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红 《吉林医学》2012,33(9):1928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和心电图表现。方法:对65例临床初诊为ACS的患者的ECG和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ECG检出阳性率为66.2%;单支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0.0%。结论:ECG对ACS患者单支冠脉病变定位的准确性较高,但对反映多支血管病变的准确率较低,医师需结合临床认真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5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女性ACS患者的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及部分18导联心电图动态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55例女性患者与85例男性患者的CAG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140例ACS患者中,冠脉存在有意义狭窄者132例,未明显狭窄病变8例,多支血管病变多于单支病变,以中、重度血管病变为主;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前降支(LAD)病变或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下壁AMI以右冠状动脉(RCA)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下壁A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时提示合并LAD病变.其中55例女性ACS患者中,冠脉存在有意义狭窄者50例,未明显狭窄病变5例.85例男性ACS患者中,冠脉存在有意义狭窄者82例,未明显狭窄病变3例.55例女性CAG阳性率为90.9%.85例男性患者阳性率为96.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女性ACS患者ECG对冠脉血管病变诊断符合率低于男性患者,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电图改变与相应冠脉有关联,能为ACS治疗干预和进一步CAG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 (CAG)特点及 CAG对选择血管重建治疗方法的重要性。方法 :对 16 2例 ACS的表现、常规心电图 (ECG)及 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中6 5例 ECG表现为前壁导联系统 ST、T缺血改变 ,以左前降支 (L AD)单支病变和 (或 )以 L AD为主的两支病变 (后者尤以≥ 6 5岁多见 ) ;38例下壁导联系统 ,则以右冠脉 (RCA)单支病变或 (和 )以 RCA为主的两支病变多见 (后者更常见≥ 6 5岁者 ) ;前壁+下壁者多见 L AD+RCA两支病变 ;有 7例 CAG无明显异常 ,10例伴糖尿病者中有 8例 CAG为多支弥漫性病变 ;S- T段轻度下移者 (≤ 1mm )以单支、轻、中度血管狭窄病变为主 ,重度下移者 (>1mm )则以多支、重度狭窄为主。 18例急性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 CAG示多支、重度血管狭窄为主 ,38例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 CAG示单支、重度血管狭窄病变为主。结论 :CAG检查能明确冠脉病变程度、范围 ,为选择高危患者尽早行冠脉重建治疗 ,降低心性猝死、心梗提供客观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动态心电图(DCG)与普通心电图(ECG)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疑似ACS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ECG和DCG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AG确诊ACS患者120例,ECG确诊91例,DCG确诊106例,EC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DCG(76.8%vs 88.3%,50.0% vs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CAG确诊的ACS患者中,多支病变的检出率DCG明显高于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变部位的检测结果DCG和EC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G对AC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要高于ECG,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人ECG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3例ACS冠状动脉病变ECG检出阳性率为67.6%;非ST段抬高的ACS以多支中、重度血管病变为主。ST段抬高的前壁心肌梗死以前降支病变为主,下壁心肌梗死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结论ECG对ACS诊断价值较大,但单纯通过ST—T异常诊断冠心病易导致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ST-T改变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资料36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分为CAG阳性组、CAG阴性组,CAG阳性组又根据狭窄血管多少分为单支组和多支组,回顾性分析ECG ST-T改变与CAG结果 之间的关系.结果 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与CAG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支组与多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AG阳性但ECG ST-T正常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为26例,2支血管病变为60例,三支及三支以上血管病变11例.CAG阴性但ST段异常患者中,病因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硬皮病性心肌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返流性食管炎、先心病、贫血等.结论 ECG ST-T段改变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对于多支组具有更明显的意义,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和实验室酶学指标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王丽  张莉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285-128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ACS的86例患者分别采用DCG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检查作为金标准,计算DCG诊断ACS的诊断学指标,对DCG诊断ACS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CAG确诊ACS 72例,DCG诊断ACS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5.71%,误诊率14.29%,漏诊率12.50%,阳性预测值96.92%,阴性预测值57.14%,2种方法检查结果呈高度一致性(Kappa指数=0.609,P<0.01)。DCG诊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阳性率为68.75%,诊断冠状动脉双支病变阳性率为92.59%,诊断三支或左主干病变阳性率为9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G诊断轻度狭窄阳性率为66.67%,诊断中度狭窄阳性率为93.75%,诊断重度狭窄阳性率为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G诊断与CAG诊断ACS具有较高的一致性,DCG诊断双支病变、三支或左主干病变、中度和重度狭窄的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147例患者分为稳定心绞痛(9例)不稳定心绞痛(52例)和心肌梗死(86例)3组,对比并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心肌梗死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对应关系以及危险因素的评价.