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睿彬 《广西医学》2003,25(6):1015-1016
心源性脑栓塞临床上并不少见 ,约占脑卒中发病率的 5 %~ 1 1 % (1) ,是心脏病常见并发症及影响心脏病患者死亡率及病残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医学对心源性脑栓塞治疗原则同动脉性硬化梗塞 ,对预防栓塞的研究较多 ,但对于栓塞后的治疗研究尚少 ,尤其是早期使用肝素抗凝治疗报告极少 ,且目前尚有争议。本文对我院 1 999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9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普通肝素治疗心源性脑栓塞30例。结果发现早期使用肝素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总有效率 76.7% ,但治疗效果因基础心脏病病因不同而有差异 ,对风湿性心脏病致脑栓塞疗效较好 ,有效率 83.…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I)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低分子肝素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心源性脑栓塞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8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痊愈及好转率91%。结论治疗过程中要做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及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4.
心源性脑栓塞内科保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梅  罗利均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117-117,133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2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心源性脑栓塞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心源性脑栓塞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源性脑栓塞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 2 0 % ,栓塞来源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内附壁血栓和赘生物 ,常见的病因有房颤 (非瓣膜性和瓣膜性 )、心肌梗死、人工瓣膜、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在心脏内附壁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中 ,凝血级联的激活比血小板的活化更重要 ,所以抗凝治疗从理论上讲能够阻断这一过程 ,应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手段 ,但临床试验的结果却意见不一。1 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栓塞的应用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形成新的心脏内血栓 ,并防止栓塞部位的继发性血栓扩散 ,从而实现心源性脑栓塞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并改善缺血性卒中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特点,栓塞部位,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发病是风湿性心脏病,其次是冠心病.栓塞部位以左侧大脑中动脉最常见.抗凝治疗有效.结论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病因,应积极治疗心房纤颤以防止脑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八五院神经内科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80例,经患者知情和家属同意,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较单用低分子肝素钙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疾病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心源性脑栓塞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为对照组(13.51±3.46)分,治疗组(13.06±3.42)分;治疗后NIHSS评分为对照组(5.69±1.04)分,治疗组(2.10±0.27)分;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70.5%,用药时间(15.79±3.46)d,治疗组总有效率90.9%,用药时间(11.87±2.64)d,两组差异均显著。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何剑波  李会琪  侯沛红  苏航  郭强  瞿洁敏 《医学争鸣》2006,27(19):1740-1740
1临床资料2002-01-01/2006-01-01在我院神经中心住院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77(男35,女42)例;年龄32~93(平均70.4±18.5)岁,<50岁12例,50~69岁者24例,>70岁者41例;入院距发病时间(18.4±10.5)h.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起病1wk内在我院就诊,有较完整的病史、神经系统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住院经过记录.对入选患者记录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情况;治疗情况分析;死亡及病残分析;头颅CT分析.心脏病基础情况:冠心病35例,风心病8例,肺心病10例,高…  相似文献   

10.
36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特点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杰  张朝民 《吉林医学》2004,25(12):17-18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特点,栓塞部位,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发病是风湿性心脏病,其次是冠心病。栓塞部位以左侧大脑中动脉最常见。抗凝治疗有效。结论: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病因,应积极治疗心房纤颤以防止脑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讨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体会。方法:将我院近些年来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随机抽取74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把这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7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同时加入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37例采用单纯的分子肝素钙对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其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37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人数为35例,总有效率为94.57%,对照组的37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人数为27例,总有效率为72.97%,从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相比较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治疗结果就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同时加入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分子肝素钙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由此可看出,采用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发病6 h~24 h)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观察组 (40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AXaIU/次,每日两次腹部皮下注射,连用10 d,同时使用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改善微循环的中药制剂、脑保护制剂等治疗2周.对照组除未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外,其他同治疗组,并与治疗前、治疗14 d、90 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37.5%)及远期显效率(8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5%和52.5%),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相对比较安全,并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脉血康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与预防并发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脉血康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方案:脉血康胶囊,口服,1 g/次,3 次/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4 100 U/次,1次/12 h。对照组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方案与观察组相同。持续治疗2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且不得使用其他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病残程度。结果: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26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建华  张茁  张菁  张亮 《北京医学》2001,23(5):272-274
