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行脱落胆道内支架预防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后胆汁漏的作用。方法:对因肝外胆管结石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术中放置胆道内支架后一期缝合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少许胆漏,保持通畅引流,术后第8天左右,拔除腹腔引流管,顺利出院,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25例支架顺利随粪便排出,排出时间6±2.3天,有1例术后2周仍未排出,通过内镜顺利取出。术后随访6~12个月,26例患者均无胆道狭窄,无结石复发。结论:顺行置入J型胆道支架管对于预防胆漏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留置T管和胆总管切开探查并一期缝合术后胆管内支架引流这两种模式治疗胆管疾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12年—2014年期间收治的90例需择期行胆总管探查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实验方式分为T管组40例和单管内支架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胆总管置管缝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生活质量指数值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引流失败率(T管滑脱、内支架管滑脱、移位)、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和残石率。结果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术后内支架引流患者的出院前生存质量评价高于T管引流患者,住院时间少于T管引流患者,置管及胆管缝合时间长于T管引流患者(均为P<0.05);术后两组患者间的治疗总费用和非计划脱管、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残石率和不能拔/脱管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移植于胆总管切开探查并一期缝合术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确切,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出院前的生存质量,并放宽胆总管一期缝合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眼镜蛇形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T管引流45例为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置眼镜蛇形自行脱落胆道支架39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及胆红素变化、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及胆红素、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30.82±19.52)min、术后患者疼痛VAS评分(2.87±0.86)分、住院总费用(2.444±0.29)万元,对照组手术时间(153.24±45.12)min、术后患者疼痛VAS评分(5.91±1.35)分、住院总费用(2.698±0.61)万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镜蛇形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手术中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减轻,治疗费用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口一期缝合内支架引流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护理方法.得出结论:该术式是治疗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黄明柱 《海南医学》2011,22(6):68-69
目的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加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漏1例,无胆道狭窄、胆道出血并发症,手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9 d,出院后1~2周门诊拔管,在胃镜下取出胆管内支撑管,拔管后无发热、黄疸、腹痛等症状。结论选择性胆总管一期缝合加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是安全有效的,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149-151,155
目的分析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口一期缝合内支架引流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疾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31)和干预组(n=31),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口一期缝合内支架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室流程进行,干预组则加强了手术配合,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组,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干预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口一期缝合内支架引流术的手术配合,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减轻心理应激,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淳  尚亚民 《中原医刊》2005,32(15):10-11
目的评价经胆囊管残端硅胶管胆道引流在胆总管探查及胆管一期缝合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胆囊管残端引流应用于完成开腹胆总管探查.结果11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胆漏、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经胆囊管残端硅胶管胆道引流用于开腹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手术,对于预防术后胆漏、胆总管狭窄以及对术后遗留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放置自行脱落胆道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清除结石后,将斑马导丝经胆道镜操作孔置入十二指肠。退出胆道镜,将改良支架套住导丝,用推送管将支架的猪尾巴端送入十二指肠。支架上端用快吸收线固定于胆管壁,一期缝合关闭胆总管切口。结果:该法治疗26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 d,术后支架均随粪便排出,排出时间12 d(10~17 d),无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及术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病例发生,术后随访6~24月无乳头狭窄及胆管炎发生。结论: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放置胆道自行脱落引流支架安全可靠。因支架能自行脱落排出,该法更具成本效益并符合微创原则。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探查术后置"T"管引流是传统常规的手术方法,近年来国内外亦有很多学者进行一期缝合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1,2].为探讨一期缝合是否简单、有效、安全、经济,作者从2003年1月开始,于胆总管探查术后应用内支架管行一期缝合,与术后置"T"管引流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钟世洪 《当代医学》2016,(18):62-63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应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进行治疗,经治疗后,统计2组患者术后、术中的的有关情况及随访结果,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7.3±5.8)min,术中出血量为(45.2±9.1)mL,术后引流量为(52.2±23.8)mL,术后补液量为(11.7±3.2)L,术前排气时间为(21.4±6.5)h,住院时间为(9.3±1.2)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5 d后2组患者的各项血生化指标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总管结石应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的疗效相当,但是一期缝合缝合术安全性能高且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胆道探查术后逆行经肝胆道引流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可代替T管引流的胆道手术方法。方法 对37例胆道探查病人实施逆行穿刺经肝胆道置管引流。在明确胆道远端通畅、结石已取净后,在B超导引下逆行穿刺经肝置管外引流,均一次穿刺成功。结果 术后引流通畅,无脱管及胆漏发生。术后发生气胸及引流管出血各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平均第8天拔管。胆囊保留12例,术后造影显示肝外胆管无明显狭窄及成角,胆囊显影良好。动物实验:应用6只仔猪进行经肝胆囊置管引流试验。在术后第8天肝被膜与壁层腹膜在引流管周围形成致密粘连,肝内引流管周围形成一层完整的纤维组织,拔管后肝内窦道很快自行闭合,阻止胆汁溢出。结论 经肝逆行穿刺置管是安全有效的胆道探查引流术。总胆管内不置T管可使肝外胆管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术后带管时间缩短、保留的胆囊免受T管压迫及窦道粘连。  相似文献   

