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4 6岁 ,发现下腹部包块 1年 ,宫颈肿物 8个月 ,于 1996年 4月 6日入院。妇科检查 :宫颈前唇有 3cm× 3cm大小肿物 ,呈菜花样 ,触血 (+ ) ;宫体如 3个月妊娠大小 ,活动度差 ;右附件区可触及 10cm× 8cm大小肿物。B超示子宫 11 5cm× 8.6cm× 7.6cm大小 ,回声不均质 ,可见多个不规划团块 ,大者 6 2cm×4 0cm ,右附件区可见 9 8cm× 8.0cm回声团 ,诊断宫体癌及右附件肿物。病理检查 :送检子宫、左附件及右附件肿物。宫体大小为 10cm× 8cm× 6cm ,宫颈管长3cm ,宫颈前唇 3cm× 2 .5cm× 2cm大小肿物。Y字型剖开子宫见宫颈管光滑 ,宫腔内…  相似文献   

2.
患者李××,男,45岁,住院号159178,1982年7月2日以右大腿后侧紫色肿块半年、迅速增大破溃2个月之主诉住院。曾在当地按皮肤结核治疗无效。外院咬取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查体见右股后侧中1/3处3×3Cm溃疡,有恶臭,周围有2个小结节,分别为2cm和1.5cm,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3岁,因右颈肿块,头痛、鼻塞、听力减退一月余;鼻咽活检为“低分化鳞癌”;临床诊为鼻咽癌Ⅳ期(T_4N_2M_0)。1982年8月4日放疗结束,放疗量:鼻咽部TD8203rada/64天,双颈~(60)Co前切AD4200r、深部X线垂直右颈AD3000r,左颈AD1800r。1983年2月22日复查:伸舌偏右,颈淋巴结(-),鼻咽(-),但主诉右臂发麻2周,右乳肿物1周,右锁上淋巴结肿大2×2×2cm,右腋下淋巴结肿大3×3×3cm,均质硬,固定,轻压痛。右乳房外下象限可扪及横条状肿物1×3×1cm、质硬、活动、无压痛。切取活检。病理所见为:于乳腺组织中可见散在成巢的低分化癌细胞浸润。癌细胞排列紧密,核大,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23岁,未婚。因外阴部有一进行性增大的赘生物4年而就诊。检查;全身情况良好,于右侧大阴唇见一带蒂赘生物约12×10×10 cm,质地柔软,表面皮肤皱缩。在赘生物下极有一溃疡面约6×7 cm。蒂细长约5 cm,直径1.5 cm。拟诊为乳头状瘤,在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带蒂肿物大小14×10×8.5 cm,重0.5 kg。表面被覆皮肤,肿物远端部分区域糜烂,切面灰白色,质地软而韧,实性,网织状。镜下见表面为扁平鳞状上皮,部分呈低乳头状增生。真皮由疏松的胶原纤维构成,间质含有较丰富的毛细血管。病理诊断:蒂袋状软纤维瘤。皮肤软纤维瘤又称软垂疣或皮赘,大小一般为1~3 cm,临床上巨大者罕见。软纤维瘤可分为丝状软纤维瘤和蒂袋状软纤维瘤两种。前者常呈多发性,好发于颈部和腋窝,外形因呈丝状或乳头状  相似文献   

5.
肋骨尤文氏肉瘤少见,本文报告3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例1:患者男,22岁。1982年7月因右胸壁肿物伴疼痛在当地医院诊为右侧第10肋骨肿物,行右第10肋骨切除术。病理检查为尤文氏肉瘤。术后行局部放疗。5年后因间断性右胸疼痛11个月,X 线检查发现右前下纵隔肿物,入院治疗。1987年9月手术,术中见右前下纵隔有一11×10×6cm 大小之肿物,突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3岁。以发热伴右胸背痛3个月、右外侧胸壁局限性隆起3周入院。曾在某医院拍胸片,诊断为“右膈下脓肿”,抗炎治疗2个月无好转。查体:T37.7℃,P96次/分,慢性病容,营养欠佳,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右胸第3前肋以下叩诊浊音,右胸外侧壁第七肋处有大片隆起区,范围约4×10×10cm。皮肤轻度指陷性水肿,有压痛。肝在右肋缘下约5cm处触及,边缘薄,光滑,质软,无压痛。脾未触及。腹水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6例胃平滑肌肿瘤。其中平滑肌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女各3例,年龄30~67岁,主要临表现为上腹部肿块、上腹部疼痛或压迫症状、恶心呕吐及黑便等。X 线检查为胃体肿物或胃癌。6例全部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所见分别为:例1胃大弯向外生长肿块8×8×7 cm,例2胃小弯肿块5×4×4 cm,例3胃体肿块6×4×3 cm,例4胃体圆形肿块直径3 cm,例5胃小弯肿块直径11 cm,例6胃体向外突肿块直径4 cm,破裂出血.病理诊断:例1~4为胃平滑肌瘤;例5,6为胃  相似文献   

