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阵发性心房颤动大静脉电隔离后肌袖内自发电活动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大静脉 (肺静脉和 /或上腔静脉 )电隔离治疗后肌袖内自发电活动的特点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顽固性特发性房颤患者 ,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以及肺静脉和 /或上腔静脉肌袖的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治疗 ,电隔离后继续留置环状标测导管 10~ 2 0min ,观察自发电位发生情况。结果 电隔离前心内标测显示 32例患者的 36根大静脉肌袖有自发电活动。以心房 大静脉传入阻滞为终点行大静脉口部消融后 ,16根 (4 4 % )记录到大静脉内自发电活动 ,其中 2根呈偶发的单一电活动 ,11根呈平均频率 (38± 12 )次 /min的缓慢节律 ,3根呈偶发的由 3~ 6个电位组成的短阵快速节律。 15根示大静脉内电活动与心房完全分离 (93 8% ) ,1根左上肺静脉存在大静脉 心房单向传导。结论 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大静脉后 ,出现心房 大静脉传入阻滞时多同时伴有大静脉 心房传出阻断 ,心房 大静脉传入阻滞后大静脉内的电活动频率明显变慢、减少或消失 ,说明窦性心律时的心房 大静脉传导是引起大静脉内电活动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射频导管消融技术即使只阻断心房 大静脉单向传导也可通过稳定大静脉内电活动而减少或控制房颤的发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2)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电隔离(SVCI)在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PAF患者103例,依据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结果分为:单纯CPVI组和CPVI+SVCI组,随访1年以上,观察AF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选103例患者共消融120人次,其中11例消融2次,3例消融3次。综合电生理检查及RFCA结果进行分组:单纯CPVI组88例、CPVI+SVCI组15例。随访期间,共计81例成功,累积成功率78.6%;CPVI+SVCI组13例成功,累积成功率86.7%;单纯CPVI组68例成功,累积成功率77.3%。CPVI+SVCI组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膈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未恢复。结论 SVC是常见的AF触发灶之一,SVCI有助提高行CPVI的PAF患者的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大静脉肌袖电活动特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总结和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内电生理标测中肺静脉和上腔静脉内肌袖电活动的特征,及其与房颤的关系。选择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 126例,用环状标测电极行肺静脉和 /或上腔静脉电生理标测,分析引起房性心律失常时肌袖内的电活动类型、频率、发作方式及其与房颤之间的联系。结果:有50例(39. 7% )经心电生理标测证实其房性心律失常与大静脉肌袖的自发电活动相关。共标测心脏大静脉 354根,心律失常相关大静脉 59根,包括肺静脉 49根、上腔静脉 10根。电活动类型呈现单一或连发电活动 38根,呈短阵性快速电活动 8根,呈连续快速( >300次 /分)电活动 27根,呈连续较慢电活动 ( <100次 /分 ) 2根。房颤的发生均与静脉肌袖内连续快速的、规律或紊乱的电活动对心房的引发有关。结论:根据房性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大静脉肌袖内电位的特征以及与心房电位的关系,可以明确判定房颤的相关肌袖。同一根大静脉肌袖可表现为 2种或 2种以上的电活动类型,其中以单一和连续快速电活动多见,房颤均为静脉肌袖内的连续快速电活动所引发,而非单一房性早搏诱发。 相似文献
4.
5.
心房颤动的肺静脉和腔静脉电隔离治疗--目前的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明显上升[1 4 ] ,目前房颤的介入性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近研究表明 ,多数患者的房颤是由短阵的异位冲动所诱发[5,6 ] ,而起源于肺静脉和腔静脉 (合称大静脉 )肌袖快速电冲动的触发或驱动作用是房颤的主要发生机制之一[7,8] ,对于阵发性房颤尤其如此。通过外科或射频导管消融的方法隔离大静脉与心房间的解剖或电连接 ,能达到预防房颤复发的目的[7,8] 。目前在国内外许多心脏电生理中心 ,射频导管消融大静脉电隔离已经成为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常规方法[7 10 ] ,控制房颤的有… 相似文献
6.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大静脉电隔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和腔静脉的疗效。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36例,年龄(42.5±13.2)岁。经1次房间隔穿刺放置环状标测电极导管(Lasso导管)和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在Lasso导管的指导下,采用全肺静脉或上腔静脉与靶静脉节段性电隔离相结合的方法对肺静脉和腔静脉行标测和电隔离治疗。窦性心律时最早激动的肺静脉和腔静脉电位处和/或心房起搏时最短的心房和静脉电位间期处为靶点行消融。结果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接受一次电隔离治疗,共电隔离大静脉115根,其中左上肺静脉34根,左下肺静脉22根,右上肺静脉30根,右下肺静脉17根,上腔静脉12根,即刻电隔离成功率为95.6%,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78%。随访3~22个月,成功率(无房颤发作或房颤发作明显减少)为75.0%。结论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或腔静脉与心房间的电活动连接,可有效预防房颤的复发。治疗的关键是消融靶点的标测和确定。 相似文献
7.
