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并截瘫的手术方法、畸形矫正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讨论椎钉在术中的“三定”,即定点、定向及定深度。方法:用椎弓根钉经脊柱后路行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减压,治疗53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并截瘫。结果: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复位及畸形矫正方面有明显优越性,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椎弓根钉可复位、矫正脊柱畸形及解除脊髓受压,但不能促进病损脊髓的自然修复,仅能在彻底减压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的修复环境。 相似文献
2.
2002年7月-2006年3月,经椎弓钉系统固定诊疗胸腰段椎体骨折17例,疗效满
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5.55岁。损伤节段T11 1例,T12 3例,L16例;L27例,合并脊髓损伤5例。骨折按Denis分型:爆裂骨折7例,压缩型10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10例,压砸伤4例。伤后手术时间24h-5d。AF钉系统固定15例,Upass系统固定2例,随访12mo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总结胸腰段椎体骨折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正中切口,应用手法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对伤椎复位、内固定并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伤椎平均复位率在95%以上,脊柱损伤局部稳定性得以重建。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符合脊柱稳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是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非常好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我院自2005年3月~2009年5月收治胸腰段椎体骨折病人22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2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1~49岁。高处坠落伤10例,车祸7例,重物砸压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胸腰段椎体骨折45例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无固定松动和断钉的现象发生,除6例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恢复至正常外,其余39例的神经功能提升1~3个级别.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36.9±3.4)%,后缘高度为(82.1±4.1)%,Cobb角(28.5±3.2)°;术后1年时前缘高度为(92.3±2.5)%,后缘高度为(92.5±2.3)%,Cobb角(10.9±1.6)°.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和Cobb角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方法 用于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间采用S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36例。部分患者行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术后平均3.72年的随访,与术前比较,术后、拆除内植物前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均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患者脊髓损伤分级评判,除一例完全性瘫痪患者术后无功能恢复外,其余患者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S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固定牢靠,间接复位能使突入椎管腔内的伤椎椎体后壁精确复位,使椎管有效减压。但中期随访发现,仍存在椎间盘退变及矫正度丢失的情况,影响术后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F椎弓根钉植入失误的原因、预防措施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8例AF钉手术技术失误及其并发症进行分析,研究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螺钉位置不当6例;断钉4例,均为单枚钉断裂;复位不良2例;脑脊液漏2例;螺钉松动4例.本组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可能的发生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论:AF椎弓根钉技术失误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要求术者具有良好的脊柱解剖知识和手术经验,熟练掌握AF钉的性能及技术要求,避免失误的关键在于准确的椎弓根定位和正确植入;术中适当的植骨和术后支具保护可减少断钉和松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总结短节段椎弓根固定和长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进行长节段椎弓根固定,研究组进行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Cobb角显著小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椎管占位比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短节段固定法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长节段固定法,可以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F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胸腰段、11例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使用AF系统复位固定。结果:25例解剖复位,1例复位不良。结论:AF系统具有良好三维矫正力,结构简单,植入方便,可操作性好,复位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6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0±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5±35)mL,所有观察对象均接手X线片检查,结果证实,患者术后椎体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椎体Cobb角、椎体中央和前缘高度压缩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胸腰段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骨折部位功能的恢复,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VAS评分与ODI指数.结果:观察组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为97.63%±9.46%,矢状位指数为93.75%±8.38%,后凸Cobb角为4.37°±1.29°,对照组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为96.38%±9.15%,矢状位指数为93.10%±10.37%,后凸Cobb角为4.30°±1.0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为(1.92±0.47)分,ODI指数为15.27%±3.20%,对照组术后的VAS评分为(0.83±0.05)分,ODI指数为25.25%±3.99%,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整体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前后Cobbs角和椎体前缘压缩比值。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前后Cobbs角和椎体前缘压缩比值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能够提高脊柱重建的稳定性,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我科自1999年以来应用AF、RF椎弓根钉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5例,每例患者设一名责任护士,在入院后24h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根据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进行双上肢及双下肢功能锻炼,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手术并发症及护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护理效果,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19例分析张会生李安民刘振利张家口市解放军251医院外二科(075000)关键词经椎弓根内固定;胸腰段骨析;分析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段是脊柱骨折中的好发部位,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已逐渐被公认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诊治的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对其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进行X线正侧位片检查,观察椎体复位,植骨融合,以及是否发生椎弓根钉松动、断裂等情况。并比较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和Cobbs角。结果随访1a,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与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51.4%)相比,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都明显升高,分别达到98.1%和96.0%,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Gobbs角(26.1°)相比,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Cobbs角明显降低,分别为46°和5.3°,P〈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血管和神经损伤,术后没有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切口感染、深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17.5个月),进行临床Denis疼痛评分,X线评价术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矫正及丢失,骨折愈合及内固定物的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Denis疼痛分级,P1级24例,P2级3例,P3级0例,P4级0例,P5级0例。X线椎体前缘高度矫正(4.9±3.2)mm,Cobb角矫正(15.3±5.5)°,矫正率85.5%,末次随访椎体Cobb角(3.5±3.3)°,丢失率为5.8%。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末次随访时植骨愈合bridweⅡ分级,Ⅰ级96.3%,Ⅱ级3.7%,Ⅲ级0.0%。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结论:后路单节段伤椎内固定是治疗单纯压缩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损伤的疗效。方法对46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病例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椎管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对治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分级,除2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都有1-3级恢复。3例复位效果不满意,1例松动。结论应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椎管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经椎弓根钉后路复位,伤椎内植骨融合、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21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通过统计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比较术前、术后2 d、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上下椎体Cobb角度改变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时间(55.2±20.5)min,手术平均出血量(105.8±50.5)mL,术后21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神经损伤症状,术后2 d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93.1%(85.8%~98.5%),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89.5%(84.5%~95.4%)。Cobb角度术前为23.7°(19°~29°),术后2 d为7.1°(4°~10°),术后6月为9.4°(5°~1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后路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椎体高度复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