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设计合成β-榄香烯取代哌嗪酰胺类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癌活性筛选。方法通过合成β-榄香烯单氯代物,在其结构中引入取代哌嗪结构来合成β-榄香烯取代哌嗪衍生物,然后再与取代苯甲酰氯或取代苯丙烯酰氯反应制得β-榄香烯取代哌嗪酰胺类衍生物。采用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人肝癌细胞、人纤维肉瘤细胞等10种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合成了2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β-榄香烯取代哌嗪酰胺类衍生物。经1H—NMR、MS波谱分析确证结构。其中21个化合物经MTT法测定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活性大多高于β-槛香烯。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合成β-榄香烯吲哚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癌活性筛选。方法通过合成β-榄香烯氯代物,在其结构中引入3-吲哚乙胺结构片段进而合成β-榄香烯吲哚衍生物。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β-榄香烯吲哚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活性实验结果显示14个目标化合物的活性高于β-榄香烯。结论在β-榄香烯结构中引入3-吲哚乙胺结构片段有利于提高此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设计合成β-榄香烯芳杂环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癌活性筛选.方法 以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经烯丙位的氯代反应,合成β-榄香烯氯代物,再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在β-榄香烯母体上引入含氮芳杂环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SRB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共合成9个未见报道的β-榄香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所有化合物对3种人癌细胞HL-60、HeLa、SGC-7901的IC50值均远低于β-榄香烯.结论 在β-榄香烯结构中引入含氮芳杂环,可改善化合物的水溶性,显著提高体外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4.
β-榄香烯醇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设计合成β-榄香烯醇酯类化合物,并进行体外抗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烯丙位的氯代反应,先合成β-榄香烯氯代物,再与羧酸或氨基酸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用SRB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共合成10个未见报道的β-榄香烯醇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所合成的多个化合物对3种人癌细胞HL-60、HeLa、SGC-7901的IC50值低于β-榄香烯。结论通过在β-榄香烯结构中引入含氮、含氧基团,改善其水溶性,可以提高体外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合成β-榄香烯胺类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癌活性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 β-榄香烯经氯代、胺化制备目标化合物。以SRB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HL-60、HeLa、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的12个新化合物经IR、MS和1H-NMR确证结构。初步药理结果显示大部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明显强于β-榄香烯。  相似文献   

6.
榄香烯原料药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榄香烯原料药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氧化铝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等分离方法从榄香烯原料药中分离化合物,采用NMR等光谱学手段对它们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榄香烯(1)、γ-榄香烯(2)、β-石竹烯(3)和δ-榄香烯(4)。结论不仅对榄香烯原料药的3个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结构确证,而且对原料药中的1个主要杂质成分β-石竹烯进行了结构确证,并首次对文献中β-石竹烯碳谱数据中有误的归属进行了纠正。为榄香烯原料药质量控制和临床试验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合成含有榄香烯结构的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评价其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抑制活性.方法 以β-榄香烯结构作为锌离子结合型HDACI表面识别基团,分别以脂肪酸、异羟肟酸、酰胺结构片段为锌离子结合基团,设计并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脂溶性的抗肿瘤药物β-榄香烯和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对H22肝癌细胞可溶性抗原(NDV-H22抗原)脂质体瘤苗的共同修饰,来增强瘤苗的抗肝癌效应,为临床抗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NDV的弱毒株losota株感染H22肝癌细胞。用KCl法提取可溶性抗原。用改进的机械分散法制备多复层脂质体(MLV)。将60只BalB/c鼠腹腔接种H22肝癌细胞后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再分为两部分,24小时后,分别腹腔接种:脂质体包裹NDV修饰的H22抗原(LVAg组)、脂质体共包裹β-榄香烯与H22抗原的制剂(LEAg组)、脂质体共包裹NDV-H22抗原与β-榄香烯的制剂(LEVAg)。1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记录小鼠的生存期,MTT法测定淋巴细胞毒活性。结果 LEVAg组的抗肿瘤效应最强,其生存期为(45.8±3.8)d,脾淋巴细胞毒活性为(46.4±1.9),均高于LVAg分别为[(35.2±5.5)d和(30±2.8)]和LEAg组分别为[(37.8±3.7)d和(29.0±1.5)](P<0.001);LVAg和LEAg组小鼠的生存期及脾淋巴细胞毒活性无显著性(P>0.05)。结论将NDV-H22抗原和β-榄香烯共包入脂质体中,其抗肝癌免疫效应明显增强,二者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雪  周赟  陈蕾 《安徽医药》2015,(8):1429-1432
β-榄香烯作为一种新兴的抗肿瘤中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也可增强多种抗肿瘤中药对胶质瘤、肺癌、甲状腺癌、肝癌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同时,科研工作者也对β-榄香烯在非肿瘤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产生极大的兴趣。该文将对β-榄香烯的主要抗肿瘤机制及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希望为今后β-榄香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β-榄香烯对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肝癌7402细胞体外培养,β-榄香烯干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β-榄香烯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肝癌7402细胞经过β-榄香烯干预,其存活率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β-榄香烯干预后,进入S期和G2期细胞明显减少,G1期细胞增多,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结论β-榄香烯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阻滞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相似文献   

11.
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机制。方法用克隆形成法检测不同时间-浓度条件β-榄香烯和/或放射作用后的人肝癌细胞株存活分数,计算放射增敏率(SER)。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时间-浓度条件下β-榄香烯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0、100、1000nmoL/L β-榄香烯作用24h后SER分别为1.32,1.71和1.36。β-榄香烯作用时间和浓度越高,人肝癌细胞G2/M期的比率也越高。100、1000nmoL/L β-榄香烯作用24h后,G2/M期比率明显升高。10nmol β-榄香烯作用24h细胞凋亡百分率20.71%。结论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对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β-榄香烯对细胞的G2/M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2.
