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医养结合作为一种非常契合我国老年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经各地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探索并建立一个完善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是提升我国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四川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属性及特征差异,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现对老年人服务需求满足的"靶向精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抽取成都市、攀枝花市、泸州市、自贡市27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内773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Kano属性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改进Kano模型划分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在整体层面对47项养老服务具有一定的需求;64项服务中有30项|DSI|≥0.5,33项SI>|DSI|;重要度矩阵划分结果显示,11项服务划分在第一象限,归属于期望属性,26项服务划分在第二象限,归属于魅力属性,10项服务划分在第三象限,归属于无差异型属性;17项服务划分在第四象限,归属于必备属性。结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整体上呈现出"高依赖性"和"高期待性"倾向,据此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持续保障必备型需求服务,稳步提供期望型需求服务,努力丰富魅力型需求服务,客观分析无差异型需求服务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必备型需求(M)>期望型需求(O)>魅力型需求(A)>无差异型需求(I)"的需求满足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不同失能等级老年人的医养需求特点,为未来机构养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南省抽取57家养老机构,对入住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医疗服务方面,老年人相对更需要医疗巡诊、临床治疗、医学护理服务;健康管理方面,更需要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生活服务方面,更需要助浴、助厕等必需的日常服务。结论:机构养老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受损率较高,建议为不同失能等级的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切实满足老年人对医养服务的需求。此外,应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信阳市采取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养老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到家庭结构改变、经济发展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制约,现有的养老模式远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所突显出的问题。为此,分析了信阳市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在借鉴国内外较成熟的养老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从改善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建立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养老服务机制、提升养老护理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能够满足信阳市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的建议,以推动信阳市老年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北省邯郸市养老机构承担的养老需求并提出建议,以实现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邯郸市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共35家养老机构收纳的307名老年人展开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包括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及建议。结果养老机构中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意愿调查中:在日常生活照护需求方面,饮食的要求最高(35.2%);在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方面,41.1%的老人希望得到定期检查的服务;在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方面,老人对聊天解闷、心理护理以及文娱活动这三项的需求较高(89.3%)。在养老机构老人对养老服务的建议方面,83.4%的老人希望养老机构能提供便捷便宜的医疗服务。结论邯郸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正在启动,应针对老年人需求,健全"医养结合"相关制度,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医养结合背景下合肥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2022年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合肥市9个区389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自制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况调查问卷”调查其一般资料、健康状况、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知晓和需求情况以及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得分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描述性分析合肥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结果 389名老年人中,有49.87%的老年人年龄在75~89岁,32.13%的老年人为未婚/离婚/分居/丧偶的状态,53.21%的老年人学历在中专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以上者占85.86%,有40.87%的老年人有照护人员,生活经济来源97.94%的老年人有退休工资。有58.87%的老年人合并≥3种的慢性疾病,但仅有10.80%自觉健康状况很差,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占16.20%。有20.82%的老年人不知道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而希望居家提供医疗保健相关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则占68.89%,仅有3.08%的老年人不知晓哪些机构可以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有22.11%的老年人不知道居家护理服务有哪些...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长期以来青岛市的老年人是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流,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该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养老需求。青岛市于2012年实施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开创了国内"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先河,该模式有机地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结合为一体,实现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优化,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可行性。方法以天津市某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为试点,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项目运行,分析研究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满意度,并从政策、技术、经济三个层面对卫生服务机构能否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卫生服务机构开设医养结合服务在项目试运行期间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在政策上得到政府支持,在技术上得到医疗行业支持,在经济上得到社会支持,既有利于满足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与社会需求,也有利于促进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该计划具有可行性。结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医疗与养老需求,同时也受到了政府与社会支持,有利于促进卫生服务机构乃至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利好条件,主动为本地区的老年人群体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为老年人提供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意义,并为养老服务模式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对护理的需求及医养结合现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的优势,建立完善的转诊流程和机制,使养老和医疗有机结合,加快专业型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结果我国现阶段存在四种医养结合的模式,对于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政府应在监管同时加大补贴投入,规范社区管理,加强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构建多元化医疗供给体系。以我院为例的医养结合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医中设养,完善了我国养老体系,因此应使其健康良性发展,使其变得更为专业化、系统化和规模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当前养老领域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复习、梳理以及汇总,收集与医养结合相关问题的描述,从国内研究现状、问题、措施几个方面进行整理分类。