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干预新途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也不断得到拓展创新。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以其方便快捷、自主安全、经济有效等特点,成为当前许多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的实践经验,阐述高校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的特点和功能,探讨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的接待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为推进和完善高校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可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4):302-303
贫困生问题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据权威统计,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人数多达300万,其中绝大多数来生农村。虽然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使得贫困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是如要完成学业,窘迫的经济条件为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倡导与实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以2001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标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被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实践表明,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等学校德育范畴,对于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我们又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相互促进的同时,又在学科性质、价值导向、目标追求等方面存在着不协调、不统一,需要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加以认真协调.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为在校大学生构建一个轻松、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成为高等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构建多维立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 ,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方面 ,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 ,我们又面临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形式、手段、有效性等问题的困扰 ,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应有的作用。1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对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已有十…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逐步进人国际经济发展的快速轨道,使我国各行各业的面貌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人们生活的节奏也日益加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如赌博、吸毒、娼妓等沉渣泛起,离异家庭增多,独生子女以自…… 相似文献
9.
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于2001年4月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代医学生心理问题特点,探索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以推动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整合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宏玮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2):84-85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协同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它应融合在人生教育、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各学科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课程自身的积极建构,是课程实施策略的一种改进和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并利用学科课程及其教学中的潜在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从多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才能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1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结合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教育体制、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教材开发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目前我国大学生中16%~25.4%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人际交往障碍,严重的会导致自杀和犯罪。虽然形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社会原因包括生理疾患、失恋和学习困难等方面,但经济压力(高学费和学生间的贫富差距)和就业压力是危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约占25%,由于经济拮据,他们不仅学习生活受到影响,而且面临的心理压力也比其他大学生要大得多,有些极易转化为心理障碍,部分贫困生心理贫困比经济贫困更为严重”。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后,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并轨的全面实施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正成为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调查表明,一般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5%~10%,比较困难的学生占10%~20%。这些学生,一方面常为学费、生活费而发愁,另一方面,他们对生活感到无可奈何,对自己 相似文献
16.
陈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3):354-35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已成为一件大事。1加强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专生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及竞争压力的增大,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因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加强对中专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任务。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2.1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笔者曾给本校几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目前中师生素质差,学生日常行为不良现象日益增多。这些问题给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思索,教师应怎样对待现在的中师生,本着教育以人为本,重新选好起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合格人才。方法通过问卷形式、随机抽样调查,座谈、访谈方式。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如人际关系紧张、自卑、焦虑等等。结论学校应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大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健康实际训练,中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有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尤其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大学生,正成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目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入手,总结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该项工作的定位,并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这项工作今后的顺利开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于中职护校而言,由于地理环境、教师结构、生源情况、性别比例等因素,决定了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1中职护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以中职护校为例,其专业特点决定了女生人数相对较多,特别是护理专业,基本一个班都为女生。在这个相对特殊的"女儿国"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