β-榄香烯(Elemene)是从姜科植物莪术中提取的萜烯类化合物,近30年来对莪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基础及临床实验等研究结果表明,β-榄香烯是莪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具有抗瘤谱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诱导凋亡是β-榄香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同时β-榄香烯还具有抑制转移、抗多药耐药、抗肿瘤免疫、化疗增效、放疗增敏等作用,现就β-榄香烯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成吲哚美辛5-氟尿嘧啶甲酯,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5-氟尿嘧啶及吲哚美辛为主要原料,经2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应用Hela、HT1080、kB、Heps及Bel-7 402等5种肿瘤细胞系对吲哚美辛5-氟尿嘧啶甲酯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选用小鼠肉瘤S180瘤株、肝癌H22瘤株和Lewis肺癌实体瘤3种瘤株为指标,对吲哚美辛5-氟尿嘧啶甲酯的体内抑瘤活性进行考察。结果经熔点测定及1H-NMR、MS及IR确证目标产物结构,产品收率为66%;吲哚美辛5-氟尿嘧啶甲酯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很弱,但对于小鼠S180、H22及Lewis 3种实体瘤的抑制作用与5-氟尿嘧啶相近。结论吲哚美辛5-氟尿嘧啶甲酯为5-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从中药莪术中分离得到的新型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β-榄香烯的体外抗疟活性,。方法:采用恶性疟原虫3D7株(氯喹敏感株)和Dd2株(氯喹抗性株)进行测试,恶性疟原虫经过同步化处理后添加β-榄香烯,40 h后涂片镜检,观察其细胞形态变化;采用SYBR Green I染料法检测两种虫株对β-榄香烯和氯喹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10μg/mL的β-榄香烯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40μg/mL的β-榄香烯可以完全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3D7虫株和Dd2虫株对β-榄香烯的IC_(50)值分别为(13.60±0.540)μg/mL和(12.59±0.54)μg/mL。结论:β-榄香烯具有显著的体外抗疟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δ-榄香烯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δ-榄香烯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肿瘤生长抑制率为指标,体外采用MTT法检测δ-榄香烯对人宫颈癌Hela、胃癌SGC-7901、结肠腺癌DLD-1、黏液性表皮样肺癌NCI-H292、乳腺癌MCF-7、肝癌HepG-2细胞及急性前髓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和小鼠正常骨髓细胞及人正常肝胚胎细胞WRL-68的生长抑制作用;体内检测δ-榄香烯对裸鼠移植性人肝癌HepG2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δ-榄香烯在体外对上述7种人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57.9、323.6、222.4、233.2、287.3、231.6、154.5μmol·L-1,而对小鼠骨髓细胞和人正常肝胚胎细胞的生长无抑制。给药剂量为75mg·kg-1和150mg·kg-1的δ-榄香烯在体内对裸鼠移植性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84%和47.47%;电镜下150mg·kg-1δ-榄香烯组细胞膜表面可见细胞表面泡状突起形成、微绒毛消失或基本消失、胞体固缩,并可见分离出的凋亡小体。结论:δ-榄香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β-榄香烯抗癌活性及其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榄香烯可以增强临床多种抗癌药物对肺癌、肝癌、食道癌、鼻咽癌和妇科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介入、腔内化疗及癌性胸腹水的治疗。由于β-榄香烯的非水溶性、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然而随着新辅料、新技术的发展,β-榄香烯传递系统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β-榄香烯制剂,可望满足临床治疗中的各种需要。本文对β-榄香烯抗癌活性和新型给药系统如脂质体、微乳、微囊等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β-榄香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榄香烯(elemene)是我国首先从姜科植物温郁金的根茎中提取的抗肿瘤有效成分,是国家二类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目前的制剂以β-榄香烯(化学名:1-甲基-1-乙烯基-2,4-二异丙基环已烷,分子式为C15H24,分子量为204)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少量γ-和δ-榄香烯及其它萜类化合物,3者均为抗癌活性物质,统称为榄香烯。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表明β-榄香烯对多种骨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和鹌鹑饵食性高脂血症模型,研究β-榄香烯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2O2)建立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0.1、1、10 mg/L)β-榄香烯对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鹌鹑高脂血症模型,观察β-榄香烯对鹌鹑血清SOD活性、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β-榄香烯可降低内皮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β-榄香烯升高鹌鹑血清中SOD活性和NO含量,降低MDA水平.结论:β-榄香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及保护血管肉皮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9.
β-榄香烯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药物,其注射液和口服乳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包括肺癌、肝癌、脑癌、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就β-榄香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逆转多药耐药和提高放化疗敏感性几方面的分子机制及其新型递药系统的开发进行综述,为β-榄香烯的抗肿瘤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β-榄香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体内过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堃  苏成业 《药学学报》2000,35(10):725-728
目的 研究β-榄香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体内过程。方法 用G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β-榄香烯浓度。结果 大鼠iv β-榄香烯50,75,100 mg.kg-1的时量曲线属二室模型,药物自血浆消除较快,且呈线性动力学。大鼠ip本品100 mg.kg-1的时量曲线属一室模型,但其消除慢于iv。本品自大鼠尿、粪、胆汁的排出量均很少。β-榄香烯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7.7%。结论 β-榄香烯在大鼠体内吸收快、分布广、消除快、蛋白结合率高,经尿、粪、胆汁排泄不是本品的主要消除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