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大量吸烟史为其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损伤以左前降支单支病变最多占63.6%,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多占72.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13例CAG无明显狭窄占8.8%,4例系变异型心绞痛,9例系急性心肌梗死.结论中青年CHD患者吸烟为其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以左前降支单支受累为主,狭窄程度重,部分患者CAG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ACS患者的DCG资料,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5例ACS患者中,DCG检查的总阳性率为80.00%,其中多支病变的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其诊断阳性率随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逐级升高,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CG检查能较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对诊断ACS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及时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于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诊治的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ACS的183例患者进行CAG检查,并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CAG证实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为22.4%。初发劳累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恶化劳累性、自发性和混合性心绞痛以多支病变为主(P〈0.05)。142例有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ACS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和干预组(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随访6个月,药物治疗组死亡为11.5%,再次出现ACS为61.1%。干预组分别为6.4%、2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临床诊断ACS患者及时进行CAG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关系.方法:118例住院CHD患者,对常规ECG检查结果与CAG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8例患者,CAG阳性62例中ECG有ST-T 改变者47例,CAG阴性56例中ECG有ST-T改变者29例.ECG检查的敏感性为75.8%,特异性为48.2%,假阳性率为51.8%,假阴性率为24.2%,阳性预测值为61.8%,阴性预测值为64.2%.CAG检查冠状动脉狭窄62例,其中单支病变30例(48.4%)、双支病变17例(27.4%)、三支病变15例(24.2%); ECG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多丽增高,ECG检查冠状动脉狭窄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0/30)、82.4%(14/17)和86.7%(13/15).结论:ECG可作为CHD筛选检查的首选方法,但有局限性,凡怀疑冠心病且有手术条件的应及早行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12.
邓家强  曾知恒 《微创医学》2003,22(3):263-264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冠心病(CAD)的一致性.方法所有病人均行CAG及ECG检查.结果286例CAD病人,典型ECG阳性率仅35.66%,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狭窄50%~70%组阳性率12.90%,狭窄70%~90%组阳性率19.26%,狭窄≥90%组阳性率76.40%;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比较,单支病变组阳性率42.10%,双支病变组阳性率14.68%,三支病变组阳性率66.28%.结论部分CAD病人没有典型ECG改变,常常引起漏诊.对有典型病史者,应尽早进行CAG检查.  相似文献   

13.
中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因素及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建建  赵献明 《微创医学》2007,2(5):399-401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因素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情况,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对中青年组(<55岁)32例和老年组(≥70岁)31例ACS病人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CAG)、PCI、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危险因素居首位的中青年组是吸烟(68.75%),老年组则为高血压史(74.19%)。中青年组吸烟、饮酒、高LCL-C血症患者较老年组多,有高血压、冠心病史的患者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病变中青年组前降支累及最多(81.25%),单支病变的比例较老年组(34.38%vs16.13%)高,但闭塞性、弥漫性病变例数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青年组右冠状动脉病变达56.25%,多支病变(21.88%)较老年组(80.65%、48.39%)少,直接PCI的例数(31.25%vs9.68%)多,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中青年ACS的主要危险因素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吸烟居首位;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已与老年ACS患者差别不大,直接PCI安全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而冠状动脉造影有病变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我们对267例临床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有病变的患者而核素心肌运动负荷灌注显像正常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要求完成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其中97例(34.8%)运动负荷试验达到了满意的次极量运动心率.267例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168例(62.9%),双支血管病变61例(22.8%),三支血管病变35例(13%),单支左主干血管病变3例(1.12%);35例三支病变中有27例(77%)各支血管之间的狭窄程度相差≤20%,显示狭窄病变较均衡.267例患者狭窄冠状动脉共410支,其中左前降支188支(45.9%)、左回旋支106支(25.9%)、右冠状动脉104支(25.4%)、左冠状动脉主干12支(2.9%);狭窄程度为50%~70%的有175支(42.7%)、70%~90%的有203支(49.5%)、90%~100%的有32支(7.8%).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狭窄多出现在运动量不足、轻中度狭窄患者、单支病变及均衡性三支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5.
