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常规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PML/RARa融合基因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其在临床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1例APL患者,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及FISH技术检测患者PML/RARa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51例患者中41例(80.4%)为t(15;17)(q22;q21)易位的核型异常,其中38例(74.5%)为单纯t(15;17)(q22;q21)易位的核型异常,3例(5.9%)为伴t(15;17)(q22;q21)易位的复杂核型异常;10例(19.6%)无t(15;17)(q22;q21)易位的核型异常中1例(2.0%)为不伴t(15;17)(q22;q21)易位的复杂核型异常,1例(2.0%)为t(11;17)(q13;q21)易位的核型异常,3例(5.9%)为正常核型,5例(9.8%)未见分裂相。在进行FISH检测的51例患者标本中48例(94.1%)有PML/RARa融合基因异常,同时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的41例患者同时存在t(15;17)(q22;q21)易位的核型异常和PML/RARa融合基因异常,两者符合率为100%;在15例正常骨髓标本的FISH检测中15例标本结果均未发现有PML/RARa融合基因,提示FISH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对于初发的APL患者,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间期荧光杂交技术结合分析APL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是诊断该病的有力工具,FISH技术操作更为简单,省时直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细胞分子遗传学异常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69例AP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者作为一组,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伴其他核型异常者作为另一组,所有患者都做PML/RARa融合基因检查,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 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的APL患者在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治疗后获得CR的时间明显短于t(15;17)(q22;q21)伴其他核型异常的APL患者,并且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的APL患者复发的时间(是指患者第一次达到CR到第一次复发这段时间)明显长于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伴其他核型异常的APL患者;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长型(L)和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短型(S)相比较,L型患者对ATRA治疗反应更为敏感,诱导达到CR的时间更短,复发的间隔时间更长;在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达到CR后,大部分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的APL患者仍能查到t(15;17) (q22;q21)的存在.结论 与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的APL患者相比,具有复杂核型的APL患者对ATRA治疗反应差,易复发,预后不良;在使用ATRA治疗APL患者达到CR后应及时、充分的巩固化疗.  相似文献   

3.
两种PML/RARa表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10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银巧  金洁 《浙江医学》2009,31(4):476-477
大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都有染色体t(15;17),15号染色体上的PML基因和17号染色体七的全反式维甲酸受体-a的融合基因PML/RARa形成后,抑制细胞的分化,使细胞成为肿瘤细胞。PML/RARa有短型(S型)和长型(L型)等类型存在。本文通过对104例AP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ML/RARa的不同表型与APL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特征性标志为染色体t(15; 17)(q22; q21)易位,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视黄酸受体α(RARα)融合基因。PML-RARα融合基因在APL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典型APL患者因缺乏PML-RARα融合基因,故为RARα与其他伙伴基因融合形成X-RARα融合基因,主要包括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蛋白-RARα、核仁磷酸蛋白-RARα、核有丝分裂器蛋白-RARα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B-RARα等。未来,深入研究APL相关融合基因不仅有助于明确其发病机制,还有望为APL的治疗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分化综合征     
陈刚  夏瑞祥 《安徽医学》2010,31(3):292-29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其细胞遗传学特征为t(15;17)染色体异位,该异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发生融合,表达PML—RARα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6.
<正>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docyt-ic leukaemia,APL)细胞中存在着一种特异性的染色体易位t(15;17)(q22;q12-21)。它使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aemia,PML)基因和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RARα)基因发生并置,结果形成PML-RAR α融合基因。人们早就认定RAR α是一种细胞内受体,它与维甲酸结合后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髓系细胞的分化。本文就近年来PML基因研究近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预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APL)患者染色体易位t(15 ;17) ,导致产生该病特异的融合基因PML -RARa ,由于PML外显子的使用差异而产生了融合基因异构体。该研究用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原位杂交 ,分别检测PML -RARa异构体L型与S型患者骨髓细胞bcl- 2基因表达水平 ,同时比较临床特征及治疗相关预后 ,结果提示 ,PML-RARa二种转录本之间 ,在bcl- 2基因表达、临床特征、诱导缓解时间、复发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刘小宁  衡春  陈凤丽 《吉林医学》2010,(35):6514-6515
目的:探讨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及染色体分析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断的价值。方法:骨髓细胞24h培养后,采用FISH法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同时染色体R显带法分析是否存在t(15;17)。结果:41例确诊的APL患者中FISH检测发现所有病例均存在PML/RARα融合基因,检出率为100%,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典型t(15;17)38例,复杂核型1例,正常核型2例,检出率为92.7%。结论: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和染色体分析是诊断APL的可靠方法,而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灵敏度更高,可作为细胞遗传学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1957年Hillstead首先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区分出来,予以命名,并描述其临床特征。1976年Golomb等发现APL有第17号染色体(chr.17)的长臂部分缺失,即del 17(q11~21),之后又证实这缺失部分移位至第15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形成t(15;17)(q22;q21),当时  相似文献   

10.
