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发区,HBV携带率高达10%~15%,而垂直传播在HBV代一代相传的恶性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母婴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以及家庭内部接触传播关注较多,而对父婴垂直传播未引起足够重视。乙肝父婴垂直传播就是指感染乙肝病毒的父亲其精子已携带有乙肝病毒DNA片段,这种DNA片段可存在于精子头部的细胞浆中,通过受精,就可以在子代细胞中继续复制,发生子代细胞感染,引起乙肝的父婴传播。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父婴垂直传播(P-FT)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7年01月~2008年12月因体检筛查丈夫血清HBV-DNA阳性而妻子无HBV感染的病例。妻子以乙肝疫苗(HBVac)免疫至抗-HBs抗体阳性后再妊娠的78例夫妇作为观察组,自孕28周起每4周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至产前。另筛选入院时孕妇无HBV感染,而丈夫血清HBV-DNA阳性的36例夫妇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24h内采血检测血清HBV-DNA及抗-HBs抗体,观察两组新生儿HBV感染率及抗-HBs抗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V感染率为15.38%(1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4%(16/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23,P0.05);观察组抗-HBs抗体阳性率为47.44%(3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3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25.28,P0.05)。结论 HBV存在父婴垂直传播而引起宫内感染,孕前肌注乙肝疫苗、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预防免疫手段可有效预防HBV的父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人口HBV携带率高达10%,其中相当一部分来源于HBV携带的母婴垂直传播。所谓母婴垂直传播,是指HBsAg阳性母亲在子女的生命早期即胎儿期、分娩过程中和产后新生儿期将自身的HBV传给子女。本文通过对我院近两年住院新生儿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归纳整理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控制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以预防及降低人群中乙肝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在HBV的众多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并且经母婴传播HBV的新生儿更易形成慢性持续携带者,进而发展为肝炎病人。  相似文献   

5.
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的产前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已达1.2亿人,而乙肝患者已达3000万。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有40%~60%是通过母婴传播的r2],即孕妇HBeAg阳性及HBV-DNA阳性时期胎儿感染率高。因此,做好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能力,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产科门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4种感染性疾病均可从感染的母亲垂直传播给婴儿。为有效预防上述四种感染性疾病的垂直传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院对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来本院做围产期保健的3155例孕妇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我国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其预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乙肝病毒的高流行区,携带者多来自垂直传播。亲代所携带的HBV可通过母婴、父婴以及遗传传播等方式感染胎儿,并于出生后造成慢性感染或病毒携带状态。目前我国采用孕期母亲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生后联合免疫以及母亲主动免疫等手段有效的阻断了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孕妇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G1896A变异对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收集40例本院妇产科HBeAg(-)/HBsAg( )的孕妇血标本,同时收集这些孕妇分娩时新生儿脐带血40例.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孕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HBV-DNA栽量,PCR-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HBV-DNA前C区G1896A变异.分析HBV前C区G1896A变异及孕妇血清HBV-DNA载量对母婴垂直传播率的影响.结果 40例孕妇血清共检测到25例HBV前C区G1896A变异(62.5%);变异组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44.0%(11/25),未变异组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40.0%(6/15),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614,P>0.05).孕妇血中HBV-DNA高载量组(≥1×105 copies/ml)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62.5%(10/16),低栽量组(<1 × 105 copies/ml)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29.2%(7/24),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3649,P<0.05).结论 HBV前C区G1896A变异未增加母婴HBV垂直传播率,孕妇血清中HBV-DNA栽量升高是母婴HBV垂直传播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公认的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五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大量研究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者其母婴传播率达92—97%。提高人口素质,首先要做到优生,预防母婴肝炎的传播是优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途径复杂,流行甚为广泛,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疾病预防的重要问题之一。乙型肝炎患者无男女性别差异,我国约有1千多万HBV携带者妇女涉及到生育问题。据文献报道:新生儿感染HBV后,有85%可能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30%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因此了解其传播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阻断母婴间的HBV传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对HBV母婴垂直传播进行了调查探讨和分析,并介绍了预防HBV传播方法和阻断其传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敏感、特异的实时荧光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母乳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以探讨PCR在指导母乳喂养中的价值。