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陇东黄土高原农田黑垆土微生物量碳(MB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剖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剖面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变化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主要集中在0—20cm和20—40cm土层,呈明显的表聚现象;0—60cm土层MBC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随着海拔高度增加,0—20cm土层MBC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变化范围为180.92~282.53mg/kg;POC含量在0—20cm和20—40cm土层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2~1.68g/kg和0.25~0.96g/kg,40cm以下土层颗粒有机碳含量较低;剖面中不同土层深度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占总有机碳(SOC)的比例在0—20cm和20—40cm土层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土层,MBC/SOC变化范围分别为2.29%~3.70%和1.00%~2.11%,POC/SOC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46%~19.13%和5.08%~16.16%,剖面MBC/SOC与MBC、POC/SOC与POC随土层的变化规律均一致,MBC/SOC和POC/SOC可以作为反映土壤剖面质量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韩景泰 《开卷有益》2013,(12):47-47
蛇含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蛇含、蛇衔、威蛇,为蔷薇科植物蛇含委陵菜的带根全草,多年生草本,生长于山坡或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蛇含草栽种后每年可收2次,在5月和9~10月挖取全草,抖净泥沙,拣去杂质,晒干即可入药。  相似文献   

3.
瑞香科植物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香科(Daphne genus)为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桃金娘目十二科之一[1].分布于热带、温带,非洲尤多.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多为乔木或灌木,有草本.瑞香科约有50属500种,我国有9属90种[2],分别为:瑞香属(Daphne)、结香属(Edgeworthia)、莞花属(Wikstroemia)、狼毒属(Stellera)、沉香属(Aquilaria),鼠皮树属(Rhamnoneuron)、毛花瑞香属(Eriosolena)、草瑞香属(Diarthron)、假狼毒属(Stelleropsis).该科植物具有较显著的生理活性,一直受到各国药学与化学工作者的关注.现已分离到香豆素、苯丙素、黄酮、萜类等多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生育等较显著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水处理对金荞麦形态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施水处理下金荞麦的形态和生物量分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施水处理下金荞麦形态指标、生物量积累及二者分配情况。结果金荞麦植株主茎长、主茎节间长、总叶数、新叶数、一级分枝数随施水量减少呈现递减趋势,而主茎直径的变化呈现出中度施水>高度施水>低度施水的趋势;金荞麦总生物量以及各构件生物量随着施水量减少呈现递减趋势。与对照相比,高施水量处理减少了金荞麦植株主茎和叶片的生物置配置,增加了植株其他构件生物量的分配;低施水量减少了金荞麦植株主茎、分枝茎和叶片的生物量配置,增加了根生物量配置。结论不同施水量显著影响金荞麦的生长、生长量积累及其分配;在金荞麦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当适当增加施水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3种植物形态(藤本、灌木、蔓生灌木)杠柳根皮、茎皮、根际土壤中Mn、Cu、Zn、Fe、K、Ca、Mg共7种元素的含量,考察杠柳不同部位各元素的分布及富集特征.[方法] 电热板湿法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各元素含量.[结果] 根皮、茎皮中各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但大小顺序均为K > Ca > Mg > Fe > Mn > Cu > Zn;元素Zn、Fe、K、Ca在两部位中的分布具较明显差异性,Zn、K、Ca在茎皮中有较多分布,而根皮中有更多的Fe;根际土壤中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 > K > Ca > Mg > Mn > Zn > Cu,杠柳生长土壤质量较优;根皮、茎皮对Cu、Ca富集性较强,K在茎皮中有一定的富集.[结论] 明确了杠柳根皮、茎皮中7种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特征,提供了杠柳植物形态分为两类的数据支撑,首次提出杠柳作为铜污染区土壤修复植物的可能性,为完善杠柳的生态学等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云南省药用种子植物的资源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并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建立云南野生药用种子植物资源数据库。结果:该数据库共收集药用种子植物220个科,1416属,4203种。其中草本2209种、灌木801种、乔木716种、藤本379种,并从药用功效和药用部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经统计分析发现,云南药用种子植物资源丰富,药用种类在各科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即与全国的分布特点相似,又具有自身特点;药用功效类型多样,范围广泛,较多地受到少数民族用药传统的影响;从药用部位上看,以传统利用方式为主,破坏了药用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海南3个广藿香种植基地土壤及其植株根、茎和叶中的矿质营养元素(P、K、Ca、Mg、Fe、Zn、Mn、Cu)的量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为广藿香矿质营养诊断和指导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CP法测定P、K、Ca、Mg、Fe、Zn、Mn、Cu量,并运用SPSS115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广藿香种植基地土壤和植株根、茎、叶中的矿质营养元素的量,因栽培地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Mn、P、K、Ca、Mg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叶中最多、茎次之、根最少;Fe和Cu量大小顺序为根>叶>茎;而Zn的分布则呈现出“根>茎>叶”的趋势。