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化痰祛瘀法在对改善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78例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并根据患者的自身意愿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是在予以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补肾化痰祛瘀中药口服,一组为对照组只予以西医的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45天,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在中医症候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 SF -36量表积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来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两组在经不同治疗后对生存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 <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补肾化痰祛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气补肾化痰祛瘀法对缓解期慢阻肺并肺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缓解期慢阻肺并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益气补肾化痰祛瘀中药口服,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F-36量表积分变化以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相比较,除身体疼痛(BP)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缓解期慢阻肺并肺心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缓解症状,是治疗缓解期慢阻肺并肺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益气化痰祛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该病探索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证型属于肺脾肾气虚、痰瘀互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51例,采用简单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中药组26例、对照组25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同时还口服益气化痰祛瘀方。2组疗程均为4个月。结果中药组治疗前后对比的肺功能(FEV1)、临床症状改变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CAT)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西药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化痰祛瘀方在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FEV1、症状积分、健康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西药组,并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好,说明益气化痰祛瘀方治疗COPD具有疗效显著、控制病情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益肺肾、化痰祛瘀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化痰祛瘀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并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aO_2和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_2和PaCO_2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one second,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及FEV1/FVC(%)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0.6%,观察组有效率为95.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肺肾、化痰祛瘀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疗效,探究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方法。方法:将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肺病科门诊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辨证为肺肾两虚型患者72例,采用随机、小样本、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丸(晨服)、六味地黄丸(晚服)口服、晨起穴位贴敷、呼吸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安慰剂穴位贴敷、呼吸操的综合方案,疗程为3个月,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BODE指数、生活质量指标,并作出科学评价。结果: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平均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BODE指数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SGRG总评分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是科学有效并安全的,可以明显改善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痨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痨康。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mMR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组气短和喘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6MWT、肺功能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痨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气阴两虚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上健脾化痰活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临床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健脾化痰活血法进行治疗。治疗两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两个月后,比较分析可知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活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肾益气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加服温肾益气中药联合治疗,疗程3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肺功能及BODE指数的变化。结果:①两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6MWT)、SGRQ评分、BODE指数(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6MWT(P0.05)。③治疗前后两组的肺功能均无明显改善。结论:温肾益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保肺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兼痰瘀互阻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保肺汤加减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6.6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以及CAT评分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保肺汤加减治疗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通络方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止咳化痰平喘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止咳化痰平喘治疗。经规范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6 min步行试验(6MWT)进行比较。结果在中医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肺功能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FVC,FEV1/FVC,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FEV1,FEV1/FVC,指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 min步行试验(6MWT)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6MWT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6MWT指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西医止咳化痰平喘治疗相比,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对肺功能相关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背景:2005年11月16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轻松呼吸,不再无助”。其目的是关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使慢阻肺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提高生活质量。 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倡议, 其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 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并且把每年11月的一天定为世界慢阻肺日。以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慢阻肺的了解, 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和群众对慢阻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测定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骨质情况,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骨质疏松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患有COPD的老年患者30例为患病组,与同龄的身体体征指标正常老年人3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测定两组的身高、体重、骨密度、骨代谢、血钙等指标的异同。结果 :通过比较,患病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吸收值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随着COPD的加重,骨密度值降低的更加显著。对照组的身体状况、生活质量等情况明显优于患病组。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极易诱发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积极对症治疗对于改善COPD和骨质疏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静  杜延玲 《医学综述》2014,(10):1829-18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严重的疾病,具有病情迁延,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等特点。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肺血管发生改变,肺实质受到破坏,外周阻力增大,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作为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重要病理环节,该文通过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实验室检查、治疗和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归纳、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目前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血管重塑、肺动脉高压是发展至肺心病的关键环节,内皮素-1(ET-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CTGF)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并影响血管重塑的发生.结论:认识COPD血管重塑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对COPD病情发展机制的探讨和临床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