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病例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微生物检查、诊断和治疗,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病例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微生物检查、诊断和治疗,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51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病历资料,对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危重症评分、机械通气天数、使用抗生素及激素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随着危重症评分的降低逐渐升高(P<0.05).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在未予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在7d以内、机械通气时间在7d以上的患儿中发生率分别为0.002%、6.944%、18.579% (P <0.05),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与机械通气的时间相关.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在未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时间在14 d以内、抗生素使用时间在14 d以上的患儿中发生率分别为0、2.884%、8.904% (P <0.05);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在未使用激素、激素使用时间在7d以内,激素使用时间在7d以上的患儿中发生率分别为0.007%、5.782%、14.573% (P <0.05).结论 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随着抗生素及激素使用天数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可减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IPFI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2 年1 月至2013 年3 月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48 例符合IPFI临床诊断的患儿和同期住院的不符合IPFI 临床诊断的106 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明确IPFI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真菌感染组的平均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非真菌感染组(PPP结论 临床怀疑婴幼儿IPFI 而相关病原学检查困难,如果存在有创机械通气、腹泻、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低血清白蛋白血症等高危因素时,应及时考虑IPFI 的可能,尽早开展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s)在易感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情危重且病死率高,提升临床医生对IPFIs的认识水平非常重要。该文就儿童IPFIs的流行病学、易感人群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论述,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于儿童IPFIs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种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在儿科临床更广泛应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所提高,成为危及儿童生命的一类重要疾病。对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中临床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包括肺内结节,其中念珠菌球和曲霉菌球多见“晕轮征”;小叶性实变以及少量胸膜渗出。虽无特异性改变,但在结合临床和化验室检查结果基础上,放射学检查仍可为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s)的临床及高分辨CT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35例IPFIs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35例患儿年龄(3.2±1.9)岁,男23例,女12例.宿主因素:急性白血病12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重症甲型H1N1流感和脑性瘫痪各2例,鱼鳞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性脑膜炎各1例,机械通气2例.35例患儿均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28例)、碳氢霉烯类(19例)和万古霉素(18例).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者17例.1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均使用抗肿瘤药.IPFIs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或持续发热、咳嗽和肺部啰音.初次肺部高分辨CT结果:结节影25例(71.4%);胸膜下斑片影24例(68.6%);团块影(>3 cm)4例(11.4%);晕征27例(77.1%);空洞8例(22.9%);新月征4例(11.4%);粟粒状结节影2例(5.7%);胸腔积液14例(40.0%).结论 儿童IPFIs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两者密切结合可以作出IPFIs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s)患儿胸部CT表现特征,并探讨影响IPFIs患儿胸部CT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血液内科住院患儿中符合IPFIs临床诊断的9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胸部CT表现分为CT特征性改变组(39例)和CT非特征性改变组(58例).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IPFIs患儿CT特征性改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T特征性改变组的≤3岁婴幼儿、念珠菌、入住ICU的比例低于CT非特征性改变组(P<0.05);CT特征性改变组的>3岁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曲霉菌、中心静脉置管、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CT非特征性改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IPFIs患儿CT特征性改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当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儿出现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胸部CT表现以特征性改变为主时,需警惕曲霉菌感染,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要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IF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儿中确诊4例,临床诊断8例,拟诊3例;感染部位,肺部8例,肝脏3例(其中1例合并脾脏真菌感染),鼻窦2例,真菌血症2例。均予抗真菌治疗,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总有效率40.0%(6/15);稳定1例,疾病进展1例,总无效率13.3%(2/15)。死亡7例,病死率46.7%(7/15)。