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医院感染日益突出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抗生素敏感试验及其结果的快速、准确已成为临床的迫切需要。20世纪60年代后期抗生素敏感试验自动化系统进入临床,至80到90年代发展飞跃,并广泛用于临床。从测试基本方法可分为:(1)抗生素纸片扩散系统;(2)琼脂稀释试验系统;(3)微量肉汤……  相似文献   

2.
美国NCCLS 2002年版抗生素药敏试验操作标准更新内容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于 2 0 0 2年出版的抗生素药敏试验操作标准M1 0 0 S1 2文件[1 ] ,变更内容归纳如下。一、仅有“敏感”判定标准的细菌和抗生素的总评论迄今为止 ,一些细菌对某些抗生素尚未发现“中介度”和“耐药”菌株 ,因此在标准中只有“敏感”的判定折点 ,而未设定“中介度”和“耐药”的判定折点。如果临床遇到如下所列的细菌与相应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不敏感时 ,应当重复菌株的鉴定和药敏结果 ,同时将菌株送往参考实验室 ,用NCCLS参考稀释法确认结果。仅有“敏感”判定标准的细菌和抗生素及判定折点…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 ,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滥用抗生素 ,造成的耐药菌株也越来越多。感染菌株的准确药敏结果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更好地理解药敏试验结果的内容 ,笔者将其归纳如下。1 药敏试验的目的药敏试验的目的是检出细菌的耐药性 ,确定病原菌对哪种抗菌药物有抗药性 ,避免医生将其作为治疗药物使用。当获得药敏试验报告后 ,临床医生应立即依此结果 ,调整经验治疗 ,合理选用疗效最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2 药敏结果的含义1 991年 1 2月 2 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 34条规定 :淘汰细菌药敏试验中“轻度敏感”和“极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不动杆菌的鉴定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杰  李霞 《临床检验杂志》1998,16(4):238-239
不动杆菌的鉴定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李杰李霞(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武汉430071)关键词不动杆菌抗生素敏感试验Bauver(1986)通过DNA杂交技术将不动杆菌分为6个菌种〔1,2〕。我们采用API-20NE系统(bio'merieux,...  相似文献   

5.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相关性脑室炎治疗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相关性脑室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怀疑有脑脊液分流管性感染的患者,先拔除原分流管.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取脑室内脑脊液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检查。术后,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前.每日经脑室外引流管注入万古霉素25~50mg;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后,确定或调整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在脑室炎治愈后,根据需要最终对脑积水给予合理的治疗。结果11例患者中感染凝固酶阴性或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者共9例,其中1例感染阴沟杆菌、克雷伯杆菌和产气肠杆菌;1例感染链球菌;1例感染牛粪杆菌。药敏试验表明:9例患者感染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但其中仅1例对庆大霉素敏感。1例感染链球菌和2例感染杆菌者,均有各自敏感的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万古霉素实际有效者8例;抗生素治疗疗程为16~36d。11例患者全部存活,其中9例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①脑室内注入抗生素是一种治疗脑室炎可靠而有效的方法。②万古霉素是治疗脑室炎的首选药物,少数患者需要加用或改用其他抗生素。③系统性抗生素治疗的作用尚不能肯定,可在感染表现期辅助使用。④脑室炎的诊断和治疗还涉及很多问题,有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用仪器或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这两种方法能检测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机制,但是不断增加的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MLSBi)用标准的药敏试验方法不能检测。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葡萄球菌由于核糖体靶位被修饰,影响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的活性,被称为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链阳霉素B(MLSb)交叉耐药。其编码基因是ermA或ermC。克林霉素结构型耐药可通过标准的药敏试验检测,而MLSb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将MLSb和含有msrA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区分开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嗜麦芽窄食管单胞菌的感染和耐药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统计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特征和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BD公司SCEPTOR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系统及手工K-B法药物敏感试验方法鉴定检测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查阅病历统计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36株嗜芽窄食单胞菌中有20株菌合并其它细菌感染;被感染患者中有31人曾使用2种或以上抗生素;该菌对常用抗生素呈现出很高的耐药性。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易合并其它细菌感染患者,与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应以防止为主。  相似文献   

