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牙痛消疏散治疗急性牙源性感染的临床观察江锦岗肖远泉我院自制的牙痛消疏散经对150例牙源性感染患者的治疗并与碘酚液组对照观察,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治疗例数:我院门诊中牙源性感染的患者均随机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分为①牙痛消疏散治疗...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牙源性感染最为多见。已往人们认为牙源性感染主要是由链球菌引起的。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证明,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是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其中以厌氧菌占多数,本文将回顾人们对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病原菌的认识,并对引起牙源性感染的厌氧菌及其临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临床观察发现33例肉芽肿性唇炎患者口内均存在牙源性感染病灶,单纯处理感染病灶牙后,唇肿胀明显消退.提示肉芽肿性唇炎与牙源性感染病灶密切相关.消除牙源性感染病灶可作为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牙源性感染是指因牙或牙周围结构破坏引起的牙槽和(或)颌面部感染.局限性牙源性感染经及时、正确处理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引起骨髓炎及间隙感染(即播散性感染),重者可发展至海绵窦血栓形成、脑脓肿、纵隔炎而危及生命.文章通过对常见局限性牙源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阐述,为口腔全科医...  相似文献   

5.
牙齿疾患是引起头颈部感染的常见原因,及时的牙科治疗控制了绝大多数牙源性感染。某些牙源性感染发生扩散,在邻近的筋膜间隙内形成脓腔,采用适当的引流,大多数病例可以恢复。少数牙源性感染,可发生猛烈的暴发性感染,导致较多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这种暴发性牙源性感染最初表现类似于间隙感染,主要有三个类型:1.呼吸道阻塞;2.坏死性筋膜炎;3.迅速扩散到邻近区域,如眼眶、颅内、纵隔、胸。呼吸道症状是头颈部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的伴有Ludwig's咽峡炎,这种牙源性感染从下颌磨牙穿破下颌骨舌侧骨皮质,侵犯到双侧舌下、颌下、颏下间隙,这些区域的水肿使舌抬高并后坠,产生呼吸道阻塞。牙源性眼眶感染或失明是由同侧严重的上颌窦炎或筛窦炎所引起,上颌磨牙的根尖常位  相似文献   

6.
慢性根尖周炎或智齿冠周炎并发皮瘘并不少见。皮瘘多数起源于牙的感染,但可能无牙齿急性感染的症状。因此临床上易忽视对病源牙的处理,或治疗不当,致使瘘管长期不愈。本文结合55例牙源性面部皮瘘,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防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牙源性上颌窦炎及眶下间隙感染作为乳磨牙急性根尖周炎的并发症较罕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眶周蜂窝织炎、海绵窦血栓,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鼻翼旁牙源性皮瘘的诊断与治疗的特点。方法:对13例鼻翼旁牙源性皮瘘的病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拔除患牙,清刮瘘管,缝合切口后痊愈出院,随访无复发。结论:鼻翼旁牙源性皮瘘是因牙源性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炎症穿破皮肤形成瘘道,长期不愈。拔除患牙去除感染根源,是此类病例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现代研究表明,厌氧菌在其发病中起着主要作用,最常见的细菌有类杆菌,梭形杆菌,胨球菌,胨链球菌和变异链球菌;治疗时青霉素仍为首选药物,其次为灭滴灵,需要时宜及早建立引流,以免感染扩散,病情加重。牙源性感染是临床上最为多见的炎性疾患,多数牙源性感染发生于因龋病或创伤引起牙髓坏死的病人,牙周炎、冠周炎、外伤以及手术是其次的感染来源。许多牙源性感染最终  相似文献   