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IFD以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病原诊断困难,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婴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科住院患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NIPFI)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6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患儿中符合院内深部真菌感染(NIFI)诊断标准的婴儿[日龄(77±61) d]共68例.收集患儿一般资料、感染前诊疗经过、标本类型等,并对NIPFI及其他NIFI患儿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NIFI发病率为3.31%(68/2 052例),其中NIPFI发生率为1.36%(28/2 052例).NIPFI患儿总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5.50 d;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94.6%,感染真菌前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率为96.4%,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占64.3%;78.6%的患儿接受了心脏手术;机械通气率为82.1%;中心静脉置管为67.9%;留置胃管率为96.4%;激素使用者占78.6%.NIPFI患儿机械通气率较其他NIFI患儿高(χ2=7.32,P=0.010);余因素在2组患儿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与NIPFI有显著相关性(OR=0.229,95%CI 0.072~0.725,P=0.012).结论 在NIFI的各种危险因素中,机械通气是NIPF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NICU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NICU收治的27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一般资料、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27例中早产儿25例(92.59%),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9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5例。患儿均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和静脉营养,23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19例曾予机械通气,14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早期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和喂养不耐受为主。实验室检查发现23例血小板进行性下降;24例1,3-β-D葡聚糖(BG)升高;7例脑脊液异常。26例血培养阳性均为念珠菌感染。7例中枢感染患儿头颅B超和MRI有异常表现。患儿均接受氟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20例治愈,4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多发于胎龄小于32周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反复呼吸暂停和喂养不耐受为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早期识别和诊断的重要线索。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和BG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有良好疗效。规范广谱抗生素应用、加强PICC管理、严格掌握上机和撤机指征、尽早过渡至肠内营养是预防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ICU住院患儿的院内深部真菌感染(NIFI)的流行病学及其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6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PICU住院符合NIFI诊断标准的68例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一般情况、感染前诊疗经过、真菌菌株类型、标本类型的情况.结果 2006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本院PICU住院患儿NIFI发病率为3.31%(68/2 052例次).NIFI患儿总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6 d(3~58 d),四分位数间距为13 d,较同期住院患儿[中位数9 d(1~165 d),四分位数间距17 d]显著延长(Z=-4.175,P=0.000).心血管疾病比例为86.8%(59/68例),呼吸系统疾病比例为52.9%(36/68例),脓毒症等其他疾病比例为33.8%(23/68例);以心血管疾病为基础病的患儿NIFI发生率为11.39%(59/518例),较同期住院的其他基础疾病患儿NIFI发病率显著升高(χ2=141.056,P=0.000).感染真菌前广谱抗生素使用率为98.5%(67/68例),抗生素联合应用占66.2%(45/68例),抗生素使用时间≥7 d者占80.9%.胃肠外营养使用率为94.1%(64/68例),77.9%(53/68例)的患儿接受心脏手术,中心静脉置管率为70.6%(48/68例),激素使用率为70.6%(48/68例),机械通气率为63.2%(43/68例),尿管留置率为48.5%(33/68例).结论 PICU中NIFI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危重原发病,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较长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抗生素尤其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激素、胃肠外营养及深部留置管道等诊疗手段是发生NIFI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米卡芬净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ICU婴幼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中IPFI婴幼儿48例,按抗真菌药物使用类别分为米卡芬净组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其中米卡芬净组26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22例。分别予抗真菌治疗至体温正常5 d或疗程大于10 d,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米卡芬净组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率73.08%;不良反应2例(占7.69%)。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率68.18%;9例(40.91%)有不良反应。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米卡芬净组不良反应率低于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P<0.01)。结论对IPFI婴幼儿抗真菌治疗,米卡芬净的疗效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基本相同,但耐受性较两性霉素B脂质体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发生情况.对其发生率、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其预后进行分析,为临床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IFIs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Allo-HSCT患儿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2~13岁.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26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1例,其他血液病14例.