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穴位中医药外治法治疗癌痛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叙述了癌痛穴位中药外治疗法的种类,主要有穴位敷贴法、穴位药物离子导入法、穴位艾灸法、穴位注射法、穴位药物搽涂法、穴位针灸疗法、穴位电针疗法等。选穴及药物选择也按中医传统理论辨证论治。该疗法具有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迅速,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对穴位研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也颇有进展,包括穴位注射法、穴位针灸法、穴位埋线法、穴位帖服法等,本研究主要简述了近年来穴位注射法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报告,对治疗心律失常穴位选择、所注射药物选择及穴位注射后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归纳总结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搜集各类文献资料,归纳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穴位贴敷单一疗法、穴位贴敷配合电针、穴位贴敷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穴位贴敷配合拔罐、穴位贴敷配合神阙穴贴敷、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配合超短波治疗、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等方法。结果穴位贴敷是通过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经皮给药共同作用的一种外治疗法,可以通过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恢复人体生理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单一穴位贴敷与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拔罐、中药内服等多种治疗的综合疗法均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结论过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证明其机制主要为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多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穴位中药外治疗法,主要包括有穴位敷贴法、穴位发泡法、穴位药物离子导入法、穴位注射法、穴位艾灸法等。选穴及药物选择应按中医传统理论辨证论治。穴位中药外治法具有疗效确切、迅速,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容易控制的特点,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穴位体表温度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半个世纪以来穴位体表温度研究进行评述,总结研究的成就、存在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在维普、CNKI以穴位温度、经络温度、皮肤温度、穴位温度测定仪等为关键词检索文献94篇,根据其中密切相关文献35篇进行评述。结果:各研究单位在穴位温度正常值、穴位相对于非穴的体表温度特异性表现、针灸对穴位温度的影响、穴位温度与脏腑病证的相关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结论:今后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穴位温度为客观指标深入细致的研究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穴位及非穴位温度的不同表现、穴位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穴位温度变化的相关机制,最终为回答穴位的特异性、穴位脏腑相关以及补泻手法的效应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的穴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清毅  梁标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6):F003-F004
支气管哮喘穴位治疗方法有穴位埋藏、穴位注射、穴位帖敷、穴位灸治、穴位割治、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挑治等,对其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荣莉  伦新 《吉林中医药》2007,27(6):66-68
穴位疗法包括穴位针刺法、穴位刺血拔罐法、穴位艾灸法、穴位注射法、穴位埋线法、穴位药物贴敷法等。本文对穴位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近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针灸减肥穴位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针灸减肥穴位的选择、穴位的临床应用和穴位的作用机理等3个方面对近10年针灸减肥中穴位的应用进行综述,认为针灸减肥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还很不够,特别是对穴位的选择、穴位的临床应用和穴位的作用机理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今后应重视针灸减肥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加强对针灸减肥穴位应用的研究,深入探讨减肥较为敏感的经络和穴位,并对这些经络和穴位进行筛选、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9.
从单纯穴位埋线、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穴位埋线联合西药、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穴位埋线联合心理治疗方面综述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随机对照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来研究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最佳方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疗法治疗咳嗽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医穴位疗法治疗咳嗽的文献,统计全部文献里的穴位使用的频率。[结果]共检索出文献73篇,共使用穴位47个,总频率259穴次。[结论]中医穴位疗法治疗咳嗽,多选用肺经、膀胱经、任脉、督脉、肾经的穴位,且多为特定穴,部分穴位位于胸部和背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关古代文献的归纳和整理,总结用经选穴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推拿分部作为检索源,将有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并建立数据库.对穴位频数及归经进行归纳和整理,运用Clementine 12.0软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运用SPSS 2...  相似文献   

12.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20-423
目的 :总结近15年来针灸治疗荨麻疹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0~2015年有关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相关文献,对其中的选穴、配穴以及归经进行了统计、归纳和分析,并对其中规律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共涉及14条经脉以及1个奇穴,每条经脉的选穴比例以大肠经最高,其次为任脉、脾经、膀胱经;涉及主穴35个,配穴20个,主穴使用频次前5位为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配穴使用频次前5位为足三里、合谷、曲池、大椎、三阴交,主配穴总频次前5位为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结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阴脾经为最常选用经络,曲池穴与血海穴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临床一般遵循辨证取穴、循经取穴及使用特定穴。  相似文献   

14.
陆颖  李青  李洁 《中医杂志》2012,53(21):1856-1859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探讨国内临床针刺减肥的经络腧穴运用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手工检索部分杂志中的针刺减肥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0年7月.设计数据提取表,提取文献中主穴的经络、腧穴、部位、特定穴应用情况,配穴的腧穴应用情况和辨证取穴情况.结果 共纳入文献80篇.主穴经络中应用频次前3位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主穴体穴应用频次前3位为天枢、足三里、中脘,耳穴应用频次前3位为内分泌、脾、胃;主穴主要分布在腹部和下肢;主穴重视特定穴的应用,交会穴运用最多;配穴的高频体穴为足三里、脾俞、三阴交,目前临床常见证型为胃热湿阻型和脾虚湿阻型,高频配穴分别为曲池、内庭和阴陵泉、脾俞.结论 针刺减肥的取穴规律遵循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的原则,重用特定穴.选穴特点体现“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15.
