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吡格列酮组。应用自体血尾状核定位注射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脑出血组AQP4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F=222.03,q=29.15,P<0.05),而吡格列酮组AQP4蛋白的表达较脑出血组明显降低(q=9.21,P<0.05)。脑出血组AQP4mRNA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F=327.22,q=33.13,P<0.05);吡格列酮组AQP4mRNA含量与脑出血组比较明显降低(q=3.98,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抑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AQP4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2.
李健  冯义柏  田莉  郎明健  杨汉东 《医学争鸣》2007,28(19):1760-176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o)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影响,探讨Pio对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Pio预处理组(Pio组)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滞剂5-羟基葵酸(5-HD) Pio组(5-HD Pio组)4组. 各组于缺血/再灌注前24 h尾静脉注射相应溶媒及药物,5-HD Pio组注入5-HD 10 mg/kg 30 min后再给予Pio 3 mg/kg;Pio组只注入Pio 3 mg/kg;SO组不结扎前降支,4 h后取出心脏;余三组结扎前降支30 min,再灌注4 h后取出心脏. 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以及RT-PCR法测Fas mRNA的表达. 又另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成SO,I/R和Pio组,行心肌梗死范围的测定. 结果:①与I/R组相比,Pio组线粒体损伤程度明显减轻;②与I/R组(34.93±5.55)%相比,Pio组(20.24±3.93)%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少(P<0.05);③与I/R组相比,Pio组能明显增加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指数(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及Bax, Caspase-3蛋白的阳性细胞指数(P<0.05),下调Fas mRNA的表达水平. I/R组与5-HD Pi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io预处理可通过保护心肌线粒体结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及梗死范围,保护缺血心肌损伤作用可被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滞剂所对抗.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第10号染色体缺失及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PTEN)及其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传代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棕榈酸作用制备胰岛素抵抗模型.分以下3组:正常细胞组、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组.3组细胞各经胰岛素刺激15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TEN、PTEN磷酸化及Akt磷酸化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胰岛素抵抗组大鼠骨骼肌细胞PTEN及PTEN磷酸化蛋白表达较正常细胞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组Akt磷酸化蛋白表达较正常细胞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组PTEN、PTEN磷酸化及Akt磷酸化蛋白表达较胰岛素抵抗组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组与正常细胞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组与胰岛素抵抗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时PTEN及其磷酸化表达增加,影响细胞凋亡.吡格列酮通过增加PTEN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增加骨骼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对Aβ1-42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脑室内一次性注射Aβ1-42制备AD动物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spase-3蛋白在Aβ1-42模型组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吡格列酮组(20mg·kg-1,40mg·kg-1,80 mg·kg-1)的easpase-3蛋白表达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吡格列酮40 mg·kg-1治疗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量要少于20、80 mg·kg-1剂量组.结论 吡格列酮可以明显的抑制Aβ1-42引起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张旗来  金丽娟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159-1160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高血压合并肥胖的降压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合并肥胖的61例患者(糖尿病患者除外)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在原来降压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艾丁)15mg,每天1次;另一组为对照组继续原降压方案治疗。结果4周后治疗组血压的变化为收缩压治疗前(154.17±10.66)mm-Hg,治疗后(144.65±9.42)mmHg;舒张压治疗前(99.69±7.83)mmHg,治疗后(89.26±7.47)mmHg。对照组血压的变化为收缩压治疗前(155.78±9.86)mmHg,治疗后(153.26±10.71)mmHg;舒张压治疗前(99.39±6.7)mmHg,治疗后(95.39±7.66)mmHg。治疗组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高血压合并肥胖者有一定的协同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2):103-106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DM)大鼠肾脏线粒体Ca~(2+)及细胞色素C(Cyt C)的作用,探究其保肾机制。方法:诱导大鼠DM模型,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阴性对照+吡格列酮干预组(NCP组)、糖尿病组(DM组)及糖尿病+吡格列酮干预组(DMP组),每组18只。NCP、DMP组均接受吡格列酮灌胃,检测各组血糖、肾质量指数、24h尿蛋白定量、肾形态学指标和肾基底厚度等指标,并测定各组肾组织Ca~(2+)、Cyt C含量。结果:(1)DM组的肾代谢、肾形态学指标和基底膜厚度明显高于N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P组的肾代谢、肾形态学指标和基底膜厚度明显低于D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MP组、DM组间血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M组的肾组织线粒体Ca~(2+)及胞浆CytC高于NC组,而线粒体CytC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P组的肾组织线粒体Ca~(2+)及胞浆CytC低于DM组,而线粒体CytC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线粒体内钙超载,线粒体CytC释放增加。吡格列酮治疗减少线粒体释放Cyt C,维持线粒体钙稳态。  相似文献   

8.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等。如何治疗这类疾病并取得满意的效果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近来研究发现,吡格列酮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新药[1,2],对心血管疾病有潜在的预防作用[3]。本文将重点讨论心血管疾病与吡格列酮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及保护血管内皮的可能机制。方法清洁型SD大鼠2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9)和高脂饮食组(n=17),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n=8)和吡格列酮组(n=9),分别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血脂水平和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Bax、Bcl-2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血脂明显升高(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TG、TC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主动脉血管内皮基本完好,偶有脱落,平滑肌细胞增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Bax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组主动脉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引起主动脉凋亡蛋白Bax、Bcl-2及比值的改变,而吡格列酮可降低血脂,调节Bax、Bcl-2凋亡蛋白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及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①雄性SD大鼠经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剂量为5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 、糖尿病吡格列酮( pioglitazone 10 mg·kg-1·d-1)干预组(DP组),并以正常组(NC 组)作对照.