骨髓移植20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9例,骨髓加脐血移植2例.血缘相关供者移植14例,非血缘相关供者移植27例.预处理方案以白消安加环磷酰胺加抗胸腺免疫球蛋白为主,部分加用全身放疗、氟达拉滨、塞替哌或沙町来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以环孢素加霉酚酸酯为基础.痰、血、咽拭子、尿、大便培养检测41例患儿IFIs发生情况.结果 41例患儿Allo-HSCT后,5例患儿发生了IFIs,IFIs的总发生率为12.2%(5/41例).其中确诊病例1例(2.4%),临床诊断病例2例(4.9%),拟诊病例2例(4.9%).IFIs发生时间为移植术第9-120天,3例(60%)发生在移植1个月内.曲霉菌感染2例,念珠菌感染1例.大剂量激素治疗组IFIs发生率高于未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组(x2=8.201 P=0.004);含有塞替哌预处理方案患儿Ifls发生率高于未包含的患儿组(x2=9.549 P=0.002).不同年龄、基础疾病、移植方式、GVHD的发生患儿间Ifl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为40%,确诊病例的有效率为100%,临床诊断病例的有效率为0,拟诊病例的有效率为50%.结论 IFIs是Allo-HSCT的重要并发症,大剂量激素治疗和含有塞替哌的预处理为发生IFIs的危险因素.曲霉菌和念珠菌是Allo-HSCT最常见致病菌,以曲霉菌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1年5月本院PICU收治的41例IFI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PICU共收治患儿2 013例,其中41例发生IFI,发生率为2.04%;死亡8例,病死率为19.51%。其中84.6%为念珠菌属。感染部位:呼吸系统29例,消化系统4例,泌尿系统3例,中枢神经系统3例,血液系统2例。危险因素有危重症评分、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尿管留置。易感因素有广谱抗生素应用、激素、低蛋白血症、化疗等。结论念珠菌属是PICU发生IFI的主要病原,合理使用抗生素、限制激素应用、减少或缩短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是降低IFI发病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患儿并侵袭性真菌感染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菌种、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2-2006年治疗的25例白血病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病前相关诱因、真菌种类、临床特点、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真菌种类包括念珠菌13例,其中白色念珠菌5例,热带念珠菌4例,近平滑念珠菌2例,光滑念珠菌、丝状真菌各1例;曲霉菌6例,其中烟曲霉菌3例,其他3例未能鉴定;镰刀菌1例。影像学诊断5例。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17例(占68%);其次为真菌血症、皮肤、胸腹联合感染、口鼻腔、颅内。对其易感因素包括化疗药物使用时间、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种类、免疫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是引起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静脉滴注氟康唑治疗5例,死亡5例。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治疗8例,死亡5例。单独应用伊曲康唑静脉滴注7例,死亡1例。伊曲康唑联合用药4例,死亡1例。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1例。总病死率48%。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与化疗药物使用的累计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时间和种类、免疫功能相关,菌种以念珠菌和曲霉菌最常见,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常见。早期经验性治疗可提高患者存活率,伊曲康唑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米卡芬净(MCM)治疗儿童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本院儿科血液/肿瘤病房诊治的恶性血液病并IFI患儿30例.包括ALL 1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5例,恶性淋巴瘤2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各1例.应用MCM进行治疗,MCM剂量为3 mg·kg-1·d-1,1次·d-1,静脉输注,7 d为1个疗程,治疗1~4个疗程,同时动态监测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高分辨肺CT及各脏器功能指标.结果痊愈12例,显效6例,进步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0%,病死率30%.本组患儿未发现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恶性血液病患儿是IFI的高发人群,诊断及治疗均存在难度,对IFI高危患儿进行G试验和高分辨肺CT动态监测,及早进行拟诊IFI是治疗成功的关键,MCM在恶性血液病并IFI患儿的治疗中显示了安全、有效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儿童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ICU2003年1月~2007年1月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儿抗生素、激素和侵入性操作使用情况及其防治与转归。结果40例患儿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史,75%患儿接受过侵入性操作或治疗,平均住院时间长(37.8d)。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原以白色念珠菌居首,占80%,曲霉菌属次之。治愈35例(87.5%),死亡5例(12.5%)。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儿童肺部真菌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侵入性操作,加强微生态免疫营养支持,及时用高效抗真菌药物,有助于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伏立康唑治疗重症监护病房(PICU)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PICU在2008年2月-2009年5月收治的7例临床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重患儿。7例患儿除存在真菌感染外,均存在其他细菌感染,在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予伏立康唑针剂,每次7 mg.kg-1,静脉滴注,每12 h 1次;7~14 d后改用伏立康唑片剂,每次7 mg.kg-1,每12 h口服1次,序贯治疗14~28 d。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定期复查胸片或肺部CT及痰培养,监测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尿常规,详细记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7例患儿中5例治愈,1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达85.7%。6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儿出现一过性腹泻,经对症治疗后缓解;4例患儿出现肝功能损害,经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PICU患儿是真菌感染高危人群,肺部真菌感染机会增多。伏立康唑是一种新合成的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患儿疗效良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