8.
患者,67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3个月,腹胀、腹痛2个月,加重10天,于2000年5月8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意间发现下腹部有一约8cm×6cm×5cm大小肿块,质硬、压痛(—),活动欠佳,未予治疗。2个月前出现下腹胀、下腹部隐痛,并发现肿块明显增大。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盆腔肿物”,予以消炎治疗,未见好转。近10天来,腹胀、腹痛加重入院。妇科检查:外阴正常,已婚已产老年型,阴道畅,宫颈光滑,见宫颈口有一约0.3cm×0.2cm大小息肉,宫体触及不清,于盆腔稍偏右侧可扪及一约18cm×15cm×8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凹凸不平,压痛( ),固定于盆腔,左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超声诊断提示:(1)宫腔积液;(2)盆腔实性占位性病变(卵巢癌可能性大);(3)腹水(少量)。临床诊断为:(1)卵巢癌;(2)宫腔积液;(3)腹水。于2000年5月11日剖腹探查,见:腹腔淡黄色腹水约600ml,子宫增大约10cm×8cm×6cm,表面光滑,左侧附件正常,右卵巢正常,近右输卵管  相似文献   

9.
病例报告 例1,女,51岁。右乳腺癌根治术后3年。咳嗽、血痰1个月。x线胸片显示右肺下叶有3×3.5cm块影。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病理诊断为乳腺癌肺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癌。术后化疗8个疗程,随诊4年8个月无复发。 例2,男,14岁。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3年。X线胸片见右肺下叶1.5×1.5cm块影。行右肺下叶肿块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技术是将射频针插入瘤体内部 ,通过射频电流在电极尖端产生的效应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的治疗方法。我院 2 0 0 1年采用冷循环超能射频技术对 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进行术中治疗 ,治疗后病灶均缩小 ,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7例肿瘤患者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3 7岁~ 66岁 (平均年龄为 5 1岁 )。其中原发性肝癌 2例 ,(肿瘤直径 8cm ,6cm各 1例 )肝癌转移 2例 (肿瘤直径均为 2cm) ,直肠癌术后复发2例 (肿瘤大小分别为 7cm× 5cm× 3cm和 4cm× 3cm× 2cm) ,右肾癌盆腔转移 1例 (6cm× 4cm)…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84年10月份以来对24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其中18例做了肝叶切除手术,切除率为75%。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Ⅱ期10例、Ⅲ期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3例、儿童肝脏巨型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例。婴儿肝母细胞瘤1例,肝囊肿1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66岁~11个月。肿瘤最大23×23×15cm,最小5×5×3cm。重量2,160g~50g。手术类别,右三叶切除1例,右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0岁(病历号185813)。因右乳肿块6个月于1983年3月10日入院。6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肿物如杏仁大,入院前2个月增长迅速。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右乳中外象限肿物约6×4×3cm,质软、活动,边界不清,与皮肤无粘连,无触痛,乳头无内陷。血常规检验无异常。末稍血涂片未发现幼稚细胞。胸片和 B 超检查无异常。初诊:右乳肿物,性质待查。在局麻下行右乳单纯摘除术。病理检查:右乳切除标本23×13×3cm。附有皮肤20×8cm。乳头柔软,无内陷。近乳晕外侧深部肿物5×3×2.2cm,无包膜,边界不清。切面呈灰白色,质软脆。镜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59岁。右大腿肿块40年,增大明显伴不适半年,阵发性腹痛2个月,于1991年4月22日入院。患者因不明原因腹痛于入院前一个月在本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在距回盲部30cm回肠肠壁上见4×3cm肿块,行回肠肿块切除术。病理诊断:回肠隆起型小裂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浸润深肌层,肠周淋巴结未见转移。(病理号91122)。体检:全身情况良好,腹部正中见7cm长手术刀痕,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见肿大。右大腿下段内侧皮下见10×4 cm肿块。表面  相似文献   

14.
例1.女,1岁。腹部肿物10天。检查:盆腔触及6×6×4cm大小肿物,质硬不活动。临床诊断:恶性肿瘤。手术见,腹膜后肿物呈哑铃状,内见淡黄色细腻脂肪样组织,周围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带有部分包膜的肿物3×2.5×2cm大小,粉红色,切面细腻。例2.女,2(1/2)岁。下腹部肿物月余。检查:下腹部触及10×6×5cm大小肿物,质硬有压痛,不活动。临床诊断:恶性肿瘤。手术见,腹膜后  相似文献   