10.
<正>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现代研究中,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感染途径分类的方法:即牙源性感染和非牙源性感染。其中牙源性感染是颌面外科临床中最多见的感染类型。有资料显示:牙源性感染病例占口腔颌面外科病例总数的11.3%[1]。亦有学者报道,牙源性感染占颌面颈部脓肿及蜂窝织炎病例的77.7%[2]。陈文君等[3]报道,在11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牙源性感染99例,占88.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颌面部牙源性皮瘘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牙源性颈前部皮瘘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 结果颈前部皮瘘由牙源性慢性感染所致,主要为相应部位的慢性根尖周炎引起,对病原牙拔除及瘘道切除,治疗后皮瘘痊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结论颌面部皮瘘需临床医生高度警惕牙源性感染,及时鉴别诊断和明确病因予以相关治疗,从而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颌面部间隙感染多来源于牙源性感染,如根尖周炎、牙周炎。我们于1993年5月至1995年4月二年间共收治125例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现对这组患者的发病情况、感染类型、及治疗进行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预防农村患者颌面部牙源性间隙感染的发生提供指导。方法:分析152例颌面部牙源性间隙感染农村患者的原发病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治疗情况。结果:152例患者中,21-30岁及41岁以上为间隙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感染可发生于颌面部各个间隙,引起间隙感染的原因依次为根尖周炎、冠周炎及牙周炎。结论:提高西部农村患者的牙病保健意识,及早治疗患牙是降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5例单纯牙源性颅内局灶性感染的病例,并讨论分析了其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认为牙源性病灶的细菌及毒素可以通过血循环造成颅内局灶性感染。这种病例具有潜伏期长、原发病灶易被忽视等特点,并且提示颅内局灶性感染可能与厌氧菌有关。从而为脑外科医师及口腔科医师诊断治疗类似疾病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临床上牙源性面瘘较常见,其治疗多采用拔除患牙、根尖周病灶刮除的方法。为有效治疗面瘘并充分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作者采用常规根管治疗的方法治疗牙源性面瘘,  相似文献   

16.
牙源性上颌窦炎(OMS)是由牙源性感染和牙科手术等引起,多为单侧上颌窦炎,伴有鼻腔异味或有异常分泌物流出,且对传统上颌窦炎症治疗无效的一类疾病。认清上颌窦炎症的牙源性因素十分重要,如果仅仅治疗上颌窦疾病而忽略牙的诊治,会导致治疗失败。本文就OMS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作一综述,为其防治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口腔医学》2013,(3):212-214
目的探讨上颌窦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牙源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15例,急性牙源性上颌窦炎2例。根尖周炎继发感染8例,根尖囊肿或颌骨囊肿继发感染5例,拔牙损伤继发感染2例,根管治疗突入上颌窦继发感染2例。行上颌窦根治术13例,上颌窦瘘修补术4例,17例手术效果良好,治愈出院。结论鉴于上颌窦底壁结构复杂,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鼻内镜在牙源性上颌窦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原因以牙源性、腺源性感染常见,而外伤性、血源性和医源性感染少见。作者就1985~1997年诊治的198例间隙感染进行统计分析,特别对儿童感染的病源牙进行了统计分析。1临床资料1.1发病原因牙源性感染168例,占84.85%,其中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口内切口手术进路治疗下颌骨牙源性囊肿及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5例自口内切口进路治疗下颌骨骨折及牙源性颌骨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中2例感染,其余病例切口Ⅰ期愈合.结论只要能有效控制感染,口内切口在下颌骨疾病治疗中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疼痛是一种包含感觉、情绪和认知的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寻求医疗帮助常见的症状之一,对疼痛的缓解包括药物镇痛和物理镇痛等。口腔急诊科就诊患者中,主诉牙源性疼痛的最为常见,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急诊综合科2018—2020年急诊就诊一般情况分析显示,因剧烈疼痛就诊的患者占61%,其中牙源性疼痛占75%。牙源性疼痛多由牙源性感染引起,急性期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作为口腔急诊科医生必须及时准确判断病情,坚持立即对患牙进行局部治疗、辅以镇痛药、必要时再添加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治疗原则,对患牙进行应急处置,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