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胰高血糖素瘤(glucagonom)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因为其病变来源于胰岛α细胞,又称为α细胞瘤,大多数为恶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性迁移性红斑,血糖增高,贫血,口角、唇、舌等部位的慢性炎症,指甲松动,外阴、阴道炎等,也称为高血糖皮肤综合征。早在1942年Becker描述了特  相似文献   

2.
胰高血糖素瘤是临床少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它以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NME)、糖尿病、贫血和体质量减轻为特征,其中NME是胰高血糖素瘤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胰高血糖素瘤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依据为空腹胰高血糖素水平,定位及评估肿瘤有无脏器转移需借助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术是目前治疗胰高血糖素瘤的主要手段.2013年12月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1例胰高血糖素瘤患者,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胰高血糖素瘤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治问题北京协和医院外科(100730)赵玉沛,蔡力行,王振捷,钟守先,朱预胰高血糖素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由于胰岛A细胞分泌过量的胰高血糖素入血,使分解代谢作用增强,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1942年Bcker曾对此病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46岁 ,因全身皮肤坏死迁徙性红斑 2个月入院。在当地医院曾按皮肤病予对症处理 ,症状不见好转 ,且皮损进行性加重。查体 :全身皮肤散在红斑丘疹 ,以臀部及下肢为重 ,部分斑疹融合成片 ,可见局部鳞屑状改变及色素沉着。上腹部饱满 ,未扪及包块 ,全腹无压痛。CT示胰腺头颈体部可见一实性占位性病变 ,约 10cm× 8cm× 6cm大小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 ,门静脉及脾静脉有受压改变。B超提示胰颈体部实质性占位 ,血CA19-9正常范围内 ,空腹血糖 4.4mmol/L ,糖耐量试验正常 ,胰高血糖素 3 3 1pg/ml,空腹血清胰岛素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近全切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4例施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近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保留了胃肠道的完整性、肝外胆道、胆囊和Oddi括约肌的功能,仅在壶腹周围和胆管后方保留有少量胰腺组织。
结果:病理证实1例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为内分泌肿瘤,2例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后2例发生胰瘘,经过非手术治疗治愈。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8~20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征象。
结论:对于胰头部良性肿瘤,特别是摘除困难的,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近全切除术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玉沛  王振捷 《普外临床》1994,9(6):337-341
我院近期收治2例胰高血糖素瘤,均具有典型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且合并肝转移,临床采用生长抑素,输注氨基酸、胰体尾切除及术后化疗等综合治疗。观察表明上述治疗对于皮疹的改善有一定效果,但低氨基酸血症及高胰血糖素水平的纠正不明显,且停药后常有反跳,结合文献,作者对胰高血糖素瘤的一般临床特点和诊治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对收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结果:33例中胰岛素瘤18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9例,胃泌素瘤4例,胰高血糖素瘤2例。其中29例进行根治行切除,4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而放弃手术,总手术切除率为87.8%,术后发生胰瘘5例,肠梗阻2例,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26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7±3.5)年(9个月至14年),其中恶性14例患者总的1年和3年生存率为71.4%和50.0%,在随访期间19例良性患者全部存活。
结论:手术切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前定性及术中定位尤为重要,术中胰腺探查结合术中B超是定位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术式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相似文献   

8.
我院近期收治2例胰高血糖素瘤,均具有典型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且合并肝转移。临床采用生长抑素、输注氨基酸、胰体尾切除及术后化疗等综合治疗。观察表明上述治疗对于皮疹的改善有一定效果,但低氨基酸血症及高胰血糖素水平的纠正不明显,且停药后常有反跳。结合文献,作者对胰高血糖素瘤的一般临床特点和诊治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胰高血糖素瘤的临床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6月至2008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1例胰高血糖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38~61岁,平均49.6岁.按发病性别、年龄、误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法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11例肿瘤均位于胰体尾部,其中单发10例,合并胰头部肿物l例,平均大小3.9 cm(2.5~6.3 cm);9例发生肝转移;1例无胰外转移,但镜下可见其侵犯胰腺被膜且有淋巴结转移(胰周1/5);1例合并MEN-1.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均有详细病理报告,5例行免疫组织化学胰高血糖素项检查,除1例合并MEN-1患者的多发胰腺占位中胰头区胰高血糖素阴性,余结果均为阳性;6例病理证实为恶性.所有患者均接受包括手术、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生长抑素或核素等多模式治疗.结论 胰高血糖素瘤是罕见疾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应用多模式治疗策略叮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文献复习并提出胰高糖素瘤综合征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报告2例胰高血糖素瘤,1例伴肝转移行胰体尾切除、肝活检,1例伴肝及肋骨转移行胰体尾部分切除,脾、胆囊切除、肝活检。胰高血糖素瘤属胰腺内分泌肿瘤中较为罕见的疾病,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迁移性反复皮疹及舌炎、糖尿病、消瘦、贫血等。治疗原则上以手术切除为主,良性者可获长期治愈,恶性者应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切除转移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行结肠癌根治术同时切除肝转移病灶(同期手术组);20例先行结肠癌根治性切除、二期行肝转移病灶切除(分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结果:同期手术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37.5%,18.8%,分期手术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10.0%,0.0%。