对肺静脉内点消融治疗术后随访 2 2± 1 1 .1个月内的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复发病例 ,在Lasso标测导管指引下 ,进行再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探讨点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后复发的机制 ,并对再次经验性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5例患者共接受心内电生理标测和电隔离治疗 6次 (一例行第二次电隔离 ) ,除一例行右下肺静脉靶肌袖的电隔离外 ,其余病例均进行了经验性全部大静脉的电隔离 ,共电隔离心脏大静脉 1 5根 ,其中肺静脉 1 3根、上腔静脉 2根 ,即刻电隔离成功率 1 0 0 %。术后随访 1 1 .8± 8.9个月 ,均无房颤复发。因此 ,对于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点消融后复发病例进行经验性全部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可以满意控制房颤的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长期效果以及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具体部位,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复发。方法 232例再次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采用Lasso环状电极标测,明确其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并在CARTOTM系统指导下予以消融。结果 232例第2次手术病例术中标测示44例(19.0%)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且术中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部位多存在于左肺静脉前上部65例(28%)、前下部49例(21.1%)、右肺静脉后上部59例(25.4%)及后下部61例(26.3%)。28例行第3次手术,术中标测示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有16例(57.1%)。5例第4次手术术中标测仅有1例左下肺静脉电位恢复。结论环肺静脉隔离术后,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肺静脉电位传导有恢复的趋势,并且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存在易恢复区,多集中于左肺静脉前上部、前下部、右肺静脉后上部及后下部。部分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经多次手术可达完全隔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肺静脉电隔离后发生肺静脉自发电位的相关因素。方法153例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114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39例,术前行肺静脉CT血管造影并测量肺静脉最大直径,行环肺静脉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并进行肺静脉自发电位标测及其相关因素评价。结果术中,69例(45.1%)共125根肺静脉(20.1%,125/621)标测到自发电位。左上肺静脉最大径(LSPV,18.5±4.0mm)及右上肺静脉最大径(RSPV,18.7±4.2mm)均大于左下肺静脉(LIPV,15.2±3.0mm)及右下肺静脉(RIPV,16.3±3.8mm)(P均<0.001),右侧肺静脉大于左侧肺静脉(17.5±4.2mmvs16.8±3.9mm,P=0.012);有自发电位的RSPV最大径大于无自发电位的RSPV(20.0±3.8mmvs18.3±4.3mm,P=0.027)。右侧肺静脉自发电位发生率高于左侧肺静脉(25.5%vs15.1%,P=0.002),RSPV和RIPV自发电位发生率均高于LIPV(27.2%,23.8%vs11.4%,P<0.001与P=0.005)。RSPV自发电位发生率与RSPV最大径正相关(β=0.097,P<0.05)。结论肺静脉最大径越大则自发电位的发生率越高,而RSPV有无自发电位与RSPV最大径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Lesh等报道了用经球囊超声消融 (through the balloonul trasoundablation ,TTB USA)犬和猪的肺静脉开口的试验结果。本实验用经球囊超声能量消融腔静脉 ,观察是否造成腔静脉的电隔离作用以及是否引起腔静脉的狭窄 ,并寻找 1种研究大静脉电隔离作用及狭窄的模型。 资料和方法 成年杂种犬 2条 ,雌雄各 1,体重分别为13kg和 18kg。用硫喷妥钠 2 5~ 30mg/kg腹腔注射麻醉。(1)以 12ml/s的速度注射 6 0 %泛影葡胺 2 0ml行上腔或下腔静脉造影 ;(2 )电生理检查 ;(3)消融隔离上腔或…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上腔静脉肌袖与心房的电学连接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总结 1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上腔静脉 (SVC)肌袖的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的结果 ,评价SVC肌袖和心房电连接的类型和特点。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 ,对 16根SVC肌袖进行电位的记录、分析以及开口部的点或段的消融电隔离治疗。根据窦性心律和心房起搏下的肌袖内环形电极标测的袖电位激动顺序 ,即电突破点的数目和位置 ,以及有效放电对袖电位及其电突破点的影响 ,总结和分析袖房之间的电连接类型和特点。结果 :共标测和电隔离SVC肌袖 16根。其中呈单束状电连接 8根 (5 0 % ) ,双束状电连接 7根 (43.7% ) ,多束状电连接 1根 (6 .3% )。 16根SVC平均每根电连接束为 1.6± 0 .6根 ,共消融 2 .1± 0 .6个节段和部位 ,每个部位进行了2 .3± 0 .7次的放电。所有病例均达到完全电隔离的标准。