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型H1N1流感病人外周血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流感症状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B)、自然杀伤细胞(NK)、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T)绝对数的变化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68名病人(流感症状26名,轻症甲流29名,重症甲流患者13名),健康体检者20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D4+T%、CD8+T%以及NK%;应用酶联吸附免疫法检测其血清中TNF-α、IL-12、IL-18的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流感症状组、轻症甲流组及重症甲流组外周血中B、CD4+T、CD8+T细胞绝对数显著降低(P<0.05);流感症状组和轻症甲流组的NK细胞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症甲流组的NK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流感症状组、轻症甲流组及重症甲流组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2、IL-18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流感症状组、轻症甲流组、重症甲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外周血中TNF-α、IL-12、IL-18等相关细胞因子上升;以及NK细胞增加,B、CD4+T、CD8+T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40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病例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地区分布等。结果 40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男性占58.71%,女性占41.29%;90.55%的病例集中在0~30岁年龄段,11~20岁年龄段病例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1.79%;从职业构成看,所有病例中,绝大多数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64.18%。结论学生是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人群,应当注重学校等场所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流感病毒具有传染性强、致病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可在人群中广泛流行,部分重症患者因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爆发流行造成上万人死亡,目前关于重症甲流患者死亡预判因素的文章多限于小范围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标本量少,关注的指标较为单一。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文献,对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最新的、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
2009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北京儿童的流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中流感流行的情况.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国家流感中心推荐的分型方法,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因流感样症状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期间共检测了4363份咽拭子标本,其中623例为甲型H1N1阳性,阳性率为14.3%,657例为其他甲型流感病毒阳性(15.1%),所有甲型流感病毒的总阳性率为29.3%.623例中有23例为危重症病例(占阳性患者的3.7%),其中5例死亡.618例信息完整的甲型H1N1病例中,患儿年龄为14天~16岁,性别比例为男比女为1.3:1.1~3岁儿童占25.2%,3~6岁学龄前儿童和6~12岁学龄儿童所占比例相近,各约占30%.在监测期间,仅呈现了一个甲型H1N1的流行波.2009年11月达到最高峰,随后减弱,2010年2月快速下降至2.7%.对监测期间每周20~30份临床标本同时进行季节性流感的监测显示,季节性H3N2、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交替流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甲型H1N1流行趋势减缓后逐渐流行成为流行优势株.结论 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北京地区儿童中出现甲型H1N1的流行,主要累及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季节性流感和RSV与甲型H1N1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探讨了收治甲型H1N1流感的管理模式。方法应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法建立收治甲型H1N1流感管理制度,根据疫情收集资料、分析原因、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管理。结果依照我国卫生部政策,完善甲型H1N1流感管理制度,做好消毒隔离,保证医疗质量,人性化管理隔离病人,有效控制了疫情流行。结论导入PDCA循环法,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序渐进,是收治新发传染病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例群体性密切接触者的心理状况,探讨风险沟通对密切接触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量表和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分别对2009年6月19日至7月4日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点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测评。结果群体性密切接触者的5个因子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均低于正常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名被调查者均听说过甲型H1N1流感,91.94%的人知道甲型H1N1流感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83.87%的人了解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80.65%的人表示理解政府实施的医学观察政策。将调查期间的工作记录与之前的摸底记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经过风险沟通后多次打电话咨询甲流的人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风险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能对密切接触者的心理状况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3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45岁,以青少年为主,80%以上患者具有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绝大部分患者在3~5d内退热,有17.4%的患者WBC不同程度减少,99.3%的患者在一周内治愈。结论 目前甲型H1N1流感患者以青少年发病为主,绝大部分为轻症病例,临床表现温和,多休息、多饮水、服用中成药及对症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无需过于恐慌。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2009年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二代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病原学检查特点及预后转归。方法对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患者与甲型H1N1流感输入病例接触1天后发病。以发热、咽痛、咳嗽起病,白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无肺炎等并发症。多级机构检测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甲型H1N1流感。RT-PCR测序证实其病毒核苷酸序列与一代输入病例的一致,同源性为100%。经奥司他韦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本病例的传染源明确,为我国首例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二代确诊病例,其临床表现轻,病情恢复快。未发生院内感染,早隔离早诊断等防控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一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方法对疫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讨本次爆发的流行因素。