15.
我院收治母亲、儿子、女儿一家三口患恶性肿瘤的病例,报告如下。先证者,母亲,39岁,农民。右乳房肿块进行性增大10个月,右上臂麻木一个月,于1990年12月19日入院。查体:右乳房外上象限扪及肿块4×3×2cm,质韧,表面不平滑,边界不清,移动度尚可.有压痛,右腋窝扪及一肿大淋巴结1.5 ×1cm。病理诊断:乳腺癌。于1990年12月24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根除术,术中见:右乳房外上有一肿块4×4×3cm,与基底无粘连,右腋窝多个淋巴结肿大,与腋窝神经、血管粘连。术后5个月随访,情况良好,仍在观察中。儿子,20岁,农民。左股、膝部隐痛2个月伴肿胀10天,于1990年12月23日入院。查体:恶病质外貌,左股中下段、膝部肿大,静脉怒张,皮肤不红,皮温高,无压痛。X线片示左股骨下段放射状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其内可见骨块影。病理诊断:左股骨骨肉瘤。于1991年1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6岁,工人,住院号41848,右胸壁恶性黑色素瘤伴右胸肋骨及口腔齿龈转移,化疗后完全缓解已近3年,较罕见。1985年5月发现右胸壁核桃大肿块,质中固定,伴该区皮肤疼痛,经右胸壁肿块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找到恶性肿瘤细胞(倾向恶黑)。2个月后,原右胸壁肿块明显增大,为4×3×3cm。同年10月,相继发现左下颌齿龈处出现黑色核桃大肿块,生长十分迅速,已引起咀嚼及吞咽功能障碍。当时右陶壁肿块显著增大至10×10×5cm。伴同侧第5、6前肋骨质破坏;右肋隔角变钝。左下颌黑色肿瘤经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最后晚诊为右胸壁恶黑破坏肋骨并转移至口腔齿龈处。 治疗采用DO+CCNU(DO∶D为DTIC.O为VCR)  相似文献   

17.
病案摘要 患者男 ,6 6岁 ,因反复右上腹痛伴黄疸一月于×年×月入院。体检 :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 ,右上腹轻压痛 ,肝、脾、双肾正常。B超检查 :胆囊体后壁见 4cm× 4cm实性稍强回声肿块 ,边界不规则 ,内部回声粗而不均匀 ,不随体位改变而移位。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8 6× 10 9/L ,中性0 78,淋巴 0 2 2 ,血红蛋白 10 0g/L ,凝血功能正常。临床诊断 :胆囊癌。行胆囊切除术。  病理检查 :巨检发现胆囊大小 8 0cm× 5 0cm× 4 0cm ,胆囊内见一灰白肿块 ,大小 4 5cm× 4 0cm× 3 0cm ,切面灰白灰红色 ,质地细腻 ,部分区域鱼肉状 ,中央可见…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0岁(病历号185813)。因右乳肿块6个月于1983年3月10日入院。6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肿物如杏仁大,入院前2个月增长迅速。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右乳中外象限肿物约6×4×3cm,质软、活动,边界不清,与皮肤无粘连,无触痛,乳头无内陷。血常规检验无异常。末稍血涂片未发现幼稚细胞。胸片和B超检查无异常。初诊:右乳肿物,性质待查。在局麻下行右乳单纯摘除术。病理检查:右乳切除标本23×13×3cm。附有皮肤20×8cm。乳头柔软,无内陷。近乳晕外侧深部肿物5×3×2.2cm,无包膜,边界不清。切面呈灰白色,质软脆。镜下:瘤组织主要由小淋巴细胞组成,但无淋巴结结构。瘤细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57年8月~1989年9月收治经X线检查发现并经手术病理诊断的颌骨骨化性纤维瘤2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10岁~66岁,平均就诊年龄21.3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年2个月,平均2年1个月。患者多以局部隆起的硬性肿块就诊,疼痛多不明显。肿瘤分布及大小:25例中,左右上颌骨各2例,左下颌骨17例,右下颌骨4例,多发生于上颌骨后部和下颌骨体部。瘤体2~3cm者9例,4~6cm11例,6cm以上5例。  相似文献   

20.
皮脂腺囊肿是常见体表肿物,但发生于乳腺很少见。我科自1995年至2005年共诊治乳头下皮脂腺囊肿12例,不乏误诊为乳腺癌者,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已婚已育女性,患乳有过哺乳史,哺乳最长18个月,最短3个月。年龄28~72岁,平均45.2岁。病史最长37年,最短4年。肿物最大7 cm×8 cm,最小2 cm×3 cm。12例均有桔皮样外观,3例与胸壁粘连,12例均行B超检查,其中4例确诊,3例诊为纤维瘤,5例疑为乳腺癌。6例经钼钯检查,其中5例确诊,1例因反复感染疑为恶性变。2.治疗方法:12例均手术。5例术前确诊及3例术前诊为纤维瘤者(术中确诊)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