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晓敏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50-51,56
目的评价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胃镜室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Barrett食管患者59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1次;实验组在胃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术后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于术后3、6和12个月时复查胃镜,评价Barrett食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例数为15例,缓解率为48.4%,实验组有缓解例数为22例,缓解率为78.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z=5.72,P=0.01)。对照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1.82±0.51)分,治疗后为(1.34±0.66)分;实验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1.83±0.46)分,治疗后为(0.81±0.28)分,实验组症状缓解明显好于对照组(t=3.94,P〈0.01)。术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胸骨后不适8例(28.6%),黏膜下气肿4例(14.3%)和发热3例(10.7%);随访12个月,实验组累及复发6例(6/28),累及复发率为21.4%。结论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安全可靠,短期疗效确切,长期随访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在窄带成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BE)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经窄带成像内镜(NBI内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BE食管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40例;3组均于NBI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术后均口服瑞巴派特片2周,其中B组术后同时予质子泵抑制剂以奥美拉唑口服治疗(20mg/次,2次/d,8周),C组术后予以奥美拉唑口服治疗(20mg/次,2次/d,8周后改为20mg/次,1次/d,口服36周);3组均于3,6,12个月进行NBI内镜复查,组间进行对比,评价3种方法治疗BE食管的疗效。结果:B、C组于治疗后3,6,12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B、C组在治疗后3,6个月复查时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P>0.05),但12个月时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rrett食管行NBI内镜下APC治疗术后应行质子泵抑制剂长程维持治疗,可巩固治疗效果、降低BE黏膜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Barrett食管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经电子胃镜行APC治疗,术后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雷贝拉唑钠治疗。所有病例1~12个月内复查内镜。结果治疗组分别在完成疗程第3,6,12个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3.3%,90.9%,对照组分别总有效率均为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雷贝拉唑钠是一种治疗Barrett食管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 B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Barrett食管患者进行镜下APC治疗,术后予埃索美拉唑维持12个月,分别于3、6、12个月各进行一次内镜随访,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30例均完成治疗,其中26例仅需1次APC治疗。随访12个月发现29例(96.67%)Barrett食管成功消除,1例复发。未出现出血、穿孔及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氩离子凝固术及窄带成像技术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Barrett食管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使用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结合病理检查诊断Barrett食管51例,其中35例按内镜下形态及大小接受氩离子凝固术(APC)结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术后1、3、6个月进行内镜及病理随访。结果:3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再生的鳞状上皮间混有岛状的柱状上皮2例(5.7%),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33例(94.3%);术后3个月随访反流症状全消失23例,明显缓解12例,无效0例;术后6个月随访有3例(8.6%)出现内镜下可见的复发。结论:内镜下NBI应用对诊断BE、区别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及早期发现食管腺癌有临床意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及胃动力药物治疗BE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雷贝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2月至2008年11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23例BE患者进行60周APC治疗,术后予雷贝拉唑辅助治疗,在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复查胃镜及活检病理,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23例均完成治疗,16例仅需1次APC治疗即获得消除,5例需2次治疗,2例需3次治疗。6例治疗期间有轻度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口服雷贝拉唑1周内症状改善。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雷贝拉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E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口服兰索拉唑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后口服兰索拉唑30 mg,1次/d,共8周,之后观察第3、6、12个月的效果。结果:第3、6、12个月回访有效率分别为66.0%、72.0%、82.0%,效果显著。结论: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口服兰索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的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索CochraneDatabaseofSystematicReviews、MEDLINE、Embase、PEDro、OpenSIGLE、NationalTechnicalInformationService(NTIS)、CNKI、VIP、万方数据库和CBM中关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治疗Barrett食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2012年12月1日。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资料提取,使用RevMan5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括324例APC联合PPI治疗,396例常规PPI治疗。结果表明,APC联合PPI治疗与PPI治疗相比,治疗后12个月的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3,95%cI(0.12,0.88),P〈0.05],随访3个月[OR=68.56,95%CI(10.25,458.46),P〈0.05、6个月IOR=66.45,95%CI(7.78,567.56),P〈0.051、12个月lOR=31.54,95%CI(7.82,127.10),P〈0.05]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C联合PPI治疗Barrett食管可以降低短期(1年)复发率,目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就诊的经病理诊断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埃索美拉唑治疗组。