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室心内膜永久性起搏电极植入术中 ,心尖部起搏与流入道起搏二者在术中起搏参数比较 ,以及流入道起搏电极植入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 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在右室心尖部起搏电极不易固定或测试起搏参数不理想时 ,改为右室流入道起搏 (12例 )。结果 :①右室心尖部及流入道两种位置起搏阈值、R波振幅、心肌阻抗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②术后随访 2~ 14个月两组病例均未发生电极脱位、感知异常、膈肌收缩。结论 :①右室流入道起搏与心尖部起搏一样是电极植入的有效部位 ;②右室流入道起搏与心尖部起搏一样心室电极植入技术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正> 心脏起搏器系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脉冲发生器,2.刺激电极,3.联接两者的导管或导线。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心脏起搏术广泛采用开胸手术的方法将电极直接缝在心外膜上或心肌内,通过导线与体外起搏器相连,称为导线经皮式或体外式起搏。自六十年代初开始了埋藏式起搏器的应用,电极可经静脉送入心脏内(心内膜起搏)或仍采用开胸手术方法安置心外膜电极。由于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法显著优于开胸手术的方法,如操作简单(即使内科医生也可单独从事)、手术损伤甚少、较为安全(静脉起搏手术死亡率低于1%)、易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室流入道靠后间隔翼状电极心内膜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植入永久性VVI心室起搏器患者23例分为两组,右室流入道起搏组13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10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采用弯钢丝或直钢丝技术,将心室电极导线固定于右室心尖部或右室流入道靠后间隔心内膜处。从起搏阈值、起搏心电图近期对两部位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成功植入了导线和脉冲发生器。随访无1例发生电极脱位,囊袋感染,电极起搏及感知不良等现象。起搏阈值在植入时和植入后1、3和12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入道心内膜起搏未出现阈值升高现象,起搏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001-2010年胸科医院心脏植入装置的类型、植入病因、植入部位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与国外差异的原因。方法:分析10年来安置心脏植入装置患者的病因、年龄、心脏疾病类型对起搏装置选择的变化趋势,心室电极类型和心室电极位置情况。结果:(1)10年来在胸科医院共安置心脏植入装置2 826例,病窦综合征(SSS)及房室传导阻滞(AVB)仍为起搏器安置的主要原因,双腔起搏器为主要类型;(2)起搏类型及电极位置的选择越来越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理念;(3)特殊疾病的起搏适应征扩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所占比例增加,但预防性ICD置入较少;(4)间隔起搏及螺旋电极数量明显升高。结论:随着对生理性起搏概念的再认识,起搏器类型的选择及起搏方式越来越符合生理性起搏模式,但猝死高危人群的预防性装置植入仍较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经济条件及医生的认识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正常犬左心室楔形心肌块为模型,观察不同部位起搏对3层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按文献方法制备带冠状动脉分支的犬左心室楔形心肌块模型,将3根玻璃微电极插入心肌块的不同位置记录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的跨膜动作电位;同时记录心肌块的整体电活动(容积心电图)。从心肌块的心外膜面、心内膜面分别、同时或多部位发放刺激,记录并分析不同部位起搏时的QRS时限、QT间期、Tp-Te间期及心律失常的诱发率。结果反映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的心电图指标如Tp-Te间期在心外膜刺激(Epi)时最大:(83.63±19.30)ms,其次为内外膜同时刺激(Bi):(75.63±16.47)ms,最小为心内膜刺激(Endo):(54.75±13.18)ms(两两比较,均P<0.01);Tp-Te指数(Tp-Te/QT)也有相似变化,上述部位刺激时分别为(0.28±0.05),(0.27±0.04)和(0.20±0.04)(两两比较,均P<0.01)。但是当从心内膜面或者心外膜面双部位发放刺激时,Tp-Te间期或Tp-Te/QT较单部位刺激时均明显缩短或减小(P<0.01)。此外,心外膜刺激、内外膜同时刺激及心内膜刺激时分别有6例(75%)、5例(60%)和1例(13%)诱发了室性心律失常(χ2=7.0,P=0.03)。结论心内、外膜面同时刺激使心室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而从心内膜面或者外膜面同一面双部位发放刺激并不延长心肌复极时间,与单部位刺激相比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反而减小。