Wang XL  Fang JL  Zhou KH  Wang Y  Hong Y  Liu J  Wang L  Xue C  Zhao T  Liu BY  Zhu B 《中国针灸》2011,31(10):905-909
目的:评估穴位的组织特性(不同经络、组织、神经节段)对电针针感频率、强度及产生针感电流量的影响.方法:电针针刺21名健康志愿者,根据穴位不同组织特性配成5组:足三里vs阳陵泉(ST 36 vsGB34,不同经络)、内关vs大陵(PC 6 vs PC 7,不同组织)、足三里vs水道(ST 36 vs ST 28,不同神经节段)、关元vs中脘(CV 4 vs CV 12,不同神经节段)、足三里vs关元(ST 36 vs CV 4,不同组织、经络、神经节段).电针频率为15 Hz,电流量以受试者能忍受但不产生尖锐性疼痛为度,间断电针3次,通电时间共90 s.记录酸感、麻木、胀满、沉重、麻刺、压感、钝痛、热感及冷感针感和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比较配对穴位间各种针感发生的频次、强度及电流量间的差异.结果:各种针感频次在配对穴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针刺的9种感觉中,胀满、麻木和酸感最常见和最明显,沉重、压感和麻刺次之,钝痛、热感和冷感的发生频次均较低;部分针感强度在配对穴位间存在差别,酸感、胀满、沉重感在ST 36较ST 28更强(均P<0.05),胀满、麻木在ST 36较CV 4更明显(均P<0.01),胀满在CV 4较CV 12更明显(P<0.05);电针针刺电流量在配对穴位间相近(均P>0.05).结论:在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未见明显差异的状态下,电针针感次数与穴位的不同组织间未见明显相关,穴位间针感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穴位位于不同神经节段相关.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同一穴位产生的各针感频次及其强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男性不育症(MI)的选穴循经规律。方法 制定文献检索策略,检索数据库包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源系统以及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建立针刺治疗MI的处方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 18.0以及Gephi 0.9.1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核心腧穴分析。结果 文献检索后最终纳入中文文献22篇,英文文献7篇;循经频次前5分别是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督脉;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30%的穴位配伍有16个;核心腧穴分别为关元、肾腧、三阴交、气海、足三里、百会、血海、太溪。结论 针刺治疗MI的治疗原则以补肾健脾、调和阴阳、益气养血为主。常用配伍为正面关元-气海-三阴交,背面为肾俞-次髎,足三里可兼配之;循经以任督二脉、膀胱经以及脾、胃二经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临床针灸治疗腹泻型(D-IBS)和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C-IBS)的经脉、腧穴选择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报道,提取其所使用的针灸方式、经脉和腧穴。运用描述性分析、关联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与规律规律,同时观察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经脉、腧穴各自的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针灸治疗D-IBS文献56篇、针灸治疗C-IBS文献6篇,D-IBS的治疗主要用针刺,临床以胃经和任脉的腧穴为主,如天枢、足三里、中脘,关联性分析发现胃经—任脉—脾经的为最常见的经脉组合,腧穴以足三里—天枢—太冲为主要关联群。聚类分析经脉主要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腧穴则可以分成5个聚类群,5个核心群组。而C-IBS的研究则主要以悬灸为主,胃经、膀胱经的腧穴应用最多,如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关联性分析发现经脉组合与D-IBS相同,也是胃经—任脉—脾经组合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而腧穴则是以足三里—天枢的配伍最为常见。聚类分析则发现经脉、腧穴均可以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结论:通过分析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认为虽然两者在针灸方法的使用上略微存在差异,D-IBS针灸并用,C-IBS以灸为主。但是在经脉和腧穴选择上却存在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李丹  吴霞  肖四旺 《中医药导报》2021,27(2):151-154,159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分析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选穴规律及特点。方法:以"针灸"和"产后尿潴留"等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362篇,选用腧穴72个,总频数1 624次。使用频数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中极和关元;腧穴归经依次为任脉、脾经、胃经、膀胱经,未涉及心经、小肠经;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和腹部;特定穴多使用交会穴和募穴。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中极→三阴交"支持度最高,"足三里、关元、中极→三阴交"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可分为两大类。结论: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以三阴交、中极、阴陵泉、足三里和关元为核心穴位组合,重视循经取穴及辨证配穴。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统计近5年来文献中有关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选穴、归经,总结选穴用经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纳入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统计并整理其针灸处方,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针灸处方的选穴用经规律。结果:共纳入临床文献178篇,共涉及75个穴位,总频数为1021。选用频数前12位的穴位依次是迎香(112次)、印堂(93次)、肺俞(84次)、合谷(78次)、足三里(66次)、大椎(56次)、鼻通(49次)、风池(43次)、肾俞(38次)、上星(36次)、风门(35次)、脾俞(33次)。特定穴共34个,总频数574,非特定穴41个,总频数576。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用经主要集中在膀胱经、督脉、大肠经、任脉、胃经。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鼻通-印堂-迎香、鼻通-合谷-迎香、上星-迎香、合谷-肺俞-迎香、鼻通-迎香、上星-印堂-迎香、风池-合谷-迎香、风池-印堂-迎香、合谷-印堂-迎香为常用穴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选穴可以分为3类,肾俞、脾俞、肺俞、大椎、风门属一类,迎香、印堂、合谷、鼻通、风池、上星归第二类,足三里自成一小类。结论: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点为:"主穴固定-随证加减-标本兼治""突出脏腑辨证-辨证归经""循经取穴-远近结合"。核心选穴为迎香、印堂、肺俞、合谷、足三里、大椎、鼻通、风池、肾俞、上星、风门、脾俞,临床治疗时可以从12个核心腧穴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