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经中医辨证分型的214例冠心病人,分别测定其全血高切比粘度(ηH)、全血低切比粘度(ηL)、全血还原高切粘度、全血还原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沉值,并与9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冠心病人ηH、ηL、全血还原低切粘度、HCT 值及 Fib 的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P值均小于0.05。辨证后分析,异常高粘度率以气阴两虚型最高(63%),其次为气虚血瘀型(62.1%)、痰浊型(52.3%)、肝肾阴虚型(38.5%)、阳虚型(16.7%)。中医各型冠心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也存在不同特点,提示他们引起血液粘滞度增高的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犬冠脉前降支缺血区早期局部血液粘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滨  陈士良 《医学争鸣》1989,10(6):402-404
使12条开胸犬冠脉前降支造成重度狭窄,观察60min内缺血区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狭窄即刻就有缺血区全血粘度(ηb)升高(P<0.01),红细胞压积(HCT)增加(P<0.05),但血浆粘度(ηp)和纤维蛋白原浓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本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狭窄时缺血区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在缺血即刻就开始出现,表现为ηb和HCT的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NP)患儿部分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分析,探讨其血液流变学特性.方法:NP新生儿25例(NP组),单纯咽下综合征和生理性黄疸高峰期的足月新生儿25例(对照组),分别取空腹静脉血4 mL,观察两组新生儿全血黏度(ηb)(低切、高切)、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刚性指数(E RI)、血浆黏度(ηp)、红细胞电泳指数(EEI)和变形指数(EDI)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NP组较对照组ηb(低切、高切)、HCT、EAI和ERI增高,而ηp、EEI和ED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NP可改变患儿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治疗应重视这些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后给予化痰活血方,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化痰活血方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中TC、TG、LDL-c,显著增加HDL-c、HDLe—c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结果显示该方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结论化痰活血方不仅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而且能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昼夜节律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Ⅰ-Ⅱ级高血压病人175例。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以下的标准,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型组(107例)和非杓型组(68例)。并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非杓型组的纤维蛋白原(Fg)、红细胞比容(Hct)、全血粘度值(ηb)、血浆粘度值(ηp)、全血低切还原粘度(ηre)、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自变量(Fg)对因变量(血压昼夜节律)的回归系数为-4.094,对因变量的OR值为0.017。结论: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呈正相关,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王沁  张爱华 《血栓与止血学》2009,15(4):179-181,183
目的 探讨3种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血液流变学测试仪测86例恶性血液病及60例正常人血液黏滞度,并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白血病(AL)全血黏度(ηb)降低,血浆黏度(ηp)正常;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ηb正常,ηp升高。多发性骨髓瘤(MM)ηL、ηp均升高。2组间比较:高白细胞组ηL,化疗后组ηL和ηp均升高。FⅦ降低组ηL和ηp,FW降低组ηb,缓解组ηp,1周内死亡组ηb和ηp均降低。结论 3种恶性血液病存在不同特征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后者与临床多种因素相关,分析其变化有利于对病情的判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各证型的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中医分型联系.方法 :对40例肿瘤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凝组、血瘀组、热毒组、正虚组4组.检测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 :正虚组患者M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ηb)包括全血高切粘度(ηh)、全血低切粘度(ηl)、血浆粘度(η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明显降低,血沉(ESR)明显增快(P均<0.01).血瘀组患者MAR增高,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改变.痰凝组与热毒组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MA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中医证型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8.
老年直肠癌患者静脉麻醉期血液粘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直肠癌患者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的血液粘度变化。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直肠癌根治手术,ASA Ⅰ~Ⅱ级,无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影响血液粘度疾病的老年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输液前(T0)、麻醉诱导插管后,BIS达到40-60并维持1 h(T1)、手术结束前10 min(T2)、术毕拔管患者入PACU后30 min(T3)四个时点经肘静脉各采血5 ml,检测高切全血粘度(Hηb)、中切全血粘度(Mηb)、低切全血粘度(Lηb)、血浆粘度(ηP)。结果全血粘度指标(Hηb、Mηb、Lηb)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T0比较,T1指标显著降低(P〈0.05),至T2继续降低(P〈0.05),T3开始升高,但仍较T0低(P〈0.05)。ηp在T1较T0显著升高(P〈0.05)。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血液粘度经历了麻醉中降低,术后早期开始升高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兔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两组:LMWH治疗组和对照组。LMWH治疗组注射。肾毒血清后6h内开始给药,对照组仅给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一般情况,2周后采血测定全血黏度(ηb)、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比容(HCT)、血沉(ES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TK)、纤维蛋白原(Fig)含量。结果:LMWH组与对照组比较,ηb、ηp、ESR、EAI、TK、Fig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LMWH可以改善抗GBM。肾炎兔肾脏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0.
魔芋葡甘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魔芋葡甘聚糖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与机理。方法:采用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动态观察魔芋葡甘聚糖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全血高切粘度(ηbh)及低切粘度(ηbl),血浆粘度(ηp)。红细胞电泳时间(EPT)的影响。结果:治疗组TC,TG,ηbh,ηbl,ηp均降低,EPT缩短,HCT、HDL-C升高。结论: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调节脂代谢,并通过改善红细胞表面电荷等机制降低血液粘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