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病例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微生物检查、诊断和治疗,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病例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微生物检查、诊断和治疗,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利早期诊断,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至2007年住院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6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儿伴有基础疾病,并且都有发热.肺部感染4例,CT扫描出现新月征或气环征2例.肺外感染2例.半乳甘露聚糖试验1/5患儿阳性.4/6患儿为曲霉菌感染.主要以二性霉素B或二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4/6患儿治愈,1例死亡.结论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和严重免疫抑制是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的重要因素.患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全面考虑进行诊断,曲霉菌感染常见.二性霉素B治疗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4.
尽管目前有关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确切流行病学资料缺乏,但临床上发现病例数有逐年增加趋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儿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以及有效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种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在儿科临床更广泛应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所提高,成为危及儿童生命的一类重要疾病。对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中临床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包括肺内结节,其中念珠菌球和曲霉菌球多见“晕轮征”;小叶性实变以及少量胸膜渗出。虽无特异性改变,但在结合临床和化验室检查结果基础上,放射学检查仍可为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已经成为血液肿瘤患儿致病和致死的重要原因.虽然白假丝酵母菌仍是目前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但近年来非白假丝酵母菌所致感染和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有显著上升.早期治疗和及时的抗真菌治疗是控制IFD的关键.该文对血液肿瘤患儿合并IFD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儿童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s)诊治指南(2009版)已发表,指南对IPFIs的诊断及治疗作了详细的论述,在学习和讨论指南时,我们对真菌以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一些基础问题进行复习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降低漏诊率.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66例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一般情况、发病时间、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培养结果、治疗转归、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平均发病日龄为(18.6 ±9.1)d;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发热、精神反应差、活动少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及C-反应蛋白增高、(1,3)-β-D葡聚糖增高;血培养以念珠菌为主;氟康唑治疗效果好.结论 新生儿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有高危因素的患儿需高度警惕真菌感染的可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早期合理规范地诊治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是小儿呼吸病学重要而又紧迫的篇章,IPFI病变呈现在肺部,但其基础疾病、诊断和防治涉及众多学科,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与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跨专业学组制订了“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版)”,从基本概念、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回答了该领域中迫切需要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肺活检在儿童的应用又受到一定限制,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2009版)>的推出对临床规范该类疾病的诊治非常重要[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