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会康复治疗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的住院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康复组进行康复指导,对照组未给予康复指导,于治疗前后应用Krawiecka症状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康复组康复治疗后Krawiecka症状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分值与入组时相比明显下降(Krawiecka症状量表:18.87&;#177;8.67,8.62&;#177;4.52;SDSS:29.45&;#177;18.87,18.32&;#177;12.8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174,4.048,P均=0.000)。对照组同期Krawiecka症状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与入组时相比(Krawiecka症状量表:17.84&;#177;5.18,16.17&;#177;5.31;SDSS:25.99&;#177;13.51,26.20&;#177;13.4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870,-0.400;P=0.064,0.686)。结论:社会康复治疗有助于住院精神病患者减轻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刺绣作业疗法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刺绣作业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康复作用。方法2002-12/2004-06在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工疗科治疗82例精神病患者,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其中女80例,男性2例,年龄14~48岁,平均(29±9)岁,病程(11.7±7.6)年,根据患者的悟性、爱好选择十字绣,绒绣,湘绣三种中任何一种作为治疗内容。对刺绣作业治疗患者分别用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住院精神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82例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治疗前52.9±6.0,治疗后22.7±4.4,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治疗前10.5±3.2,治疗后1.8±1.8,住院精神患者护士观察量表总分治疗前162.3±6.2,治疗后195.0±6.2,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刺绣作业疗法能充实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生活,获得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的认同,并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其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所有患者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8周末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同健康教育前比较,健康教育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SDSS评分由6.48±2.79降为4.18±2.26(t=4.96,P<0.01),IPROS评分由49.46±10.19降为41.92±12.58(t=3.61,P<0.01);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由4.79±0.93降为4.12±1.07(t=3.66,P<0.01),成熟防御机制评分由4.85±1.17升为5.37±0.96(t=2.66,P<0.05);而对照组上述改变均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健康教育前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及防御机制的应用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健康教育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SDSS及IPROS评分分别为4.18±2.26,41.91±12.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6±2.63,48.56±11.47(前者t=3.75,3.02;P均<0.01),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为4.12±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1±1.19(t=2.37,P<0.05),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为5.37±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1±1.24(t=2.25,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  相似文献   

4.
康复期曾有凶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期曾有凶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及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19例北京市安康医院康复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其中57例为康复期曾有凶杀行为精神病患者(研究组),62例为康复期普通精神病患者(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两组患者施测。结果:研究组的躯体化(4.26±3.33)、强迫(4.87±3.02)、人际敏感(3.96±2.29)、抑郁(6.39±4.13)、焦虑(3.78±2.35)、精神病性(3.57±2.79)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t=2.09~6.19,P<0.05~0.01);精神分裂症凶杀患者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其他精神病凶杀患者,差异有显著性(t=2.36~4.14,P<0.05~0.01);女性在躯体化,强迫,抑郁及焦虑上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t=2.13~3.49,P<0.05~0.01)。结论:康复期凶杀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存在抑郁、焦虑、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暴露控制法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长期幻听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3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伴有长期幻听症状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暴露控制法合并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n=17)和单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照组,n=20)治疗,于入组时、治疗8周后、6个月后分别用改编Miller幻听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并于治疗6个月后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患者。结果:研究组治疗8周和6个月后,患者幻听量表评分分别为6.71±1.88和4.08±1.69,PANSS量表总分分别为51.22±4.67和45.13±3.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治疗6个月后的SDSS总分(2.75±2.78)、职业和工作(0.71±0.8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暴露控制法不仅能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长期幻听,而且对改善其余精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疗法和住院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社会功能、复发率及成本费用的影响。方法:将2001-09/2002-09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81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住院治疗组(n=40)和社区康复组(n=41)。