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坏疽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5例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患者的发病率、发病年龄、病损及分级情况,治疗经过,转归等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患者年龄、血糖控制水平、血管神经并发症的程度等因素相关,年龄越大,血糖水平越高,血管神经并发症越严重,截肢(趾)率就越高。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水平,积极治疗血管神经并发症,避免足部外伤,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坏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按照Wagner分级法对36例糖尿病足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换药对比.结论 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发生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合并足部疼痛、溃疡及肢端缺血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可导致足趾坏疽脱落,创面合并感染甚至筋肉腐烂,久不收口或合并败血症而死亡。在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环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外科清创,自拟祛腐生肌液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中药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足36例,并与单纯西药对照组24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祥 《职业与健康》2004,20(6):122-122
李某,女,65岁,患糖尿病(Ⅱ型)已6a ,于2 0 0 0年1月2日初诊,发现右足外侧小趾至足背局部皮肤发黑,组织溃烂,并有腥臭味,没有疼痛感。查空腹血糖7 8mmol/L ,尿糖( ) ,未见酮体,白细胞( 11 0~15 5 )×10 9/L ,合并感染,伴有低热、嗜睡等症状。1 治疗方法1 1 抗感染、降糖 注射青霉素G钠80万U/次,3次/d ,以控制感染。口服降糖药消渴丸,每次服1丸,3次/d ,并以煮黄豆和豆质品为主要餐食。1 2 实施清创 把局部溃烂的组织和跖骨彻底清除后,用3 %双氧水、0 9%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冲洗,外敷中药生肌粉,以全部覆盖创面为度,无菌纱布包扎…  相似文献   

6.
《医疗保健器具》2004,(2):10-11
杨某,男,60岁,身高1.65米,体重60kg。主因口渴,多饮,消瘦坏疽1月。患者于5年前因口渴,多饮,消瘦,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间断服用优降糖,降糖灵等药物,血糖波  相似文献   

7.
阚全娥  文世林 《中国保健》2007,15(16):51-52
糖尿病足(DF)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病变的总称,严重者可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1995-2002年本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503例,其中足部坏疽89例。现就其病因及其预防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rrjk》2017,(8)
糖尿病足是指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及组织变性、坏死,据相关报道糖尿病足坏疽在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发生的概率大约为15%~25%~([1])。由于该病变多发于四肢末端,故又称为肢端坏疽,属于中医"脱疽"范畴。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可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及混合性坏疽两类,可存在同一病程的不同阶段,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2])。  相似文献   

10.
慢性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足坏疽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最痛苦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慢性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足的发生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1 慢性血管病变在糖尿病下肢的发生率及在截肢中的意义外周神经病变与动脉功能不全合并存在常可导致慢性、难以愈合的足溃疡 ,而最终的共同结局常是截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 杨某,男,60岁,身高1.65米,体重60kg。 主因口渴、多饮、消瘦5年,左足坏疽1月。患者于5年前因口渴、多饮、消瘦,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间断服用优降糖、降糖灵等药物,血糖波动在13mmol/L左右。1年前,出现左下肢浮肿、双足麻木、凉及针刺样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相关问题。方法纳入近年于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3例,对其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降糖、抗感染等处理。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80.7%患者治疗有效,感染得到控制溃疡面不同程度缩小;19.3%患者经治疗无效,予截肢。(2)比较显示截肢组患者HbAl显著高,P〈0.05。结论糖尿病足防范和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达标,同时对血压、血脂进行相应控制可进一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相关问题。方法纳入近年于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3例,对其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降糖、抗感染等处理。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80.7%患者治疗有效,感染得到控制溃疡面不同程度缩小;19.3%患者经治疗无效,予截肢。(2)比较显示截肢组患者HbA1c显著高,P<0.05。结论糖尿病足防范和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达标,同时对血压、血脂进行相应控制可进一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14.
张莉莉 《工企医刊》1999,12(3):59-60
本文对36例老年性气胸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40例非老年性气胸进行比较,以总结老年性气胸的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老年性气胸(男性≥60岁,女性≥55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4.5岁。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非老年组气胸40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研究中,运用中医化腐再生法,将口服化腐再生中药汤剂和局部外敷化腐再生散配合生肌膏,用于治疗糖尿病足,使180位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0例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24例,治愈率80%;死亡6例,病死率20%.术中发现乙状结肠坏疽穿孔24例,降结肠坏疽穿孔4例,结肠脾曲坏疽穿孔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大多数病例合并基础病变和长期便秘史,用力排便后突发左下腹部或下腹部剧痛,以及血便、腹泻等,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无直肠病变者.结论 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以老年人为主,发病部位多位于血流相对不足的左半结肠,血管因素与肠管因素为致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1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足分泌物的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资料。结果 113例患者共采集137份合格标本,培养出病原菌1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51.38%,革兰阳性菌42株占38.53%,真菌11株占10.09%;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莫西沙星敏感性相对较高;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莫西沙星敏感性相对较高;真菌则对两性霉素B和卡泊芬净敏感度最高。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要及早并多次进行分泌物的病原菌检测,指导进行临床筛选敏感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朱春仙  王健敏  陈宏 《浙江预防医学》2004,16(8):56-56,F003
为了证实异丙酚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比了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分别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时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在使用过程中防护不当,易造成中毒事件发生。我院近几年收治此类病人36例,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36例中毒者,男27例,女9例。年龄17~56岁。中毒原因均为施药过程中防护不当,经皮肤与呼吸道吸收中毒。中毒药物有甲拌磷5例、对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