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君  高秀美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123-2123
长期鼻饲患者需鼻饲6~9次/d,常规使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注入,由于注射器的活塞与管壁反复摩擦,导致注射器不通畅,行鼻饲时特别费力,常需每天更换一次,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将香油涂抹在活塞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中对于长期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往往需要行鼻饲保证患者的营养与治疗,常规使用50 ml注射器,然而长期鼻饲患者每天要进行至少6次以上的鼻饲,总结起来鼻饲用的注射器消耗确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对于此种情况,下面介绍一种能够延长鼻饲注射器寿命的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鼻饲患者单次合适的鼻饲量和鼻饲时间.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鼻饲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速度、鼻饲液的组成、每日鼻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照护理文献中提到的常规鼻饲方法,每日6次,每次200~300 ml,q3h;观察组按照改进方法鼻饲,每日4次,每次400~450 ml,q5h.观察2组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2组鼻饲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鼻饲所消耗的时间小于对照组,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延长,护士及家属的工作量减轻(P<0.01).结论鼻饲法单次鼻饲量400~450ml和间隔时间为5 h对长期鼻饲者更适宜,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鼻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最佳的鼻饲模式。方法长期鼻饲自制匀浆膳食的老年住院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改进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4次,每次450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为5h;常规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6次,每次300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为3h。两组患者均观察60d,实验组患者前30d按照改进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d按照常规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对照组患者前30d按照常规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d按照改进鼻饲模式进行鼻饲。结果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对比均无差异(P>0.05);与常规鼻饲模式比较,改进鼻饲模式护士的鼻饲日工作时间明显减少(P<0.001),且患者在两次匀浆膳食之间的胃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01)。结论改进鼻饲模式对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更适宜。  相似文献   

5.
不同鼻饲法在脑梗死鼻饲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梗死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方法的优缺点,探讨最适合患者的鼻饲模式.方法 将80例脑梗死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300 ml,时间10~15 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鼻饲4~5次/d.比较2组患者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工作量.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泵鼻饲法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有效的鼻饲方法,可降低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脑梗死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方法的优缺点,探讨最适合患者的鼻饲模式.方法 将80例脑梗死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300 ml,时间10~15 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鼻饲4~5次/d.比较2组患者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工作量.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泵鼻饲法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有效的鼻饲方法,可降低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溢血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方法的优缺点,探讨最适合患者的鼻饲模式.方法 将80例脑溢血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300ml,时间10~15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鼻饲4~5次/d.比较2组患者鼻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泵鼻饲法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有效的鼻饲方法,可降低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最佳鼻饲模式。方法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改进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4次,每次450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为5h;常规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6次,每次300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3h。两组患者均观察60d,实验组患者前30d按照改进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d按照常规鼻饲模式进鼻饲;对照组患者前30d按照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d按照鼻饲模式进行鼻饲。结果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常规鼻饲模式比较改进鼻饲模式护士的鼻饲日工作时间明显减少(P〈0.01),且患者在两次匀浆膳食之间的胃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改进鼻饲模式对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长期鼻饲匀浆膳食更适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不同年龄段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2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3,71~8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和实验组4,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4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均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4组老年不同年龄段的鼻饲患者在相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得到延长,但实验组2和实验组4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结论:老年鼻饲患者每次300~400 ml的鼻饲量和间隔3~4 h的时间适合61~80岁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适合康复科患者的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康复科60例鼻饲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鼻饲,每次200 ml,间隔2 h 1次,共9次;试验组采用改进的鼻饲方法,首次6∶30给予200 ml的鼻饲液,9∶30第2次鼻饲给予400 ml,之后每次间隔4 h,每次400 ml鼻饲量进行鼻饲,共5次。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状况、护理工作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日鼻饲护理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鼻饲方法更适合康复科鼻饲患者,既能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又不会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创建优质护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解决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病人的营养问题,寻找更好的鼻饲用具.方法将216例长期鼻饲病人随机分组,分别使用甘油注洗器和传统50 ml注射器进行鼻饲,并对其食物种类,营养状况、大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甘油注洗器鼻饲拓宽了食物的类型,改善了营养状态,避免了纤维素摄入不足引起的腹泻,便秘,明显优于50 ml注射器.结论使用甘油注洗器替代传统50 ml注射器鼻饲,不失为昏迷病人胃肠内营养供给的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老年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确立科学的、适合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8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实验2和对照组1;71~80岁患者分为实验组3和实验组4和对照组2。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份、符合营养热卡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6组均观察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末次饲食后6h微量血糖值、血清白蛋白、总蛋白、体重情况。结果6组老年鼻饲患者在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其鼻饲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营养状况:白蛋白及总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实验组鼻饲法的每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是安全的、符合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13.
