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年性痴呆属中医老年呆病范畴,中医对痴呆的专论散见于"呆病"、"善忘"、"痴证"、"颠证"、"郁证"、"神呆"等病症中,其病机复杂,包含了中医症状学的多种病症,是脑衰老病机多元化的表现,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出发,认为老年呆病病位在脑,却是涉及五脏功能失调的全身性疾病,涉及心、肝、脾、肾诸脏功能衰退和失调."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此针法的组方和立法依据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孙瑛 《光明中医》2009,24(9):1767-1768
老年性痴呆病是一种慢性神经衰退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呆傻愚笨为特点.中医文献无此病名,但根据本病的常见症状,可归属"痴呆"的范畴辨证.明代张景岳首先提出了"痴呆"病名[1].清代陈士铎<辨证录>立有"呆病门",不仅对呆病症状描绘甚详,还分析其成因是"起于肝气之郁".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前期或老年期,以进行性记忆等认知障碍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性痴呆属于“老年呆病”范畴。然历代文献并无这一称谓,其主要症状的描述,散见于健忘、呆痴、痴呆、呆病等病证中。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之一,而病机是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故从这一角度整理相关文献,以期为下一步治则治法的确立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老年呆病的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呆病的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朱振铎刘瑞霞霍青薛一涛关键词老年呆病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老年呆病又称老年期痴呆,指老年人记忆力和智能障碍,脑器质性病变所致对信息处理机能的障碍,以及在智能障碍的基础上出现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痴呆属于中医老年呆病的范畴.对于本病的基本病机中医学有着深刻的认识,文章通过对大量中医文献的研究,结合作者的临床体会,提出了肾虚髓衰、脑络痹阻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其中,肾精气亏虚、髓海不足足老年性痴呆发病的根本病因,而痰瘀互结、阻滞脑络则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基本机制和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老年呆病又称老年期痴呆,是发生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机能全面损害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它包括智力、记忆、语言、感觉、认知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社会交往和行为人格的改变.其中医学归属范畴包括老年呆证、文痴、善忘、语言颠倒、痴呆、郁证、癫证、狂证等病证.历代文献对于此病专论较少,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第一次提出痴呆是独立性疾病:"凡平素无痰而成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清·陈士铎〈辨证录〉首立呆病门,使中医对痴呆的认识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7.
“益气调血 扶本培元”针法从气论治老年性痴呆解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性痴呆属中医老年呆病范畴。中医对痴呆的专论散见于“呆病”、“善忘”、“痴证”、“颠证”、“郁证”、“神呆”等病症中,其病机复杂,包含了中医症状学的多种病症,是脑衰老病机多元化的表现。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出发。认为老年呆病病位在脑。却是涉及五脏功能失调的全身性疾病。涉及心、肝、脾、肾诸脏功能衰退和失调。“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治疗老年性痴呆。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老年呆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近10年有关中医对老年呆病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从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综合,并作了述评,提出了当前中医对老年呆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老年呆病(老年性痴呆)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优化中医老年呆病诊疗方案奠定基础.本验证方案主要验证中医药对老年性痴呆主要症状善忘、呆钝的疗效,并对中医证候整体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对照组采用喜得镇,治疗组采用中医内治法(辨证分型选方)配合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特殊康复、特殊护理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2%,显著高于对照组46.7%(P<0.0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CDR、MMSE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整体疗效显著高于西药组,且安全性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以中医经典古籍为理论依据,通过论述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阐明其在心脑病变以及痰浊、瘀血、浊毒的形成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环节,完成“脾胃病变导致老年呆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概念的诠释是准确理解中医理论的前提,是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医学概念的理解、诠释提供了手段与工具.于智敏博士的专著<中医药之"毒">,是在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医学中"毒"的概念作了解析,使中医"毒"说脉络清晰,具有理论创新意义.这对于我们保持和发扬中医学的整体性的原创思维,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信息时代要开展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研究,以实现中医学的自身发展,彰显中医学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中医学的“预防医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医学在其形成发展的两千年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医学的内容,不但有明确的“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而且还有着整套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体现在环境卫生、传染病学、隔离及预防接种等诸多方面。如:“上工治未病”与“重视正气”,体现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天人合一”,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从《伤寒论》、《温疫论》到《温病学》,中医传染病学逐渐确立;中医学的“种痘术”,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3.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鉴于目前针对不同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阴虚"的内涵不完全一致的问题,为明确"阴虚"的内涵与外延,对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阴虚"概念进行了整理研究。研究发现,"阴虚"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11处,其涵义有5种,分别为中土受伤,形气衰少;尺脉不足;五脏精亏;肾虚;阴经气虚。本文就正确理解"阴虚"内涵与外延,界定"阴虚"概念,为中医理论的正确运用和继承发展进行了深入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诊断学》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贵香  任婷 《光明中医》2008,23(5):686-687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它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已成为21世纪国际主流教学模式之一。笔者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PBL教学法。然而PBL在我国中医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证候基础持续50 多年的研究,使“证候问题”变成了“证候难题”,中医证候成了制约中医理论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的“科学问题”。探析“证候难题”症结所在,证候是具有“功能性结构”和“实质性结构”双重结构特性的独特复合体。揭秘中医理论体系固有规律蕴藏的数学科学内涵,探寻证候客观量化表征的方法,破译出证候的“功能性结构”,打通中医学理论体系知识创新的关键技术线路,为揭示证候的“实质性结构”奠定基础,才能有希望重新开启中医学理论创新与伟大实践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阐明中药注射剂超分子"印迹模板"特征的(类)致敏性机制,为构筑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奠定基础。在前文超分子化学对中医药理论特殊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分析中药注射剂产生(类)致敏性自然本源,结合鱼腥草注射剂的(类)致敏现象,阐述中药注射剂中超分子"印迹模板"结构特征对其(类)致敏性的影响。中药注射剂可自主产生超分子结构,呈现整体表观(类)致敏性,强度决定其结构特征,存在(类)致敏临界超分子结构。"注射"给药其结构难被破坏,易呈表观免疫原性;而"口服"给药,其结构将被胃肠道破坏,表观免疫原性弱或消失",因此中药呈现"注射"与"口服"给药(类)致敏性的差异。中药注射剂"分子社会"间按"印迹模板"特征自主作用产生超分子,呈表观免疫应答,贯通识别、拷贝、贮存的免疫过程,单成分产生(类)致敏反应为其特例。中药注射剂(类)致敏原的筛查包括单成分及其形成的超分子,这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所特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豆蔻类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因名称、外形和功效相似,加之姜科植物不易辨别,迄今,有关豆蔻类中药的基原问题尚未达成共识。该研究通过对历代本草文字记述与绘图进行考察,结合市场调查与植物分类学研究,探讨了豆蔻类植物药(包括红豆蔻、草豆蔻、白豆蔻、草果、肉豆蔻、小豆蔻)在植物分类学上的相互关系以及药用品种的历史沿革,并对药材豆蔻与原植物白豆蔻名称统一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