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进展性脑梗死脑侧支循环形成及其对近期神经功能缺失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200例基底节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后均采用头部CT血管造影(CTA)评估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建立侧支循环将其分为侧支循环建立组和无侧支循环建立组,并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其入院时、卒中进展时和侧支循环建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探讨不同分级侧支循环、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类型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结果 200例基底节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有146例患者成功建立侧支循环,54例患者无侧支循环建立。侧支循环建立组在入院时和卒中进展时的NIHSS评分与无侧支循环建立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 0.05);治疗2周时NIHSS评分低于无侧支循环建立组(P 0.05)。3~4级侧支循环患者在入院时和卒中进展时的NIHSS评分与1~2级侧支循环患者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 0.05);治疗2周时NIHSS评分低于1~2级侧支循环患者(P 0.05)。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数多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P 0.05)。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和卒中进展时的NIHSS评分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 0.05);治疗2周时NIHSS评分低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P 0.05)。结论脑侧支循环形成可改善基底节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缺失情况。  相似文献   

2.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滴丹参川芎嗪10mL,qd和奥扎格雷钠80mg,qd治疗,实验组采用静滴丹参川芎嗪10mL,qd和人尿激肽原酶0.15PNAU。治疗前后采用NIHSS评分、改良mR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治疗前后血压及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变化,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mRS指数均有改善,但2组间比较实验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实验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消化道症状,1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结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及其对近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3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头部CTA影像结果,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采用NIHSS评分及ADL评分法评价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4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侧支循环的形成对近期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 (1)3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进展性脑梗死97例(27.6%),非进展性脑梗死255例(72.4%)。进展性脑梗死97例中,无侧支循环形成56例(57.7%),有侧支循环形成41例(42.3%);非进展性脑梗死255例中,无侧支循环形成者99例(38.8%),有侧支循环形成者156例(61.2%)。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较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形成几率低(χ2=10.195,P=0.002)。(2)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7例中,无侧支循环形成患者治疗14d时NIHSS评分及ADL缺陷程度均明显高于有侧支循环形成组(t=2.567,P=0.012;Z=-2.152,P=0.031);在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55例中,无侧支循环形成者治疗14d时NIHSS评分及ADL缺陷程度均明显高于有侧支循环形成者(t=2.371,P=0.019;Z=-2.437,P=0.01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状况差,无侧支循环形成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差。无侧支循环形成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容易发生进展,且近期神经功能恢复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部分前循环梗死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80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及入院24h内的血糖水平分组,血糖正常组(n=20),应激性高血糖组(n=34),糖尿病组(n=26)。3组患者于入院即时及治疗12d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致残程度评估。结果 (1)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入院NIHSS评分更高(P0.05);(2)血糖正常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治疗12d的NIHSS、MRS评分低于糖尿病组(P0.05);(3)血糖正常组的治疗效果较应激性高血糖组及糖尿病组好(P0.05)。结论合并高血糖状态的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重,糖尿病伴前循环梗死的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10—2014-08我院就诊的15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研究组78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及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75.32%,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较低,ADL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PLT、Fg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T、APT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可改善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79例,其中动脉溶栓42例,动静脉联合溶栓37例;比较两组血管的再通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h、24 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单纯动脉溶栓组再通率59.5%,动静脉联合溶栓组血管再通率75.7%;两组患者治疗后1 h、24 h的NIHS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静脉联合溶栓可以增加血管的再通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组和对照组,人尿激肽原酶组患者在指南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尿激肽原酶注射液0.15PNAU,每天一次,静点14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人尿激肽原酶治疗14天NIR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因合并使用ACEI类降压药而血压下降,停用对症处理后改善,两组观察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以后,2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BDNF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BDNF含量比对照组升高的更多(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明显提高血清BDNF水平,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房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发病4.5 h内(后循环梗死延长至6 h)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CG结果分为房颤组及无房颤组。