这一发现或许能为改进心力衰竭时心脏再同步治疗的起搏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心内膜(或心肌)起搏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20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临床应用经皮穿刺心内膜(或心肌)起搏,术后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 应用经皮穿刺心内膜(或心肌)起搏后,20例患者中,起搏成功率为90%(18/20),临床有效率为65%(13/20),复苏成功率为50%(10/20).结论 经皮穿刺心脏起搏,操作简便、起搏速度快、并发症少,为抢救心跣、呼吸骤停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心外膜左心室起搏电极植入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4例不适合植入心内膜电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小切口经左胸第四或五肋间放置心外膜电极,分析心外膜电极的外科手术植入技术及近期疗效。结果 4例患者心外膜电极安装均顺利完成,术后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症状明显改善,分别于术后8、11、4和7 d顺利出院,随访12个月。4例患者均无电极断裂及手术伤口感染发生,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正常。其中1例由于放置位置偏低,出现膈神经刺激征,当向内向上微调电极位置后膈神经刺激征不明显,未出现其他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囊袋感染,起搏器异位,再次行更换起搏器手术。结论在CRT治疗中,左侧小切口开胸心外膜左心室电极植入是安全、可行、有效的,介入手术与心脏外科开胸合作的杂交手术可以使CRT疗效最大化,是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穿刺房间隔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8月2例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穿房间隔植入左心室内膜电极CRT治疗。局部麻醉下经右股静脉穿刺房间隔,再经左锁骨下静脉经房间隔穿刺口送起搏导线入左心室行左室内膜起搏完成CRT植入术。通过查询Medline、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等总结目前该技术开展的现状。结果1例患者成功植入左心室内膜起搏电极完成CRT术。随访9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穿刺房间隔后因电极无法通过穿刺口而无法完成CRT术。文献分析示共101例患者通过上/下静脉混合法或单纯经下腔/上腔静脉途径穿刺房间隔实施该手术;采用射频消融大头电极、可控弯鞘、圈套器或心脏三维标测系统辅助将电极经房间隔送入左心室内;或经股静脉与上腔静脉建立轨道将电极拉出。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2例患者早期出现电极脱位;2例出现TIA;4例出现囊袋积血。结论尽管操作难度大,对于无法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起搏电极的CRT治疗的患者,经穿刺房间隔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起搏行CRT治疗是一种疗效较好、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诊床旁临时起搏电极导线经股静脉植入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心内科ICU住院及急诊科就诊的严重心动过缓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36~79岁,平均(67±18.7)岁。全部患者均在非透视条件下急诊床旁经股静脉植入临时起搏电极导线。住院患者临时起搏器正常起搏后,摄床旁X线片观察起搏电极导线尖端位置。转运至上级医院者在透视下查看电极尖端位置。结果 40例患者行临时起搏均取得成功,成功率100%。植入临时起搏电极导线所花时间5~18min,平均(11.5±4.3)min。无一例出现静脉内血栓、心肌穿孔、术区感染及其他穿刺局部并发症。结论在非透视条件下临时起搏电极导线经股静脉临时心内膜起搏心脏,安全、便捷、可行、成功率高。适合于急诊床旁临时起搏,避免因患者病情危重,搬动造成生命危险,保护了永久起搏器入路及术区,为患者转运创造条件,挽救了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和心尖部(RVA)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可操作特性和电参数异同.方法:259例患者按起搏部位分为RVOT起搏组(148例)和RVA起搏组(111例),评价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起搏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两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RVOT起搏组1个月及6个月感知阈值高于RVA起搏组,术中两组间无差别;100%起搏QRS波时限RVA起搏组明显长于RVOT起搏组;两组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无差别;与RVA起搏明显不同,RVOT间隔部的电极导线固定后张力不受膈肌运动的影响;导线螺旋旋出后,提拉电极导线呈接近“L”型,起搏无脱失、电极导线不脱落及心内膜图ST段抬高比旋前大于3mV是其固定牢固的指标.结论:RVOT间隔部起搏电极导线有良好的可操作特性,短期随访电极导线固定牢固、电参数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经皮穿刺钢丝带钩电极心肌心内膜紧急床边起搏的研究。方法 对 30例不能搬动的心跳骤停患者行经皮穿刺钢丝带钩电级心肌心内膜紧急床边起搏。