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比较急性胆囊炎发作72 h前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因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发作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5例(观察组),72 h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1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道损伤、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和胆道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93.7% vs. 92.0%,1.98% vs. 1.17%,均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急性胆囊炎72 h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术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98、6.656、7.389、9.378、7.52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显著,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特点及适应证。
方法: 对138例胆囊良性疾病的患者行小切口3.5~4 cm的开腹胆囊切除术。
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无需要扩大切口,全无死亡者,无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恢复快,4~6 d出院。
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费用低等优点,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RFA)辅助下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与传统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中部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0例肝脏中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右半肝切除术,观察组行RFA辅助下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 5年生存率等。 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出血量、术中肿瘤破裂例数、术中大出血例数、输血例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观察组为3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对照组 5年生存率43.09%,观察组为65.73%,两组差异有学意义(P<0.001)。 结论:射频消融辅助下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中部肿瘤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右半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0年—2012年12月就诊的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及溃疡愈合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急性胰腺炎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21例胆囊结石伴轻中度胰腺炎在确诊后经保守治疗病情平稳,发病48 h内行LC术(早期LC组),并与58例延期LC组的临床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 LC手术均获成功;早期LC组术后1,3,5,7 d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与保守延期手术组入院治疗第1,3,5,7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急性胰腺炎复发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明确排除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急性胰腺炎在发病48 h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与同期开腹手术对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间解放军总医院实施直肠癌前切除术的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腹腔镜手术(腔镜组),54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开始进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均P<0.01),且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组(P=0.0479)。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镇痛泵使用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能有效减少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术式对治疗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11月单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87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经脐单孔切除42例,二孔切除5例,三孔切除40例,手术时间20~110 min,平均37.5 min,术中出血5~20 mL,平均7.5 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 d出院。
结论:应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可节省部分手术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老年急性胆囊炎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 行性。 方法:对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分别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PTGD+LC)及一期常规胆囊切除术(OC),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及费用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 结果:两组手术方式比较后,PTGD+LC术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方面均优于OC术。 结论:高原地区老年急性胆囊炎发病急,基础疾病多,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于传统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LC治疗,对照组使用MC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有效率是88.24%,对照组是70.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效果明显优于MC。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的应用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价值。 方法:选择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11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学和炎症反应指标,缩短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双边滴水双极电凝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145例肝叶切除术患者资料,其中运用双边滴水双极电凝行肝切除93例(观察组),运用射频消融辅助行肝切除5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肝叶切除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手术相关费用减少、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均P<0.05)。两组第一肝门阻断率、术中出血量、输血率、肝功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双边滴水双极电凝肝叶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手术相关费用低,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局灶进展性胃癌(LAGC)术前与术后行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疗效。 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确诊为LAGC的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术前化疗,而对照组则行术后化疗。两组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手术化疗周期、手术切除率、病理学缓解情况,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和再次手术情况。 结果:两组共行化疗189个周期,其中观察组占比62.43%(118/189),对照组为37.57%(71/189);观察组化疗1个周期者占4.24%(5/118),对照组为22.54%(16/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完全反应率为27.78%(10/36),部分反应率为63.89%(23/36),对照组为8.33%(3/36),38.89%(1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LAGC在术前行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96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各48例,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1例因胆囊三角区出血,镜下止血失败而中转开腹;1例术后伤口出现感染,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胆心反射5例,切口出血4例,胆管损伤、肠粘连各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也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日间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日间胆囊良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到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收治的155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对照组66例)和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观察组89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总费用、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切口疼痛、术后延迟出院率、术后再入院率及美容效果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通过电话随访,155例患者无一例失访。两组均未出现胆漏、胆管损伤、出血等近期并发症。两组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采用住院过夜观察模式(住院时间不足24 h),观察组3例、对照组6例均因术后恶心呕吐延迟出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术后无再入院患者。住院总费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0 d、6个月观察组切口满意度Kiyak评分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炎(SAP)并发胰腺假性囊肿(PP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在手术治疗的52例SAP并发PP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内镜-腹腔镜组),21例行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治疗情况、术后疗效、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内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镜-腹腔镜组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均P<0.05)。随访半年后,两组患者均无PPC复发。结论: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SAP并发PPC,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形成个体化治疗策略,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的患者在腹腔镜的辅助操作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日—2014年5月20日接受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的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即腹腔腔镜组(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开腹组),每组各39例患者。腔镜组患者在腹腔镜辅助操作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开腹组患者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整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资料。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术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比较,腔镜组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1/39),开腹组并发症率25.6%(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操作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肯定,对患者机体手术损伤较小、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替吉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1年6月间,58例I~II期胰腺癌患者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分别采取替吉奥(32例,观察组)和吉西他滨(26例,对照组)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血清中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较化疗前下降(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7.50% vs. 30.77%,P<0.05);生存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1、1.5、2年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均为I、II度,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加术后替吉奥辅助化疗治疗胰腺癌疗效确切,可有效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意外性胆囊癌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者21例临床资料,其中1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例行开放性胆囊切除术(OC),对比两组累积存活比率和5个预后因素,包括组织分级、病理分期、胆汁溢出发生率、手术类型以及附加的外科治疗。
结果:8例(72.7%)LC术后及7例OC术后(70.0%)出现肿瘤复发,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两组均无腹壁转移。生存率与肿瘤分期和胆汁溢出有关(P=0.006和P=0.003),生存率与上述两种手术方式无关(P=0.74)。
结论:LC不影响意外性胆囊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