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为了解念珠菌病标本的菌种及药敏情况,使用梅里埃公司的YBC鉴定卡和ATB真菌药敏试剂盒对念珠菌病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25例念珠菌病中检出的菌种主要有白色念珠菌(48.0%)、近平滑念珠菌(17.6%)、光滑念珠菌(12.0%)、热带念珠菌(12.0%)、克柔念珠菌(7.4%)、星形念珠菌(2.4%)、高里念珠菌(1.6%);不同菌株对6种抗真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以制霉菌素(NYS)敏感性最高,达82.4%。对各类临床标本应尽早尽快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2.
王燕  余占明  高文丽 《中国医疗前沿》2011,6(7):59+78-59,78
目的了解和分析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种类与特点,分析其药敏状况与耐药趋势,为临床提供诊断的治疗依据。方法使用TTC沙保氏培养基和科码嘉念珠菌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API-20CAUX酵母样真菌鉴定试条进行鉴定,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在检出的289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173株(59.9%),热带念珠菌45株(15.6%),光滑念珠菌43株(14.9%),近平滑念珠菌18株(6.2%),克柔念珠菌10株(3.5%)。在临床送检标本中,痰的检出率最高有61.6%,粪便19.4%,尿液13.1%,血液1.4%,其他4.5%.在所有送检的临床科室中,ICU的检出率最高为46.0%.药敏试验显示,两性霉素B(AMB)与5-氟胞嘧啶(5-FC)的平均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9.4%和97.26%,氟康唑(FCA)和伊曲康唑(IrR)也有较高的平均敏感率,分别为72.22%和83.86%。结论应加强念珠菌的临床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110株念珠菌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及特比奈芬的体外敏感性.方法:收集临床110株念珠菌标本,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及API20C鉴定菌种,微量稀释念珠菌药敏试剂板检测其药物敏感性.结果:110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94株,热带念珠菌6株,克柔念珠菌4株,光滑念珠菌4株,近平滑念珠菌2株.对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及特比奈芬的耐药率分别为0%、18.28%、1.81%、5.45%、3.63%及94.55%.结论:我院念珠菌感染仍以白念珠菌为主,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应建立真菌常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氟康唑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湖南省妇幼保健院(410008)曾秋桥关键词念珠菌感染,氟康唑分类号R711.31氟康唑为三唑类第三代抗真菌药,具有良好的药动力学特性,由于其易溶于水,吸收快,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容积大,可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临床上已广泛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及药敏分析.方法 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用改良纸片法测定标本分离的各类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结果 临床念珠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为主(52.0%),热带念珠菌(17.2 %),光滑念珠菌(10.1%),克柔念珠菌(9.4%),其他念珠菌(11.4 %).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1 %、3.4%,其次为伊曲康唑(17.0%),氟康唑耐药率最高(57.1 %),克柔念珠菌是耐药性较强的念珠菌,其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非白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相比耐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标本的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临床经验用药应依据药敏结果 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用氟康唑顿服结合阴道冲洗的方法 ,治疗妇科手术前常规检查发现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6 8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0年 4~ 11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需行手术患者中 ,经阴道或外阴分泌物涂片检查确诊为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者共 6 8例 ,年龄 17~ 6 2岁 ,平均 39.5± 13.4岁 ;其中人工流产 2 0例 ,药物流产 18例 ,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 10例 ,诊断性刮宫 6例 ,全子宫切除术 8例 ,各类阴道手术 6例。患者均无大量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替代治疗、服用避孕药和糖尿病史。将患者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7.