12.
胸导管引流治疗顽固性哮喘38例,总有效率70%。引流乳糜液平均7600ml,引流时间平均6.4天,无明显并发症。引流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IgE、G、A及M明显降低。顽固性哮喘可选择性应用此法治疗。  相似文献   

13.
对胆总管探查术后放T型胶管引流与不放引流管的狗胆总管的病理形态进行了对比,结果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管壁粘膜上皮的萎缩及类细胞浸润,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每个高倍视野细胞数分别为120.15±53.71;57.17±20.03(P<0.01)。实验证明胆总管通畅者最好不放引流管。对已放引流管者,最好在术后3~5d拔除,以防止造成局部粘膜上皮压迫性萎缩。两组肝脏酶学比较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对腭裂病人一期术后的语音障碍进行评估和分析,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因语音障碍在我院就诊的唇腭裂或腭裂术后病人共65例,其中单侧完全性腭裂28例,单侧不完全性腭裂19例,双侧完全性腭裂10例,不能判定腭裂类型者8例.对65例病人行语音评估及同期录音分析,分析共鸣方式和构音方法 ;并对47例病人行鼻咽纤维镜(NPS)检查,确定腭咽闭合不全率(Ratio).结果 语音评估结果 显示,共鸣方式为高鼻音52例(占80.0%),低鼻音13例(占20.0%);从音韵结构历程和病人构音位置等方面分析,声母省略47例(占72.3%),声母舌后置19例(占29.2%),声母舌前置16例(占24.6%),而喉头音和代偿性语音32例(占49.2%).NPS检查示,Ratio<0.3者12例,0.3~0.5者15例,0.6~0.7者11例,0.8~0.9者9例.结论 对腭裂病人一期术后语音评估有助于手术方式的评价,并为二期腭咽成形手术和语音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叶绿素注射显示法,观察了5只狗胸导管的引流途径。注射叶绿素后2h,颈后淋巴结等显色。取显色淋巴结作组织切片,发现叶绿素进入淋巴结的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输出淋巴管内未见叶绿素,从而证实叶绿素是经胸导管顺向流入淋巴结的。同时,作者讨论了与胸导管相连的淋巴结在肿瘤的淋巴转移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护理。方法:对106例(110眼)经逆行扩张鼻泪道后植入鼻泪管支架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110眼中,成功植入鼻泪管支架106眼,手术成功率96.4%,成功的106眼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为92.5%;随访1+年,有效率为80.2%。结论: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而手术前后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保证手术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体外循环室缺修补术后残留杂音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发生机理及临床特征。结果表明,补片成形术后其残留杂音发生率高于单纯间断及褥式垫片加固缝合法(P<0.05;P<0.01),作者强调指出,为减少术后残留杂音的发生,术中应注意手术径路的选择、严密关闭室缺及防止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的损伤。就其治疗而言,如果术后残留杂音其心衰症状不著,可随访观察;如残余分流量大,Qp/Qs>1.5者,应积极考虑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用3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注射显示法,研究了49例胎儿胸导管的引流途径和与胸导管相连的淋巴结。胸导管侧支除注入静脉和胸导管末端外,多注入周围淋巴结。与胸导管相连的淋巴结包括颈深下淋巴结和纵隔后淋巴结,出现率为57%,左锁骨上淋巴结的出现率为31%。胸导管侧支及其相连的淋巴结构成胸导管的侧副淋巴回流径路。  相似文献   

20.
选择自身及同种抗体阴性、封闭抗体缺乏的原发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进行供者白细胞静脉免疫疗法,并动态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经3~5次白细胞免疫后患者CD+4细胞及CD+4/CD+8比例明显上升;IL-2活性明显下降,并达到正常生育组水平。因此,白细胞免疫疗法能增强母体对胚胎的免疫保护,抑制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损伤作用,进而有助于胚胎在母体内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