结果 一般能在 30s内起搏 ,起搏成功率 73 .3 % (2 2 /30 ) ,8例因心脏停搏太久而失效。结论 该方法简便 ,起效迅速 ,效果确切 ,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床边漂浮电极心内膜临时起搏纠正缓慢性心率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各种不同病因所致的危及患者生命的缓慢性心率失常37例行床边紧急心内膜临时起搏,分析手术过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完成时间(5~32)分钟;术后3例因原发病死亡,5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其它29例心率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床边漂浮电极心内膜临时起搏是纠正缓慢性心率失常极为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 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成功与否以及随后的门诊观察都必须作心电图监测。因此识别人工心脏起搏心电图尤为重要。鉴于目前国内使用的起搏器,无论永久性或临时性起搏,绝大多数是右心室心内膜电极起搏,用的R抑制型(VVI)起搏器,因此本文仅就VVI型超搏器右心室心内膜起搏有关心电图介绍如下: 一、识别起搏器脉冲信号:在体表心电图上脉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快速肺静脉起搏方法制作家兔急性心房颤动(房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6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及对照组(n=32),对照组为假手术组通过开胸植入食道调搏电极但不起搏,实验组通过开胸植入食道调搏电极(程序刺激与Burst刺激相结合)刺激肺静脉建立家兔急性房颤模型  相似文献   

15.
植入永久性心内膜起搏电极后,心脏局部形态和组织学有何变化,以及与此变化有关的电极脱位、阈值升高、感染等并发症是临床医生颇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报告一例永久性右室起搏病人的心脏病理检查结果,并作简要讨论。 一 般 资 料 患者,男,14岁。因病毒性心肌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于1977年12月安置右心室心内膜单极电极行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相似文献   

16.
呼吸肌疲劳是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电刺激膈神经还可促进膈肌收缩以维持通气国外大多采用植入膈神经刺激电极进行膈肌起搏。体外膈肌起搏器是近年来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无创伤性膈肌起搏装置。对健康人,体外膈肌起搏(EDP)能增强膈肌活动幅度,增加经膈压,改善通气,提高氧分压和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我院1993年后部分紧急床边心脏起搏法的应用情况。1材料与方法1.1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法:经皮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插入6F带有指引钢丝的电极到右心室心内股起搏,大部分病例使用该法并已报道[1],或插入5F气囊电极顺血流飘浮到右心室起搏。1.2经皮肤胸壁起搏法:取伍状电极一对(直径16cm).紧贴胞壁前后皮肤上,连接到输出电流较高的起搏器(Zool起搏器,输出电流0~140mA)。1.3经皮穿刺心内股(心肌)起搏法:使用我院研制的细钢丝,前端呈构状的电极,插入9号腰椎穿刺针内,在剑突下伯左呈30°夹角,迅速刺入7crn,然后退出穿…  相似文献   

18.
临时起搏是用双电极导管经周围静脉送到右心室,电极接触心内膜,起搏器置于体外.永久心内起搏器置入术是将脉冲发生器植入体内进行心脏起搏的技术,用于慢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50次/min)的患者.将电极导管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等送到右心室或右心房接触心内膜,起搏器埋藏于皮下,适用于长期起搏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气囊电极床旁心内膜临时起搏治疗技术。方法:采用seldinger氏法穿刺锁骨下静脉置入气囊电极,随血流飘浮到右室,连接起搏器,多数病人可见到稳定的右室起搏心电图。结果:10例病人在5~8分钟建立起有效心脏起搏。结论:气囊电极心内膜起搏技术,不需要X线透视条件,不需要搬动病人,一般10分钟内就可建立起稳定的心脏起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观察34例永久心脏起搏器(VVI)植入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心肌酶及心钠素(ANP)的变化情况.方法34例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在术前及术后24~72小时化验血清心肌酶,术后1周内检测ANP. 结果安置右心室心内膜起搏电极不引起血清心肌酶异常升高,手术前后相比P>0.05,提示无心肌坏死.VVI右室心尖部起搏使AN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VVI起搏伴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心电图诊断困难时,动态的心肌酶含量改变可帮助诊断.有技术及经济条件的医院应提倡积极开展房室顺序DDD起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