8.
低温存放抗生素皮试液的检测及600例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应试液的现用规配,加重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和病人的经济负担,且每次配制度试液由于人为因素,很难保证浓度的准确性,造成假阳性率增高,严重影响敏感抗生素使用,本试验选常用抗生素的皮试液进行了稳定性检测,试验结果证明,抗生素皮试波在5℃±1℃时存放144h,其含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经监测无过敏物质产生。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六种抗生素皮试液对600倒志愿者进行自身对照试验。每种抗生素100例病人分为A、B两组,以避免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造成的误差。结果显示:A组试验组阳性5例,阴性295例,对照组阳性5例,阴性295例,无试验组与对照组交叉阳性或明性现象,符合率100%。B组试验组阳性3例,阴性297例,对照组阳性3倒,阴性297例,符合率100%,无试验组与对照组交叉阳性或明性现象(P<0.05)。进一步证实5℃±1℃下放置144h的抗生素皮试液用于临床皮内试验能达到应试结果灵敏、准确、无误。从而使皮试液由现用现配延长到配制后连续使用144h(6天)。  相似文献   

9.
两种支原体培养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系统中两种支原体检出情况,探讨其致病机制,同时观察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更早、更准确地诊断支原体感染和更科学地选择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支原体ICS试剂盒对216例女性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的分离鉴定及计数,同时做10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216例女性患者中,124例解脲脲原体培养阳性,5例人型支原体培养阳性。80%以上支原体对强力霉素(DOX)、阿齐霉素(AZI)、罗红霉素(ROX)敏感。结论 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时,不能就此判定其致病,应视情况而定。Uu计数〈10^4CCU/ml时,应根据临床情况或血清型鉴定决定是否治疗;计数≥10^4CCU/ml时,需要临床干预治疗。临床治疗来选择应结合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对皮肤敏感试验知识了解程度,发现护理人员在抗生素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为规范抗生素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院使用抗生素科室中,随机抽取临床一线的326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护理人员抗生素安全用药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我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对抗生素安全用药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好;不同学历、工作年限及职称的护理人员对知识的掌握有差异(P<0.01)。结论:需加强对护理人员在抗生素以及皮肤敏感试验等方面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培训。  相似文献   

