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肝包虫病     
白××,女,藏族,31岁。1982年6月3日诊。气紧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心悸已半年。曾在某医院治疗近两月,后来我院门诊治疗。现症:咳嗽咯血痰,胸痛,倦怠。检查:慢性病容,消瘦,右肺底可闻细湿罗音。肝大剑下6厘米,胁下3.5厘米,质软光圆,有触痛,脾未触及。超声波检查;探及右肝内6×4×8厘米~2囊性包块,左胸背10~12肋隙探及4×5厘米~2囊性包块,肝、肺内包块均为囊虫  相似文献   

2.
一、感冒包××,女,26岁。患者恶寒发热,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咳嗽多痰,头痛无汗,肢倦体乏,病巳二天。舌苔白腻,脉象浮数,体温38.8℃。为风寒感冒,外邪束表,拟荆防败毒散发汗解表: 荆芥、防风各6克,白茯苓9克,生甘草3克,炒枳桔各5克,柴前胡各5克,羌独活各5克,川芎(后下)、薄荷各5克,生姜2片。二诊:服上药三剂后,汗出热解,体温恢复正常(36.8℃),唯有咳嗽痰多,神疲  相似文献   

3.
刘××,男,62岁,初诊日期:1980年5月26日.患者病起于脐周疼痛,后渐转至右下腹痛,并有发热、恶心等症而入南京市某医院就诊.该院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给服银黄合剂6天,症状略见缓解而出院,遂来我院就诊.刻下患者精神萎顿,面容痛苦,体温37.5℃,右下腹疼痛(麦氏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可触及一界限不清之包块,大便一日二次、质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阑尾周围脓肿,中医辨病为肠痈.治以清热凉血,行气活血.处方:红藤30克、川朴12克、蒲公英30克、生大黄15克(后下)、玄胡10克,木香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连服半月,体温正常,腹痛消失,大便3~4次/日,右下腹包块明显,呈条索状,约6×5公分,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盖久服寒凉之剂,脾阳受戕,拟取温下法.处方:淡附片10克、淡干姜3克、生大黄  相似文献   

4.
例1.周××,男,50岁。1973年3月15日诊。发生眼胞、颜面及上半身浮肿,已一年余,伴见恶风,咳嗽微喘,身痛,食少腹胀,右胁痛,脉浮。此病表虚为风邪所乘,肺失宣降,风水上泛。小便化验:蛋白定性(廿),红细胞(廿),脓细胞(十)。治宜:散风清热,宣肺利水,越婢加术汤加减:麻黄6克,黄芪12克,防己9克,大枣三枚,生甘草5克,焦白术9克,白茯苓12克,  相似文献   

5.
例一:孙×男9个月发烧二天,体温波动于37~39.7℃之间,咳嗽、有痰、流涕、音哑、纳差、不欲饮、咽红、舌质红、苔薄白稍腻、指纹青紫、脉数。证属外感风热、肺失清肃,拟辛凉解表、清肃肺络法。药用:生石膏16克鲜芦根30克银花9克连翘9克薄荷4克(后下)地骨皮9克板兰根6克白薇9克野菊花9克蝉衣6克前胡9克黛蛤粉9克药进二剂,体温正常,咳嗽明显减轻,继拟清肃肺卫余热剂而获痊愈。例二:彭××男12岁住院号129780,  相似文献   

6.
验案二则     
案一:李××,男,50岁。两耳鸣响,左耳失聪,病已2月,经××医院检查:左耳鼓膜内陷。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穿刺抽水三次,未见好转。此病由感冒而起,现仍鼻塞。处方: 薄荷(后下)4.5克,桑叶、牛蒡子、苦丁茶、夏枯草、连翘各10克,射干、菖蒲各4.5克,马兜铃6克。上方服五剂,听觉有好转,鼓膜穿刺已抽不到黄水,但鼓膜仍内陷。拟东垣益气聪明汤加减。处方: 蔓荆子、党参、生黄芪各10克,黄芩、白芍各6克,葛根、升麻、炙草各3克,磁石(先煎)18克,神  相似文献   

7.
左××,男,43岁。1980年10月10日入院。上腹隐痛不适,纳差,大便燥结、重坠已半年。此次腹痛便秘十余天,加重一天。体检:右上腹可扪及7×6厘米~2包块,质硬,边界清楚、压痛,移动性小。一周后行剖腹探查,见腹腔6×8×8厘米~3巨大包块,质硬,  相似文献   