结论 :SVC袖房之间电连接的类型多为单束状和双束状 ,在袖房连接处行点或节段性消融即可达到完全袖房电隔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犬左上肺静脉电刺激诱发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探讨肺静脉异位电活动诱发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机制 ,选用 2 5只犬 ,将自制的 18导联环状标测电极置于左上肺静脉外膜上 ,从肺静脉远端采取S1S1、S1S2 两种刺激方法诱发房颤 ,记录房颤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果 :2 2只犬完成试验。S1S1连续刺激、S1S2 程序刺激均可诱发房颤 ,在 2min内 3,10只犬分别被诱发 ;S1S2 诱发房颤的肺静脉标测图的特点是S2 较短 (15 2 .5± 6 .3ms) ;在S1S1持续刺激 19只犬诱发的 2 1次房颤事件中 ,有三类特征性肺静脉标测图 ,所占比例分别为 14 .2 9%、9.5 2 %、2 3.81% ,其共同点是肺静脉 左房传导速度突然递增。第一类是传导速度的递增造成心房激动的联律间期不断缩短 ,肺静脉异位刺激本身诱发房颤 ,第二、三类是传导速度的递增造成心房激动的长间歇 ,长间歇之后肺静脉异位刺激之外的逸搏或异位刺激诱发房颤。结论 :肺静脉异位刺激可使肺静脉和心房发生电重构 ,来自于肺静脉异位刺激或之外的激动可诱发房颤。 相似文献
13.
探讨快速起搏肺静脉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及自主神经在其中的作用。22条犬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品组、美托洛尔组和阿托品+美托洛尔组(简称阿+美组),测量药物注射前后以及经肺静脉以最大1∶1频率快速起搏心房 10min后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校正SNRT(CSNRT)。结果:①阿托品缩短SNRT和CSNRT,美托洛尔则延长SNRT和CSNRT,二者同时注射表现为SNRT和CSNRT缩短;②快速起搏 10min前后相比, 4组SNRT和CS NRT均延长。③与对照组相比,阿托品组和阿+美组显著减小SNRT延长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阿托品组显著减小CSNRT延长的程度,美托洛尔组显著增加CSNRT延长的程度。④与基础状态相比,对照组和美托洛尔组SNRT和CSNRT均显著延长。结论:短时间的快速起搏能够影响窦房结功能,引起窦房结电重构。阻断迷走神经能够阻止窦房结的电重构,单独阻断交感神经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球囊超声导管消融对肺静脉的电隔离作用——附一只犬的动物实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研究球囊超声导管消融能否电隔离肺静脉、是否造成肺静脉的急性或者慢性狭窄。报告 1只犬的左上肺静脉经球囊超声导管消融电隔离结果。经房间隔将球囊超声导管的球囊置于左上肺静脉与左房的交界处 ,消融至电隔离。消融前后行肺静脉造影检查 ,2个月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消融开始至隔离的时间为 1160s。有效消融表现为肺静脉内的A波振幅逐渐降低 ,SP间期的逐渐延长至出现肺静脉与心房的电隔离。消融前与消融后 15min的造影对比 ,无肺静脉的狭窄及血液动力学变化。 2个月后尸体解剖发现肺静脉壁的轻度环行增厚 ,无左上肺静脉的狭窄。结论 :球囊超声消融可完全电隔离肺静脉 ,不造成肺静脉的急性或慢性狭窄 ,但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Lasso环形标测电极导管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在Lasso环形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的安全性、有效性。顽固性PAF患者 30例 ,男 19例 ,年龄 5 3± 15 (41~ 70 )岁 ,在肺静脉口用Lasso环形电极导管对肺静脉逐一进行标测 ,于肺静脉最早的心房 肺静脉电位处消融 ,电学隔离肺静脉。消融温度控制在 5 0℃ ,功率 2 5~ 35W。结果 :电学隔离肺静脉 6 9根 ,其中左上肺静脉 2 8根、左下肺静脉 2 0根、右上肺静脉 15根、右下肺静脉 6根 ,电隔离成功6 5根 ;电隔离上腔静脉 6根 ,左房后游离壁异位兴奋灶消融 8个 ,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即刻成功率 94 %。随访10 .1± 5 .1(5~ 2 2 )个月 ,成功率 (无心房颤动发作 ) 6 1%。结论 :在Lasso环形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对PAF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安全有效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PAF的消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犬肺静脉急性电重构及其对心房颤动诱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观察短阵(10min)快速刺激肺静脉对肺静脉有效不应期(PVERP)及经肺静脉诱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影响。20条成年杂种开胸犬在左上肺静脉根部血管外膜处放置自制环状电极,双极针状刺激电极固定在肺静脉远端血管外表面。测量基础状态下起搏周长(PCL)分别为300,400ms时PVERP。于肺静脉远端以1∶1起搏肺静脉的最快频率刺激肺静脉10min。分别于刺激终止即刻、5min、10min重复测量PVERP。完成以上试验后观察短阵10min快速刺激肺静脉对经肺静脉诱发房颤的影响。采用S1S1快速刺激S1S2程序刺激肺静脉的方法诱发房颤。结果:PVERP及其频率适应性在短阵刺激后即刻,5min时与刺激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10min时与刺激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短阵快速刺激后房颤诱发率增加(55%vs20%,P<0.05),房颤持续时间延长(24.6minvs4.1min,P<0.05)。结论:短阵快速刺激肺静脉可以导致肺静脉发生急性电重构,急性电重构后经肺静脉更易诱发房颤且房颤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7.