埃索美拉唑治疗组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40g/d,分两次口服;联合治疗组患者则予以APC后每天分两次口服埃索美拉唑共40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镜复查结果,了解联合疗法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治疗后,状况均有改善,但联合治疗组的随访疗效情况更优,且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息肉、食管乳头状瘤、消化道出血和Barrett食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系统对上消化道病变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胃息肉104例及食管乳头状瘤5例,全部治愈;上消化道出血6例,其中4例消化性溃疡及1例胃癌出血均一次止血成功,1例进展期胃癌并出血止血失败;4例Barrett食管患者经APC治疗均一次性消除Barrett黏膜.结论 APC用于胃息肉、食管乳头状瘤、上消化道出血及Barrett食管的治疗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经内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予以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术后给予常规抑酸药物口服治疗2个月。于术后第1、第6、第12个月进行内镜随访,并统计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经APC治疗后食管鳞状上皮完全再生,均获治愈,其中27例患者(90.0%)经1次治疗,3例患者(10.0%)经2次治疗。治疗后12个月后复查发现4例复发。未发生出血、穿孔和食道狭窄、严重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辅助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BE)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围绕NBI辅助氩等离子的治疗,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124例Barrett食管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各时期护理对NBI辅助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奥美拉唑在Barrett食管(BE)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B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内镜下APC+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有效率(82.2%)显著高于对照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E病变范围及长度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病灶首次清除率为86.7%(39/45),且治疗后3、6、12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氲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E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食管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在内镜下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系统对36例食管乳头状瘤患者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术后4周至3个月进行胃镜复查。结果36例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成功率达100%,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术后复查胃镜,食管乳头状瘤全部脱落,基底干净。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食管乳头状瘤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姜黄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疗效。方法选择资料完整BE患者186例,随机分为4组,即奥美拉唑对照组(20 mg)61例、低剂量姜黄素组(665 mg)53例、中剂量姜黄素组(997.5mg)39例和高剂量姜黄素治疗组(1 330 mg)33例。各组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Barrett食管进行临床观察长节段Barrett’s食管(LSBE)缩短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低、中、高剂量姜黄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有效率依次为15.10%、41.03%、72.72%,与对照组(1.6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姜黄素联合奥美拉唑对Barrett食管有明显的疗效,随着姜黄素剂量的增加,疗效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镜下微波凝固联合雷贝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Barrett食管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以内镜下微波凝固后,给予口服雷贝拉唑20mg/d,抑酸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雷贝拉唑20mg/d,二组均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后症状的改善及3,6,12个月内镜和病理复查情况。结果二组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rrett食管上皮逆转总有效率3,6,12个月时分别为64.29%、67.86%和78.57%,而对照组则分别为0,0,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微波凝固联合雷贝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效果优于单用抑酸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疣状胃炎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60例。A组予以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泮托拉唑40 mg bid;磷酸铝凝胶20 g tid),B组只予药物治疗。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 A组术中术后均未见并发症,A、B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1.7%和43.3%,半年后复发率分别为11.7%和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安全有效,是当前治疗疣状胃炎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39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51例,予口服奥关拉唑20mg,每日1次,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 inhibitor,PPI)加量组46例,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PPI常量组42例,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结果:联合治疗组和PPI加量组溃疡治愈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可提高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B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实验组接受APC治疗后服用埃索美拉唑,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9.0%、23.8%、20%及90.5%、90%、9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未出现出血、穿孔、狭窄、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王永平  于桂杰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17-1119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食管白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46例食管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均顺利完成治疗,麻醉效果满意;患者术中平稳,术后无明显不适,一次性治愈率和术后遗忘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胃镜下APC治疗食管白斑,疗效确切,无痛苦,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