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脊柱椎间融合术是脊柱外科的常规手术.植骨作为该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目的是达到重建椎体间稳定性.现阶段临床上使用的植骨材料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而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可降解植骨材料有望解决现有问题.但由于其大部分尚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研究者对于其制备和临床试验流程在国内外均缺乏统一认识和标准.因此,本共识专家组经过多轮...  相似文献   

2.
桥式系列接骨板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桥式系列接骨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桥梁力学原理及结构形式设计一桥式系列接骨板.并对12肢胫骨骨折及41肢股骨中下段骨折进行桥式系列接骨板内固定,随访复查并统计在8、12、16、20、24周内骨愈合情况。结果某些方面53肢12周内临床愈合48肢,牢固愈合27肢,16周内临床愈合51肢,牢固愈合47肢,20周内临床愈合53肢,牢固愈合52肢,24周内全部牢固愈合结论桥式系列接骨板是较好的临床治疗骨折的内同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Meta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Pilon骨折按Ruedi-Allgower分型[1],其中Ⅰ型(劈裂骨折,骨折间移位轻微)2例,Ⅱ型(关节内骨折中度移位,但未粉碎)13例,Ⅲ型(Ⅱ型基础上有胫骨远端的粉碎和关节面的压缩)8例.采用切开复位强生Meta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行不负重的踝关节功能练习.[结果]术后随访18~24个月,踝关节功能根据Mazur标准评判[2],23例患者总优良率87%.并发症主要有:5例伤口浅表感染,3例发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对于Ru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运用Meta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PHP治疗29例肱骨近端骨折,按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11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6例。结果 平均愈合时间7.4周(6~12周):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功能优18例,良为8例,中为3例,优良率为89.6%。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眩骨近端骨折手术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告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与另外两种接骨板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方法 以南种材质拱形板、矩形板,应力型板进行四点弯曲电测量,三点弯曲、循环拔钉及扭转拔钉和冲击对比试验。结果 电测试验,拱形板中央应力值最小,抗弯强度最大;三点弯曲试验,拱形板强度极限最大;循环拔钉试验,拱形板开始拔钉循环次数最多;扭转拔钉试验,拱形板拔钉时,扭矩、扭转角最大;冲击试验,拱形板冲击韧性最高。结论 拱形板抗弯、抗扭强度及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具有成角稳定性的解剖型肱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具有成角稳定性的解剖型肱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21例肱骨远端骨折,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周,无内固定松动、骨折再移位或内固定断裂病例。1例因肘关节僵硬接受肘关节松解术,2例有肘关节内固定物与皮肤摩擦而轻微疼痛。随访11~20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10°~130°,平均80°,屈曲60°~130°,伸直丢失10°~40°,平均25°。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估:优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肱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固定骨折牢固,早期功能锻炼,可获的较高的治疗优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LC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28例。结果失访5例。23例获得随访,时间5~20个月。疗效参照Neer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18例,良5例。结论LCP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力松弛接骨板对板下皮质骨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戴闽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8):484-488,I002
目的:比较坚硬接骨板和应力松驰接骨板固定后板下皮质骨内微循环的变化。方法:28只家兔的两则肱骨分别以不锈钢接骨板(坚硬接骨板)和螺孔内衬有粘弹性垫圈的不锈钢接骨板(应务松驰接骨板)做固定,并定期进行微血管造影,术后处死取材观察。结果:两种接骨板置入后均造成板下皮质骨缺血,2 ̄4周后来自贿腔侧的血管扩张并侵入缺血区,8 ̄12周缺血区基本消失,皮质骨内血管继续增生呈网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自行设计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报告此板抗弯、抗扭强度及防拔钉和抗冲击能力。方法 对3组同种材质拱形板、矩形板、应力型板进行四点弯曲电测量、三点弯曲、循环拔钉及扭转拔钉和冲击对比试验。每组15块,每个试验用3块。结果 电测试验,拱形板中央应力值最小,抗弯强度最大;三点弯曲试验,拱形板强度极限最大;循环拔钉试验,拱形板开始拔钉循环次数最多;扭转拔钉试验,拱形板拔钉时,扭矩、扭转角最大;冲击试验,拱形板冲击韧性最高。结论 拱形板抗弯、抗扭强度及防拔钉和抗冲击能力最高,克服弯板、断板、拔钉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LPHP治疗47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均加强功能锻炼.患肩功能按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12±6)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4~8(6±2)个月.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评分为78~96(87.2±8.5)分,功能优29例,良11例,中7例,优良率为85.1%.结论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坚强固定、合并症少、手术简单、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确定胫骨内侧嵴的角度 ,设计一种角度适合于胫骨内侧固定的钢板。方法 取尸体胫骨 40根 ,分别测量其中的5点 ,根据统计结果 ,用 31 7L型钢材 ,预制成内角为 90°的V形钢板 ,用公式计算抗弯强度 ,并实测抗扭强度 ,然后在临床应用 59例 63处骨折 ,钢板全部固定于胫骨内侧嵴。结果 靠胫骨近、远端a、e点的平均角度为 90°± 5° (85°~ 95°) ,中间b、c、d三点的角度为 90°± 3° (87°~ 93°)。V形钢板比直型钢板的抗弯强度大 ,抗扭强度相似。 45例平均随访 1 3个月 ,骨折均愈合 ,未发生钢板断裂或弯曲。结论 胫骨内侧嵴是重要的张力侧 ,按照力学分析 ,钢板应固定于胫骨的内侧嵴 ,本研制的V形钢板适合固定于胫骨的内侧嵴而用于治疗胫腓骨骨折  相似文献   