Chao-Shun Chan Yao-Chang Chen Shih-Lin Chang Yung-Kuo Lin Yu-Hsun Kao Shih-Ann Chen Yi-Jen Chen 《Journal of cardiac failure》2018,24(11):763-772
Background:
Ivabradine increases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Heart failure (HF) or sinoatrial node (SAN) dysfunction increases the risk of AF, and pulmonary veins (PV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F.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lectrophysiologic effects of ivabradine on SANs and PVs in a rabbit model of HF.Methods and Results:
Conventional microelectrodes were used to simultaneously record the electrical activities and conduction properties of control and HF rabbit SAN-PV preparations before and after perfusion with ivabradine (0.1, 1, or 10 μmol/L), either alone or with isoproterenol (1 μmol/L). HF SANs exhibited a lower beating rate than the control SANs. SAN automaticity exit blocks and SAN-PV conduction blocks were observed in 25% and 50% of samples, respectively, with P < .05 for HF SANs (n?=?8) but not for control SANs (n?=?6).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 (DAD) was observed in 37.5% of HF PVs but not in control PVs. HF PVs exhibited a faster beating rate and more severe fibrosis than control PVs. Ivabradine reduced the SAN beating rates and increased the occurrences of SAN-PV conduction blocks and PV DADs in control and HF preparations. However, ivabradine induced SAN automaticity exit blocks only in HF preparations. Isoproterenol induced PV burst firing and shifting electrical conduction in control and HF preparations. A combination of isoproterenol and ivabradine (10 μmol/L) in HF preparations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incidences of PV burst firing and SAN-PV electrical shifting.Conclusions:
HF differentially modulates the effects of ivabradine on the electrical activities of SAN and PVs, which may increase PV arrhythmogenesi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isk of AF in HF patients. 相似文献18.
肺静脉在犬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探讨肺静脉在犬持续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选用成年健康杂种犬 13条 ,通过持续快速心房起搏制备持续性房颤模型。将 12对心外膜电极分别缝于犬的左、右房游离壁和肺静脉等部位。心外膜标测犬自发持续性房颤 (>15min)的起源部位及自发和诱发的持续性房颤发作过程中心房不同部位的房颤波周长(AFCL) ,比较电学隔离肺静脉前、后持续性房颤的诱发率。 10只犬完成实验。总计记录到 3次自发出现的持续性房颤 ,心外膜标测显示其均起源于肺静脉。持续性房颤维持过程中心房的AFCL呈梯度分布 :右房游离壁 >左房游离壁 >肺静脉。电学隔离肺静脉后持续性房颤的诱发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肺静脉是犬持续快速心房起搏模型持续性房颤发作的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19.
持续快速心房起搏对犬肺静脉肌袖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探讨持续快速心房起搏对犬肺静脉肌袖组织结构的影响。 1 4条杂种犬 ,其中起搏犬 8只 ,对照犬 6只。起搏犬以 40 0次 /分的频率持续起搏右心房 9~ 1 0周 ,对照犬仅放置起搏导线及起搏器 ,但不起搏。 9~ 1 0周后对所有犬均进行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诱发 ,并取其肺静脉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s染色和电镜检查。结果 :终止起搏后起搏犬的持续房颤 ( >1 5min)诱发率为 87.5 % ( 7/8) ,显著高于对照犬 ( 0 % ,P <0 .0 1 )。起搏犬肺静脉肌袖组织的光镜特征为心肌细胞变性 ,胶原组织大量增生 ;电镜下变性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异常主要累及线粒体和肌原纤维。对照犬肺静脉肌袖组织的形态学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持续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犬的肺静脉肌袖组织发生显著的形态学重构 ,后者可能与该模型房颤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