隋美娟  张卓  周晋 《医学综述》2015,(5):831-83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99%的APL有染色体t(15;17)(q22;q12)易位和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维甲酸受体基因融合基因的形成。近年来,由于亚砷酸等靶向药物的应用,APL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但亚砷酸应用的同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对肝脏,进而影响着亚砷酸在肝脏转化为活性产物中的疗效。该文针对亚砷酸治疗APL的肝功损害特点以及保肝药物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合理化监测肝功能及保肝药物的应用,以使亚砷酸的疗效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影响亚砷酸(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162例患者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染色体异常等可能影响As2O3疗效的因素进行评价。结果16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率为72%;部分缓解(PR)率为13.6%。初诊时WBC数、LDH水平比较高,无(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或PML/RARα融合基因的APL患者应用As2O3治疗缓解率比较低;而存在(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或PML/RARα融合基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使As2O3治疗APL的缓解率明显提高。结论初诊时WBC计数、LDH水平、有无(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或PML/RARα融合基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是影响As2O3治疗APL患者疗效的重要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松  陈志哲 《医学综述》2007,13(11):838-84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即英、法、美(France Ameri-ca British,FAB)分型的M3,其细胞遗传学特征为t(15;17)q(22;11 22)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维甲酸受体a基因,即PML/RARa)融合基因,临床上表现为发病急,病情重,出血倾向较明显,由于本身特殊的生物学及临床特点,用针对于其他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般化疗,疗效差,并且容易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但是,自从全反式维甲酸、砷剂的出现,使APL的预后有了较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cr/ab1与PML/RARa融合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中的表达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病例中,根据患者诊断与治疗情况随机选取260例。初诊组80例,缓解组180例,均行巢式聚合酶链法检测Bcr/ab1与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情况。结果初诊组Bcr/ab1融合基因阳性率为72.5%,显著高于缓解组的1.1%;初诊组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率为60%,显著高于缓解组的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基因不仅在诊断急性早细粒白血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病情转归评估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梓伦 《广东医学》2004,25(8):869-87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是所有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中最有希望治愈的一种 ,治疗方法包括 :化疗、全反式维甲酸 (ATRA)、三氧化二砷、造血干细胞移植 (SCT)。致病基因为 15号染色体 (PML)基因和 17号染色体维甲酸α-受体易位而形成PML -RARα融合蛋白 ,少数患者有变异型易位 ,从形态上和典型APL难以区别 ,这些变异型包括PLIF ,NMP ,NUMH ,和STAT5b。除PLIF基因外 ,其他的基因均对ATRA不敏感[1] 。1 诱导治疗1 1 化疗 APL的化疗和其他AML的化疗方法无不同。APL对蒽环类特别敏感 ,可能是P -gP和其他耐药标记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的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的特征。方法我们对35例以FAB分类标准确诊的APL初发患者的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以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APL患者白血病细胞内均见Auer小体,其中有24例(占68.8%)的患者可见"柴捆细胞"(faggot cell)。POX染色呈强阳性反应,M3a型细胞浆中有粗大密集颗粒,M3b型细胞浆内为细小颗粒。在35例患者中有32例(占91.4%)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31例(占88.6%)的APL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21)及PML-RARa融合基因。1例(占2.86%)具有染色体t(11;17)(q23;q21)及PLZF-RARa融合基因。3例(占8.6%)无染色体核型异常。结论 APL白血病具有独特的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急性髓性白血病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LJ  Lu XL  He J  L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2):2256-2260
目的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可能出现的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MLL)基因重排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采用多种位点特异性DNA探针(染色体全染、特殊位点、双色或多色易位融合探针),对58例AML患者(47例成人AML,11例儿童AML)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有6例出现MLL基因重排,分别出现MLL基因的移位,复制及丢失,阳性率占10.3%。其中4例为成人AML,2例为儿童AML,除了MLL基因重排外,5例AML患者同时合并有复杂的核型变化,分别为:47-48,XX,der(1)t(1;17)(p36.1;q23),+4,+10,der(11)t(11;17)(q23;q23),-17,-18, +20,+21?.ish+21(wcp21+),der(1)t(1;17)(wcp17+),der(11)t(11;17)(wcp11+;wcp17 +);46,XX,del(5)(q13q33),r(11)(p15q25),+r(11)(p15q25).ishr(11)(wcp11+,MLL+),+r (11)(wcp11+,MLL+);46,XY,del(11)(q23)[2]/46,idem,add(16)(p13.1)[8]/46,XY[10].ishadd(16)(wcp16+),rea(11)(wcp11+);55,XY,+ markers.ish 11q23(MLL×3),+21(wcp21 +);46,XY,add(11)(q23)[6]/46,idem,t(15;17)(q22;q21)[12]/46,XY[2].ish dup(11)(MLL ++),t(15;17)(PML+,RARa+;RARa-)[24]。结论急性髓性白血病常合并有MLL基因重排,本实验组的阳性率超过10%。由于MLL基因重排的患者具有对常规化疗不敏感及预后不良的特点,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应常规进行MLL基因重排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个亚型。它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A酸受体仅(RARα)基因发生易位,表达PML-RARα融合蛋白。PML—RARα融合蛋白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PML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PML—RARα的结构、功能及其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8.
周胜玉  蔡晓燕 《医学综述》2008,14(4):547-550
正常情况下,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维甲酸受体α基因均存在于正常的细胞中,其表达产物对细胞的生长发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绝大多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17号染色体与15号染色体之间产生移位,从而导致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维甲酸受体α基因融合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融合基因,它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等临床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 ,测定 2 8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APL)患者的抗凋亡基因 bcl 2 蛋白 /mRNA表达水平 ,并分析APL融合基因异构体分型与bcl 2基因表达、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 ,异构体之间的bcl 2蛋白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PML RARα转录构型不影响临床特征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伴t(11;17)(q23;q21)易位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非常少见,占所有APL患者的0.8%左右,其临床特征与经典的t(15;17)APL相似,但与经典的t(15;17)引起的APL对全反式维甲酸和化疗的反应上存在很大不同.本文报道1例伴t(11;17)(q23;q21)易位的APL,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