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阳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医学各个学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阴阳理论中"一分为三"的观点在中医学中应用的一些体会阐述如下.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古人为说明事物普遍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创立了阴阳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古人认为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所有对涉及到人体生理结构组成上的性质分类,最后都是用阴阳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脏腑、气血、上下、内外、表里以及气味的升降沉浮,脉学的划分和认识等等.  相似文献   

2.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是中医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与重要理论工具,涉及藏象、经络、病机、治疗、方药、针灸、养生等中医学主要理论范畴的内容.对于阴阳的概念,应理清阴阳与矛盾的关系,并区分哲学阴阳与医学阴阳的不同.医学阴阳有其特定的医学内容,可直接用于具体指导临床实践,主要包括:①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质的抽象表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模型中医学思维探讨中医色诊.方法:基于中国古典哲学元素系统发生同构律,从哲理和数理两个层面解读中医色诊规律.结果:中医色诊在哲理上应用了太极、冲气、阴阳、五行等思维模型,在数理上以奇数演化律S2=2n+1这一公式为规律.结论:模型中医学下的色诊具有哲理同构律和数理同构律,并且可以使色诊更加完善,从而有效合理地指...  相似文献   

4.
目的简要探讨论述《周易》中的三义理论,即简易、变易、不易对于中医学阴阳理论的影响,突出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方法将三义理论、中医学阴阳理论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相联系。结果《周易》通过三义理论阐述了疾病产生的最基本原因在于阴阳不调。结论在阴阳衡动不居的基础上,抓住当下规律调护阴阳平衡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根本原则,提示今人应适当了解《周易》以求得中医学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理论及诊疗实践中,全息律有着广泛体现。从哲学层面来看,中医学气本原论、阴阳互藏互根、五行互藏与归类等概念都蕴藏着丰富的全息律思想。通过对中医全息律思想进行哲学探讨,意在阐释全息律思想与中医学之间的关联,分析中医全息律思想的价值与不足。未来对中医全息律思想的研究,既要在全息律哲学思维的指导下,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行哲学考究,同时也要借鉴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对中医全息律思想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对中医全息律思想进行验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群经见智录>为近代名医恽铁樵为维护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而著.书中通过剖析中医学经典著作<内经>的理论实质,对构成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等令人费解之处作了比较圆满的解释.认为<内经>之五脏,非血肉的五脏;<内经>之阴阳,通<易经>之阴阳.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进中医,应以中医学术为主;维护中医,倡导中西医学沟通.恽铁樵这种从社会需要出发,努力发掘、提高中医学,使之与社会、与时代同步前进的思想,对于今天中医学术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同阴阳律一样,五行生克制化律也是中医基础的、核心的理论.不懂得阴阳五行律,就不懂得中医,也就无法运用中医的包括气功的理论去有效地指导医疗和健身的实践.所以阴阳五行律也是养生的根本指导思想.上期介绍的阴阳功法和本文介绍的五行功法,都是养生益寿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人体的阴阳与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现代理论来解释中医学所讲的阴阳,揭示人体阴阳之本质,是目前中医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现代生物学知识,将中医学的阴阳理论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相比较,提出人体的阴阳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许多密切关系,代谢可能为人体阴阳的核心或本质。  相似文献   

9.
阴阳观念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在千年来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中国人认识世间万物最基本的理论工具,涉及到政治、思想、社会等方方面面。秦汉时期阴阳观念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此时的中医学正处于形成时期,自然而然的接收阴阳观念为己所用,构建起独特中医学理论体系。本文将以《黄帝内经》中涉及阴阳学说的相关内容为载体来初步探究秦汉时期阴阳观念对其阴阳理论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探索和认识由术数的世界观所支撑的中医理论大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创新性意义。本文从医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黄帝内经》的主要术数范畴-阴阳、五行、六律、九宫八风、运气干支等的特点及其与传统术数的有关方面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采用术数作为理论的底层去解释生命现象的思想,阐述了术数理论和方法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