方法应用PCR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检测母乳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情况。结果母血HBsAg,HBeAg及HBcAb阳性者其初乳排毒率为88.1%,HBsAg,HBeAb及HBcAb阳性者其初乳排毒率为41.1%,仅HBeAb与HBcAb阳性者其初乳排毒率为14.3%。结论产妇体内HBV复制活跃、乳汁排毒率高,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大。母乳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率:大三阳(88.1%)>小三阳(41.1%)>双抗阳性(14.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高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妊娠中晚期孕妇使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97例高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妊娠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TF组(n=48)和LdT组(n=49).DTF组口服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DTF)治疗,LdT组口服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治疗,对比两组孕妇血清乙肝病毒基因(Hepatitis B virus-DNA,HBV DNA)水平、外周血Treg/Th17平衡状态、HBV母婴传播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孕妇HBV DNA水平、HBV 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Treg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Treg/Th17比值、新生儿HBV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T与DTF两种药物对高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妊娠中晚期孕妇治疗,均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调节免疫状态,降低HBV DNA水平,提升抗病毒效果,效果相当,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济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为了探讨子宫内垂直感染是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们采用酶联法、巢式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胎儿血清、肝脏的乙型肝炎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母亲HBsAg 阳性者,其胎儿血清及肝脏中均可查到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感染率可达到53.3 %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宫内垂直感染是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与母婴传播的研究和阻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BV感染是危害我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人群HBsAg的阳性率1992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为9.75%;根据卫生部2008年发布的最新乙肝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到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以此推算,我国目前有HBsAg携带者约有9300万。1岁以内的感染HBV的婴儿有70%-90%成为新的HBV储存库和传染源,而父婴传播、母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造成的可能威胁生命的肝脏感染。我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区,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或在幼儿期的儿童间传播。以往研究表明,孕妇体内Th1/Th2细胞免疫失衡是导致HBV宫内感染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新近发现的与白细胞介素-23(IL-23)相关,能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CD4+T细胞亚群即Th17细胞,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下面就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现状、IL-23与乙肝合并妊娠及宫内感染等疾病的关系及此免疫通路活化在乙肝合并妊娠及宫内感染的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榄地区外地民工妇女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情况.方法检测在我院分娩的本地产妇及外地民工产妇各800例的HBV标志物,其中92例本地产妇及90例外地民工产妇为HBV携带者,相应为本地新生儿组及外地新生儿组,采集两组脐血检测HBV标志物.结果本地与外地民工产妇HBV携带率大致相仿,外地新生儿HBV感染率较本地新生儿明显增高.结论外地新生儿HBV感染率明显增高,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母婴保健工作,降低外地民工的新生儿HBV感染率,提高人口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小榄地区外地民工妇女乙型肝炎病毒 (HBV)母婴垂直传播情况 .方法 检测在我院分娩的本地产妇及外地民工产妇各 80 0例的HBV标志物 ,其中 92例本地产妇及 90例外地民工产妇为HBV携带者 ,相应为本地新生儿组及外地新生儿组 ,采集两组脐血检测HBV标志物 .结果 本地与外地民工产妇HBV携带率大致相仿 ,外地新生儿HBV感染率较本地新生儿明显增高 .结论 外地新生儿HBV感染率明显增高 ,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母婴保健工作 ,降低外地民工的新生儿HBV感染率 ,提高人口身体素质 .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肝炎病毒之一,是重要的肝脏疾病致病因子.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输血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接触传播及其他传播,如通过蚊子、臭虫和虱子等吸血昆虫传播.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我国相当严重,其中孕妇的HBV DNA阳性率也较高,如何切断母婴传播,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81例血液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所生产的婴儿进行了研究,并对33例HBV DNA≥10^6拷贝/ml的孕妇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然后用婴儿的脐血检测HBV DNA。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单个核细胞(PBMC)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新生儿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选择HBV257例感染产妇,检测新生儿脐血血清和脐血单个核细胞(UBMC)中的HBV—DNA;所有新生儿出生24h内和生后2w分别注射HBIG 200IU,1月时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并在1岁时检测血清HBsAb和HBV—DNA。结果正规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后,UBMC中HBVDNA阳性的婴儿1岁时HBsAb阳转率明显低于血清HBV—DNA阳性、UBMC阴性者(50.00%vs.77.78%,P〈0.05)。而且,UBMC阳性组有15.79%的婴儿1岁时血清HBVDNA阳性。结论HBIG联和乙肝疫苗能够阻断PBMC感染HBV新生儿HBV的垂直传播,但存在部分病例的阻断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