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对比成人骨性Ⅱ、Ⅲ类错郃三种不同垂直骨面型拔牙矫正后颏部软组织变化,探讨拔牙矫治对Ⅱ、Ⅲ类错郃颏部软组织的影响,评估不同骨性错郃及骨面型对拔牙矫正侧貌改善的敏感性。方法 随机选择成年骨性Ⅱ、Ⅲ类错郃患者50例,按垂直骨面型进行分组,每组患者10例。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后,骨性Ⅱ类、Ⅲ类错郃高、均角组颏唇角(LL-B′-Pog′)均明显减小,P<0.01,且高角组矫治前后的变化值高于均角组,P<0.05。骨性Ⅱ类错郃高角组矫治后颏前部厚度(Pog-Pog′)、颏沟倾角(Pog′B′-FH)、下唇倾角(B′LL-FH)均增大,P<0.05;颏部长度(LL-Pog′)减小,P<0.01;低角组下唇突度(LL-E)减小,P<0.01。骨性Ⅲ类错郃治疗后高角组下唇突度(LL-E)、B′LL-FH、颏前部厚度(Pog-Pog′)均明显减小,P<0.05,颏唇沟深度(B′-LLPog′)、Pog′B′-FH均增大,P<0.01。均角组仅B′LL-FH明显减小,P<0.01。高角组中,骨性Ⅲ类错郃LL-B′-Pog′、Pog-Pog′、B′LL-FH矫正前后的变化值均高于骨性Ⅱ类错郃,P<0.01,均角组中,骨性Ⅲ类错郃LL-B′-Pog′矫正前后的变化值高于骨性Ⅱ类错郃,P<0.01。 结论 成人骨性Ⅱ、Ⅲ类错郃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拔牙矫正后颏部软组织与侧面容貌均趋于和谐。拔牙矫治对高角型患者颏部软组织的改变相对明显,尤其对骨性Ⅲ类错郃的改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颏部软组织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安氏Ⅱ1类错矜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分高角组34例、均角组34例、低角组34例,每组男女各17例,共计102例,年龄18 ~31岁,平均(22.84±3.78)岁.选取矫治前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在软组织颏部形态上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垂直骨面型对软组织颏部的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差异主要在于高角组.颏唇沟深度(Bs-LLPos)从高角组到低角组依次增加,尤其是高角组的颏唇沟深度明显小于其他两组;颏部长度(LL-Pos)自高角至低角组逐渐降低,高角组颏部长度相对较长,低角组相对较短;高角组颏唇角(LL-Bs-Pos)、下颌颏角(Bs-Pos-Mes)相对较大;均角组E-LL、E-Bs、E-Pos、E-Mes及软组织颏部厚度相对于高、低角组较大.所有测试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骨性分类患者中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不同垂直骨面型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的颏部软组织形态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宁波地区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的颏部形态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90例12~15岁的女性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I类、II类及III类骨面型各30例,比较分析不同矢状骨面型间的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特征。结果III类骨面型组的下颌颏角、颏突度、颏突度及颏后突度均大于I类和II类骨面型组(P〈0.05),II类骨面型组的颏凹陷度和颏唇沟深度较I类;NIII类骨面型大(P〈0.05)。结论宁波地区青少年不同矢状骨面型问的颏部软硬组织形态存在差异,在制定矫治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X 线头影测量片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的Ⅱ1 类病人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特征及其差异,为
正畸矫治设计及面型预测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正畸科90 例年龄为13 ~ 16 岁未经过临床正
畸治疗的Ⅱ1 类骨面型青少年病人的X 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研究,按照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均角、低角组,
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的Ⅱ1 类病人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的特征,以及其与性别、体重指数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颏部
软硬组织形态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 三组骨性指标中颏高度、颏角、颏凹陷和颏曲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 ; 软组织指标中软组织唇颏距离、颏唇角和软组织颏倾角等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软硬组织形态均与
性别、体重指数无显著相关( P>0.05) ; 软硬组织形态特点不完全一致。结论: 垂直骨面型对Ⅱ1 类病人颏部软硬
组织形态均具有显著影响,骨性指标与软组织指标不完全一致,正畸矫治计划的拟定以软组织标准更为可靠,矫
治后病人的面型更为美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种植钉压低磨牙对不同垂直骨面型病例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07年11月~2014年1月正畸科需压低过长磨牙的病例.以SN—MP≥38°、29°〈SN—MP〈38°、SN—MP≤29°划分为高角、均角和低角病例,采用WinCehp8.0软件测量磨牙压低前后颌骨和软组织的相关指标,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病例在磨牙压低前后骨骼和软组织侧貌的变化。结果高角病例在磨牙压低后,SNB角显著增大、ANB角显著减小,下颌平面角由术前(43.42±3.63)。减小至(40.42±3.40)。(P〈0.05)。同时面凸角减小,Z角增大,患者软组织侧貌改善。均角和低角组病例在磨牙压低前后,骨骼和软组织相关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微种植体支抗能实现磨牙压低.在高角病例中下颌骨逆时针旋转,颏部前上移位,软组织侧貌改善。低角、均角病例在磨牙压低前后,颌骨和软组织无显著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垂直骨面型病例在咀嚼肌、骨质密度和上下颌骨的发育各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肖遥  罗茂璇  黄丽 《重庆医学》2012,41(26):2703-2705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颏部的骨性形态特征。方法随机选取60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的女性青少年,平均年龄(12.56±0.67)岁,将其分为高角、低角和均角3组,各20例。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其颏部的骨性形态。结果各组患者在颏高度、颏曲度、颏角、颏厚度/颏高度和颏凹陷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颏高度、颏曲度和颏角最大,颏厚度/颏高度和颏凹陷最小;低角组颏高度、颏曲度最小,颏厚度/颏高度和颏凹陷最大,均角组颏角最小。