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rhIL-10对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PBMC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rhIL-10)对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细胞因子与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rhIL—10治疗银屑病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PBMC,并检测PHA诱导PBMC产生IL—2、IFN—γ与LPS诱导PBMC产生IL—1、IL—6、IL—8和NO水平。结果 银屑病患者活化的PBMC产生IFN—γ、IL—1、IL—6和IL—8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使康人,IL—2与NO水平也较正常人为高,提示银屑病活动期一些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rhIL—10(2.5、5、10、20、40μg/L)对PHA诱导的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PBMC产生IL—2、IFN—γ均有抑制作用,对LPS诱导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PBMC产生IL—1、IL—6、IL—8和NO同样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anti—IL—10McAb(2.5、5、10、20、40mg/L)在rhIL—10存在与不存在情况下均能促进PHA活化的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使康人PBMC产生IL—2及IFN—Y,但银屑病患者PBMC产生上述细胞因子能力低于正常人。结论 rhIL—10对银屑病患者PBMC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具有抑制作用,由此产生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魏明  刘军 《铁道医学》2001,29(5):312-314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IgE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哮喘患者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IFN-γ的含量以及血浆中IL-10、IFN-γ和IgE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哮喘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0与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1)。哮喘组血浆中IL-10、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5),血浆Ig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组患者血浆中IL-10、IFN-γ含量和IgE浓度呈负相关(r1=-0.31,r2=-0.50)。结论:IL-10、IFN-γ在哮喘患者IgE的产生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云克”(^99Tc-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观察“云克”体外对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1(IL-1)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结果:“云克”有抑制RA患者IL-1的分泌及细菌脂多糖(LPS)的促分泌作用,并对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自发分泌及植物血素(PHA)诱导分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云克”对RA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其降低IL-1和sIL-2R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齐墩果酸体外对培养的正常人外周单核细胞(PBMC)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M—M)感染 HIV-1的抑制作用。来自健康人的 PBMC 经植物凝血素(PHA)刺激后感染 HIV-1,然后与10、20、40和80μmol/L 的齐墩果酸培养7天,收集细胞上清液,以 ELISA 法测定病毒 p24抗原含量。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对 HIV-1复制的抑制呈剂量相关,浓度为80μmol/L 时,抑制率达70%,EC_(50)为22.7μmol/L。对照药叠氮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茶碱对哮喘缓解期患儿体外单个核细胞(PBMC)合成IL-4和IL-10释放的影响以及与血清IgE水平的关系。方法:采集20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PBMC与氨茶碱培养,按不同浓度(0、5、10、20mg/L)分为哮喘对照组(ACG)、处理组1(ATG1)、ATG2和ATG3,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CG)。采用ELISA检测培养24h后各组PBMC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IL-10浓度,同时留取血清测IgE。结果;ACG PBMC合成和分泌IL-4、IL-10、血清IgE明显高于NCG,ACG血清IgE与PBMC上清液中IL-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IL-4与IL-10呈正相关。氨茶碱抑制PBMC I-14、IL-10合成,在20mg/L时具有显著性。结论:20mg/L的氨茶碱可以抑制IL-4的生成,发挥抗炎作用,同时氨茶碱可能通过对IL-10的抑制,相应地降低IL-10对IL-4的促进作用,从而增加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尿毒素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IL-1Ra)基因转录和IL-1Ra合成的影响。方法:细胞和不同透析膜孵育后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NA水平,PBMC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IL-1Ra水平。结果:不同析膜孵育后的PBMC在未用内毒素刺激情况下IL-1RamRNA水平有显著判别,但IL-1Ra合成量无差异。其中正常人仅有极微量IL-1Ra合成;内毒素刺激下的PBMC IL-1Ra合成明显明显高于未刺激组,与铜仿膜孵育后的合成量明显高于聚砜膜孵育后和对照组。结论:内毒素和透析膜对正常人和尿毒症患者PBMC的IL-1Ra的合成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对上皮细胞系Hela细胞产生IL—8和IL—10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和ELISA法,对感染CT的Hela细胞上清进行IL—8和IL—10检测。结果:CT感染的Hela细胞IL-8和IL—10分泌量随感染剂量增加而增高;感染24h后,IL—8和IL—10开始显著增加,72h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虽然热灭活CT(HI-CT)也能诱导IL—8和IL-l0表达,但诱导水平显著低于感染组。