12.
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对侧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自2004年6月~2008年1月,选用对侧股骨远端锁定钢板翻转应用于股骨粗隆周围骨折144例.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104例,按AO分型:A1型24例,A2型48例,A3型3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加例,按Seinsheimer分类法:Ⅱ型10例,Ⅲ型14例,Ⅳ型8例,V型8例.结果 随访5~20个月,平均14个月.伤口一期愈合140例,浅表感染4例,经换药于术后2~6周均愈合.平均切口长度6.42 cm,平均手术时间57.34min,平均出血量212.39 ml.骨折平均愈合期:股骨粗隆间骨折为8~12周,粗隆下骨折为12~16周,骨折愈合率100%;无钢板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功能评定:按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平均96分.结论 锁定钢板的钉-板角度稳定性强,有效减少了传统髓外内固定把持力不足、松动以致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侧股骨远端锁定钢板翻转应用后可用的锁定螺钉可达5~7枚以上,且可穿出股骨距皮质经股骨粗隆部最坚强的股骨距部固定,操作更简单,固定更牢固,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少;对股骨头的血运无明显破坏,同时无需显露更多的软组织,能有效保护骨折端的血运,更符合微创内固定原则,是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较理想的髓外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矩形髓内钉与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矩形髓内钉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效果,筛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90年1月-98年12月收治的胫骨中下1/3骨折采取两种不同内固定手术的2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统计学分析。结果:接骨板组10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1.5天,优良率23.5%,延迟愈合率55.88%,不愈合率20.59%。而矩形髓内钉组共114例,骨折事时间50.4天,优良率  相似文献   

14.
长骨干骨折两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内固定治疗选择方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998~2000年采用以上两种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共397例,比较两种内固定的术中、术后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率和综合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动力加压钢板组,相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在四肢长骨干骨折治疗中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自1992年11月应用自行研制的半梅花形钢板治疗四肢骨干骨折47例49处,随访2年8个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该钢板厚度1.5mm,其板体全长中央空虚,截面三个半圆曲线呈半梅花形状,具有弹性,经力学测试抗弯抗扭性能比普通钢板强3倍.以钢板两侧块压于骨胳上,似“马钉”样持住骨折端,能有效地控制移位和旋转,而且钢板接触骨面少,改善了板下皮质骨血液循环,降低骨量丧失,减小应力遮挡作用及减轻板下皮质骨疏松程度.为临床提供一种新型半梅花形接骨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治疗颈椎伤病中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采用颈椎侧块钢板治疗各种颈椎伤病12例,采用Maged技术植入侧块螺钉。结果:12例均获得牢固固定。合并脱位的获得完全复位,合并完全性截瘫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不全截瘫Frankel评分平均改善1.6级。发现螺钉松动1例,无钢板、螺钉断裂。结论:在治疗颈椎伤病的后路手术侧块固定有手术安全、操作简牢固定确实、并发症少的优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临床应用颈椎前路自锁钢板治疗颈椎损伤、颈椎病和颈椎肿瘤共23例,其中17例存在内固定力学缺陷或手术并发症。对颈椎前路钢板的固定原理、手术近期并发症及由于安装不妥造成力学缺陷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规范的手术操作是取得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解剖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跟骨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内固定并自体植骨、内固定并同种异体骨植骨3种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9足跟骨骨折骨缺损按照治疗方法分组。A组:钢板内固定36足;B组:内固定并自体骨48足,C组:内固定并异体骨45足。全部病例按Sanders分型:A组Ⅱ型骨折10足,Ⅲ型17足,Ⅳ型9足;B组Ⅱ型骨折12足,Ⅲ型23足,Ⅳ型13足;C组Ⅱ型骨折9足,Ⅲ型21足,Ⅳ型15足。手术前后对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按Marryland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术后A组3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术后功能评价:A组优16足,良15足,可5足,优良率86.11%。B组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优30足,良14足,可4足,优良率91.67%。C组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优28足,良14足,可3足,优良率93.33%。结论自体植骨和异体植骨结合内固定与单纯钢板内固定在治疗严重跟骨骨折远期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体植骨内固定和异体植骨内固定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两种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动力加压钢板、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治疗四肢长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内固定治疗选择方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笔者采用以上2种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共397例,比较2种内固定的术中、术后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和综合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动力加压钢板组,并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差异(P>0.05).结论 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长骨干骨折治疗中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  相似文献   

20.
跟骨解剖支持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设计跟骨解剖支持板并研究其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跟骨生物力学和骨折机理的探讨,设计了一种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新型跟骨解剖支持板,并应用该钢板治疗跟骨骨折38例(46足).其中39足经过6个月以上随访(6~46个月,平均14.6个月).均行跟骨侧、轴位X线片和印横轴位、冠状位检查,按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骨折10足,Ⅲ型骨折17足,Ⅳ型骨折12足.手术前后对Bohler角、Gissane's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Mar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术后4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腓肠皮神经损伤,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术后功能评价显示:优21足,良15足,可3足,优良率达92.3%.结论 跟骨解剖支持板设计合理,结构性能良好,对其进行的多项生物力学测定表明该板可达到跟骨骨折固定的要求.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为治疗跟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