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的Rankin(mRS)评分评价早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结果房颤组与无房颤组相比,病前卒中或TIA发病率更高(P=0.042),发病时NIHSS评分更高(P=0.023);房颤组和无房颤组根据NIHSS评分在7 d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8.42%和70.73%(P=0.58),根据mRs评分在90 d时预后良好率分别为63.15%和63.41%(P=0.47),早期疗效和晚期预后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房颤的卒中患者能够在静脉溶栓治疗中获益,房颤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对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后循环梗死的急性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人尿激肽原酶治疗14d)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9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4d、90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使用人尿激肽原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人尿激肽原酶可能有助于改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报告113例脑前循环系统动脉管其中包括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75例.前交通动脉瘤17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眼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例.多发动脉瘤5例.共118个动脉瘤在显微镜下直视手术,动脉瘤直接夹闭术108例.孤立或包裹术5例:5例多发动脉瘤行同期手术3例,分期手术2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8次.Hunt和HessⅠ~Ⅱ级病人中有例行早期手术.全组术后死亡率为7.9%.着重讨论手术时机.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多发动脉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附17例报告)   总被引:39,自引:15,他引:24  
目的 报告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17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术中应用脑保护剂和血管临时阻断技术,1例采用低温停循环。结果 本组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分叉部及其分支12例,椎基底动脉结合部2例,小脑后下动脉3例。17例中,巨型动脉瘤7例,梭状或半梭状动脉瘤9例。10例行动脉瘤夹闭,5例行孤立,1例行包裹,1例行载瘤动脉近端阻断。手术后早期结果好11例,差5例,死亡例。经术后3个月至8年随访结果好14例,差1例,死亡1例。结论 后循环动脉瘤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充分地显露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术中合理应用血管临时阻断和脑保护技术以及低温停循环。对于窄颈的中小型动脉瘤可以选择血管内栓塞,但对宽颈或不规则型巨大动脉瘤应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76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前全脑DSA;;血管造影定位,在早、中期使用显微技术手术治疗,应用GOS和B;;arthel指数术后评价。结果颅内前循环动脉瘤84个,显微手术夹闭75个,包裹7个,孤立2个,GOS评分恢复良好50例;中残,但生活自理11例;重残,生活需他人服侍9例;植物生存4例。B;;arthel指数>60分60例;60~41分8例;<40分4例。死亡4例。3天内手术48例患者术后评分与4~14d内手术28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中期使用显微技术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可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本组收治后循环动脉瘤47例,其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25例,小脑上动脉瘤4例,小脑后下动脉瘤5例、小脑前下动脉瘤2例,椎动脉解离性动脉瘤9例,多发动脉瘤2例,其中23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7例采用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16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1例椎动脉小宽颈动脉瘤采用单纯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术.结果 100%栓塞37例,95%栓塞9例.死亡1例.短期随访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无复发,1例单纯支架成形患者复查造影动脉瘤消失.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宽颈动脉瘤应采用球囊辅助或支架成形栓塞以提高栓塞率.  相似文献   

17.
前组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研究和改进显微外科手术技术,以提高前组循环动脉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77例85个前组循环动脉瘤。在诊断上、术前和术后采用3D-CTA以发现和勾划动脉瘤,并与DSA对照。在手术上采用颅底入路、近侧载瘤动脉暂时性阻断、动脉瘤内减压、多瘤夹夹闭、瘤颈逐步缩窄、动脉瘤切除等技术。结果 出院时优良者65例(85%)、轻残6例、重残3例、死亡3例,其中Hunt-Hsess分级0-Ⅲ级者无手术死亡。结果 3D-CTA技术能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形状、大小、瘤颈、以及与附近血管和骨质的关系,有助于术者计划手术方法。在前组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中我们采用和改进的一些手术技术,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本组Hunt-Hess分级Ⅰ级59例,Ⅱ级41例,Ⅲ级45例,Ⅳ~Ⅴ级33例。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夹闭前循环脑动脉瘤179个。结果本组前循环动脉瘤均获得夹闭。术后恢复良好133例,生活自理25例,长期昏迷11例,死亡9例。结论尽早手术夹闭动脉瘤可防止其再出血;提高Ⅳ~Ⅴ级病人的生存率是可行的。术中防止动脉瘤再破裂可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后循环动脉瘤的特点,总结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 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32例后循环动脉瘤,对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2例中,动脉瘤闭塞>95%占90.7%.<95%占9.3%.术中常见并发症是动脉瘤破裂、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本组占15.6%.术后早期死亡2例,23例获得随访,GOS评定,Ⅰ级16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1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后循环动脉瘤的理想治疗方法,它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in Korean popul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PCS) in the Korean population better,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data from the Hallym Stroke Registry (HSR). We analyzed the demographic features, risk factors, stroke subtypes, lesion distribution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591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PCS, enrolled in HSR between January 1996 and July 2002. PCS was 39.8% of all ischemic strokes. Mean age of PCS patients was 63.4 years and 55.7% were men. Hypertension was the most common risk factor (69.9%). However, potential cardioembolic sources were found only in 11.0%. The most frequent stroke subtype was large artery disease (50.0%), followed by small vessel disease (33.8%). Only 5.2% of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affected with cardioembolism. The most common location of infarcts was in the middle territory (36.5%), followed by distal (28.1%), proximal (19.0%), and multiple territories (16.4%). The hospital mortality rate (4.1%) and discharge outcome of PCS were comparable with those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ACS). In conclusion, the etiology and lesion topography of PCS in the Korean population appeared to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aucasi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