结论:CT感染能诱导Hela细胞大量分泌IL—8和IL-l0,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此种作用可能与CT入侵、细胞内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白细胞介素6及其与白细胞介素2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了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自然和诱导产生的IL-6和IL-2水平,同时观察了诱导产生的IL-6与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L-2的相关性。结果:血清中和PBMC自然或 产生的IL-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L-6与血清IgA水平呈正相关,与IL-2呈负相关,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异常可能与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免疫球蛋白的过度产生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0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的IL-2、IFN-γ、IL-4、IL-10水平,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IFN-γ、IL-4、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拷贝的HBV-DNA与高拷贝的HBV-DNA两组患者血清IL-2、IFN-γ、IL-4、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2、IFN-γ、IL-4、IL-10水平经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2、IFN-γ、IL-4、IL-10的表达与病毒复制消长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4T细胞中两个功能性亚群(Th1/Th2)的功能状态及地塞米松和甲基泼尼松龙对其的影响。方法:15例哮喘及14名健康儿童,取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 法分离PBMC,分别用10^-8mol/L地塞米松和甲基泼尼松龙体外干预培养48h后,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0的浓度。结果:地塞米松和甲基泼尼松龙均可明显抑制哮喘儿童PBMC分泌-γ(P值分别为0.004和0.002)和IL-4(P值分别为0.002和0.001);若以IFN-γ/IL-4表示Th1/Th2间的平衡,则甲基泼尼松龙(P<0.05)可恢复Th1/Th2平衡;地塞米松和甲基泌尼松龙都不曩IL-10的分泌。结论:地塞米松和甲基泼尼松龙均可抑制IFN-γ和IL-4的产生,但甲基泼尼松龙抑制作用更强,从而可恢复哮喘儿童体内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9HTE细胞中观察与RSVNS1基因和M2基因互补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的抗病毒活性。方法:直接观察RS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用MTT方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1.RSV感染复数(moi)在0.1以上时,培养5天后RSV感染的9HTE细胞全部死亡。2.我们设计的反义核酸能够提高感染细胞的存活率,且呈量效依赖关系。结论: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具有较明显的抗病毒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新型抗RSV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金辉  高倩  吴建茹  王蓓 《循证医学》2012,12(2):112-116
目的系统分析发酵支原体和艾滋病病毒感染之间的关联性,并初步探讨发酵支原体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进程的影响。方法利用中英文电子数据库检索发酵支原体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关联性研究文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评价。利用亚组和敏感性分析研究组间的异质性。结果纳入11篇文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酵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值比为4.47,95%可信区间1.41~14.15),但存在发表偏倚。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均未支持上述结果。结论发酵支原体同艾滋病病毒之间的关联性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2与IL-10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 7例急性病毒性肝炎、12例慢性乙型肝炎、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 1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 ;分离 15例慢性乙型肝炎、1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 10例健康献血员PBMC ,在PHA P刺激下培养 72h ,收取培养上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 2与IL 10水平。结果 急性肝炎血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高于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P <0 .0 5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PBMC培养上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血清IL 2与ALT呈正相关 (P <0 .0 1) ,PBMC培养上清IL 2与ALT呈正相关 (P <0 .0 5 )。血清IL 10与PBMC培养上清IL 10与ALT无相关性 ,血清IL 2与IL 10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Th1型细胞因子IL 2上调与乙型肝炎肝脏的炎症活动相关 ,IL 2的分泌低下可能造成细胞免疫力低下 ,与HBV的持续感染有关。