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49例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多系统综合监测,结果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5例,低血糖昏迷2例,脑梗死2例,均经对症处理存活;1例并发全身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129例无并发症,康复出院。提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监测与护理,保持有效供氧,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和呼吸道管理,控制血压和血糖,重视基础护理,早期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龄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方法:分析我科112例高龄(75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的治疗。结果:高龄髋部骨折于伤后72h内手术者愈后明显优于延期手术及保守治疗。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在做好充分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的情况下,把握手术时机,术后有效控制并发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均获治愈,随访3个月1年,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全程严密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80岁)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86例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分析麻醉和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除全髋关节外其他手术相对简单,术后严重并发症少,未出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高龄髋部骨折仍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麻醉和手术方法应尽量简单有效,术前积极准备和术后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风险和多学科协作处理措施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1-09—2015-02对135例高龄髋部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及术前检查,了解基础病,通过多学科协作处理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恰当的麻醉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加强各系统监测及早期干预,术后继续各系统监测及并发症防治。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血压下降58例,心律失常32例,血氧下降36例。术后肺部感染23例,心功能不全31例,心律失常42例,低蛋白血症93例,贫血87例,电解质紊乱64例,认知功能障碍52例,急性脑血管意外8例,多系统异常68例。经多学科协作处理,除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风险较大,围手术期多学科协作处理是其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80岁以上髋部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髋部骨折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1995年5月~2002年12月62例80岁以上高手术风险性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对其出现的早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共14例,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心功能衰竭3例,肺部感染3例,消化道应急性溃疡2例,切口感染2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率高,应给予认真对待,对其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进行积极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高,但对于影响死亡率相关因素的意见不一致。我国学者大多将研究重点放在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上,少有学者关注术后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目的:初步分析影响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研究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07例髋部骨折患者,男41例,女66例;年龄50~106岁,平均(75.7±10.9)岁。分析患者的社会状况、医疗情况对死亡率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80岁、合并症2种、术后出现并发症均为影响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脑部功能异常可至患者早期(2年内)死亡率增加;性别、骨折后至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与死亡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应对高龄、合并症多,尤其是存在脑部功能异常、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髋部骨折患者给予积极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使用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8 例,对其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25 例随访3~6个月,按Sanders髋部创伤后评分标准,优2 例,良14 例,差9 例.所有病例术后未出现严重内科并发症或股骨头切割.结论 PFNA是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理想内固定治疗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治疗8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年龄80~96岁,平均83.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粗隆间骨折43例;术前64例(78%)合并有各种并存症。围手术期完善各项检查,并控制各种并发症。结果 82例经术前准备后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15d,术后并发消化道症状7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脑梗死1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充分准备,合理选择内固定,术后主动功能锻炼,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重点,也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对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术前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例泌尿系感染,治疗后痊愈,其余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3w均康复出院。结论: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加上精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可以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愈合,从而降低了感染率和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正常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