血、大脂质核心、钙化结节等。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影像CT,能谱CT先进的单能量成像技术及能谱参数的评价模式提高了对不稳定斑块诊断的准确度,对能谱CT在评估不稳定斑块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脑血管狭窄和周围血管狭窄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060例在我科同期行脑血管造影和腹主动脉造影患者的检查结果,并记录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参数,分析脑血管狭窄和周围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探索发生多支动脉狭窄和动脉溃疡性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周围血管狭窄与脑血管狭窄有关(r=0.236,P<0.01),且与脑血管狭窄的程度(r=0.228,P<0.01)和数量(r=0.231,P<0.01)呈正相关关系;年龄(OR=1.059,95% CI:1.015~1.117,P<0.05)、吸烟(OR=3.423,95% CI:1.524~7.780,P<0.01)及糖尿病(OR=3.651,95% CI:1.536~8.425,P<0.01)是多支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未发现动脉溃疡性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往往合并有周围血管狭窄,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造影同时联合腹主动脉造影具有重要意义;年龄、吸烟和糖尿病是多支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远期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除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都进行CT血管成像评估、临床资料的调查与远期随访。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多为重度与闭塞,而对照组多为中度与轻度;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类型多为易损斑块,而对照组多为稳定斑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随访6个月的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6.7%和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OR=3.327,95%CI:1.211~9.145)、颈动脉斑块形态(OR=3.699,95%CI:1.292~10.589)都为远期卒中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血管成像能有效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狭窄程度与斑块形态,远期卒中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而狭窄程度与斑块形态与远期卒中密切相关,为此CT血管成像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轻中度狭窄的颈动脉血管重构模式,探讨血管重构模式与颈动脉斑块在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 纳入经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且斑块≥2 mm发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32例,进行高分辨磁共振斑块成像.根据斑块的信号、表面纤维帽的完整性判定斑块的稳定情况;同时测量斑块最厚层面、远端及近端参考点的总管腔、管壁面积,计算出管壁标准化指数、重构指数(remodeling index,RI)、斑块负荷及斑块大小.RI≥1.05为正性重构(positive remodeling,PR),RI<1.05为非正性重构(non-positive remodeling,non-PR).比较PR组与Non-PR组测量指标的差异,并对重构模式与斑块易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55个颈动脉斑块,PR组与Non-PR组在总管腔、管壁面积、管壁标准化指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负荷及斑块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重构模式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2,P>0.05).结论 轻中度血管狭窄早期以PR为主,重构模式与斑块的易损性无正性相关,斑块自身成分的变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至关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