IL 10可能作为IL 2的拮抗因子随IL 2分泌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either oxamniquine or praziquantel on S.mansoni specific IFN-gamma, IL-4, IL-5 and IL-10 was compared on PBMC which were collected pretreatment, 6 and 18 weeks post treatment. Using sandwich ELISA on the supernatants harvested from the PBMC stimulation by crude S. mansoni SEA and SWAP antigens after 5 days the levels of PBMC proliferation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were similar according to treatment with either praziquantel or oxamniquine. Before treatment, infected groups showed low ratios, of IL-4:IFN-gamma, IL-5:IFNgamma and IL-10:IFN-gamma, indicating that IFN-gamma was high in the infected individuals. The general increase in immuno-modulation was observed post-treatment with elevated immune reactivity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in both treatment groups. Treatment induc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levels of IL-4 (p < 0.05), IL-5 (p < 0.0001) and IL-10 (p < 0.05) cytokines 6 and 18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rease in IL-4, IL-5 and IL-10 between children treated with praziquantel or oxamniquine. Pre-treatment IFN-gamma and IL-5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fection (p < 0.001), while post treatment IL-4 cytokine level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aseline infection status (p < 0.001).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reatment-induced immune responses are similar for both common anti-schistosome drugs praziquantel or oxamniquine having similar and immunizing effe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特异性溶瘤重组腺病毒KH901在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中的选择性复制和杀伤作用.方法 以感染复数(MOI)=2 PPC的KH901和野生型腺病毒(Ad5)感染人肿瘤和正常细胞,72 h后采用病毒滴定法测定病毒滴度;以MOI=10 PPC和1 PPC的KH901感染人肿瘤和正常细胞,24 h后通过ELISA法和TF-1依赖细胞株/MTT比色法测定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以MOI分别为0、0.1、1、10、100、1000 PPC的KH901和野生型Ad5感染人肿瘤和正常细胞,采用MTT法测定各细胞活力,计算半数药物有效浓度(EC50).结果 野生型Ad5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均大量复制,均表现出明显的杀伤作用;KH901在肿瘤细胞中大量复制[(2526.4±136.8)~(2796.6±104.6) TCID50/cell],表达大量的人GM-CSF[(1177.793±6.62)~(3924.497±17.79) IU/(106细胞·24 h)],并显示出明显的杀伤作用[EC50为(0.31±0.06)~(0.19±0.01) pfu/cell],在正常细胞中KH901复制较差[(56.8±9.2)~(90.1±14.4) TCID50/cell],只有少量的GM-CSF产生[(13.397±0.82) IU/(106细胞·24 h)],杀伤作用轻微[EC50为(92.33±9.12)~(121.20±19.94) pfu/cel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H901具有肿瘤选择性复制和杀伤作用,并能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GM-CSF,显示出治疗实质性肿瘤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HIV重叠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IL-18和IL-10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HIV—HBV/HCV重叠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荧光定量PCR计数测定HIV—RNA滴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T细胞。结果:HIV感染后,血清IL—1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随着疾病的进展,IL—18逐渐上升而IL—10逐渐下降。重叠感染组血清IL—18和IL—10显著高于单纯HIV感染组。结论:肝炎病毒感染是影响HIV感染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一个协变量,上调IL—18和下调IL—10可能起到改善重叠感染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鼠麻风杆菌(MLM)腹腔感染BALB/C和C57BL/6小鼠,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鼠脾重量增加,脾带菌量增多,肠系膜病变加剧;鼠脾细胞对伴刀豆蛋白A(Con A)刺激的增殖反应和产生白细胞介素2(IL 2)的能力进行性降低,BALB/C鼠尤为严重。感染90d时在经Con A活化的BALB/C鼠脾细胞表面未检出IL 2受体,同时发现感染鼠脾细胞可以抑制正常鼠脾细胞经Con A刺激产生IL 2和表达IL 2受体的能力。推测感染鼠脾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该菌活化了抑制细胞,继而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IL 2和表达IL 2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γ-干扰素(IFN-γ)的产生、以及由此引起的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白介素-8(IL-8)和IFN-γ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体外通过植物血凝素(PHA-L)刺激人PBMC和用重组人γ-干扰素(rhIFN-γ)作为刺激信号诱导HaCaT细胞,ELISA方法检测IFN-γ和IL-8的产生,免疫印迹法检测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物-1(STAT1)及其磷酸化STAT1的表达。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HA-L诱导的人PBMCIFN-γ蛋白产生(P〈0.05,P〈0.01,P〈0.001),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5.96×10^-11mol/L。对rhIFN-γ引起的HaCaT细胞IL-8分泌升高现象亦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1),IC50值约为1.15×10^-13mol/L。对1000U/ml rhIFN-γ刺激的HaCaT细胞总的STAT1表达无影响,显著抑制磷酸化STAT1的表达(P〈0.01),IC50值约为9.45×10^-11mol/L。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IFN-γ的产生、以及由此引起的信号转导途径中STAT1的磷酸化和产生IL-8的病理性效应3个关键环节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