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医学事业迅速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强有力地推动了护理制度的改革,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与沟通的技巧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发展趋势,高龄患者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由于各种生理功能日趋衰退,心理活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必将引起身心的一系列变化。表现为:精神上孤独、失望、情感上变得幼稚、脆弱、看问题保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为进一步探究不同阶段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效果,以采取最有效心理护理时机。方法对新入院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出院前患者不同阶段的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进行问卷调查及临床观察,对心理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阶段抑郁症患者在心理护理后,以出院前患者效果为最佳,新入院患者效果最差。结论抑郁症患者各阶段心理护理是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心理护理的重点应放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前患者,但新入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也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就精神病护理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的所起到的积极影响与作用的探讨.方法对在该院住院期间71例精神病病患个性与病症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并施的护理工作.结果精神病病患在接受心理护理及良好的语言沟通之后,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帮助病患正确认知自我疾病、减轻精神负担、增强其战胜疾病、重返社会的信心.结论依据不同精神病病患的个性与病症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良好的语言沟通,可以使病患明确自身疾病,减轻精神负担,对外界刺激有明确缓冲效果,对加快其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4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68例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之后,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正确对待疾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可以减少心理刺激,维持心理平衡,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抑郁药用药指导、饮食和生活起居等基本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上述基本护理外,还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在治疗1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抑郁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86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护理干预,同时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是提升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精神病患者护理期间强化语言沟通及心理干预的实施措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11月选择我院收治精神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语言沟通及心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感知状态评分(20.48±2.02)、言谈思维评分(22.03±1.56)、认知评分(21.79±2.25)、自知评分(20.51±1.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23.77±8.57)、SDS评分(23.01±7.45)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期间强化语言沟通及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心态,提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护士与病人交往中的重要工具,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等状况,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美好的语言不仅使人听了心情愉快,感到亲切和温暖,而且对治愈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护士在接触病人时,语言要文雅,说话的语速、语质、声调及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要得体。同样一句话,说话平静缓和还是急促、是柔声细语还是冷若冰霜,其效果是迥然不同的。因此在与患者交谈时,不仅要热情,表达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现在的医疗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医疗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护理中护患之间关系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应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使患者尽量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护患沟通要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浅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治疗期间仅实施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心理护理基础上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及SAS、SD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为15.22%(7/46),对照组为34.78%(16/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3.46±2.39)、(42.18±3.38)分,均优于对照组的(55.41±2.57)、(57.23±3.12)分,P均<0.05。结论精神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能有效提升治疗疗效,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已从专科护理转变为更加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做好健康教育.这一过程如何与手术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总结一年来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病人采取必要的沟通技巧,帮助手术病人以最佳的身心状态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分析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我院以往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案例,了解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方式,探讨老年病合并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方式。结果老年病极易引发老年患者抑郁症,不同的疾病和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都会导致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出现。结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全面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现以107例临床资料为依据,仅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探讨心理护理的有关问题。 1 临床资料 1999年10月至2000年4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病人,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共469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病例均需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的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  相似文献   

17.
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院前急救沟通贯通整个院前急救过程,我们从院前急救人员和患者双方进行分析探究和总结沟通技巧,为增强院前急救沟通能力做好思想工作和教育准备.院前需急救病例多为危急重症,具有病情危重多变,病死率较高的特点,因此,院前急救护理需要急救护理人员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这是实现急救措施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沟通是护患交往的桥梁,是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的过程,良好的沟通为整体护理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了解患者的心身状况 1.1 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在第一次与病人接触时应首先了解其健康状况,对自身改变的接受程度,目前最关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