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吡喃阿霉素及沙利度胺(DTT)方案与常规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tha-lidomide,DT)方案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7例MM患者分为病例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小剂量硼替佐米(1.0 mg/m2)联合DTT方案和常规剂量硼替佐米(1.3 g/m2)联合DT方案。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7例患者完成3个疗程治疗,病例组中23例有效,有效率79.2%;对照组中22例有效,有效率7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感染及腹泻等,大多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或停药后缓解或消退,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硼替佐米联合DTT方案是治疗MM的一种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3例MM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PD)或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阿霉素(PAD)方案化疗,其中12例患者经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后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依据国际2006疗效反应标准评价疗效,毒性分级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事件通用名(NCI CTCAE)v 3.0判断。结果接受2~6个疗程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后,35例初治患者总反应率为88.6%,8例复发难治患者总反应率为75%。PD方案组(27例患者)总反应率为81.5%,PAD方案组(16例患者)总反应率为93.8%。所有患者获得疗效平均需1.2个疗程(1~3个疗程),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12个月(1~37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81%,2年总生存率为62.6%。12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1年总生存率高于单纯接受化疗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腹泻、便秘、周围神经病变、感染及血液学毒性,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可有效治疗初治或复发难治性MM患者,常见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可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钴胺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8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入院后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仅单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周,记录入院前后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CV和S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CV和SCV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CV和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探讨“补肾活血”法中药复方预防硼替佐米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 筛选2015年6月—2017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初治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0例为治疗组,采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并加用“补肾活血法”中药复方;以同期单纯化疗的42例MM患者为对照组。治疗6个周期,观察2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同时观察2组患者总体疗效。 结果 ①经治疗6个周期后,治疗组发生1~2级PN 9例,占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同时,治疗组40例患者PN总发生率为27.5%;对照组42例患者,PN发生率为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②治疗6个周期后,治疗组40例患者达CR 6例,VGPR 20例,PR 10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 结论 “补肾活血”法中药复方可减少硼替佐米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同时显著提高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以硼替佐米为主的三药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MM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以硼替佐米为主的三药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硼替佐米为主的三药化疗方案治疗MM的疗效显著,可调节骨代谢指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511-1514
目的:评估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对MM患者血清IL-6及铁蛋白的影响。方法:48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化疗方案分别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方案)或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VCD方案)或硼替佐米联合吡柔吡星及地塞米松(PAD方案),每3~4周1个疗程,所有患者至少完成3个疗程的治疗。分别评价2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的疗效,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同时检测健康对照及M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铁蛋白水平。结果:48例患者2个疗程总反应率(ORR)85.42%,CR+VGPR率64.59%;3个疗程总反应率(ORR)87.50%,CR+VGPR率77.08%;2个疗程和3个疗程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中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炎等。MM患者血清IL-6和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血清IL-6和铁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初治MM患者耐受性良好,疗效显著;血清IL-6和铁蛋白水平对于判断MM病情变化、评估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42例M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传统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MM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MM患者74例,接受P-CT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硼替佐米皮下注射37例,对照组硼替佐米静脉注射37例。上述患者共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学毒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为主治疗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耐受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化痰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互结的病理实质及化痰通络法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比较58例患者治疗前与30例健康人血NO与NOS水平及Na^+-K^+-ATPase活性,并比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化痰通络法治疗2个月后NO与NOS水平、Na^+-K^+-ATPase活性、TC、TG、FBG、PBG、胫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NO、NOS水平较健康人显著降低(P〈0.01),Na^+-K^+-ATPase活性也明显降低(P〈0.05)。治疗2个月后,NO与NOS水平、Na^+-K^+-ATPase活性明显升高(P〈0.05);FBG、PBG明显降低(P〈0.05);胫神经和正中神经MCV、SCV明显加快(P〈0.05);TC、TG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存在着痰瘀互结的病理实质。化痰通络法通过多靶点、多环节改善高血糖引起的代谢异常及周围神经损伤而达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PA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PAD)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采用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进行化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2.6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PAD)化疗方案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肌电图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2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运动与感觉神经波幅和潜伏期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各神经的异常率.结果 观察组不同损害程度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损害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及胫神经H反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度损害和重度损害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中度损害和重度损害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及胫神经H反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具有显著性(P<0.05).