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以下简称“非典”)预防控制中 ,一些地方在宣传报道上 ,也有的医务人员在病例分析和报告时 ,出现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的认识错误 ,有的对流行病学史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重视不够或理解有误 ,在医护人员防护用品使用上 ,有的地方也有不当之处。1 涉及“非典”防治的流行病学基本概念1 1 传染性 传染性指一种疾病从一个宿主传播给其他宿主的难易性。影响疾病传染性强弱的因素包括病原体的传染力和致病力、病原体侵入和排出门户、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生存期限和对外环境抵抗力、病原体变异程度、感染途径、宿主抵抗力等。1 2…  相似文献   

2.
当前 ,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为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近一个时期以来 ,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发生了非典疫情 ,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把防制工作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全国上下紧急动员起来 ,同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灾害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不懈努力 ,现在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防制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成绩来之不易 ,经验尤为珍贵。胡锦涛总…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春,突如其来的非典侵袭我国,全国人民奋起反击,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县有76万多人口。外出务工人员近20万人。当时,由于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3~6月份有4万务工人员返乡,其中从广东省、河北省返乡人员达4000多人。大量务工人员返乡,给全县预防控制非典的发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面对南北两方严重的非典疫情,排查源源不断的返乡人员,对我们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专业人员确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为及时发现非典病人,防止续发病例发生,控制疫情扩散的日子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在谈谈我们的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4.
再战"非典"     
2004年4月23日,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报告,经卫生部专家组复核,安徽省发现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确诊病例和一例疑似病例,北京22日报告的疑似病例确诊,并新增一名疑似病例,有专家疑源自实验室感染。  相似文献   

5.
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初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并以较快的速度在我国许多地区迅速传播,本市也受波及。对于“非典”的防制我们采取了在充分发挥疾控中心作用的同时,利用社区进行干预控制,起到高效快速、措施落实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常备不懈,磨砺以须,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 ,把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建国 5 0多年来的卫生工作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2 0世纪上半叶 ,旧中国疫病丛生 ,传染病恣行肆虐。共和国成立后 ,政府发动了一场以控制传染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使各种传染病在 1970年开始平稳下降 ,死亡率也相应减少。 90年代我国传染病报告发生率稳定在 2 0 0 / 10万以下 ,比 1970年下降了 95 % ;传染病在死因构成中从第 2位降至第 9位。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 ,从来没有一个政府能够在不到…  相似文献   

7.
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它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与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给我国社会、经济、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在与“非典”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一轮疫情到来之前,总结象非典这样一类烈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理和防控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在传染病的防控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防止疫情在人群中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基本特征,探讨流行因素,评价防制措施。方法 对2003年广州市SAR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病原学和控制措施等相关资料。结果 2003年1月至4月17日,累计报告发病966例(男429例,女性537例)。首例广州市居民病例于1月2日发病;2月开始全市疫情呈上升趋势,2月上旬达到最高峰,此后疫情呈下降趋势,4月份后,平均每日新发病例降至10例以下;年龄分布以20—50岁发病数较多,低年龄组的发病数较少313个区(县级市)均有病例发生,但病例主要集中于7个中心城区,占总病例数的95%;职业以医务人员多发(占28.67%);死亡36例,死者年龄在5—89岁之间,60岁以上占50%,死亡病例中原合并有其他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气肿等占38.9%。发病有聚集性,42个家庭发生2例以上病例;28家医疗单位有277名医务人员发病;公共场所仅发生1起聚集性病例;学校未发生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特点: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可以气溶胶和飞沫的方式传播;接触性传播可能也是传播方式之一;传染力强,尤其是在密闭的空间内近距离接触病例获得感染的机会比较大;潜伏期1一11天,多数为3—8天,平均为5天;发病有明显的聚集性。主要控制措施及效果:病人隔离治疗,疑似病人隔离观察;加强病房通风换气;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医务人员加强个人防护。采取控制措施后,医务人员发病率显著下降。结论 根据广州市疫情控制的经验,SARS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聚集性病例的控制应该作为重点,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是非常关键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一、领导重视。针对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SARS),学校领导多次开会研究布置落实民航学院预防控制“非典”工作,成立了民航学院预防控制“非典”工作小组,由校长、书记亲自挂帅主持和领导抗“非典”工作,下设总值班室,24小时不离岗,各系处二级单位建立每天信息报告制度,值班人员早8点通报全天情况,遇有紧急重要情况,随时登记报告。在校医院新安两部电话,建立可疑SARS病人信息应急上报电话,校领导还多次下到校医院检查工作。民航总局对我校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全力支持学校的防“SARS”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部队肺结核的防控工作进行评价,以了解10个部队的肺结核防控情况并验证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方法利用肺结核风险指标体系对10个部队(部队编号为A-J)肺结核预防控制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采用秩和比法、TOPSIS法及二者模糊联合法,对肺结核防控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排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秩和比法得出的肺结核防治工作优劣排序为:EGAIJDBFHC;TOPSIS法的优劣排序为:EGJIABDFHC;二者加权模糊联合法的排序结果为:EGAIJBDFHC。3种排序结果高度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综合评价方法在本研究中均具有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依据我们构建的指标体系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地观察各部队防控肺结核工作的运行情况,及时查找各部队肺结核预防控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改进。  相似文献   