8.
王××女17岁学生住院号309838 住院日期:1986年5月13日。患者于半月前出现腹痛发热,检查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约8×6×5cm,质中,压痛(±),经用抗生素治疗4~5天后,体温下降,包块缩小。妇科门诊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结核性待除外,收入院。病人自觉脐周刺痛,时轻时重,纳可,寐佳,尿频,便调,白带多,色黄质稠有味。舌质暗淡红,苔黄白腻,脉弦细滑。脐上有压痛,右下腹压痛(±),耻骨联合上方2指处可触及包块约3×4×3cm,质中,触痛(±)。血白细胞19400, 血沉:81mm/h,超声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方法 :甲硝唑针 0 .5g静点 ,每日 1次 ,中药化瘀汤药物组成 :川楝子 ,元胡各 1 5g,丹皮、桃仁、木香、大黄各 9g(后下 ) ,红藤 3 0 g。上药加水至 1 2 0 0 ml每日 1剂水煎 ,分两次服。 7d为 1个疗程 ,一般患者治疗 2~ 4个疗程 ,个别 5个疗程。  疗效标准 :痊愈 ( 8例 ) :经 B超检查 ,右下腹包块完全消失 ,无任何自觉症状。好转 ( 1 7例 ) :经 B超检查 ,右下腹包块明显缩小 ,但无任何自觉症状。无效 ( 2例 ) :经 B超检查 ,右下腹包块无变化。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2 6岁 ,农民。因右下腹疼痛 2周后 ,发现右下腹包块而入院。经 B…  相似文献   

10.
李×,男,37岁,工人。囚车祸而右锁骨及同侧第3、4肋骨骨折。1980年4月12日收住某地区医院外科,治疗23天后骨折愈合出院。一月后又以纳呆、厌油、食后胃脘胀连左胁来门诊求治(门诊号24722)。检查:中上腹部偏左扪及一包块,大小约6×6厘米~2,中等硬度,边缘清楚,表面光滑,不活动,有压痛,无红肿。超声波显示:上腹部包块有6±厘米反射波。钡餐见:“胃  相似文献   

11.
<正> 例1:张×,女,36岁,农民。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病人感腹胀,腹痛,呕吐,肛门未排气。查体:腹膨隆,软,脐周压痛,反跳痛(一),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强,气过水声(+)。考虑为肠梗阻。行胃肠减压,观察。术后第8天时,上述症状仍未缓解,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下腹有一长约2cm的条索状粘连带,回肠部分嵌入,造成梗阻,嵌入肠管已坏死。行粘连松解,部分回肠切除术。切除肠管约30cm。术后20天病愈出院。 例2:于××,男,1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与小肠,后腹膜及盲肠广泛粘连。行逆行切除阑尾。术后第2天,病人感腹胀,腹痛,呕吐,肛门未排气。查体:腹平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强,气过水声(+)。考虑为肠梗阻。保守治疗1天,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34岁,因“发现左下腹包块20天,疼痛3天”于2004年2月7日就诊。患者于20天前发现左下腹有一包块,约为小指大小,呈条索状,不疼痛,未重视,包块逐渐长大。3天前包块出现疼痛,患者无畏寒、发热,无潮热、盗汗,既往无结核病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消瘦,贫血貌,胸背腰腹皮肤未见感染灶,腹平、软,左下腹离脐约6cm腹壁处可触及一约6cm×8cm大小囊性包块,质韧,少许波动感,压痛明显,包块固定,不能移动。血常规:WBC8.4×109/L,RBC4.2×1012/L,Hb100g/L,N0.70,L0.22。腹部平片未见异常。包块B超探查可见大小约74.8mm×52.9mm×15.7mm的无回…  相似文献   

13.
[例一]王××,男,34岁,住院号:4271. 患者于1982年9月19日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4小时入院.病前无明显诱因,突然脐周疼痛,并逐渐向右下腹转移,伴有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二次,为胃内容物.检查:体温38.8℃,脉博96次/分,呼吸22次/分,呈急腹症病容,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外观贫血,心肺(一),腹肌紧张,腹式运动减弱,右下腹部触痛、反跳痛明显,并可触及肿大包块约6×6公分,腰大肌及闭孔肌试验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84年4月以来,应用乌星散治疗慢性头痛患者,均获满意效果,举例如下。王××,男,47岁,教师,1986年5月10日就诊。头痛七八年,经常口服去痛片,经医院检查为神经性头痛。处方:制川乌9克南星6克细辛6克菊花15克(后下)桑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丁××,女性,28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8天,伴腹部包块。患者於28天前午饭后突然出现无诱因之全腹剧烈疼痛,约3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呈持续性剧痛,无吐、无泻。疼痛持续三天后趋向缓解,在当地医疗室肌肉注射“青霉素”一周后腹痛明显缓介,能少量进食,大小便正常;但于入院前一周患者腹痛再次发作,并于右下腹触及一鸡蛋大小包块,在当地医院求治,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准备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治疗于93年11月11日转入我院诊治。 体查:T:36.8℃,精神萎,自动体位,步入病房,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脐旁可触及一5.0×5.0CM之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可移动,局部压痛,无反跳痛,血化验:HB:93G/L,WBC:  相似文献   

