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野生种高原鼠兔的捕捉与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属动物,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3200-4700m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境中。在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四川省石集县范围内,高原鼠兔属于草原优势种群且和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主要宿主一青海田鼠混居,为了解两者在动物鼠疫病上的关联的相关实验提供足够的高原鼠兔,我们于2004年7~8月,对石渠县俄多玛乡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野生种高原鼠兔进行了野外捕捉及室内饲养的初步探讨,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论著四川省艾滋病病毒耐药性及影响因素刘莉郑国英吴晓敏等(1)………………………………………………………………四川省居民2周患病率及疾病严重程度力晓蓉易冯昌琪等(6)……………………………………………………………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追溯霍乱传染源刘红露祝小平冯泽惠等(9)………………………………………………………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感受性许光荣李富忠陈虹等(13)……………………………………………………………中小学生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危险因素张新力刘灵芝李应光(15)…………………………………………………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00-2008年青海田鼠鼠疫流行趋势.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总体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 2000-2008年每个年度均发生青海田鼠鼠疫流行;鼠平均密度312.41只/ha;青海田鼠体染蚤率42.57%.蚤指数0.88.青海田鼠巢蚤指数55.89;发现染疫动物6种,包括青海田鼠、牧犬、沙狐、家猫、藏系绵羊和长尾仓鼠,其中活体青海田鼠检菌率0.32%,自毙青海田鼠检菌率22.99%;血清学阳检率6.70%.发现蚤类4科11属19种,其中染疫媒介3种,蚤类检菌率0.054%,包括细钩盖蚤、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五侧纤蚤邻近亚种.结论 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呈连续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为新确定的我国第11类鼠疫自然疫源地、世界第5类田鼠型鼠疫自然疫源地[1,2]。而该疫源地自1997年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首次经过细菌学证实以来[3],尚无人及家畜感染发病的报告。为了解青藏高原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对人及家畜的危害,于2004年对石渠县鼠疫疫区内的人群及主要家畜(藏系绵羊和高原牦牛)进行了鼠疫血清学调查,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血清305份(红旗2村161份,红旗4村144份)藏系绵羊血清均系颈静脉采血后分离血清备用。96份高原牦牛血于宰杀时用大号试管收集。315份人血清分别来自红旗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流行态势,为做好鼠疫防控工作提供对策依据。方法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2000-2013年期间的鼠疫调查与监测资料。结果调查发现青海田鼠平均鼠密度242.53只/ha,发现青海田鼠鼠体及巢穴蚤类9种,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寄生蚤(93.76%),其他蚤种占6.24%;青海田鼠体蚤指数0.90、染蚤率42.90%,青海田鼠巢穴均染蚤、巢蚤指数51.65;实验室检测各种宿主动物材料14 970份,获鼠疫菌100株,检菌率0.67%;检验媒介蚤2 484组26 984匹,获鼠疫菌11株,检菌率0.44%;证实染疫动物8种、染疫媒介3种;鼠疫间接血凝检测血清3526份,阳性217份,阳性率6.15%,其中青海田鼠血清阳性率5.60%、犬血清阳性率8.40%。结论2000年以来,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每年均有鼠疫细菌检出和鼠疫血清学检测阳性,说明青海田鼠动物鼠疫持续存在,提示要加强防控鼠疫宣传、培训和监测工作,严防鼠疫在人间发生。  相似文献   

6.
鼠疫菌的毒力是决定动物鼠疫流行强度及预测流行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用布氏田鼠和喜马拉雅旱獭菌株做对照,对青海田鼠型3株鼠疫菌进行了毒力测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鼠疫耶尔森菌Pgm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从我国不同类型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进行色素沉着因子 (Pgm )表型的分析。方法 用氯化血红素培养基或刚果红培养基培养鼠疫菌 ,对不同颜色的菌落进行计数 ,计算鼠疫菌Pgm的阳性率。 结果 我国 10个疫源地的 16个生态型和新发现的四川青海田鼠型 ,除昆仑山A、B型外 ,其他各型的菌株均含有Pgm+ 菌 ,以青海田鼠型、锡林郭勒高原型、北天山东段型、北天山西段A型、北天山西段B型菌株的Pgm+ 率为高 ,Pgm+ 菌株 >90 %。结论 青海田鼠型、锡林郭勒高原型、北天山东段型、北天山西段A型、北天山西段B型菌株的Pgm+ 表型稳定。  相似文献   

8.
