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CML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IFNα-2b)和小剂量阿糖胞苷(LD Ara-C)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寻找治疗CML的新途径。方法:采用IFNα-2b(300万U/d)和Ara-C(20mg/m^-2.d^-2),每月用10d)联合治疗CML慢性期患者17例,检测治疗后血液学缓解和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下降情况,并与IFNα-2b治疗组和羟基脲(Hu)治疗组作对照。结果:IFNα-2bLD Ara-C治疗组治疗6个月,CHR率和总CHR率分别为76.47%和88.24%,47.06%的患者治疗7-32个月(中位数14个月),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下降至38%-90%,仅1例(5.88%)在34个月发生急变,治疗6个月CHR率,总CHR率和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下降病例百分数均显著高于IFNα-2b治疗组(P=0.0095,P<0.005和P=0.043)和Hu治疗组(P=0.014,P<0.005和P<0.005),CML急变发生率较低(P=0.03和P<0.05),而且发生急变的时间较晚,结论:对CML慢性期患者采用IFNα-2b和LD Ara-C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CML患者的CHR率,减少Ph染色体阳性细胞,提高C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解率,延长CML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阿糖胞苷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CML患者67例,其中慢性期45例(67.2%),加速期22例(32.8%)。沙利度胺100mg/d,分2次口服;阿糖胞苷30mg/d,皮下注射,第1~14d,每月1疗程;α-干扰素300万U/d,皮下注射,1次/d。结果:45例慢性期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有39例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1年后5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23例达到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12例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22例加速期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12例获得CHR,1年后2例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4例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4例主要分子学缓解。不良反应均可耐受,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7.5%、血红蛋白下降9%、血小板减少4.5%,恶心、头晕、乏力17.9%,嗜睡6%,口干3%。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阿糖胞苷联合α-干扰素治疗CML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治疗羟基脲和干扰素-α(IFN-α)治疗无效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2例羟基脲和IFN-α治疗无效的MPD患者,采用HHT 2.5 mr/(m2·d),第1~5天,联合Ara-C15 me/(m2·d),第1~5天,28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经HHT+LD-AraC方案治疗后其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结果 1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73.6%(14例)达到血液学缓解,其中5例产生细胞遗传学反应,在其他MPD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毒副反应轻微.结论 HHT+LD-AraC方案对于羟基脲和IFN-α治疗无效的MPD具有安全和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云 《内科》2010,5(2):129-130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IFNα-2b)联合羟基脲(Hu)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的疗效。方法采用IFNα-2b(300万U,隔天1次)联合Hu治疗慢粒慢性期(CP)15例。结果 IFNα-2b+Hu治疗6个月后血液学完全缓解率(CHR)达73.3%,减少了慢粒加速期和急变期,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慢粒(CP)患者采用IFNα-2b+Hu治疗可显著提高慢粒患者的CHR率,延长慢粒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对3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后期(病程〉12个月)且对α-干扰素反应差者采用高三尖杉酯碱和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治疗,治疗1~12个周期后,79%(22/28)慢性期及29%(2/7)加速期患者达血液学完全缓解,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药物治疗经历了马利兰、羟基脲、干扰素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几个时代。马利兰和羟基脲仅能使患者获得血液学缓解,提高生存质量,并不改变其自然病程。干扰素可使部分患者获得细胞遗传学缓解,从而延长存活期,但遗憾的是仅少数患者受益。由于异基因造血干细  相似文献   

7.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加速期单一化疗(如羟基脲或马利兰)或强烈联合化疗都不能明显地改变病程或延长生存期。目前有应用干扰素治疗慢粒加速期获得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报道。我们采用小剂量HA方案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慢粒加速期2例,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例1:女性,52岁。一年半前在外院骨穿确诊为慢粒,经服用羟基脲后,缓解出院。后一直根据白细胞值调整羟基脲的用量。一个半月前患者发现两颈部出现多个无痛性肿块,于1997年6月30日入院。体检:T36.8℃,Bp15/9kPa,轻度贫血貌。两颈部可触及多个黄豆至核桃…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1983年Talpaz等首次报告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给予干扰素(IFN-α)治疗,不仅使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而且可以减少Ph′染色体以来,世界各国研究小组相继开展了许多临床研究。但IFN-α治疗CML能否延长其生存期,TFN-α的最佳剂量和治疗疗程,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因素,联合其它化疗可否提高干扰素的疗效,这些问题有待于澄清和解决。美国Anderson癌症中心观察了274例诊断1年以内的CML慢性期患者应用IFN-α治疗的效果,IFN-α剂量为500万U/(m2·d)。根据IFN-α治疗CML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标准(表1,2),结果80%获完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0.5μg/kg每周一次联合利巴韦林750~1050 mg/d,或普通干扰素α-2b 3 MIU每周3次联合利巴韦林750~1050 mg/d.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3.8%,而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8.1%,两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相当(P=0.966).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组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而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但是没有与干扰素α-2b聚乙二醇化相关的特有的新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0.