结论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颏部骨性形态不同,正畸治疗时需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对成人安氏Ⅱ1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治疗前的锥形束CT(CBCT)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切牙牙槽骨的高度和厚度,探讨成人安氏Ⅱ1分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牙槽骨高度及厚度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临床上此类错牙合的诊断、矫治及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筛选CBCT,将测试对象分成高、均、低角3组,每组20例,应用Invivo 5 软件进行测量,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牙槽骨高度及厚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成人安氏Ⅱ1分类错牙合牙槽骨高度和厚度与垂直骨面型之间存在相关性。(2)成人安氏Ⅱ1分类切牙牙槽骨厚度,高角组最薄,低角组最厚。(3)成人安氏Ⅱ1分类切牙牙槽骨高度,高角组最高,低角组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疗效差异。方法收集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42例,根据不同骨面型分为3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骼与软组织改变,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错牙合畸形面部改善疗效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凹陷的软组织侧貌均得到改善。高角患者主要通过下颌骨顺时针旋转、牙合平面逆时针旋转及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代偿来实现前牙反牙合的解除,而低角患者更多依赖上前牙唇倾及上颌骨的发育来实现。均角患者其面部比例及颌骨关系相对正常,矫治后主要变化为牙齿的相对移动。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疗效不尽相同;高角型患者在选择采取单纯正畸治疗时需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9.
朱晓美  李放 《安徽医学》2020,41(3):295-297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学分析,探讨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高角骨面型与均角骨面型下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差异,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正畸治疗前的高角骨面型和低角骨面型的病例共54例,以FMA角(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所成的角度)大小及前面高(鼻根点与颏下点之间的距离)和后面高(蝶鞍中心点与下颌角点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依据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各27例,通过CBCT获得颅颌面三维影像,测量两侧下颌尖牙的牙槽骨高度、厚度及旋转角度。结果 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高角组与均角组垂直骨面型的下颌尖牙舌侧牙槽骨高度存在差异,高角组比均角组小(P<0.05)。下颌尖牙的唇侧骨皮质距离和唇侧旋转距离,高角组比均角组小。其余测量项目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患者中,高角与均角骨面型患者下颌尖牙区的牙槽骨形态存在差异,高角组的舌侧牙槽骨高度低于均角组的牙槽骨高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恒牙期安氏Ⅰ类错高角垂直骨面型患者肌电特点,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恒牙期安氏Ⅰ类错患者68例(高角32例、均角36例),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采用Winceph8.0软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利用神经肌电图仪,采集肌电信号,比较各组不同状态下咬肌,二腹肌前腹肌电特点。结果:(1)二腹肌前腹在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空咬)以及紧咬树脂垫(高度2 mm)、小开颌、最大开口位及吞咽运动状态下,高角组肌电峰值均小于均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咬肌咀嚼运动时,高角组在闭口相、咬合接触相以及食物粉碎相肌电峰值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口相、食物保持相、牙尖交错位,高角组咬肌肌电峰值有小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咬肌咀嚼运动时,高角组在开口相、牙尖交错位肌电运动时程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口相、食物保持相、咬合接触相以及食物粉碎相时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恒牙期安氏Ⅰ类错高角垂直骨面型患者在二腹肌、咬肌的肌肉电生理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的可视治疗目标对错(牙合)患者软组织变化的预测是否具有可信性。方法:选择进行拔牙固定矫治的恒牙早期骨性I类错(牙合)患者50例;应用数字化NemoCeph口腔头影测量分析软件(2008年版)预测获取患者治疗后的头影测量片(T1),并运用该软件对T1以及真实的治疗后头影测量片(T2)进行软组织分析;对取得的两组测量结果应用SPSS10.0进行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T1与T2比较,软组织面角、H角、下唇突点-H线的距离、颏厚、上唇凹深、鼻下点-H线的距离、颏唇沟深及鼻突度的预测值均与真实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间的软组织面角、鼻突度和颏厚等呈高度正相关(r〉0.70,P〈0.001),H角、下唇突点-H线的距离、上唇凹深、鼻下点-H线的距离和颏唇沟深呈中度正相关(0.5〈r〈0.70,P〈0.001)。结论:计算机辅助的可视治疗目标的预测结果与治疗后软组织测量值基本一致,其对软组织变化的预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下颌后缩患者所引起的软组织的变化。方法对20例处于生长发育期且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Twin-block功能矫治,分别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Holdaway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其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软组织面角增大明显(P〈0.01);鼻下点至H线距增加(P〈0.05);上唇厚度、H角、下唇凸点至H线距以及下唇凹点至H线距(Si-H)均减少(P〈0.05)。结论使用Twin-block矫治器可以令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下颌前移的同时减少上、下唇软组织的突度及厚度,改善前突面型。  相似文献   

13.