全胜麟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195-1196
目的:了解氟康唑(Fluconazole)对院内深部念珠菌的效果。方法:对32例在基础病治疗途中发生念珠菌感染者,使用静脉注射氟康唑治疗,每天200mg,疗程10-14天,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2例病人经治疗后,17例痊愈,3例进步,1例无效。有效率87.5%。32例病人1例感恶心,1例纳差,余无不适。结论:氟康唑对于危重病人,深部念珠菌感染疗效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念珠菌感染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念珠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538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念珠菌152株(9.88%);其中,白色念珠菌111株(73.03%),克柔氏念珠菌31例(20.39%),其他10(6.58%)。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均较高(伊曲康唑除外),而克柔氏念珠菌则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均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白色念珠菌和克柔氏念珠菌对临床一线抗真菌药氟康唑存在耐药株,应重视对高危人群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康唑治疗肺结核合并肺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3例肺结核合并肺念珠菌感染者,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均给予氟康唑治疗,疗程3周~4周,观察痰中真菌清除率及副作用。结果:老年组痰中真菌清除率89.6%,中青年组97.2%,两组副作用均较轻;结论:氟康唑治疗肺结核合并肺念珠菌感染有效、安全,尤其适合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我院用氟康唑顿服结合阴道冲洗的方法,治疗妇科手术前常规检查发现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6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0年4~11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需行手术患者中,经阴道或外阴分泌物涂片检查确诊为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者共68例,年龄17~62岁,平均39 5±13.4岁;其中人工流产20例,药物流产18例,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10例,诊断性刮宫6例,全子宫切除术8例,各类阴道手术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念珠菌血流感染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4年血培养结果为念珠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45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237株,其中念珠菌76株,检出率3.4%。76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占51.3%(39/76),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8.4%(14/76),近平滑念珠菌15.8%(12/76)。主要分布在ICU 14.5%(11/76),血液科11.8%(9/76)等。76株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最为敏感,敏感率均为97.4%,伏立康唑的敏感率为96.1%,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0.8%和88.2%。结论:血培养分离的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保持较高敏感性,对氟康唑、依曲康唑敏感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方法先将白色念珠菌YO1∶19在1/2最低抑菌浓度(MIC)氟康唑的沙堡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在含10%正常人新鲜血清的RPMI1640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采用洗涤离心法和菌落计数法测定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结果单用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对氟康唑预处理的白色念珠菌均有抗真菌后效应的作用,联合用药组较相应的单用药组抗真菌后效应时间长,并能产生相加作用。结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应用能延长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可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康唑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SAP患者,对其中有可疑临床表现但没有病原学证据的66例疑似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氟康唑预防组42例和对照组24例。结果氟康唑预防组的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4.8%,明显低于对照组4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氟康唑预防组和对照组发生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分别是4.8%和12.5%;对照组有1例致失明,而氟康唑预防组无致残者。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是SAP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预防性应用氟康唑可降低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旨在了解梅州地区ICU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物种分布、药物敏感及白色念珠菌RAPD-PCR指纹图谱特征和不同基因型菌株耐药性差异。方法 收集ICU中149例IPFI患者的呼吸道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Compact和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运用RAPD 技术对分离的62 株白色念珠菌进行分析。结果 该地区IPFI的物种以白色念珠菌占比最高为38.51%(62/161),其次为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等非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整体占比为48.45%(78/161);它们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但是出现了近平滑念珠菌对卡泊芬净的耐药菌株和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相对较低的情况;白色念珠菌P2 随机引物扩增条带数量1~5条,条带大小在300 bp~1.8 kb ,以300 bp、400 bp 和600 bp 3 个主条带为主;利用聚类分析将这些菌株分为A~D 4个基因群, 其中A基因群11株,B基因群42株,C基因群7株和D基因群2株;不同基因型白色念珠菌对各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等念珠菌属是广东梅州地区ICU患者 IPFI的最常见病原体,白色念珠菌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RAPD 技术对于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型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康唑不同的给药途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第一组50例患者分别给予口服氟康唑胶囊150 mg,单次给药;第二组50例患者分别给予氟康唑注射液150 mg,也是单次给药,在45~60 min内滴注完,观察患者用药后1周、下次月经干净后1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留取标本并送真菌涂片及真菌培养,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第一组用药后1周复查,痊愈的有42例,好转的有4例,无效的有4例,总有效率达92.00%,在下次月经干净后1周复查痊愈的有26例,好转的有5例,无效的有19例,总有效率为62.00%;第二组用药后1周复查发现,痊愈的有41例,好转的有4例,无效的有5例,总有效率达90.00%;在下次月经干净后1周复查痊愈的有27例,好转的有5例,无效的有18例,总有效率为64.00%。