鼠疫菌是典型的异养菌 ,不同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表现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为了查明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青海田鼠鼠疫菌的营养特性 ,我们对从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菌做了营养鉴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 实验菌株来源于四川省石渠县俄多玛乡青海田鼠鼠疫菌 19株 ,内蒙古阿巴嘎旗布氏田鼠、长爪沙鼠鼠疫菌各 1株 ,青海省共和县、称多县、都兰县喜玛拉雅旱獭 ,腹窦纤蚤鼠疫菌 3株、鼠疫菌141、EV和假结核菌 0 5各 1株 (表 1)。1 2 最小培养基 选用Lawton配方[3 ] ,氨基酸浓度 (mg/l)为DL -苏氨酸 6…  相似文献   

9.
于晓涛  李存香  李超  幕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21-821,824
[目的]观察青海田鼠血清中鼠疫FI抗体动态.[方法]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实验感染青海田鼠28只,16份阳性,滴度1:20~1:640.[结论]青海田鼠对鼠疫菌能产生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石渠县蚤类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四川省石渠县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蚤目昆虫的种群结构。方法:主要通过梳检鼠体,挖鼠巢穴,探獭洞干等方法检蚤,然后按形态学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到种(亚种);结果:在该疫源地不同地区,不同自然地理生境中的10种动物,青海田鼠巢穴以及喜玛拉雅旱獭洞干,发现蚤类4种11属19种(亚种),且不同地点,不同生境,不同宿主动物间蚤类分布各异。结论:发现该疫地主要宿主青海田鼠主要寄生蚤为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喜玛拉雅旱獭主要寄生蚤为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高原鼠兔主要寄生蚤为五侧纤蚤邻近亚种和哗倍蚤指名亚种,藏仓鼠主要寄生直缘双蚤指名亚种,青海双蚤和细钩黄鼠蚤,沙狐主要寄生蚤为同鬃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比研究了20只鼠兔骨骼标本。结果:两种鼠兔四肢骨经t测验差异有显著性(1=5.28>1.221=t0113P<0.001).蒙古鼠兔腰带长是宽的1.7倍,后者为1.5倍。草原鼠兔荐髂关节加强,且坐骨弓平均指数(139.02)大于蒙古鼠兔(91.12).显示前者坐骨弓较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安全、高效管理鼠疫菌种信息系统。方法结合信息管理相关理论和鼠疫菌种的特点,利用VB开发菌种数据库管理软件。结果开发出鼠疫菌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菌种微机化、现代化管理。结论该系统能较安全、高效的管理菌种数据,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起人间肺鼠疫暴发流行的鼠疫菌分离株其生物学特性、基因特征等。拟从分子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传染源和传播关系。[方法]对8株于鼠疫患者(尸体)分离的鼠疫菌进行糖醇类酵解试验;检测其毒力、毒力因子、质粒、生物型、基因型;运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次流行的传染源。[结果]8株鼠疫菌全部为甘油+、阿胶糖+、脱氮+,生物型为古典型。具备强毒鼠疫菌的4个毒力决定因子,为FraI+、VW+、PstI+、Pgm+;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量介于50~1000个菌,为强毒株;具备我国多数鼠疫菌所携带的6、45和65Mdal质粒;基因组型全部为10型。[结论]根据分子流行病学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此次肺鼠疫暴发流行来自同一个传染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四川省1981-2010年鼠疫防治的研究结果,为四川鼠疫防控工作提供对策与依据。方法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1981-2010年鼠疫相关工作资料,实验方法按照"鼠疫诊断标准"进行。结果通过调查,细菌学检测材料42 429份、分离鼠疫菌183株,鼠疫间接血疑试验血清29 980份、阳性251份,鼠疫放射免疫沉淀试验标本7 611份、阳性79份,鼠疫反向血疑试验检测标本833份、阳性31份,发现染疫动物7种,染疫媒介3种,发现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和喜马拉雅旱獭型鼠疫菌,鼠疫发生在2县5个乡镇。结论证实了四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发现了青海田鼠疫源地和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四川地区是否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方法 应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方法,调查宿主动物及媒介蚤携带鼠疫菌的状况.结果 四川省德格县境内调查发现宿主动物10目30种(亚种);常见宿主动物为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鼠兔,发现蚤类3科7属7种,喜马拉雅旱獭为鼠疫菌主要储存宿主,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为主要媒介,分离鼠疫菌13株;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血清8份,牧犬血清最高滴度1:10 240,鼠疫反向血凝试验(RIHA)阳性19份,旱獭最高滴度1:409 600.四川省德格县境内鼠疫疫源地面积约4545 km2.结论 四川省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6.