两组比较,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均P<0.05)。结论: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同期手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尾状叶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处理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肝尾状叶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 结果:术前将患者Child-Pugh评分均调整至A级,CT及三维立体重建检查,了解肿瘤与肝动、静脉及门静脉的关系;2例患者依照左右路径+前路劈肝路径切除,另2例行左半肝+尾状叶联合切除。患者均安全顺利地实行了肝尾状叶巨大血管瘤切除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手术治疗肝尾状叶巨大血管瘤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外科治疗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06年6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1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6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左半肝切除+胆总管切开取栓2例,右半肝切除+胆总管取栓3例,肝段切除+胆总管取栓4例,左半肝及肝门部胆管切除+胆肠吻合1例,肝中叶切除+胆总管取栓+门静脉取栓1例,扩大左半肝+左肝管取栓1例,右半肝切除+右肝管切除取栓1例,肝Ⅴ,Ⅵ段切除+断面取栓术1例,胆总管取栓2例。术后发生胆瘘1例,持续引流34d后拔出引流管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均得到随访,平均生存时间23.6(4~63)个月,现存活6例,最长的存活时间为5年余。
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患者明确诊断后行积极的外科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可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6年间行手术切除的4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4例手术切除的类型,R0切除38例,R1切除6例,R2切除0例。25例患者切除后采用了将空肠袢断端前壁与胆管残端开口上方肝脏断向缝合的新胆管空肠吻合方式,19例患者采用了传统的胆肠吻合方式,新的吻合方式较传统吻合方式可明显减低胆瘘的发生(χ2=4.565, P=0.033)。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因素为肿瘤的临床分期、手术切除的范围、是否R0切除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是否R0切除(P<0.05)。
结论:影响术后肝门部胆管癌生存期的因素为肿瘤的临床分期和R0切除;采用新的吻合方式,可在尽量减少正常肝组织切除的条件下,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胸腔镜(双镜)一期切除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结直肠癌同时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进行了双镜一期手术切除(双镜手术组),术后接受化疗;其余18例仅接受全身化疗(非手术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分析双镜手术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双镜手术组患者原发性病灶及肺转移灶均达到R0切除。双镜手术组与非手术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2.3%、44.4%(P=0.028)和52.3%、22.2%(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肺转移瘤数量(P=0.002)及纵膈淋巴结阳性(P<0.001)与患者术后生存有关,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病理类型、T分期,肺转移瘤大小、切除方式,手术前CEA水平,化疗方案均与其术后生存时间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肺转移瘤数量(P=0.005)、纵膈淋巴结转移(P=0.006)是患者术后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结直肠癌肺转移双镜一期手术切除可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肺转移瘤数量及有无纵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成人钝性肝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间非手术治疗96例成人钝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外伤I级者51例(53.1%),Ⅱ级30例(31.3%),Ⅲ级12例(12.5%),Ⅳ级3例(3.1%)。诊断包括病史、超声检查,腹腔穿刺及CT检查。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87例,成功率90.6%,中转手术治疗9例。共发生并发症15例,包括右侧胸腔积液12例,肝周脓肿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
结论:对钝性肝损伤施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严格选择适应证、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超声及CT等辅助检查,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肝硬化巨大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和2015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ALPPS治疗的2例合并肝硬化的右肝巨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随访资料评价疗效。结果:2例患者第一步手术行门静脉右支结扎和左右半肝原位劈离,第一步手术后2例患者的剩余肝体积均迅速增大,患者1术后6 d,剩余肝体积达到704.8 m L,占标准肝体积的60.3%;患者2术后11 d,剩余肝体积达到771.3 m L,占标准肝体积的63.6%。2例患者第二步手术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第一步手术时间分别为240 min和210 min,术中出血均为600 m L;第二步手术时间为300 min和325 min,术中出血为1000 m L和800 m L。围手术期无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新发肝内外转移。结论:ALPPS治疗肝硬化巨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胰源性低血糖发病率较低,但一经发现,应及早治疗,以防止脑组织不可逆损害,外科手术仍是胰源性低血糖首选的治疗手段。目前该病的术前诊断尤其是定位诊断技术不断发展,治疗方法除了手术切除外,还包括无水酒精消融、射频消融、介入栓塞技术等,最近,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术在治疗胰源性低血糖也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就胰源性低血糖的外科诊治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肝脏是胃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器官,胃癌肝转移(GCLM)是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威胁。目前对于GCLM的治疗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标准方案。而外科手术彻底切除胃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GCLM的治疗方法。笔者就GCLM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优势及不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