结果这是一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8月22日至29日该厂共发生病例69例,总罹患率为10.5%,年龄18~30岁,平均21岁,男女比例为1:1.02,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宿舍分布较分散,住宿员工和外租员工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班人群罹患率为15.6%,晚班人群罹患率为4.7%,白班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夜班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主要集中在白班冲压课,罹患率为26.2%,而白班清洗课罹患率仅为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班冲压课和清洗课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冲压1线、冲压5线白班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7.6%和26.3%,冲压线白班的病例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经实验室检测有4份甲型H1N1流感阳性。结论本次爆发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近距离的飞沫传播以及通过流水线的接触传播,采取以隔离传染源为核心的综合措施,对彻底控制疫情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了解南岸区城乡居民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论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对全区425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南岸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4.5%,健康行为形成率为39.0%,知识知晓率高于行为形成率(P〈0.01)。城市居民甲型H1N1流感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8.8%,健康行为形成率为45.60%;农村居民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为58.7%,健康行为形成率为30.0%,城市居民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农村居民(P〈0.01)。城乡居民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纸和宣传资料。结论南岸区城乡居民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较低,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行为形成率(P〈0.01),且城乡间存在较大差异。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实施干预,以提高居民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防控孕妇甲型H1N1流感的紧急应对措施。方法政府重视,积极应对,快速落实,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结果 28例流感样孕妇中,4例重症患者申请甲流核酸检查,2例确诊甲流,1例可疑,1例排除甲流,2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应急状态下,强有力的院方支持及科学的诊治方案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广州2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例住院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2例患者早期均有轻度的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咳痰,第3~4天病情加重,气促明显,原有基础疾病症状显著。后期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以呼吸功能不全出现较早,且严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淋巴细胞比率减低,肾功能、凝血指标异常。X线胸片两肺均有广泛受累。结论有基础疾病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易发展为危重症病例,病死率高。对易发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早预防,早识别,早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并对隔离医学观察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名单并对其进行追踪调查,采取定点医院和定点宾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方法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出现症状者采集咽拭子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对223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和观察,对其中23例出现症状者进行排查,及时发现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余220例均顺利解除隔离。在入境检疫时发现4例输入病例,其密切接触者104人,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自行前往医院就诊时发现2例输入病例,其密切接触者共60人,发现了3例病例。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与集中隔离时发现的3例病例,其密切接触者59人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结论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和隔离医学观察是及时发现续发病例,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和扩散的有效措施,病例不同发现方式影响密切接触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北京市中、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在6个区县收集304对病例和对照的个人卫生习惯、疫苗接种史、搭乘交通工具等信息.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教室内学生密度,教室通风情况,课间活动范围,打喷嚏后是否洗手,睡眠时间,上学交通方式,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清远市中小学生、孕妇等部分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中小学生、孕妇等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点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67.71%的学生家长认为普通市民有可能患甲流,82.47%的孕妇担心自己及家人患甲流;22.90%的被调查学生和2.06%的被调查孕妇在过去1年里接种过普通流感疫苗;付费情况下,85.45%的学生家长和65.98%的孕妇愿意接种;免费情况下,93.23%的家长和77.32%的孕妇愿意接种。结论被调查居民对甲流关注程度较高,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总体上较强;解决费用问题和消除居民的误解是提高甲流疫苗接种覆盖面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深圳市某街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2009年流感样病例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死亡病例进行个案分析。结果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65例,其中重症患者10例(死亡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10-11月(333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为高发场所(363例,98.9%);5~14岁青少年为易感人群(293例,79.8%)。结论深圳市某街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发病高峰出现在11月,主要在封闭、人群集中、接触密切的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孕产妇合并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及肠道保护情况.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例危重症甲流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描述性总结其诊治经过.结果 8例患者注意营养支持及肠道保护后,病情明显好转,1例患者因病情危重,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 给予营养支持,早期恢复术后肠道功能,防止应激性溃疡,对患者病情恢复有利,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009年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的地理区域相关性和聚集性,为今后传染病发病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OpenGeoDa 1.0.1软件进行空间全局和局部自相关性分析,呈现2009年甲型H1N1流感空间聚集区域.结果 2009年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分布不是随机的,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