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7例(7只眼)患者眼科术后暴发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toxic anterior segment syndrome,TASS)诊治经过的体会,寻找TASS的发病原因,探讨治疗方法并观察其预后.方法 在2009年8月2周内的白内障手术及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发生TASS7例,立即对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全身及眼局部应用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观察15 d,随访6个月.结果 考虑发生TASS的原因可能与手术器械消毒过程中应用的去离子水有关.7例患者治疗15 d后炎症稳定,视力与发病前比,无差异.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无眼部炎症表现,人工晶状体表面无渗出物及色素沉着,虹膜无粘连,眼压正常.结论 TASS发生后,如能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预后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眼前节毒性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娟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9):1683-1685
目的:通过分析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toxic anterior segment syndrome, TASS)患者的临床表现, 寻找TASS的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通过前房及玻璃体穿刺培养的方法排除感染性细菌性眼内炎,考虑为TASS患者6例7眼,局部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眼液及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1mg及头孢他啶2mg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

结果:所有TASS患者前房液及玻璃体液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TASS患者1例2眼经局部类固醇激素眼液治疗,5例5眼经前房冲洗、玻璃体腔注药后,前房炎症明显好转,视力提高,随访6mo,未再出现眼部异常表现。查找致病因素时根据排除法考虑为消毒锅的原因,及时清洗和更换滤网后发生率明显降低。

结论:尽管TASS是眼前段手术的罕见并发症,及时查找致病原因,早期正确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对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例(30眼)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别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例12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7例18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25 g·L-1 Avastin 0.05 mL,并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术眼虹膜新生血管均在注射Avastin后3 d内消退;1例1眼患者在全视网膜光凝过程中虹膜新生血管复发,再次注入Avastin,完成光凝后加行周边视网膜冷凝,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光凝后3 d平均眼压为(21.8±5.8)mmHg(1 kPa=7.5mm-Hg).1周为(18.4±2.3)mmHg,6个月眼压为(17.1±1.1)mmHg,与治疗前(51.2±7.3)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仅2眼视力有改善,其余视力无明显提高.随访期间未发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和眼内炎、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可明显消退虹膜新生血管,联合睫状体光凝控制眼压.对治疗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中利用23G套管针行玻璃体穿刺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小梁切除手术,术中采用23G套管针行玻璃体穿刺,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中均无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视网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30例患者的眼压控制均达到满意效果.随访至术后12个月,眼压为(15.93±1.35) mmHg(1 kPa=7.5 mmHg),较术前的(56.34±6.96) mmHg显著降低(P=0.00).30眼中23眼视力提高.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手术时,应用23G套管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调节眼压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带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使用带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27例(27眼).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随访3个月~1年,除1例高血压患者发生玻璃体积血,视力下降外,其余视力均有改善.全部病例术后前房加深,前房角开放.眼压下降,术前24~ 62 mm Hg,平均(36.36±9.52)mmHg,术后5~26 mm Hg,平均(16.36±5.76) mm Hg.结论 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和钝性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晶体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和钝性房角分离法治疗18例(18眼)伴有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手术技巧、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并发症进行探讨。结果 18例(18眼)患者术后1d、1周和3个月的平均视力分别为0.30±0.41、0.37±0.32和0.52±0.36,较术前平均视力0.15±0.19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d、1周、3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8.3±7.8)mmHg(1kPa=7.5mmHg)、(15.8±3.9)mmHg、(16.2±2.6)mmHg,与术前用药前平均眼压(30.7±6.5)mmHg及药物治疗后平均眼压(17.2±4.8)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3.04±0.38)mm较术前(1.98±0.31)mm显著增加(P<0.05);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不同程度开放,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和钝性房角分离治疗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儿童白内障25G扁平部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后穿刺口的愈合过程及特点。方法行25G无缝线扁平部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的儿童先天性白内障7例(11眼),观察切割时间、术中术后临床效果、术后穿刺口渗漏、眼压变化、并发症和穿刺口UBM影像学征象。结果所有患儿平均切割时间为(40.9±8.4)s。术中玻璃体波动小,术后炎症反应轻、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巩膜穿刺口无明显渗漏。患儿眼压平稳,术前(13.41±3.44)mmHg(1kPa=7.5mmHg)与术后1d(13.77±4.47)mmHg、1周(13.11±3.20)mmHg、1个月(13.39±2.55)mmHg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UBM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3d巩膜穿刺口部位可见贯穿巩膜及睫状体扁平部的连续低回声缝隙;术后7d缝隙明显缩小;术后2周穿刺口内口已愈合;术后3周8眼(72.7%)已不能检测到扁平部穿刺口;术后4周所有穿刺口完全愈合。结论通过UBM观察到儿童25G无缝线扁平部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后巩膜穿刺口的恢复迅速、愈合良好,未见切口渗漏及玻璃体嵌...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房水引流阀治疗眼外伤玻璃体手术后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应用房水引流阀治疗的眼外伤玻璃体手术后难治性青光眼15例(15眼),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结果15眼中,在术后1月及2月时各有1眼眼球摘除和眼内容摘除,余13眼随访6~25月,平均14.9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8眼,提高4眼,下降3眼。术后1周、1月时15眼的平均眼压为(10.82±1.41)mmHg和(13.56±3.8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6月及25月随访时13眼的平均眼压为(16.02±5.17)mmHg和(17.23±3.82)mmHg。末次随访时眼压正常6眼,加用局部降压药后正常4眼:成功率为66.7%(10/15)。主要并发症有前房积血、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等。结论房水引流阀是治疗眼外伤玻璃体手术后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结合眼内窥镜技术下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12-07/2013-07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5例15眼伴光感以上视力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使用小梁切除术结合眼内窥镜技术下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 mo。15例15眼术后1 wk眼压12.53±3.73mmHg (1mmHg=0.133kPa),较术前眼压58.81±5.91 mmHg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mo患者平均眼压18.26±4.31mmHg,术后3mo患者平均眼压17.06±3.65mmHg,术后6mo患者平均眼压16.13±3.66mmHg,患者术后随访各时段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提高2例2眼(13%),无变化者11例11眼(73%),视力下降者2例2眼(13%)。随访中有4例4眼眼压增高,使用1~2种降眼压眼药水及局部按摩眼球使得患者眼压<21 mmHg。术后眼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15例15眼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回退。术后随访眼部B超检查未见眼球萎缩、脉络膜及视网膜脱离。结论:小梁切除术结合眼内窥镜技术下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挽救患者残存视力,解除疼痛,为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个性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6-01/2018-10在我院眼科中心接受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9例19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结果:选取的患者中7眼经药物治疗后眼压下降、前房恢复,3眼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后囊膜切开+玻璃体前界膜切开,5眼行白内障超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囊膜切开术,2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囊膜切开,1眼行玻璃切除术,1眼在术中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予以玻璃腔水囊穿刺抽液后完成小梁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术后患眼均眼压下降,前房恢复,部分患者视力提高。眼压由治疗前31.25±5.19mmHg降至治疗后14.43±3.46mmHg (P<0.05),前房轴深由治疗前0.69±0.57mm恢复至治疗后2.64±0.47mm(P<0.0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71±0.25,术后为0.34±0.19(P<0.05)。除1眼出现低眼压、脉络膜脱离外,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恶性青光眼发生后需充分评估患者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