符免艾  李娟  冼梅兰  张云霞 《海南医学》2014,(24):3637-3639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流产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中心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妊娠的16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自然流产分为流产组(n=35)和对照组(n=131),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促性腺激素使用天数(Gn天数),促性腺激素使用总量(Gn总量)、获卵个数、受精方式、内膜厚度等的差异,分析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流产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高,促排卵药物(Gn)使用总量多于对照组,基础FSH水平高于对照组,获卵数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组中流产率低于IVF组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IVF-ET早期妊娠丢失的原因复杂,可能与患者年龄、基础FSH水平、Gn总量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应用微种植支抗关闭正畸拔牙间隙对下颌垂直向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解放军306医院患者20例,将应用微种植支抗的高角正畸拔牙患者进行5项与下颌垂直位置有关的指标测量,对治疗前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中切牙(U1)治疗前后【(33.01±2.43)、(30.70±2.53)mm】垂直向位置变化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第一磨牙(U6)平均压低治疗前后『(23.93±1.99)、(22.78±2.02)mm]垂直向位置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下颌平面角及合平面角(GOGN—SN、FNA、Oc.cp—FH)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种植支抗辅助高角拔牙正畸治疗后,上颌中切牙及上颌第一磨牙呈现一定程度压低,下颌平面角及合平面角减小,下颌产生一定程度逆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青春生长减速期安氏ⅡⅠ类错(牙合)患者减数治疗前后的颏唇部软硬组织变化.方法 选择20例青春生长减速期安氏ⅡⅠ类错(牙合)患者,拔除上下颌四个第一前磨牙,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颏唇部软硬组织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上下切牙突度减小,面部垂直高度显著增加,软组织面凸角减小、颏沟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X线定位侧位片测量原发性鼾症(PS)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探讨鼾症儿童上气道的结构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因打鼾来本院就诊的儿童,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Ps组53例,轻度0SAHS组51例,中重度0SAHS组57例;选择同期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无打鼾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儿童颅面骨性结构、软组织、上气道及其空间结构进行测量。结果:骨性结构测量:鼾症各组儿童舌骨一下颌平面距(AH—MP)、舌骨-眼耳平面距(AH.FH)、舌骨-颈椎前平面距(AH—CVP)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鼾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测量:鼾症儿童腺样体面积(AA)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0SAHS组最大,轻度0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鼾症儿童腺样体厚(AT)、软腭长(SPL)、软腭厚(SPT)、软腭面积(SPA)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鼾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气道测量:鼾症儿童鼻咽气道面积(NA)、鼻咽气道前后径(PNS—UPW)、最窄后气道间隙(PAS)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0SAHS组最小,轻度0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鼾症儿童碍咽气道面积(PA)、腭咽气道前后径(SPP—SPPW)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鼾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间结构测量:鼾症儿童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腺样体/鼻咽腔面积(AA/NTA)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OSAHS组最大,轻度O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鼾症儿童最窄后气道间隙/气管直径(PAS/T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OSAHS组最小,轻度0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AA、SPA、A/N、AA/NTA与呼吸紊乱指数(AHI)呈正相关(P〈0.05),NA、PNS—UPW、PA、SPP—SPPW、PAS、PAS/TD与AHI呈负相关(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阻塞鼻咽部气道,扁桃体肥大、软腭增大加重了腭咽部气道阻塞;低位、靠前的舌骨是造成鼾症的原因之一;X线能较好地测量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在鼾症儿童上气道结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的影响。方法对生殖中心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共6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内异症组)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136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组,从促排卵药物总量、用药时间、HCG日雌二醇(estrogen,E2)、孕酮、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内异症组用药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内异症组HCG日E2水平、获卵数、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储备能力下降,同时其卵子及胚胎质量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