李霖 《微创医学》2005,24(3):315-3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病变血管定位的关系.方法对200例CHD心绞痛患者的ECG与CAG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HD心绞痛患者ECG与CAG的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对照符合率分别为68.4%、64.2%、25.9%,提示LAD、RCA病变时与LCX病变对比,ECG仍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ECG对心绞痛患者病变血管的诊断、定位与CAG对照符合率偏低,但LAD、RCA病变时与LCX病变对比,ECG仍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作为CHD的诊断手段,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李霖 《医学文选》2005,24(3):315-3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病变血管定位的关系。方法对200例CHD心绞痛患者的ECG与CAG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HD心绞痛患者ECG与CAG的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对照符合率分别为68.4%、64.2%、25.9%,提示LAD、RCA病变时与LCX病变对比,ECG仍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ECG对心绞痛患者病变血管的诊断、定位与CAG对照符合率偏低,但LAD、RCA病变时与LCX病变对比,ECG仍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作为CHD的诊断手段,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王献军  夏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50-1352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DSCTA)诊断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8例CHD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DS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SCTA与CAG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48例患者中,DSCTA成像诊断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1%、100.00%、100.00%、94.72%;2种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SCTA与CAG在诊断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方面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DSCTA对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能作出可靠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86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诊断结果,评价DSA—CAG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DSA选择性CAG证实病变≥50%直径狭窄病例63例,依病变狭窄程度累及冠状动脉部位、数目、形态、冠状动脉优势状况、侧支循环及心肌梗死病例、左室壁运动情况和射血分数(EF)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狭窄或闭塞63例(73%)冠状动脉右优势型41例(66%),左优势型7例(11%)均衡型12例(20%),单支病变22例(36%)双支病变17例(27%),3支病变20例(32%)受累血管104支136处,重度狭窄及闭塞28处(45%),12例(19%)有不同程度侧支循环形成,32例做了左心室造影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缩率分析,EF≥50%的20例(66%),EF40%~50%的7例(22%),<40%2例(7%),经统计学分析,严重冠状动脉狭窄与闭塞合并室壁瘤者与单纯狭窄病变LVEF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循环与分布多数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多累及前降支(LAD),其次为右冠状动脉(RCA)及左回旋支(LCF),病变程度多为严重狭窄,侧支循环形成良好者对左心室功能有保护作用,高质量的DSA设备是开展冠心病介入的重要基础,DSA-CAG对冠状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ACS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阳性率为91.61%。其中多支病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5),血管狭窄程度为中度及高度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轻度狭窄(P0.05)。结论心电图对ACS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286例冠心病病人静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家强  曾知恒 《医学文选》2003,22(3):263-264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冠心病(CAD)的一致性。方法 所有病人均行CAG及ECG检查。结果 286例CAD病人,典型ECG阳性率仅35.66%,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狭窄50%~70%组阳性率12.90%,狭窄702,5~90%组阳性串19.26%,狭窄≥90%组阳性率76.40%;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比较,单支病变组阳性率42.10%,双支病变组阳性率14.68%,三支病变组阳性率66.28%。结论 部分CAD病人没有典型ECG改变,常常引起漏诊。对有典型病史者,应尽早进行CAG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