16.
<正> 患者杨某,男,53岁,农民。右头面侧多汗已八月余,于1984年5月24日就诊。主诉从鼻中线以右头面部有10×10cm 之皮肤汗出,如水流漓,动则尤甚,余处均无汗。伴有口苦头晕,鼻中发热,右半侧肢体麻木,四肢无力,溲黄便干。曾多方求治,用玉屏风散、桂枝汤及西药阿托品皆不效,且病情加重。症见颜面发红,精神萎靡,右胁下及脐周有压痛感,舌质红、苔黄厚腻,脉象弦实。证属里热壅盛,迫汗而出。治宜清泻里热,固表止汗。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2克(后下) 芒硝(冲服) 枳实各9克  相似文献   

17.
笔者临床每以荆芥、防风为基本方药随证加减,治感冒初起100例,均2~3剂获效。药少价廉,煎泡均便,介绍如下: 处方荆芥3~6克,防风6~9克。加减:发热加柴胡、薄荷(后下);头痛加白芷,藁本;全身酸痛加桂枝、羌活;咽痛加银花、连翘,颈项痛加桂枝、葛根;鼻塞流涕加辛夷花、苍耳子;咳嗽加桑白皮、陈皮;痰多加黄芩、桔梗;声音嘶哑加蝉蜕、薄荷;喘息加麻黄、杏仁;便溏加大枣、神曲。婴幼儿常加钩藤、蝉蜕;老年人常加黄芪、白术。配方一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服。或开水泡服亦可。煎、泡时间不宜过久,一般煮沸5~10分钟即可。病例例一:陈××,男,10岁,1987年3月21日诊。其母代诉,2天前受凉,畏寒,发热,头痛,无咳嗽腹泻,测体温37.6℃(腋下),苔薄白,脉浮数。诊为风寒感冒。处方:荆芥、甘草各3克,防风、柴胡各5克,薄荷(后下)2克,水煎服,日一剂,二剂后诸症消失。  相似文献   

18.
李××,女,40岁。1983年4月22日诊。14天前在当地卫生院行腹式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术后一周发现环手术切口处有如成人手掌大小之椭圆形包块,即给予抗菌素治疗一周,未见明显消散。检查:切口位于耻骨上3cm处,正中横切口长约2cm,切口皮瓣已愈合平复,但环绕切口处可触及10×8×7cm~3之椭圆形包块,界限清楚,质中硬,不活动,触之微痛,无波动感。妇产科诊断为术后刀口渗血所致之瘀血性包块,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刻诊:包块坚硬不移,触之疼痛,脉沉弦,舌质有瘀点,证属“瘀血”,“症病”范畴,治当  相似文献   

19.
邱××,男,49岁。1986年11月10日诊。患者五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有一包块,但不疼痛,经当地医生按颈部淋巴结核治疗40余天无效。又一周前入市人民医院住院(住院号8803),经查:包块大小为8×6×4公分,周界清楚,质中度,无压痛。经穿刺抽出全血,诊断为颈部血管瘤。限于条件,未行治疗。出院后即来我院门诊。查:脉弦而滑,舌质红,苔薄微腻。此乃肝郁痰结热壅血瘀所致。  相似文献   

20.
1 阑尾脓肿某男 ,72岁。持续右下腹痛 3天入院。经体检、化验、B超等检查后诊为阑尾脓肿。包块约 4cm× 5cm大小 ,触痛明显。未进院时 ,曾用头孢类抗生素 3天 ,效不显著。进院后 ,用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静脉点滴给药 3天 ,腹痛有减轻 ,但包块消退的进度不大 ,仍有 3cm×3cm大小。患者不愿接受静脉用药 ,遂改中药 :败酱草 1 0 g,苡仁 1 0g,冬瓜仁1 0g,蒲公英 1 0 g ,地丁 1 0 g,黄芪 1 0g ,红花 6g ,生大黄 6g(后下 ) ,甘草 3 g。水煎服 ,每日 1剂 ,分 2次服。 3剂后复查 ,腹痛基本消失 ,右下腹隐约可触及食指尖大小包块。原方继服 3剂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