土壤、根间K元素的量呈极显著正相关,Zn呈显著负相关;Ca和Fe元素的量在根、茎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K、Mg和Cu元素的量在茎、叶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Mn则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广藿香主要通过选择性吸收调控其矿质营养元素的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三峡建坝后,社会经济变动对钉螺草生地形成的影响.采用收集资料,类比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三峡建坝后,库区湖北段移民环境容量降低,如不采取措施,将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导致长江干流和支流来沙量增加.加之建坝后流速变缓,泥沙将发生淤积,可形成洲滩和江滩,植被生长,将可能产生钉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文章还对防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牡丹皮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积累量与根的粗细、根的组织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为评价牡丹皮质量及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安徽省亳州栽培5年生凤丹根系,将根系中的根依据粗细、长度及部位分别进行划分。同时收集市场常见不同规格的牡丹皮商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各样品中芍药苷和丹皮酚含量。结果 在不同等级中,四等牡丹皮中芍药苷含量最高,一等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最高;芍药苷含量在主根中最少,在支根中最多;市场上连丹比刮丹中芍药苷含量高,刮丹比连丹中丹皮酚含量高。结论 细的牡丹皮中芍药苷含量反而高,由此推测芍药苷在周皮中积累量较多。由于芍药苷和丹皮酚积累量的趋势相反,因此牡丹皮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紫花地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地丁(Herba Violae)为堇菜科(Violaceae)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又名地丁草、独行虎、紫地丁,系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其最早见于<千金方>中,并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开始以紫花地丁为名收载.其性寒,味微苦,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乳痈肠痈、丹毒肿痛、毒蛇咬伤等症.现代药理学发现其具有抑菌、调节免疫力的作用.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紫花地丁,本文对紫花地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慢性乙肝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频数,并检测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L-17、IL-23、IL-10及TGF—β1水平。结果研究组外周血Treg细胞频数和Th17细胞频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reg/Th1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IL-10、TGF—β1及IL-2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重度患者TGF—β1水平和Treg/Th17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均明显升高,而两者的失衡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Th17细胞的数量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方法收集15例初次诊断未经治疗的PV患者以及配对的11例健康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V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在CD4+T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的IL-17、IL-6、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的水平。结果PV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百分率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血浆中IL-17和IL-6水平升高,IL-23的水平降低,TGF-β的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Th17细胞的增多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与PV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效应CD4+T细胞分泌的Th1细胞、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失调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CD4+Th17、CD4+Th1及CD4+CD25+Treg细胞的比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8、IL-17、IL-23以及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分析不同AS患者Th1、Th17以及Treg细胞免疫失衡情况及与ASDAS相关性。结果 AS组患者CD4+Th17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4+Th1及CD4+CD25+Treg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IL-6、IL-17、IL-23及TNF-α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病情稳定(ASDAS<1.3)患者、病情中度活动患者(1.3≤ASDAS<2.1)相比,重度患者(ASDAS≥2.1)CD4+Th17细胞水平、IL-6、IL-17、IL-23及TNF-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CD4+Th1、CD4+CD25+Treg细胞显著下降(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ASDAS与IL-6(r=0.412,P=0.000)、IL-17(r=0.396,P=0.000)、IL-23(r=0.384,P=0.000)及TNF-α(r=0.318,P=0.004)呈正相关。结论 AS患者中存在Th1细胞、Th17细胞及Treg细胞免疫平衡失调,且与AS患者ASDAS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为AS临床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h17、Treg和Th1细胞免疫失衡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Treg和Th1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Foxp3和T-bet的mRNA表达,ELISA分析CHB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1和血清IL-6、IL-1β的水平,PCR检测外周血HBV DNA;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B患者PBMCs中RORC mRNA、IL-17、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1);RORC mRNA与ALT呈正相关,与T-bet mRNA呈负相关;T-betmRNA与ALT呈负相关,外周血中IL-6、IL-1β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Foxp3 mRNA与HBV DNA正相关。