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MCV、SCV及F波异常率,尺神经MCV、SCV及F波异常率,腓总神经MCV 异常率、SCV 异常率、胫神经MCV异常率、F波异常率、H 反射异常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肌电图是评价神经和肌肉功能的一项重要手段之一,可有效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受损程度,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组同时联合前列地尔,连用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vs 70.0%,χ^2=6.34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MCV、SCV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CV、SCV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除常规降糖治疗外辅助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的疗效确切,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果糖二磷酸钠(FDP)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FDP高剂量治疗组(5mL.kg-1.d-1,i.p.)和FDP低剂量治疗组(2mL.kg-1.d-1,i.p.),每组8只。8周末,测定大鼠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H反射中H与M波的潜伏期,血清血糖(FBG)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FDP干预前,T2DM大鼠FBG、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降低(P〈0.01);②FDP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FBG、FINS水平显著升高,ISI、SOD、NOS和MCV、SCV显著下降,H与M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FDP干预后,高剂量组大鼠FBG、FINS水平显著降低,ISI、SOD、NOS、MCV和SCV显著升高,H与M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低剂量组大鼠FBG显著降低,SOD、NOS、MCV和SCV显著升高,M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或P〈0.05);④与低剂量治疗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FBG、FINS水平显著降低,ISI、SOD、NOS、MCV和SCV显著升高,H与M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或P〈0.05)。结论:FDP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FDP降低糖尿病大鼠FBG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Strychnos nux-vomica in bortezomib-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BIPN)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MM).Methods:A total of 19 MM patients with BIPN were enrolled and Nux Vomica Capsule(NVC,0.4 g,thrice daily)were orally administrated for 30 days.Comparative analysis on parameters between pre-and post-therapy,including peripheral neuropathy(PN)grade,neurotoxicity score,Chinese medicine(CM)syndrome score,total neuropathy score(TNS),coagulation function,and serum nerve growth factor(NGF)levels were conducted.The adverse events were monitored.Results:In BIPN of MM patients who received NVC,PN grade was lowered,neurotoxicity score was obviously decreased(P 0.01),and both CM syndrome score and TNS were remarkably decreased(P<0.01).After the therapy,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was prolonged(P<0.01)and fibrinogen was declined(P<0.05),showing improvement in the hypercoagulable state of patient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NGF recovery degrees was detected between pre-and post-therapy(P>0.05).No eviden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Conclusion:Strychnos nux-vomica L.has significantly effect with a good safety in treatment of BIPN in MM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吴超 《医学综述》2014,(8):1505-150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不同上肢神经受累情况及分布。方法将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纳入DPN组,62例无周围神经病的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所有患者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波幅(SN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AMP),比较不同组别、不同神经的传导指标。结果 DPN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SC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5±3.9)m/s vs(54.3±4.3)m/s]、[(44.2±4.8)m/s vs(51.2±5.8)m/s]、[(46.1±4.0)m/s vs(53.3±6.1)m/s](P<0.05);DPN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MC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6±5.5)m/s vs(54.3±4.2)m/s]、[(48.5±3.9)m/s vs(55.0±5.1)m/s]、[(48.9±4.6)m/s vs(53.1±4.8)m/s](P<0.05)。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异常率、运动神经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尺神经、桡神经(P<0.05),尺神经、桡神经感觉神经异常率、运动神经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异常率均显著高于运动神经(P<0.05)。结论 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降低,上肢神经以正中神经受累最为严重,而感觉神经受累多于运动神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给予α-硫辛酸联合神经妥乐平和神经妥乐平治疗,疗程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进行比较。结果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CV和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MCV和SCV传导速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34例,基本有效4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66.25%(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川乌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DPN符合气虚(阳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并禁用任何改善血液循环和影响神经传导的药物。治疗组给予川乌通络方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600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肌电图,记录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及尺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MCV、SCV)。观察2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乌通络方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ype2-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3月入我院的90例老年tpye2-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为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单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为实验组。两组治疗3周。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检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并且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及SC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加快;实验组患者的CR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实验组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8.9%。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type2-DPN的临床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弥可保与前列腺素E1(PGE1)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神经电生理改善情况。方法5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弥可保500μg肌注,每日1次,连用4周后改为隔日1次,总疗程12周,前列腺素E1 10μg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周;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2 500μg肌注,每日1次,连用4周后改为隔日1次,总疗程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CV和SCV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弥可保与前列腺素E1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