格列卫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格列卫(STI-57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分子耙向治疗药物,它以前所未有的高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彻底改变了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格局。随着格列卫Ⅲ期临床试验以及与α干扰素或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应用等临床试验的相继完成,对格列卫联合用药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格列卫耐药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联合用药和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新药的出现为进一步提高格列卫的疗效提供了可能。本文将就格列卫的临床研究结果、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研究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最好方法,但由于受年龄及移植供者的限制,仅有35%CML患者能够接受该治疗。1997年2月至2002年9月,我们采用安福隆(IFNα-2b)、低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羟基脲(Hu)联合治疗CML慢性期患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6例尖锐湿疣患者应用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为治疗组,35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单纯微波治疗为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为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干扰素α-2b及单用拉米夫定三种不同疗法,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三个治疗中心针对259名HBeAg阳性CHB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其中单用干扰素α-2b(A)组82名患者;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B)组88名患者;单用拉米夫定(C)组89名患者。对照分析各组治疗12、24、36、48周时以及随访第72周时,血清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血清HBV标志物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情况。结果 (1)三组患者治疗各时间点血清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组抗病毒治疗48周时,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9.67%和31.59%,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用干扰素α-2b组抗病毒治疗48周时,血清HBeAg阴转率和转换率分别为30.29%和29.27%,与单用拉米夫定组的6.74%和5.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组和单用拉米夫定组治疗12周即可获得较高的HBVDNA检测下限率,伴随治疗时间越长,单用拉米夫定的患者48周耐药率12.21%,而联合用药组仅为3.23%;(5)干扰素治疗期间可出现白细胞明显减少现象,没有发生一起严重不良事件,入组患者均完成疗程。结论三组不同治疗方法均可获得一定的抗HBV疗效。但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较单独使用干扰素α-2b或拉米夫定的疗效高。适当延长抗病毒治疗时间,患者能获得较高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还可以减少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联合拉米夫定(LAM)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LAM治疗 单用组给予LAM治疗,疗程均为1年.结果 治疗1年后,联合组血清HBV-DNA转阴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均高于单用组(P均<0.05),单用组YMDD变异率高于联合组(P均<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的1年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克隆性多能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伴有特异性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即 ph 染色体[t(9;22)],具有 BCR/ABL 融合基因。其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控制血液和遗传学异常,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期。近年来,其治疗手段和和策略都有了较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 化疗1.1 羟基脲(HU)为目前国际上治疗 CML 慢性期的一线首选药物。可诱导维持血液学缓解,消除症状。但  相似文献   

16.
格列卫治疗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格列卫 (STI 5 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探讨STI 5 71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 (HHT)和阿糖胞苷 (Ara C)治疗时的疗效及其副作用的耐受性。方法 选自 2 0 0 1- 0 2 2 0 0 3- 0 8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住院37例成年人患者的骨髓细胞Ph染色体阳性或FISH双标双融合bcr/abl基因异位探针 (FISH bcr/abl)阳性率均 >90 %。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CML CP) 14例 ,加速期 (CML AP) 5例 ,急变期 (CML BP) 18例 ,全部接受STI5 7每天 0 3~ 0 6g ,早晨空腹顿服 ,4例CML AP和全部CML BP患者联合HHT每天 12mg和Ara C每天 30 5 0mg静脉滴注 (VD) ,714d为 1疗程 ,疗程中位数 1 5个 ,STI 5 71治疗时间的中位数 2 5个月 ,治疗满 3个月者全部复查染色体和FISH bcr/abl。结果 CML CP和AP患者的HCR 10 0 % ,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84 3% ;18例CML BP患者的HCR 38 8% ,HPR 2 7 7% ,总有效率 6 6 5 % ,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10 5 % ,骨髓抑制 90 %。CML CP、AP患者的HCR和细胞遗传学主要反应率明显高于CML BP患者 ,P <0 0 1。结论 STI5 71治疗CML显示较高的HCR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CML CP早期效果最好 ,CML BP患者疗效最差 ,与HA联合的毒性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梁勇 《内科》2010,5(4):360-362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较长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用干扰素α-2b(5万U/次,肌注)隔日1次,连用52周停药,52周后用拉米夫定100mg/d口服,1次/d,用至104周。对照组76例,单用拉米夫定,用法、用量、疗程同观察组。结果治疗104周后两组HBVDNA转阴率、ALT正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观察组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42.6%,高于对照组的26.3%(P=0.045),观察组的HBVYMDD变异率为14.5%,低于对照组的40.8%(P=0.001)。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2年,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且能减少病毒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病例分别应用干扰素α-2b及干扰素α-2b加甘草酸二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干扰素α-2b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组与单用干扰素α-2b组比较ALT复常率高(P<0.05);HBeAg及HBV DNA阴转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增强抗病毒作用,但对于肝损伤较重者,可考虑两者合用。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提高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u Q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5):353-354
自甲磺酸伊马替尼(伊马替尼,ST1571)2000年6月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成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NL)的治疗药物以来,凡经IFNα治疗失败的患者,伊马替尼可使50%患者获完全性细胞遗传学缓解(CCR),75%慢性期可进入CCR,加速期中的80%可获血液学反应(HR),急变期患者30%可获完全性血液学反应(CHR),从而,伊马替尼已成为目前CNL患者最为标准化的治疗药物。虽有如此好的结果,但不少进展期病例常无效,原本有效的慢性期最终转成耐药。尽管慢性期细胞遗传学反应率很高,但不少患者经PCR检测仍可察觉微小残留病变。在国际随机研究过程中,证明约38%患者可有≥3个对数级的BCR-ABL水平的杀灭率,约4%-10%患者BCR—ABL转阴。而分子水平上缓解率的改善是当前CNL治疗追求的主要目标。目前,一些新的治疗策略,诸如大剂量伊马替尼、伊马替尼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以及某些新药的应用等,均有可能进一步改善CNL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其中39例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47例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在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6%和68%,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41%和10%(P〈0.05或P〈0.01);在治疗48周时,联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85%,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51%(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增加HBV DNA转阴率及谷丙转氨酶复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