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分析得出:防治手段落后、山丘环境灭螺困难、流动人口管理困难、生态湿地建设和自然灾害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是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的难点,并针对防治难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进行了思考,发现防治理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分析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治理策略、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及达标考核评估方案对当前防治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当前重点是全面推进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进程;2015年四川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应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有效扑灭有突发疫情,巩固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是我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省份之一。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0余年积极防治,2015年全省如期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在此防治过程中,监测在血吸虫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全面系统分析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现状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血吸虫病流行现状,提出了在实现传播控制目标后,全省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重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表、年报表及有关螺情、病情资料,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特点.结果 截至2012年底,全省现有血吸虫病人1 283人,其中晚期病人816人,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人.全省实有钉螺面积1 679.73hm2,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现有存栏耕牛265 440头,耕牛血吸虫感染率0.12%较2009年的0.22%明显下降.结论 云南省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地区疫情仍然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由于流行地区家畜数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仍然存在.大力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是实现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目标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曾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经过多年积极防治,1980年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2011年全省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原则,江苏省近年来采取了传染源控制与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并打造了敏感而高效的监测体系,加强了新技术与信息化建设,有效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于2017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本文对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情况、防治历程及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阶段的主要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曾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经过多年积极防治,1980年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2011年全省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原则,江苏省近年来采取了传染源控制与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并打造了敏感而高效的监测体系,加强了新技术与信息化建设,有效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于2017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本文对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情况、防治历程及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阶段的主要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2013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13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和近年来变化趋势,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2013年"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血吸虫病防治统计数据和2004年以来的血防年报表数据,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结果截至2013年底,全省推算血吸虫病人19 816例,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报告,尚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6 199例;现有钉螺面积27 396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34.5hm2,复现钉螺面积8.6hm2;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数41 949头,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为0.31%;全省共有9个县(市、区)、76个乡(镇)、191个村(居委会)新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个乡(镇)、14个村(居委会)新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08~2013年全省人群血吸虫感染率、耕牛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面积、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钉螺面积在2.73亿m2~3.10亿m2间波动。结论全省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钉螺的分布状况仍不容乐观。为实现2015年前全省达到传播控制血吸虫病的目标,仍需加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7.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对血吸虫病的传播、控制和消除具有重要影响。浙江省已于2016年通过了国家“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的联合考核,但目前仍存在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且分布环境极为复杂。如何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展有螺环境综合改造等科学防治,长效控制钉螺的孳生和扩散,减少血吸虫病传播与流行的潜在风险,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是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并就血吸虫病流行区结合“五水共治”总体规划落实重点有螺环境综合治理,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确保全省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巩固防治成果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是目前国内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的省份,自1992~1998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后,全省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尤其是全省人群感染率由1992年项目启动初期的3.71%降至1998年底的1.14%。1999年起根据《安徽省血吸虫病分类防治工作方案》(下称新方案),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开展年度疫情监测,现将1999年度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四川省执行世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血吸虫病流行调查和监测数据及非贷款县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数法等方法预测显示 ,1 999~ 2 0 0 1年全省现有主要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将缓慢上升 ,病人数将逐渐增加 ;全省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和病牛数将呈反复波动趋势 ,有螺面积将呈逐年小幅下降趋势 ;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示不仅要保持、而且应增强防治力度 ,才能巩固、发展执行世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期间所取得的血防成果。为全省制定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湖南省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湖南省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流行特征,寻找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探讨控制急性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防治策略,现将2003年度全省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家畜传染源控制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畜作为主要传染源之一在血吸虫病传播流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经历了消火钉螺切断传播途径和人、畜同步化疗控制传染源两个主要阶段,并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但在一些重度流行区,特别是湖沼地区,血吸虫再感染仍然十分严重,近年来很多研究已经对再感染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围绕着家畜这一传染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为我们现阶段实行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该文重点回顾了我国家畜传染源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与地位,为进一步理解和执行新时期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对全省灾情以及灾区钉螺和感染螺分布、灭螺工程的水毁程度、人群接触疫水、急性感染的发生、灾后延迟效应以及溃堤地区溃破后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结果1998年特大洪水使60个灭螺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的毁损;与1997年相比,人群接触疫水人数增加了2.32倍;急性感染和疑似急性感染病例数上升61.73%和345.45%。灾后延迟效应非常明显,人群 IHA 阳性率上升了31.16%,感染螺环境处数上升了23.01%。圩堤溃破地区,溃破后居民 IHA 阳性率上升了93.04%,粪检阳性率上升了17.57%。结论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产生了很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疫情的加重。  相似文献   

13.