②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mg/24 h)、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糖及血脂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PCR检测肾皮质VEGF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①DM组大鼠24h尿蛋白、BUN、Scr、肾皮质VEGF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NC组明显升高;DP组大鼠24 h尿蛋白、BUN、Scr、肾皮质VEGF蛋白及 mRNA表达较DM组均有降低.②DM组血糖、血脂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D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皮质VEGF表达增强,吡格列酮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皮质VEGF的表达,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发挥非降糖的直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治疗组(Cur治疗组,n=40)、脑出血对照组(ICH对照组,n=40)和假手术组(n=40).每组分为手术前、术后6h、12h、24h、48h、72h、96h、120h等8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ICH模型,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和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变化.结果:Cur治疗组术后12~120h各时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均高于ICH对照组(P<.05).Cur治疗组术后24~96h各时点含水量均低于ICH对照组(<0.05).Cur治疗组术后各时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与相应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呈负相关(r=-0.791,P<0.001).结论:Cur治疗能改善ICH大鼠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Cur减轻ICH后脑损伤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有关.Cur对大鼠ICH后脑水肿及脑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载尿激酶Pluronic P-105(the urokinase loaded in Pluronic P-105,NP-UK)缓释系统在活体内的控释情况及其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用NP-UK和尿激酶注入血肿腔,用低频超声激发,测定脑组织尿激酶含量、脑组织含水量,进行行为学评分、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NP-UK非超声组大鼠尿激酶含量缓慢降低,NP-UK超声组大鼠在超声后即刻尿激酶浓度较高,24 h后迅速降低;尿激酶组中尿激酶含量在术后即刻浓度较高,24 h后迅速降低。NP-UK超声组脑组织含水量高峰提前至24 h,且峰值明显降低。行为学评价各组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NP-UK超声组脑水肿程度最轻。结论NP-UK缓释系统在体内是可以利用低频超声满意控释的,并且其溶解颅内血肿的效果比单纯尿激酶要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自由基氧化损害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ICH模型,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含水量及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变化.结果:脑出血组术后各时点SOD活力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术后各时点MD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术后各时点含水量与SOD活力呈负相关,与MDA含量呈正相关.脑出血组术后各时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与SOD活力呈正相关,与MDA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脑出血大鼠血肿周边脑组织有明显的氧化损伤,此损伤可能是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和脑损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评价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术向大鼠脑内囊注入自体血制成脑内囊出血模型。观察此模型的组织形态学,神经功能及体感诱发电位改变。实验组病理形态学表现为左内不规则或椭圆形血凝块,大致有一个低倍视野范围,出血灶边缘脑组织疏松水肿,病变明显重于假手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米力农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一方法:建立兔SAH模型。采用CT血管成像(CTA)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实验动物基底动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结果:SAH动物的基底动脉管径变细、血流速度增快。米力农给药组SAH动物平均基底动脉管径增粗而血流速度下降,而L—NAME(NOS阻断剂)可阻断米力农的药理作用。结论:米力农在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增加eNOS的蛋白表达起到缓解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观察大鼠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在不同时间点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情况。②方法  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出血组 ,大鼠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采用双侧肾动脉前支部分热凝 ,立体定位仪下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各组在相应时间点用SABC染色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NF κB的表达。③结果大鼠高血压性脑出血后 2h后即开始表达 ,8h达到高峰 ,持续至 5d开始下降 (F =84 .397,q =5 .5 8~ 8.37,P <0 .0 1)。④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早期即有NF κB的表达 ,并参与了出血后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早期机械通气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1例早期应用呼吸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影响.结果 71例患者均行早期机械通气,56例呼吸功能恢复正常,15例死亡.抢救成功率78.9%.机械通气治疗后较治疗前PO2、PCO2、SaO2、HR、R及GCS、GOS评分等指数均有显著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Bcl-2与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0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后二组又分为3h、6h、12h、1d、2d、3d、5d、7d 8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大鼠尾动脉自体不凝血50μl注入尾状核区建立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脑出血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于出血后6h、12h、1d、2d、3d、5d、7d血肿周围组织Bcl-2增加,Bax蛋白表达减少(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30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对30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亲属从不同角度仔细询问病史,对可能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按规律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发病率最高,疲劳和情绪激动次之,年龄和其它并发症也可诱发脑出血。结论:如能切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出血前危险因素、病残率可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大鼠脑挫裂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血清NGF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脑挫裂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改良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方式制作大鼠左顶叶脑挫裂伤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原位细胞凋亡法,分别对脑挫裂伤后0.5,1,3,6,12,24,72,120,168,240h各时相点血清NGF含量及脑组织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大鼠脑挫裂伤后24h海马区神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阳性细胞(16.50±2.51),72,120h逐渐增多[分别为(17.83±2.04),(23.67±1.51)],168h达到高峰(27.33±1.86),240h开始下降(21.67±2.07);血清NGF含量于脑挫裂伤后3h开始增高[(6.31±1.93)pg/ml],12h达顶峰[(20.57±12.44)pg/ml],24h开始降低[(6.78±3.62)pg/ml],120h接近正常组水平[(3.25±0.81)pg/ml],168,240h回升[分别为(6.59±3.14)pg/ml、(5.92±3.40)pg/ml]。结论大鼠脑挫裂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与时间有关,血清NGF含量增高对脑创伤后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适时使用抗凋亡药物可能对减轻脑创伤后神经细胞损伤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