两组间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0例患者出现头晕、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第一组有4例,第二组有6例),但是都能够耐受,停药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对于长期复发的患者,氟康唑口服与静脉滴注的临床疗效没有明显区别,同时临床发现氟康唑的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纸片扩散(K-B)法和微量肉汤稀释(MIC)法检测18株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和4株标准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体外药敏试验的检测结果,并分析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原因。方法 根据K-B法和MIC法检测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体外药敏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通过甲基四氮盐(XTT)减低法测量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结果 K-B法和MIC法检测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体外药敏实验结果,经比较二者无明显差异,对氟康唑耐药的白色念珠菌其OD值远远高于对氟康唑敏感的白色念珠菌的OD值。结论 K-B法和MIC法对于检测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与其形成生物膜有重要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近3年泌尿系统感染真菌的检出率、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中段尿真菌培养分离的菌株鉴定,采用ATB Fungus3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性。结果共分离到真菌93株,其中白色念珠菌49株(52.7%)、光滑念珠菌27株(29.0%)、热带念珠菌13株(13.9%),它们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6.7%、3.8%及23.1%;对伊曲康唑耐药率分别为21.1%、39.1%及33.3%;对氟胞嘧啶耐药率分别为37.8%、20.0%及15.4%;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率为23.1%,其他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结论泌尿系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对三唑类药物敏感性较好,部分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ntifungal effects of Chinese herb monomers, i.e. berberine, baicalin, eugenol and curcumin, on Candida albicans. Methods: After Candida albicans strain Y01-09 was incubated for 48 h in YEPD broth which containe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inese herb components, the cell cycle, fluorescent intensity and the size of cell volume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4 Chinese herb monomers could affect the cell cycle of Candida albicans in different ranges. The ratio of cells in S-G2-M period decreased as the agents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indicating that the cell division was inhibited. The fluorescent intensity of Candida albicans cells became weaker after being incubated, which reflected the loss of DNA fragments.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was, the weaker the fluorescent intensity became. The cell size, cell diopter and particle size changed much as the agents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Conclusion: Chinese herb monomers play the antifungal role in inhibiting cell division. FCM could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usceptibility of antifungal agen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生物膜生长动力学特征,其不同时期对氟康唑敏感性的差异及经氟康唑预处理的生物材料表面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96孔微量培养皿进行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培养,用MTT法检测生物膜不同时期的活性及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结果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早期(8h)生长较快,当成熟生物膜形成后,生物膜活性则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代谢水平,不再增加;早期(2h)的生物膜对氟康唑MIC50为2~4μg/m|,中晚期(12~72h)生物膜MIC50均〉128μg/ml。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氟康唑(0.5~8μg/ml)处理的生物材料上生物膜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浓度氟康唑(32~64μg/ml)处理的生物材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生物膜对氟康唑敏感性较高,中晚期则产生明显耐药。经抗菌性处理的生物材料对预防生物膜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为临床正确选择抗真菌药物和有效控制该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02株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酮康唑、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对102株白色念珠菌MIC较低,其MIC90分别为0.25μg/ml、0.5μg/ml和0.5μg/ml。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MIC90分别为2μg/ml和8μg/ml。受试菌对氟胞嘧啶敏感率最高为100%,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8.3%和75.5%。对氟康唑耐药的9株菌株也同时对伊曲康唑耐药。结论受试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敏感率最高,未发现耐药菌株;酮康唑对受试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唑类药物存在耐药性,且该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