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HM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治疗和梗死后早期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50例随机分为HMP治疗组(I组)和安慰剂对照组(Ⅱ组)观察治疗前后心室壁运动、心脏功能、左室重塑变化及严重心脏血管事件(MACE)和再住院(RH)的发生率。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治疗前后室壁运动指数(RWNI),左室结构及心功能相关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0.1)。结果:HMP40mg日3次,口服3个月室壁运动指数RWNI明显改善(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明显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1),左室舒张早期和左室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EP/AP)明显改善(P<0.05),左室重塑受抑,球体指数(SI)无明显改变(P>0.05),血清细胞凋亡抑制因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严重心血管事件和再住院发生率减少(P<0.05或0.01)。结论:AMI加用HMP治疗可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室壁运动指数、减少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防治左心室重塑,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和再住院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和顺应性,有益于AMI的急性期治疗和AMI后早期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治疗和梗死后早期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 将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通心络胶囊合西医常规治疗、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性、心室壁运动、心脏功能改善情况及严重心脏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室壁运动指数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严重心血管事件和再住院发生率减少,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通心络胶囊有益于AMI急性期治疗和梗死后早期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3.
三七总皂苷对心梗后心室重构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洁文  邓志军  符永恒  杨敏  李丽明  潘竞锵 《中药材》2008,31(12):1862-1865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左室重构(LVRM)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术后24 h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连续4w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PNS低、中、高剂量,观察PNS对病鼠心脏冠脉流量(CF)、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舒张压(LVDP)、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收缩峰压(LVPP)、左室收缩速度(VPM)等心功能变化指标及心肌细胞病理结构和心脏指数改变的影响。结果:PNS可显著提高病鼠LVSP、CF、VPM及±dp/dtmax(P<0.01或P<0.05),显著降低LVEDP及LVPP(P<0.01或P<0.05),能显著改善病鼠左室心肌细胞形态结构的病理改变及心脏指数(P<0.01)。结论:PNS可通过扩张冠脉血管增加病鼠心脏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调整室壁顺应性,减轻心肌细胞结构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对AMI后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心方对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心室重构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通心方(地龙、全蝎、蜈蚣、细辛、黄芪、桂枝),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E峰/A峰比值(E/A)、室壁厚度(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室壁运动指数(WMI)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6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P<0.01),左室重量指数下降(P<0.01),室壁运动指数下降(P<0.001);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E/A比值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1),而组间比较显示,对照组的治疗6个月后的E/A比值较治疗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6月后左室重量指数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6月后室壁运动指数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心方能改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的心室重构和心室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治疗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4例),于治疗1周及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前部内膜弧长(ASL)和左室后部内膜弧长(PSL),治疗4周后同时行核素心血池心室造影,判断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另外,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血管内皮细胞数(CEC)及红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LVEDVI、LVESVI和ASL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峰射血率(PER)及左室峰充盈率(PFR)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左室峰充盈率时间(TPFR)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同时,MDA、CEC显著降低,而SOD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为预防及逆转AMI左室重塑、改善心脏功能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心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护心方口服,疗程8周.采用心脏彩超检测治疗前后心功能,并检测治疗前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醛固酮(ALD)水平,并观察治疗前后气滞血瘀证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心脏指数(CI)及左心室射血(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P<0.01),其中LVEDV和LVEF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ngⅡ,PⅢNP,ALD及TGFβ1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SOD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前区刺痛、气促、心悸、胸闷、易怒及气滞血瘀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心方能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并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1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类中成药,连续12周。测定两组介入治疗前后心脏彩超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和室壁运动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周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室壁运动指数在统计学无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12周则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法明显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而且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随服药时间的延长而体现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强心通脉灵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强心通脉灵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VR)的干预机制。方法选择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7例,疗程6周。对照组常规予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时处理严重并发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强心通脉灵。观察2组治疗前后6个月临床疗效,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计算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ESVI)、左室射血分数(EF)和室壁运动指数(WMSI)。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2组均可降低血浆AngⅡ、PⅢNP及血清TGF-β1,增加SOD活力,明显改善EDVI、ESVI、EF,但治疗组在改善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WMSI较开始明显改善(P<0.05)。结论强心通脉灵治疗AMI后V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心方对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心室重构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方,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射血分数(EF)、E峰/A峰比值(E/A)、室壁厚度(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室壁运动指数(WMI)的变化,并随访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LVEDVI下降,LVMI下降,WMI下降;对照组治疗后E/A比值降低、LVMI升高,较治疗组变化明显;其治疗后WMI明显升高。两组随访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近似。结论通心方能改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的心室重构和心室的舒张功能,对1年内心血管事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左室扩大的慢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BNP、6 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指数的变化,随访对再住院率、死亡率的影响,对整体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规范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方。