住院治疗组实行封闭式住院管理,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工娱疗法和心理治疗。社区康复组均予建立家庭病床,实行开放式管理,至少每周上门巡诊1次,给予心理辅导;平时通过电话指导康复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参加适度劳动和社交活动。两组疗程均为1~3个月,随访半年。在疗程结束时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80%为痊愈,≥60%为显著进步,≥30%为进步,<30%为无效);在治疗前后和半年后随访分别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定社会功能(10个项目,每项评分为0~2分,以总分≥2分为有社会功能缺陷);根据患者缓解半年后症状是否再度出现,或原残留症状有否加重需要调整药物或剂量等判别有无复发情况;用直接费用核算法分析治疗成本与费用。结果:住院治疗组平均疗程为51d,社区康复组平均疗程为50d。住院治疗组脱落2例,社区康复组脱落3例,两组各有3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犤89%(34/38)和92%(35/38)犦;半年后随访住院治疗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由42.80±3.79降为12.84±5.36,社区康复组由43.08±3.66降为12.92±4.98,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②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分比较:社区康复组治疗后明显好于住院治疗组(1.61±4.56和3.64±4.05;t=2.05,P<0.05)。③两组复发率比较:住院治疗组高于社区康复组犤38%(10/26)和14%(4/28);(χ2=4.44,P<0.05犦。④两组直接成本与费用比较:住院治疗组每位患者平均需支付2408元(包括住院诊疗费、床位费、护理费、检查处置费、治疗费和药费等),社区康复组每位患者平均支付722元(包括巡视费、监护费、检查治疗费和药费等),住院治疗组的成本与费用是社区康复组的3.34倍。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和住院治疗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但相对于住院治疗,社区康复疗法更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康复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对64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入组分为心理康复组32例,非心理康复组32例。对照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精神病简明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的差异性,共观察3个月。结果心理康复组病人总体疗效、治疗依从性较非心理康复组好,治疗后两组BPRS、SD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康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对其近期局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防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对患者经济因素的影响。方法:纳入2003-05/2004-06恩施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社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采用前瞻性对照观察,随访1年。社区观察组:均登记建卡纳入防治康复网络,制订康复方案,并成立社区治疗小组。具体措施有:①药物康复:给予肌注长效制剂或口服维持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剂量折合成氯丙嗪效价为(238±9.67)mg/d。②实施家庭干预:对康复对象及家庭成员予以现场指导,包括集体家庭教育和个别家庭治疗。③职业康复:强调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技能,重返社会。④进行追踪随访对患者每月的临床症状、用药情况、医疗费用支出、家庭经济收入等情况记录。对照组:发作期去医院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剂量折合成氯丙嗪效价为(242±10.53)mg/d。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分别于治疗前、中(6个月)、后(12个月)各评定1次。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比较1年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医疗费用及其他经济损失情况。结果:①1年末,社区观察组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较入组前及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25.01±12.17,32.42±13.69,31.69±12.33;3.61±2.17,7.41±3.12,10.31±2.49;t=2.12~7.93,P<0.05~0.01);且6个月末社区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41±2.05,9.31±4.16,t=3.76,P<0.01)。②社区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规则率由25例(31.0%)提高到73例(91.0%),而对照组药物治疗规则率仅维持在26例(33%)。社区观察组复发2例(3%),对照组复发14例(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6,P<0.05)。③社区观察组患者的缺勤天数比对照组患者平均下降7.7d/个月,折合23l元/个月;患者家属缺勤天数平均下降2.3d/个月,折合59元/个月,平均每人减少间接费用290元/个月。对照组1年中有23人次住院治疗,合计住院费57271.70元,社区观察组无住院治疗人次,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t=2.86,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社区管理和规范防治,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有利于患者的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9.
刺绣作业对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谢焱  杨丽 《中国临床康复》2005,9(8):199-199
目的 评价刺绣作业疗法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刺绣作业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康复作用。方法 2002-12/2004-06在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工疗科治疗82例精神病患者,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其中女80例,男性2例,年龄14~48岁,平均(29&;#177;9)岁,病程(11.7&;#177;7.6)年,根据患者的悟性、爱好选择十字绣,绒绣,湘绣三种中任何一种作为治疗内容。对刺绣作业治疗患者分别用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住院精神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82例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治疗前52.9&;#177;6.0,治疗后22.7&;#177;4.4,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治疗前10.5&;#177;3.2,治疗后1.8&;#177;1.8,住院精神患者护士观察量表总分治疗前162.3&;#177;6.2,治疗后195.0&;#177;6.2,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lt;0.01)。结论 刺绣作业疗法能充实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生活,获得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的认同,并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与康复组6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则行针对性康复治疗与护理措施,将2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入组前与出院随访6个月后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康复组的BPRS、SDSS、SCL-90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包括心理干预、松弛干预、行为矫正干预、运动干预等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及预后的效果,减少对患者本身及社会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