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正确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同时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回顾分析28例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胎儿窘迫中比例最高的为脐带因素12例(占42.9%),其次为胎盘因素、产程异常、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结论: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时,应密切监护,必要时果断行剖宫产术以降低围产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杨兰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3):1751-1751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缺氧及酸中毒危及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发病率为2.7%~38.5%[1],分急、慢性胎儿宫内窘迫2种,前者多发生在分娩期,后者多发生在妊娠期,是胎儿围生期死亡的常见原因,占围生儿死亡原因的首位。现将我院2003年6月—2004年5月出现的急性胎儿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4.
邵望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4):2169-2170
目的探讨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原因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关系,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1028例剖宫产病例中236例以胎儿宫内窘迫为主要指征施行剖宫产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占剖宫产术的22.96%,居首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3.14%。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存在诊断过度,应采取多指标诊断,密切监护,积极处理,适时剖宫产。 相似文献
5.
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
胎儿宫内窘迫是造成死胎、死产或出生后窒息以致新生儿永久性神经缺陷的重要原因.如何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是产科日益关注的同题.现将我院1998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312例胎儿宫内窘迫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方法:对我院胎儿宫内窘迫48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胎儿窘迫中比例最高的为脐带因素19例(占39.6%),其次为胎盘因素、产程异常、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时,应密切监护,积极预防,纠正缺氧,必要时果断行剖宫产术以降低围产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窘迫观察护理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缓解胎儿症状、改善胎儿预后的目的。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176例,妊娠晚期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共计1291例,对其发生宫内窘迫的时间、分娩方式、羊水特性等方面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较高,大多数是由脐带异常所致,发生宫内窘迫胎儿的新生儿窒息率较正常出生的胎儿要高。结论:完善产前的筛检和诊断策略,第一时间发现宫内窘迫并采取补救措施,尤其是加大对脐带因素的观察和监护,对降低胎儿窒息率以及保证母子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的常见原因 ,且可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的病变及智力发育异常[1] 。为此笔者将2 6 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抢救与护理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在我院足月分娩 110 6例新生儿中有 2 6 0例 (2 3.5 % )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其中剖宫产 136例(5 2 .3% ) ,顺产 2 7例 (10 .4 % ) ,阴道助产 97例 (37.3% ) ;2 0 2例 (77.7% )发生急性胎儿宫内窘迫 ;5 8例 (2 2 .3% )发生慢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原因 :宫缩过频过强 92例 ,脐带因素 86例 ,滞产 2 6例 ,胎膜早破合并羊水过少 2 6例 ,前置胎盘或胎… 相似文献
9.
严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23):2280-2280
我院从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处理了 74例胎儿宫内窘迫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观察期间分娩总数 5 2 6例 ,发生胎儿窘迫 74例 ,占 14.0 7% ,其中初产妇 6 5例 ,经产妇 9例。发病病因脐带异常 2 2例 ,过期妊娠 13例 ,产程延长 13例 ,妊高征 9例 ,胎膜早破 9例 ,早产 6例 ,前置胎盘 1例 ,胎盘早剥 1例。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 4 1例 ,剖宫产 33例。新生儿 Apgar评分≥ 8分 6 8例 ,中度以上窒息 5例 ,除 1例畸形新生儿死亡外均存活。2 讨 论2 .1 胎儿窘迫原因2 .1.1 脐带异常为胎儿窘迫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手术指征。方法:对44例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窘迫中比例最高的为脐带因素17例(占38.6%),其次为胎盘因素、产程异常、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时,应密切监护,积极预防,及时进行干预,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1.
双氧水治疗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兰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8):1008-1009
1999年11月-2002年12月,笔者对临产过程中发生的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孕妇采用双氧水治疗,并与常规四联疗法对照。结果前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重视。积极预防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也是提高人口素质、实行优生优育的最基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正>胎儿窘迫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缺氧造成的一种危急状态,表现为胎心音和胎动发生变化,胎心监护异常,以及羊水被胎粪污染,发病率为2.7%~38.5%[1]。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慢性胎儿窘迫在临产后往往表现为急性胎儿窘迫。缺氧是围产儿死亡及围产期疾病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急性胎儿宫内 相似文献
15.
16.
17.
胎儿宫内窘迫是胎儿缺氧或酸中毒所致的临床症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直接原因.据上海新华医院统计,胎儿宫内窘迫95%发生于临产后,故临产时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及处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25例在我院住院分娩,临产后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使用5%的碳酸氢钠250毫升后的情况及新生儿预后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碳酸氢钠在产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剖宫产率低水平时,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围生儿病死率逐渐降低。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围生儿病死率不但未降低,反而升高。说明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是提高产科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现将择期非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儿窒息73例病例作一分析,以总结如何预防和处理新生儿窒息,进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中晚期(28-37周)无孕产妇并发症、单纯表现胎心音较快(150--170;K/min之间)的胎儿宫内窘迫疗效观察。方法: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型有肾虚血热型、脾’肾两虚型、肾虚血瘀型。方药寿胎丸加减。西药给予能量(5%的葡萄糖500ml十三磷酸腺苷40mg+维生素C针2.0+辅酶A100u)及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250ml静滴1〉K/d;吸氧,2〉K/d,30min/;K。疗程7~10d。结果:1年来共治疗21例,治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早产率,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田丽华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22):2715
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称为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以分娩期占绝大多数,但也可能发生于妊娠末期,临床主要表现胎儿心率变快、变慢,胎动次数减少、减弱甚至消失,羊水中出现胎粪,胎儿头皮血PH值降低。胎儿监护图示反复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一旦出现上述征象,表明胎儿处于危险状态,应尽快采取措施。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