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PTE是肺栓塞(PE)的最常见类型,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急性PTE造成大面积PTE,肺动脉较广泛阻塞时,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出现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2.
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征、脂肪栓塞征、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以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PTE是PE的最常见类型,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急性PTE造成大面积PTE,肺动脉较广泛阻塞时,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出现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梗死(PulmonaryInfareticn,PI)肺动脉栓塞的肺组织血流受阻,血流中断而发生坏死…  相似文献   

3.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以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PTE是PE的最常见类型,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急性PTE造成大面积PTE,肺动脉较广泛阻塞时,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出现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急性肺栓塞是临床相对多见的心血管急症,来势凶险,死亡率高,临床漏诊率、误诊率较高。目前随着肺动脉造影、核素肺灌注扫描及320排CT及循证医学的发展,PE正逐步得到重视,漏诊或误诊率降低。本文就1例急性肺栓塞合并多发腔内血栓形成救治成功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栓塞由来自深静脉系统或右心房、室的血栓所致者称肺血栓栓塞症(PTE),简称肺栓塞(PE)。在临床中PE发病率很高,在心血管疾病中占第三位,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1]。未经治疗的PE的病  相似文献   

6.
肺血栓栓塞症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肺血栓栓塞症是心血管急症,应提高对其认识和超声心动图诊断水平;方法 对12例以超声心动图首先诊断的肺血栓栓塞症进行回顾性总结,6例手术或尸检证实;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多样化,超声心动图直接依据是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内血栓回声;间接征象为右房室腔扩大及肺动脉高压;深静脉血栓是栓子来源常见病因,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深静脉血栓有确诊价值;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肺血栓栓塞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并有助于临床与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心包填塞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张斗霞  张丽梅  张凌  白明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2):36-38,F003
目的:探讨兔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时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8、IL-10的水平和地塞米松(Dex)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兔急性PTF模型。36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Dex治疗组和PTE模型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上述细胞因子(CK)水平,术毕肺组织行病理观察。结果:栓塞后上述CK均有升高,治疗后TNF-α、IL-8均有下降,IL-10变化不明显。组织病理学可见栓塞后肺动脉内血栓形成,肺组织萎缩、出血、炎性反应明显,Dex治疗后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PTE后促炎性CK在引起肺部炎性反应和肺组织及肺动脉病损中起了重要作用,抗炎治疗可以明显减轻CK引起的这种损伤。抗炎治疗能降低PTE急性期病死率,改善远期预后,CK可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病死率高,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容易漏诊和误诊,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影像学诊断特别是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对PT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介入治疗具有特别的作用和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斗霞  吴红勇  张凌  白明 《微循环学杂志》2004,14(4):46-48,F004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APTE)时肺组织内皮素 (ET) 1和核因子 (NF) κB的表达及尿激酶 (UK)对其的影响。方法 :3 6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PTE模型组和UK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动物模型。常规光镜下病理学检测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ET 1和NF κBP65的表达。结果 :病理组织学显示 :栓塞后肺动脉内血栓形成 ,肺组织萎缩、出血、炎性反应明显。UK溶栓治疗后血栓栓塞和出血减轻 ,炎性反应仍较明显。免疫组化显示 :栓塞后肺组织ET 1和NF κBP65阳性表达明显增强 ,溶栓后ET 1阳性表达显著下降 ,NF κBP65略有升高。结论 :APTE后溶栓治疗可降低ET 1和活化的NF κB介导的肺动脉高压和急性肺损伤。提示PTE临床溶栓治疗时 ,要重视必要的抗炎治疗和内皮素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协作组和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肺血栓与肺血管病学组的统一组织安排下,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肺血栓栓塞症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研究》课题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础,由国内影像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制定了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PTE—DVT)相关检查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病死率高,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容易漏诊和误诊,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影像学诊断特别是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对PT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介入治疗具有特别的作用和疗效.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栓塞简称为肺栓塞(PE),其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同属于血栓性疾病,是临床上一种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美国每年估计约有60万新发患者,是第三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亡,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上较难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有相当一部分PE病人发现时已为慢性,留下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等后遗症,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1973年,WHO把本病分成三种病理类型:(1)丛源性肺动脉病,(2)复发性肺小动脉血栓栓塞症,(3)肺静脉阻塞病。丛源性肺动脉病特点为肺小动脉中膜肥厚,内膜纤维化,常发生丛状病变(由小动脉向外呈囊状膨出,形成息肉状的小血管丛)的倾向。复发性肺小动脉血栓栓塞症其受累肺小动脉和细动脉有不同时期的广泛的血栓栓塞,伴有血管壁继发性增厚。肺静脉阻塞病的原发病变  相似文献   

14.
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是无创性诊断PTE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于筛查临床凝诊为PTE的患者。单纯肺血流灌注显像,对PTE诊断的敏感性高,但亦存在假阳性;如果与肺通气显像或X线胸片相结合,可明显降低假阳性率,使诊断的准确率达87%~95%。  相似文献   

15.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即肺动脉栓塞,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由栓子阻塞的病理过程,最常见的栓子为血栓,血栓随血流到达肺动脉形成肺栓塞.肺栓塞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美国,每年有200 000人因肺栓塞住院,5000人死于肺栓塞,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死亡率为全部死因的第3位[1].由于临床表现随栓塞范围不同差异较大,诊断较困难,因而常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PE在急性病程内可危及生命,未经治疗者的病死率约为25%~30%,而在经充分抗凝治疗后,致命性或复发性PE的发生率可降至7%以下[2-3],因此,PE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rteriography,CTPA)是由外周浅静脉快速注入碘造影剂,造影剂经腔静脉回流,以首次通过的方式使肺动脉显影,通过CT扫描而成像的方法。CTPA通常应用螺旋CT机(spiral CT,SCT)或电子束CT机(electron beam CT,EBCT)进行扫描。由于CTPA检出肺栓塞敏感性与特异性可达95%,多数学者认为,CTPA可以作为急性PTE临床一线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通过二维超声可确切显示右心系统血栓;联合应用二维超声、M型超声及多普勒超声等多种技术对PTE所致的一系列右心负荷改变可进行综合判断。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无创、能够床旁检查的优势,在PTE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因不能显示肺内血管与肺组织灌注情况,在PTE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无创性下肢DVT诊断方法,该方法可与肺灌注显像同时一次完成,在诊断PTE的同时寻找血栓来源,方法简便可靠,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y,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用它进行MR肺动脉造影(MR pulmonary arteriography,MRPA)可准确地检出PTE主肺动脉、肺叶及肺段动脉内的栓子,对亚段肺动脉水平的栓子检出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MRPA无放射性损害,很少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对比剂[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DTPA)]无肾脏不良反应,检查简便、易行、经济,患者无须住院。  相似文献   

20.
庞翀  徐欣 《中国微循环》2009,13(5):447-449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而引起的以肺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综合征。仅次于急性冠状动脉疾病,脑梗死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阻塞性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及临床误诊率均较高。肺栓塞的确诊主要依赖于CT、肺血管造影等检查,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心脏生物标记物可用于肺栓塞的临床危险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