11.
50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 采用支原体药敏检测试剂盒进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 在506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病例中,Uu阳性339例(67.0%),Mh阳性16例(3.2%),Uu、Mh混合感染151例(29.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Mh、Uu+M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率高,其中Uu对克拉霉素的敏感率也很高;对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环丙沙星、阿齐霉素、罗红霉素等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生殖道支原体治疗以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最为敏感,应作为临床首选。开展体外药敏试验,掌握支原体的流行状况;根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将药敏试验中试管稀释法改良为三管试管稀释法药敏试验 (以下简称三管法 )后 ,其准确性和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将试管稀释法中 1 3管改为三管后 ,第二管的抗生素浓度作为判断药敏结果敏感与否的标准 ,对 5 3株临床菌株对注射用青霉素钠、硫酸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的敏感性作出判断 ,然后与全自动药敏仪比较。结果 三管法检测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与全自动法药敏检测结果 4种抗生素完全相吻合的 ,5 3株中有 5 1株 ;2株不相吻合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管法可应用于临床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次MIC时生长曲线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次MIC时生长曲线的观察黄育清白敬羽(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1)关键词最低抑菌浓度微量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生长曲线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随着各种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很多细菌有耐药株产生。目前在基层医院中,临床只能通过用纸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统计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特征和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BD公司SCEPTOR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系统及手工K-B法药物敏感试验方法鉴定细菌并检测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查阅病历统计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3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有20株菌合并其它细菌感染;被感染患者中有31人曾使用2种或以上抗生素;该菌对常用抗生素呈现出很高的耐药性.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易合并其它细菌感染患者,与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于1997年公布了酵母菌肉汤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考方法(NC-CLS M27-A),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NCCLS M27-A2)[1],但该类方法操作繁琐,难以在常规工作中开展.2003年NC-CLS公布了酵母菌纸片扩散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NCCLS M44-P)[2].我们应用此方案检测了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36株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并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以评价其结果和临床应用可靠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版CLSI/NCCLS有关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标准的更新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原名NCCLS)公布的第16版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标准(M100-S16)对15版进行了更新,以取代2005年及以前版本的内容。其主要变化源于2005年召开的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的专业会议。第16版的更新要点如下:(1)再次阐明奇异变形杆菌ESBLs检测的筛选与确认试验;(2)新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纸片扩散和MIC解释标准的4个独立表格;(3)删除达托霉素(daptomycin)纸片扩散法的解释标准,修改了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除肺炎链球菌外)关于达托霉素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的建议,指出肠球菌属达托霉素琼脂稀释试验尚未被确认; (4)增加了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之金黄色葡萄菌的万古霉素BHI琼脂筛选试验;(5)修正了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属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方法。方法将被检细菌真空吸入含有不同抗生素系列浓度的特制药敏板中,插入密闭套内隔氧,35℃孵育4~8小时,通过孔内氧被消耗,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MIC结果,并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作比较。结果用该方法6次测定不同种类抗生素对3株ATCC标准菌株的MIC,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内;测定临床分离菌株的MIC革兰阳性球菌27株、革兰阴性杆菌44株,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相比在±1稀释度范围内符合率分别为94.9%和92.6%。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检测一般营养要求的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MIC,可替代常规微量肉汤稀释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判别抗生素敏感试验中菌液浓度的胶乳浊度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普遍以硫酸钡是液作抗生素敏感试验中的细菌浓度标准。由于该液不稳定,制备后只能在短期内使用,且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此又疏忽大意.菌液浓度对抗生素敏感试验的结果有决定性影响,对此也未引起足够重视。美国国立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用胶乳悬液配制细菌浓度的法度标准管,应于用抗生素敏感试验中.本文研究了胶乳浊度管的制备,并与硫酸钡浊度管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一、胶乳聚合按我们以前报道的方法聚合羧化聚苯乙烯胶乳.苯乙烯与丙烯酸之比为20:0.9,聚合的胶乳称0.9-胶乳,二者之比为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巴尔通体菌株对10类19种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s),分析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和耐药监测提供实验和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E试验法,检测巴尔通体属11种、35株菌株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等19种抗生素的MICs。将培养的巴尔通体菌制成McFarland(MCF)2.0浊度的菌悬液,均匀涂布于含5%去纤维羊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上,置5% CO2的37℃培养箱培养。培养5~7 d后判读MICs。结果 35株巴尔通体菌在体外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仙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MICs 0.016 mg/L;34株对利福平敏感,MICs 0.002 mg/L;对克林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和磺胺类5种抗生素不敏感,MICs较高。结论 绝大多数巴尔通体菌对强力霉素等14种抗生素敏感,但也对克林霉素等5种抗生素不敏感,在对巴尔通体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20.
972株临床分离菌的首选抗生素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统计了本院 1 998~ 1 999年间除粪便外的临床标本共检出 972株无特殊营养要求的病原菌。对检出菌按科或属分类 ,并对应优先报告的首选抗生素进行了药敏结果分析 ,以期能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一些依据。材料和方法一、菌株来源 均从本院 1 998~ 1 999年期间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所得。从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多次得到的相同菌株只按一次统计。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1 .细菌鉴定 按常规培养 ,挑取纯菌落以法国生物梅里埃 API鉴定系统鉴定。2 .药敏试验 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使用 MH培养基 ,所选用的抗生素纸片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