分别观察: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 6 min步行距离;血浆B型脑钠肽(BNP);随访观察期间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结果益气养阴方辅助治疗左室扩大的慢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与西药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因心衰加重的再住院率,可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在综合临床疗效上,益气养阴方联合西药综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参考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大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5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 例,对照组42 例(死亡1 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此外治疗组加服抗纤益心方汤剂,日1 剂。6 个月后观察超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变化。结果:两组均能减少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尤以治疗组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纤益心方能减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提高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干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HM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干预的影响。方法按照世界心脏病学会,WHO及EuropeanHeartJournal建议的ACS诊断标准,将11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HMP组)57例,服用HMP2丸(22.5mg/丸)/次,每日3次;对照组(消心痛组)56例,服用消心痛5~10mg/次,每日3次。两组均按ACS常规治疗,且随访1年,观察两组抗心绞痛疗效、心功能改变、心脑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AP)症状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9.48%),AP的缺血心电图显著改善(总有效率57.91%),并都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治疗组随访1年期间复发性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心力衰竭(HF),需做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需再住院治疗的病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MP治疗3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率比值(E/A)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3项均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作用降低,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项均P<0.05),且HMP治疗组ACS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麝香保心丸(HM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有效、安全、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三七总皂苷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ySaponins,PNS)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acutemyocardialischemia,AMI)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NS小剂量组、PNS大剂量组。治疗7d后,分别测定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PNS可以降低LVEDP,升高±dp/dtmax。[结论]PNS治疗AMI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大剂量应用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减少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新发房颤的效果。方法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17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7例口服贝那普利10~40 mg/d,观察组87例口服替米沙坦40~80 mg/d,2组疗程均为18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新发房颤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均明显下降(P均0.05),2组患者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均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发房颤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均是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控制患者的血压,有效逆转左室肥厚,新发房颤发生率较低,替米沙坦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黄香龙  栾运慧  石贺元  李林 《陕西中医》2018,(10):1360-1362
摘要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13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5个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 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 (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期内径(LVDs)、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重量(LVM)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SV)、心搏量(CO)、射血分数(EF)、二尖瓣E波峰值流速/A波峰值流速(E/A)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改善具有显著的作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21,(10)
目的探讨益心泰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心泰组(4.2 g/kg)、卡维地洛组(10 mg/kg),灌胃给药8周后,通过血流动力学检测大鼠心脏功能,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检测β-arrestin、p-Akt、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每搏量及β-arrestin、p-Akt、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表达、细胞凋亡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组、卡维地洛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Bax表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量升高,β-arrestin、p-Akt、Bcl-2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减少(P0.05,P0.01);与卡维地洛组比较,益心泰组大鼠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心泰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有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心脏功能,抑制了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β-arrestin-Akt-Bcl-2/Bax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灯盏生脉胶囊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2组均给予控制血压、改善左室重构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灯盏生脉胶囊(3粒/次,3次/d)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E/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8-iso-PG)、B型脑钠肽(BNP)水平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灯盏生脉胶囊能够显著缓解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抑制或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左心功能及运动耐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核素心血池显像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治疗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4例),治疗4周后,行核素心血池心室造影,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峰射血率(LVPER)、左室峰充盈率(LVPFR)及左室峰充盈率时间(LVTPFR),以判断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LVEF、LVPER及LVPFR明显提高,LVTPFR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是改善AMI患者心脏功能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抗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效应。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5例),于治疗后1周及3个月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局部室壁运动记分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LVD、LVEDV、LVESV、局部室壁运动记分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LVEF增加,而对照组则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抑制AMI后舒张末内径的扩大,改善心室局部运动障碍和整体左室功能,具有一定的抗心室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芪益心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阿奇霉素法复制Wistar大鼠CHF模型,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万爽力对照组、芪苈强心胶囊对照组、参芪益心汤低剂量组、参芪益心汤高剂量组,疗程4周.观察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大鼠心功能.结果:1)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ISI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2)模型组大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与模型组比较均降低,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P<0.05).结论:参芪益心汤对CHF大鼠心脏症状及心功能有改善作用,同时可提高ISI,改善胰岛素抵抗(IR),是治疗CHF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