结果当代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逐渐在国内引起较大的重视,服务内容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结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活力,并且完善监管体制,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绵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现状调查,为推进绵阳市市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合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绵阳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4家养老机构随机抽取200名老年人,生活质量采用功能活动问卷(FAQ)进行评定,根据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问卷由课题小组集体讨论并制作而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入住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现状。结果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医疗保健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因素。结论为了进一步完善"医养中心"养老模式,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努力,不仅要提高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完善服务方式,还应该依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设定相应的服务内容,同时必须健全政府管理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医养结合是以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核心,合理优化配置医疗养老资源。通过回顾总结日本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医养结合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转型、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培养和发展中医药医养服务等问题,对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构建提出多维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依托单位的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服务提供现状、成果以及遇到的各种困难,为建设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服务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2019年1月对江苏省24家依托于不同单位的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健康养老服务内容与现状、遇到的困境、医护服务人员缺失程度和各主体在服务过程中作用缺失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3.33%的医养结合机构为半自理老人、失能老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八成机构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83.33%)和重大疾病转诊服务(79.17%),仅有50.00%的机构考虑帮助老人实现心愿;70.83%的机构认为政策保障力度不足、制度障碍是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遇到的最大难点;83.33%的机构认为医生和护士资源最为缺乏。结论应注重老年人精神需求,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提高医疗资源供给力度;完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促进医养结合多方主体协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中老年人身体功能状况和生存质量,开展养老机构医养结合需求分析,为养老机构内的医养结合机制的建立提出建议。方法抽取设置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院和未设置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院各2家,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量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12)评估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状况和生存质量,结合定性调查,了解养老院内医疗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养老机构中80岁以上老年人占80%以上,生活基本能自理的占比仅为30%左右,老年痴呆及其引发的精神症状管理难度大,需要更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身体功能评分较低的老年人生命质量相对较低。结论养老机构中入住的老年人年龄高,医疗服务需求旺盛,需要通过提升护理专业化水平和多途径完善医养结合机制,满足高龄老年人养老中的健康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5.
张雨婷  罗秀  谭梅  刘芳  陈煜 《卫生软科学》2023,(2):46-51+57
[目的]分析成都市现有基层医疗机构医养服务供需匹配现状,细化基层医养资源调配方向,为缩小医养服务供需匹配差距提供建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在成都市4个行政区分别选取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构建供需匹配模型对不同维度医养结合服务进行供需匹配分析。[结果]匹配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医养结合服务的供需水平,基层医养结合总体匹配度为0.8829,处于较低水平;在不同维度中供需匹配差异明显,整体呈现护理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心理关怀服务>智慧化服务。[结论]基层医养结合服务存在供需错位,供给总量不足、服务发展偏离群众、服务需要难以转化为需求等问题。应建立以医疗护理为主,多元化养老服务并举的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格局,构建综合性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供更加多元、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徐州市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6~7月,随机抽取徐州市5个区30家养老机构的1 000名入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SPSS 26.0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28份,有效回收率92.8%。入住机构老人医养结合服务总需求(65.93±12.34分),各维度中需求最高的是医疗护理(72.25±17.1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自己或子女支付入住费用、自感健康状况差、失能的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高(P<0.05)。结论:徐州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高,资源可及性和老人身体状况影响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养老机构应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能力,提供更多个性化医养结合服务;建议政府加大培养医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农村地区医养结合政策宣讲和资金引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潍坊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介绍了该市在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背景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中的具体举措,分析医养结合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总结精准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建立中医药和智慧医养体系、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经验。提出通过促进医养功能耦合、提升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健全多层次长期护理制度、拓宽医养结合融资渠道、壮大医养结合人才队伍等路径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真正实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老年人的真实意愿。方法: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选择湖南省衡阳市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较低,大多数老年人希望自己的亲属提供照料服务,倾向于接受医养并重和居家服务模式,并期望费用较低。结论:当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配”问题,应从老年人“意愿”出发,完善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如何有效整合医疗资源,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本文整合梳理了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类型、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政策选择,以期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6年北京市养老机构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对入住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能显著提高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与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相比,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入住率高8.66个百分点。不同医养结合模式提升入住率的能力存在差异,“养内设医”模式提升入住率的能力最强,其次是“绿色通道”模式,“养医合作”模式并不能显著提升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因此,养老机构应借助医养结合政策的东风,结合自身优势提升专业护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以此来赢得老年人的青睐,破解“低入住率”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