结论:Th17和Treg、Th1细胞免疫功能失衡与CHB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亚群Treg和Th17细胞在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CHB患者(CHB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Treg(CD4+CD25highCD127lowT)和Th17(CD3+CD8-IL-17+T)细胞频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0、TGF-β1、IL-17及IL-23水平。结果 CHB组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频数及其相关因子IL-23、IL-10、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IL-17升高不明显(P>0.05)。CHB组Treg/Th17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轻中度CHB组Treg/Th17比率及TGF-β1水平明显低于重度CHB组(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reg/Th17失衡;Treg/Th17失衡可能参与了CHB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过敏性紫癜(HSP)病儿Treg和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HSP病儿,随机分为复方甘草酸苷组20例和糖皮质激素组19例,以22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采集受检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结果 HSP病儿急性期外周血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6.58,P〈0.01),而血清IL-10、TGF-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方甘草酸苷组和糖皮质激素组用药后血清IL-17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t=9.27、9.41,P〈0.01),前者降低幅度低于糖皮质激素组(t=3.06,P〈0.05);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后血清IL-10、TGF-β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80、3.64,P〈0.05),而复方甘草酸苷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显著降低HSP病儿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但对调节性T细胞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个合理的CD4T细胞极化的体外细胞培养方法,研究细胞因子刺激的人脐血CD4T细胞极化时产生IL-17的效应/记忆T细胞(Th17细胞)的表达。方法用TGF-β、抗IL-4、抗IFN-γ、IL-6、IL-1β活化幼稚脐血CD4T细胞,促成Th17细胞表型,IL-23具有维护功能。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在Th17极化态和Th0非极化态时CD4T细胞上IL-17和IFN-γ的表达,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FN-γ的水平。结果IL-17+IFN-γ-(Th17)细胞比例在Th17极化态时为(28±2.3)%,非极化态时为(3.2±0.4)%;培养上清液中分泌的IL-17浓度在Th17极化态时为(7350±1530)pg/ml,非极化态时为(218±32)pg/ml,两项指标在Th17极化态时都显著高于非极化态时,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刺激的CD4T细胞极化时促进了IL-17产物的表达,体外Th17极化态的建立为研究IL-17相关的免疫性疾病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以及对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30名,轻度痤疮组32例以及中重度痤疮组45例外周血IL-17水平和Th17细胞在外周血中占CD4+细胞比例。45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Th17细胞相关指标。结果健康对照组、轻度痤疮组IL-17与Th17细胞两项指标显著低于中重度痤疮组(P〈0.05),健康对照组和轻度痤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痤疮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相关指标显著降低(P〈0.05)。结论加味五味消毒饮能有效治疗中重度痤疮,显著降低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和Th17细胞在外周血中占CD4+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8(IL-8)的水平,并分析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轻度(轻度组)、中度(中度组)和重度(重度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0例、18例和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诱导痰IL-17和IL-8浓度。结果 IL-17水平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8在重度组显著升高,在轻度和中度组亦有升高趋势,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及IL-8可能参与气道炎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PBC患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IL21、IL6、TGFβ)的表达,探讨Th17/CD4+T细胞在PB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6例PBC患者(PBC组),20例HBV患者(HBV组)和20例健康人群(HC组)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3组患者血清IL-17、IL-23、IL-21、IL-6、TGFβ的水平,比较3组间的表达情况.结果 PBC患者血清IL-17、IL-23、IL-21的表达明显高于HBV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PBC组IL-6、TGFβ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与HB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CD4+T细胞及其分泌的特异细胞因子在PBC的免疫发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