12.
“非典”使社会各界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受到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同时也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公共卫生事业重点组成部分的健康教育工作 ,在预防控制“非典”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非典”预防控制初期存在的问题“非典”预防控制初期 ,由于对“非典”及其防控有关知识宣传不到位 ,公众面对疫情不知所措 ,大多产生了恐慌心理 ,出现了盲目、过激、不科学的做法。1 由于对“非典”缺乏认识 ,同时在疾病控制方面指挥上有一定的盲目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防疫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2 由于对“非典”认识不够 ,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对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的认知水平、态度与行为,为完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北京两个社区的132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电话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居民“非典”防治知识水平较高,预防措施的采取率超过90%。84%的居民将医院列为感染可能性大的场所,主要理由是医院遇到“非典”病人的可能性大(95.2%)。59%的居民自“非典”流行以来较关注体温变化。超过60%的居民表示自己发热后不会马上就医而先采取在家观察的方式。36%的居民表示发热后愿意先向医务人员咨询。70%的居民表示发热后会采取家庭隔离措施,只有3%的家庭不具备隔离条件。结论:“非典”期间“信息轰炸”式的宣传教育策略在增强居民的防病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为快速控制疫情蔓延奠定了基础。应加强及早就医和家庭隔离方法的宣传。并可在发热咨询热线服务中,进行家庭隔离指导。同时需扩大感染控制措施的宣传,增加居民就医安全感,以促进居民发热后及早就医。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于 2 0 0 3年 5月对北京市 8所指定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的定点医院 499名一线医护人员 ,进行了心理状况问卷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北京市 8所指定收治“非典”的定点医院的一线从事医疗、护理等工作的医护人员。本次问卷共调查 499人 ,其中男性 1 0 1人 ,女性398人 ;40岁以下的中青年 367人 ,占 73 5 % ;已婚占 67 9%、未婚占 2 8 9%、其他占 3 2 % ;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或大本、研究生分别占1 4%、 48 9%、 44 9%、 45 8%。2 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对被测者进…  相似文献   

15.
20 0 3年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非典”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预防和控制“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论述如下 :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社会公众“非典”预防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 “非典”初期 ,人们对“非典”知识的知晓率基本处于零知晓状态。由于缺乏相关知识 ,人们对“非典”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不了解 ,心理恐慌 ,一时间导致公众对“非典”知识的需求非常迫切。而健康教育基本的功能是面对大众 ,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传递指导和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行为并促进健康。深圳市健康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对“非典”知识的知晓、行为形成情况以及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方法 用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贵州省 9个市州地及每个市州地的 3个县的学生、居民、干部、农民、农民工 1 0 0 89人 ,采用匿名自填问卷方式调查。结果 不同人群对“非典”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分别为 95 0 8%、88 5 1 % ,大众传媒是获得健康知识的主渠道 ,农民工、农民、居民、学生仍是防治“非典”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人群。结论 在政府大力支持和投入下的防治“非典”健康教育效果是显著的。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继续做好大学生“非典”防治工作 ,了解大学生对防治“非典”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 ,评价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对防治“非典”的效果 ,并为指导进一步开展的大学生禽流感防治工作 ,浙江省师范大学医院于2 0 0 4年 2月中旬对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浙江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 ,一、二、三、四年级各 2 0 0人 ,共 80 0人。2 方法 以分层随机抽样 ,按比例从全校 1 4个学院抽取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 ,内容包括 1 0道知识题、 9题行为题和 1道态度题 ;由经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统一不记名问卷调…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于 2 0 0 3年 3月 1 2日向全世界发出警告[1] 以来 ,我国疫情便由蔓延而被有效控制的疫情曲线让人们看到了科学防治和健康教育的巨大作用。“非典”的发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 ,人类对新的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周期越来越短。 1 0个国家和地区的 1 3个实验室相关专家仅用了 4周时间就找到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根”。 2 0 0 3年 4月 1 6日世界卫生组织即宣布冠状病毒是“非典”的起因[1] ,并且推断“非典”病毒可能来自动物。这一发现对于寻找治疗方法、研制疫苗以及更…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在防治"非典"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 ,对引发疾病的病原体、致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流行规律以及预防方法、措施等 ,医学界经历了一个从一无所知到逐渐认识、了解乃至最终被战胜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健康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健康教育 ,公众了解了“非典”的病因、防治措施 ,消除了紧张和恐惧的心理“非典”开始在广东传播和流行时 ,人们对“非典”的病因、发病机理、传播途径、诊断、防治方法都一无所知 ,根本谈不上在群众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之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 ,死亡率比较高 ,不少公众都产生了恐慌心…  相似文献   

20.
浅谈非典型肺炎防治中健康促进理念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秀荣 《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760-760
从 2 0 0 2年 11月 15日广东省佛山市发现首例非典型肺炎 (“非典”)患者至 2 0 0 3年 6月 2 4日世界卫生组织解除北京旅游禁令和从疫区名单中删除[1 ] 的短短6个半月内 ,我们的抗“非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政府管理及公共卫生相关政策的及时出台为成功防控“非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 面对“非典”疫情 ,党和政府表现了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把防治“非典”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2 公共卫生及相关政策及时出台 “非典”流行时期 ,有关部门及时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 ,将“非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