新疆鼠兔属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配合专题研究工作,笔者作了新疆鼠兔属种类及分布区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境内共有8种鼠免,占目前世界鼠兔种类的35%。文内对各种鼠兔的分布和分类鉴定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应用于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鼠疫耶尔森氏菌F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LAMP扩增。应用LAMP技术对鼠疫菌和非鼠疫菌进行检测以确定其特异性;对倍比稀释鼠疫菌液进行检测以确定其灵敏度,并与常规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对10种非鼠疫菌进行LAMP扩增,均为阴性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LAMP方法最低检出量为20个鼠疫菌,比常规PCR方法的灵敏度高10倍。通过加入染料进行LAMP扩增可直接观察结果。结论:本方法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且操作简便、结果易于判定,有望发展成为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菌株生物学特性并确定疫源地空间结构及性质.方法 对1954-2007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分离的鼠疫菌株进行生物学表型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 411株代表性菌株中,12株脱氮(-)阿胶糖(-)甘油(+)属田鼠型,399株为脱氮(+)阿胶糖(+)甘油(+)属古典型.411株均能产生F1和Pst I;vw+菌株占95.13%(391/411),VW-菌株占4.87%(20/411);Pgm+菌株占80.78%(332/411)、Pgm+菌株占9%(37/411)、Pgm-菌株占10.22%(42/411).220株代表株中96.82%(213/220)的菌株对小白鼠表现为强毒株,3.18%(7,220)为中等毒力,说明绝大多数具高致病性,其毒力很强.90.02%(307/341)菌株携带6×106 45×106 x65×106质粒.80株代表株包括8个基因组型,其中6个基因型与原分型相同,另有2个新的基因组型.结论 三江源地区鼠疫菌株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人类一旦感染可导致发病急、病情重、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0-2008年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媒介蚤各指标的变化.方法 统计分析四川省2000-2008年鼠疫监测工作资料.结果 青海田鼠疫源地存在蚤类4科10属19种,以细钩盖蚤为主(62.79%),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次之(30.90%);青海田鼠寄生蚤染蚤率和蚤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0月染蚤率及蚤指数较高,12月和3月则较低;可自然感染鼠疫的蚤类有3种(细钩盖蚤、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五侧纤蚤邻近亚种).结论 青海田鼠疫源地染疫动物和蚤类持续存在,应加强鼠疫监测.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d the variant information on the indices regarding fleas from natural foci of Microtus plague in Sichuan epidemic area during 2000 to 2008.Methods 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were used on the surveillance data regarding Microtus fuscus plague.Results There were 19 flea species identified and the share of Callopsylla sparsilis was 62.79 percent while the share of Amphipsylla tuta tuta was 30.90 percent on Microtus fuscus plague.The infection rate of fleas and the flea index were the highest in October and the lowest in December and March.Species as Callopsylla sparsilis,Amphipsylla tuta tuta and Rhadinopsylla dahurica vicina could naturally infect the Yersinia pestis.Conclusion Microtus fuscus plague could become epidemic when animals and flea species were infected.We should emphasis on plague monitoring program so a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