1991—2000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制订全省防治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流行村为单位,汇总全省疫区1991~2000年各项螺病情指标,结合各年度疫情专题调查材料,分析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结果近10年,全省人群与耕牛感染率下降幅度分别为69.6%和60.7%;而疫区人群年均急感发病率表现为波动状态,波动幅度在2/10万至18/10万之间;但全省螺情呈上升态势,钉螺面积净增1 1%.结论1 0年来,防治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防治投入的增加,疫区人群生产、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减少了人群接触疫水频度,使血吸虫病病情得以有效控制.而气候变暖、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利于钉螺的孳生、迁徙;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运营等造成钉螺扩散;药物灭螺受制约,环改灭螺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实施等原因,是我省螺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后全省的防治策略要做好区域性防治规划,在控制疾病的同时,加强钉螺的监测与控制措施,确保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江西省200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开展监测点调查工作,统计与分析各项指标。结果全省12个监测点人群粪检阳性率为4.55%,活螺密度1.32只/0.11m~2,阳性螺密度0.003 3只/0.11m~2。结论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依然严峻,插花地区草洲小区域的联防联控亟待加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居民感染的重要因素,渔民、民工、商业服务等高危人群的防治急需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5.
血吸虫病是一种被忽略的热带病,严重危害流行区人民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通过积极防治,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控制了血吸虫病流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人员与物资流动愈加频繁,血吸虫病出现疫情回升和扩散,而且可能形成新的流行区。本文对我国和非洲国家血吸虫病的流行现况、实施的防治策略和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今后非洲国家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我国家畜血吸虫病造成的危害及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回顾了我国家畜血吸虫病的防控历程,及不同防控时期家畜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指出虽然我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影响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多种因素依然存在,该病在局部地区仍有死灰复燃或疫情回升的风险。血防工作者需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重点地区防治力度,巩固防控成果,突破消除家畜血吸虫病的关键技术难点,探讨提出精准防控技术措施和策略,推进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及疫情现状,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5年四川省血吸虫病历史资料、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血吸虫病监测资料和血防能力资料,分析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和流行现状。结果 四川省11个市(州)63个县(市、区)流行血吸虫病,2015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全省现有钉螺面积2 537.54 hm2,现有晚期血吸虫病人1 769例。2004-2015年累计查螺433 065.80 hm2,药物灭螺251 259 hm2;人群血检2 601.714 4万人次,人群化疗789万人次;检查耕牛127.611 7万头次。2004-2015年全省血吸虫病人和病畜数、有螺面积逐年下降,自2010年至今未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和病畜,自2004年至今未发现感染性钉螺。部分地区血防专业技术人员较少,防治技术与硬件设备落后,血吸虫病防控能力较弱。结论 四川省已于2015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提高能力建设、建立敏感有效的监测体系、实施精准血防,从而巩固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力争早日消除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为制订全省防治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铜陵县1991~2000年各项疫情与卫生经济学指标、血防投入与经费支出资料,分析疫情变化和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指标。结果 9年中,全县血防年均直接投入为174.65万元,全县人群感染率下降75.95%,血防效益为9364.67万元,费用效益比为1比5.96。结论 9年中,平均每年每万元血防投入达到防止64人感染血吸虫和治愈28例病人的防治效果,疫区年人均血防投入为7.7元,而年人均净获益约38.2元,取得了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