桂程丽  王丽 《护理研究》2007,21(25):2287-2287
鼻饲病人需每日鼻饲6次~8次,鼻饲量每次200mL~250mL,常规使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注入食物时需反复反折胃管末端或用止血钳夹住胃管,如此抽吸注射多次,不仅操作繁琐、浪费时间,且鼻饲液还会流溢到护士的手上。我科现将可来福接头应用于鼻饲病人中方便易行,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可来福接头,一次性硅胶胃管,无菌剪刀,活力碘,棉签。2方法胃管置入成功后用棉签蘸活力碘消毒胃管外露端,剪去胃管末端,接可来福接头拧紧即可。每次鼻饲只需直接连接注射器抽吸胃液或注入鼻饲液。再次注入时,也不会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可反复注射鼻饲液。3优点采用…  相似文献   

14.
两种鼻饲营养液用于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两种鼻饲营养液用于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62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A、B两组各31例。A组用自配营养液(五谷杂粮、蔬菜和奶制品等混合),每4h鼻饲1次,B组用能全力1500-2000ml/d匀速鼻饲或分成6~8次鼻饲。术后2~4d开始进行为期15d的试验观察,观察指标包括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营养效果接近,但A组未发生并发症,餐后2h血糖维持在较好水平。结论自配鼻饲营养液效果与能全力相似,但应用后并发症少,而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对减少长期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长期鼻饲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为常规鼻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鼻饲护理基础上,在三餐前加服多潘立酮混悬液15ml,连续使用3周。结果吸入性肺炎观察组发生2例(5.6%)、对照组发生10例(27.8%),x2CMH=24.25,P0.01。结论多潘立酮混悬液能有效降低长期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桂程丽  王丽 《护理研究》2007,21(9):2287-2287
鼻饲病人需每日鼻饲6次-8次,鼻饲量每次200mL-250mL,常规使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注入食物时需反复反折胃管末端或用止血钳夹住胃管,如此抽吸注射多次,不仅操作繁琐、浪费时间,且鼻饲液还会流溢到护士的手上。我科现将可来福接头应用于鼻饲病人中方便易行,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鼻饲饮食属于非要素饮食:用普通食物如牛奶、盐、糖、鸡蛋等经过简单水解成大分子营养物质配制而成的流质,价格便宜,易于耐受并富含纤维素,是昏迷病人摄入营养的主要途径. 1鼻饲方法: 用注射器分次灌注,每2小时1次,50ml起灌注逐渐加量至200ml,每日总量1500~2000ml或遵医嘱,温度38~40度左右,鼻饲前后给予10~20ml温开水冲洗胃管,以防堵管或管中食物发酵,两次之间给予温开水或果汁l00~150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一次性持续鼻饲和间断鼻饲对脑卒中后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9/2005-0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需鼻饲的患者68例,按照来诊日期分为2组:①持续鼻饲组(n=31):采用肠内营养乳液1000mL及温水1000mL混合后缓慢胃管内滴注,约5~7h滴完。②间断鼻饲组(n=37):采用肠内营养乳液250mL每6h1次及温水250mL每6h1次间断鼻饲,鼻饲时采用注射器胃管内推注,约15~20min推完。所有患者每12h均予雷尼替丁100mg静脉注射预防应激性溃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总的消化道出血率及严重消化道出血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8例进入结果分析。①总的消化道出血率:持续鼻饲组高于间断鼻饲组(26%,5%,P<0.05)。②严重消化道出血率:持续鼻饲组高于间断鼻饲组(16%,0,P<0.05)。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持续鼻饲组和间断鼻饲组无差异(8.06±1.88,8.27±1.95,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需鼻饲的患者,持续鼻饲比间断鼻饲更易造成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虽然持续鼻饲可节约人力成本,但易对患者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不同年龄段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2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3,71~8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和实验组4,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4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均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4组老年不同年龄段的鼻饲患者在相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得到延长,但实验组2和实验组4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结论:老年鼻饲患者每次300~400ml的鼻饲量和间隔3—4h的时间适合61~80岁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适合高龄卧床患者自制匀浆膳食的每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方法选择住院长期鼻饲自制匀浆膳食的高龄卧床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照常规鼻饲方法进行鼻饲,观察组减少鼻饲次数,增加单次鼻饲量。观察患者胃潴留、胃食道反流、误吸、腹胀、腹泻、便秘、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次晨空腹微量血糖值、体质量情况。结果两组高龄卧床鼻饲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胃潴留和胃食道反流明显减少(P<0.05);鼻饲60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次晨空腹微量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需鼻饲时间、胃排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卧床患者每次400~500 mL的鼻饲量和鼻饲间隔4~5 h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提高营养状况,并节省护士工作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