目的 探讨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126例心源性脑栓塞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发病为风湿性心脏病(57.9%),共次为冠心病(17.8%)。805的病人有房颤或房扑等心律失常,口服过华法令的患者仅20.8%。69.8%的病例为大面积脑梗死,3/4在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后出血率28.8%,全组死亡率12.7%。结论 各种原因所致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梗死多为大面积。口服华法令用量不足可能是抗凝治疗患者发生脑栓塞的原因之一。治疗房颤是预防脑栓塞的重要措施,应加大华法令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李贤概 《中外医疗》2012,31(35):111+113-111,113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防治急性左心衰继发脑栓塞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80例由于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保守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根据临床症状以及诊断结果给予针对性血管扩张,降血脂,和颅内降压治疗,以补充全身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缺血缺氧对脑神经元的损伤。结果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及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继发脑栓塞率8%,总有效率达到92%,而未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继发脑栓塞率到达36%,总有效率达到64%,明显高于保守组。结论低分子肝素相对于肝素以及其他药物,对于防治左心衰继发脑血栓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肝素作用机制主要有抗凝、抗血栓作用 ,抗凝效应是通过抗凝血酶 起作用 ;抗炎、抗过敏作用 ;抗自由基损伤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降低气道阻力作用 [1]。近几年 ,肝素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内已有多家报道小剂量肝素经静脉给药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 [2~ 4]。有些试验显示 ,肝素经纤支镜给药 ,由于其降低痰液粘性、通畅气道、扩张支气管、降低气道阻力 ,可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5]。现将肝素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情况 ,综述如下。1 临床应用1.1 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海普宁)治疗急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171例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海普宁)治疗96例及常规治疗组75例治疗各7天.两组7天后继续应用生脉注射液40ml+NS 250ml,IV,gtt,Qd,14天.结果 抗凝治疗组经治疗21天后基本治愈者16.67%,显著好转率为77.72%,恶化及死亡率为2.0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第7天后有非常显著好转(T=7.16,P<0.001);常规治疗组21天后基本治愈率为12.00%,显著好转率为56.00%,恶化及死亡率分别为10.8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14天后有显著提高(T=1.96,P<0.05).抗凝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均无颅内出血.抗凝治疗组的显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χ2=38.19,P<0.001).3个月时复发率,常规治疗组显著高于抗凝治疗组(10.67%和1.04%, χ2=6.01,P<0.05).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为优,且复发率明显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时低分子肝素的剂量和用法掌握恰当,则可避免并发颅内出血,并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罗华  梁瑛 《当代医学》2009,15(19):11-13
目的 评价以Raschke量表指导肝素治疗中国人肺血栓栓塞症时面临的问题.方法 按Raschke量表调节.记录25名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肝素抗凝满84h,每6h一次的APTT及肝素剂量值,描绘APTT曲线趋势图;统计不同时点抗凝达标率;至APTT稳定达标所需时间;APTT调节次数和调节波动率;每单位肝素剂量差导致的APTT差异.总结Raschke量表中与中国人不同及其忽略的影响治疗因素.结果 该组患者第一个24hAPTT稳定达标率27.78%,全部不达标者占61.11%;72h后总达标率为83.32%;平均达标时间36h,需要检测APTT平均12次.APTT波动率大于74%,1U/(kg·h)肝素导致的APPT差异平均达42s.结论 Raschke量表指导中国人在肝素剂量选择、剂量调节幅度和剂量精确性等方面可能存在和国外不同之处;同时存在的肝素负荷量、华法林、内源性APTT和合并疾病等因素会影响抗凝达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66例,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2次/d腹壁皮下注射,疗程10d.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总有效率93.9%,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减少(P<0.01),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P<0.05),无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无出血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肺心病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多发病、常见病,该病病因明确、病程迁延.合并症多,冬春季易复发,治疗上比较棘手.疗效尚不满意.本文经过一年的时间对75例肺心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共分两个组,一组为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肝素静点,一组为对照组,不加肝素静点,结果 判定标准: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心功能Ⅲ级者36例,IV级者39例.显效:咳喘,气促症状减轻,肺部湿罗音减少,水肿消失或仅有轻度下肢水肿,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者.有效:呼吸道症状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Ⅰ级者.无效:呼吸道症状无减轻,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者.治疗组:显效30例(86%),有效;4例(11%).无效11例(3%).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显效29例(72.5%),有效4例(10%),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83%),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χ2=4.1,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素静点治疗肺心病主要是利用它的抗凝及改善肾小球微循环作用.从而降低了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改善血循环,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使PaO2升高,PaCO2分压下降,缓解支气管痉挛,防止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介质,并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另外肺心病时有一过性肾功能捐害,蛋白承.管型尿、血中尿素氮升高,应用该药发挥其补充肾小球基膜上负电荷,改善肾小球微循环,制屎,减少蛋白漏出的作用.在治疗中我们还发现肝素还能参与脂类代谢,使血脂下降.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但由于我们没有系统的应用于该类患者,故经验不多,还有待今后积累这方面病例,进一步探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